美女中文网 90wx.cc,晚明枭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战斗仍在继续着,战局错综复杂。
俯视整个战场,中路一切正常,明清两军各自乒乒乓乓地放铳,动静挺大,实际上倒下的人并不多。
而右路跟左路却呈现完全相反的状态,明军右路快要被清军打爆了,而清军的右路同样是如此,双方的指挥官都为此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能多坚持一会是一会,谁最先吃不住劲,一点破,全局皆破。
在清军后队的督战队好不容易才把溃散的部队收拢起来,但让他们再上去主动发起进攻怕是不大可能了,只能在后头战战兢兢地看着前面的明军压过来。
很快他们的神色就稍舒缓了一些,只见明军正在压上来的三个梯队,第二第三梯队突然像扇面一样拐了个弯,向中路卷去,他们才不管中路的战友会怎么样呢,死道友不死贫道,能少一个明军的疯子来枪毙他们都是好的。
图海起身,看看危急的中路,又看看快要被攻克的明军右翼,很是踌躇。很明显,在明军这个斜线进攻的战术下,中路肯定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到时陷入包夹的右路大部队必然危矣。
理智告诉他,是时候撤了,但他却心有不甘。
也许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他们就会崩溃了,这时,望台上的将官一阵欢呼。又一面明军的团旗倒下,方阵也被蚕食殆尽。
这个发现让他准备抬起的手又放了回去,再等一等,中路好歹也有两万人,就算是杀猪也要杀一阵吧?他在心中宽慰自己。
招呼一声,清军的鼓手干脆光着膀子,抡圆了往大鼓上猛捶,顿时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在某种情况下,人比猪难杀多了,比如顽强的明军。
按图海打得算盘,按旧时的军队,主帅一离开,士兵就跟没了主心骨一样,再加上半真半假的谣言推波助澜,至少会给对方的士气一个严重的打击,谁知道这些人刚一惶然,就招来了基层军官的一阵痛骂。
“发什么呆?不要命了?公爷自有大事料理,你们要是输了,家里分的几亩田可就全回到扒皮们手里了!”这是晓之以利的。
“当年广州死了多少人,现在不拼命,想想鞑子再杀到你家里会发生什么?”这是危言唬人的。
平日的这些士兵也天天被这些言论反复洗脑,根本不用细说,脑袋就清醒过来。对啊,仗打得好要仰仗公爷给他们前程,但打仗这件事本身不还是为了保卫家乡,护卫自己的小家么?
保卫桑梓的军队士气永远是最高昂的,镇守广东门户的广东军队更是如此。也许沐忠亮宣扬的民族认同真正深入人心还需一段时日,但乡土观念可是古已有之。
明军斗志瞬间飙升,即便寡不敌众,哪怕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也决不投降。
清军的蓝褂子拼成了一片海洋,海洋中明军大小方阵星罗棋布如一座座孤岛,然而清军看似即将要把它们淹没,但相对的,明军可以说是也牢牢嵌在清军当中,让他们分毫抽身不得。
然而又有些情况,杀人比杀猪要容易得多。
假设你是一名士兵,正在与战友们排成一行,和对面对射,或许你还能忍受弹雨的袭击,因为对面也同样被你方的弹雨所笼罩。这时你正刚放完一枪,正准备重新倒火药填弹丸。
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哥们往你这挤了一步,你一个趔趄险些摔倒,你正想开口问候他女性亲属的时候,眼角瞟到侧面有面旗帜……以及一排黑洞洞的枪口。
一时之间你竟不知道往哪边瞄准的好,而最靠边的战友一个个扔下武器往这边逃,你大惊,这是要被溃兵踩死的节奏啊?
所幸,你的危机很快就被解除了,两个方向的交叉火力笼罩了你所在的部队,你幸运的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而要踩着你逃跑的懦夫也可耻地后背中弹而死。
你是一个英勇的士兵,所以你没有逃跑,依旧嘴里骂着娘准备继续装弹还击,可这时侧翼那该死的敌人已经擎着刺刀大踏步冲了过来。
看看周围散乱的战友,再看看对面杀气腾腾,刺刀森寒,这已经无关勇气了,凡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类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所以你跟着大部队撒腿就跑,并且嘴里振振有词。
“那些当官的都特么酒囊饭袋,两面都是敌人仗还怎么打?”
而那些当官的,也就是图海,这时也在望台上骂道,“这就是你们带出来的好兵?一轮排枪都吃不住?还打个屁的仗?”
他万万没有想到,即便侧翼暴露,中路也不该崩溃得如此之快啊,哪怕两万头猪放在那让明军杀也得杀上一宿吧。
叹了口气,他总算想起来要收兵了。
鸣金声响起,照理说明军伤亡也不小,也该见好就收了,不料苏诚却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前面已经说了,清军现在已经和一个个方阵纠缠在一起,现在一方要跑,明军自然死死纠缠着不放。
而侧翼的明军向滚雪球一般碾压过来,跑得稍微慢一点就得被湮没在这雪崩里。
战局在瞬间糜烂,这还不够,还有第一师那几千人像挑衅似的吹着悠悠的小曲不知死活地向图海进军。
那又如何,大局崩溃,他只能狠狠地劈翻面前的马扎,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撤兵!”
直到接到苏诚的最新命令,第一师这帮疯子才停下前进的脚步。反身投入到清扫战场的工作中。
是役,清军伤亡万余,被俘三千,绝大多数都是被卷在方阵之中来不及撤离的。而明军也损失了七个营,加上在其他方面伤亡的有近五千人。
“鞑子损伤虽多,但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可惜骑兵大部分已被沐大人带走,我们恐怕难以阻止图海重新整部队。”
听完邓凯的遗憾,苏诚提醒道,“别忘了,我还放了五千人去宜昌……”
... -->>
战斗仍在继续着,战局错综复杂。
俯视整个战场,中路一切正常,明清两军各自乒乒乓乓地放铳,动静挺大,实际上倒下的人并不多。
而右路跟左路却呈现完全相反的状态,明军右路快要被清军打爆了,而清军的右路同样是如此,双方的指挥官都为此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能多坚持一会是一会,谁最先吃不住劲,一点破,全局皆破。
在清军后队的督战队好不容易才把溃散的部队收拢起来,但让他们再上去主动发起进攻怕是不大可能了,只能在后头战战兢兢地看着前面的明军压过来。
很快他们的神色就稍舒缓了一些,只见明军正在压上来的三个梯队,第二第三梯队突然像扇面一样拐了个弯,向中路卷去,他们才不管中路的战友会怎么样呢,死道友不死贫道,能少一个明军的疯子来枪毙他们都是好的。
图海起身,看看危急的中路,又看看快要被攻克的明军右翼,很是踌躇。很明显,在明军这个斜线进攻的战术下,中路肯定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到时陷入包夹的右路大部队必然危矣。
理智告诉他,是时候撤了,但他却心有不甘。
也许就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他们就会崩溃了,这时,望台上的将官一阵欢呼。又一面明军的团旗倒下,方阵也被蚕食殆尽。
这个发现让他准备抬起的手又放了回去,再等一等,中路好歹也有两万人,就算是杀猪也要杀一阵吧?他在心中宽慰自己。
招呼一声,清军的鼓手干脆光着膀子,抡圆了往大鼓上猛捶,顿时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在某种情况下,人比猪难杀多了,比如顽强的明军。
按图海打得算盘,按旧时的军队,主帅一离开,士兵就跟没了主心骨一样,再加上半真半假的谣言推波助澜,至少会给对方的士气一个严重的打击,谁知道这些人刚一惶然,就招来了基层军官的一阵痛骂。
“发什么呆?不要命了?公爷自有大事料理,你们要是输了,家里分的几亩田可就全回到扒皮们手里了!”这是晓之以利的。
“当年广州死了多少人,现在不拼命,想想鞑子再杀到你家里会发生什么?”这是危言唬人的。
平日的这些士兵也天天被这些言论反复洗脑,根本不用细说,脑袋就清醒过来。对啊,仗打得好要仰仗公爷给他们前程,但打仗这件事本身不还是为了保卫家乡,护卫自己的小家么?
保卫桑梓的军队士气永远是最高昂的,镇守广东门户的广东军队更是如此。也许沐忠亮宣扬的民族认同真正深入人心还需一段时日,但乡土观念可是古已有之。
明军斗志瞬间飙升,即便寡不敌众,哪怕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也决不投降。
清军的蓝褂子拼成了一片海洋,海洋中明军大小方阵星罗棋布如一座座孤岛,然而清军看似即将要把它们淹没,但相对的,明军可以说是也牢牢嵌在清军当中,让他们分毫抽身不得。
然而又有些情况,杀人比杀猪要容易得多。
假设你是一名士兵,正在与战友们排成一行,和对面对射,或许你还能忍受弹雨的袭击,因为对面也同样被你方的弹雨所笼罩。这时你正刚放完一枪,正准备重新倒火药填弹丸。
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哥们往你这挤了一步,你一个趔趄险些摔倒,你正想开口问候他女性亲属的时候,眼角瞟到侧面有面旗帜……以及一排黑洞洞的枪口。
一时之间你竟不知道往哪边瞄准的好,而最靠边的战友一个个扔下武器往这边逃,你大惊,这是要被溃兵踩死的节奏啊?
所幸,你的危机很快就被解除了,两个方向的交叉火力笼罩了你所在的部队,你幸运的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而要踩着你逃跑的懦夫也可耻地后背中弹而死。
你是一个英勇的士兵,所以你没有逃跑,依旧嘴里骂着娘准备继续装弹还击,可这时侧翼那该死的敌人已经擎着刺刀大踏步冲了过来。
看看周围散乱的战友,再看看对面杀气腾腾,刺刀森寒,这已经无关勇气了,凡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类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所以你跟着大部队撒腿就跑,并且嘴里振振有词。
“那些当官的都特么酒囊饭袋,两面都是敌人仗还怎么打?”
而那些当官的,也就是图海,这时也在望台上骂道,“这就是你们带出来的好兵?一轮排枪都吃不住?还打个屁的仗?”
他万万没有想到,即便侧翼暴露,中路也不该崩溃得如此之快啊,哪怕两万头猪放在那让明军杀也得杀上一宿吧。
叹了口气,他总算想起来要收兵了。
鸣金声响起,照理说明军伤亡也不小,也该见好就收了,不料苏诚却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前面已经说了,清军现在已经和一个个方阵纠缠在一起,现在一方要跑,明军自然死死纠缠着不放。
而侧翼的明军向滚雪球一般碾压过来,跑得稍微慢一点就得被湮没在这雪崩里。
战局在瞬间糜烂,这还不够,还有第一师那几千人像挑衅似的吹着悠悠的小曲不知死活地向图海进军。
那又如何,大局崩溃,他只能狠狠地劈翻面前的马扎,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撤兵!”
直到接到苏诚的最新命令,第一师这帮疯子才停下前进的脚步。反身投入到清扫战场的工作中。
是役,清军伤亡万余,被俘三千,绝大多数都是被卷在方阵之中来不及撤离的。而明军也损失了七个营,加上在其他方面伤亡的有近五千人。
“鞑子损伤虽多,但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可惜骑兵大部分已被沐大人带走,我们恐怕难以阻止图海重新整部队。”
听完邓凯的遗憾,苏诚提醒道,“别忘了,我还放了五千人去宜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