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晚明枭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内阁以下的座次,就明显是按文武分列排定的了,武官这边头里的参谋院院长邓凯、接下来是总政委黄士昌、军情司司长方柯,后面则是在京的一些将官,如蒲缨、李福。
和文官的脸色各异不同,他们个个都按正经的军人风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除了一些客军的代表,如李定国的表弟马思良、郑经的舅舅董酉文。他们神色各异,目光闪烁,不知是不是在和对面的文官沟通着什么。
为了加强和地方的联系,也为招揽人才,两年前沐忠亮就曾下诏晋王、闽王等非直属势力举荐人才入朝。
实际上他们为了维持地方,早就自行征辟官员了,民间把这些官称为“晋选”、“闽选”、“豫选”(万云龙受封豫章侯)。
沐忠亮虽然不愿书面承认,但为团结计,也没有明确禁止,作为默认的交换,朝廷得以都察院派驻到他们的地盘,至少还能起点了监视的作用。
同样的,这些官员也有一部分进入了中枢,征辟他们到一些不重要的岗位或者担任副职,意思意思。
但也有一些名头太大,不好压制的,比如刑部尚书的王夫之。
见没人说话,他便出来发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北伐还是慎重为妙,而今国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何不再行屯聚?”
“本官建议,国朝应先行晓谕江南,保障士绅私产,土地赎买而不是强征,当可夺敌之民心。”
“是时陛下下诏,谕令天下各部兵马齐发,以堂堂之势,还都南京,进取江淮,则天下大定矣!”
保守派却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沐忠亮眉头微皱。这老头不但主张缓行,屁股又不知坐哪头,还特地强调皇帝,还是老样子啊。
王夫之由李定国举荐而来,一开始沐忠亮还很高兴,明末三儒可算是聚齐了,还让他任了礼部尚书。
但他忘了,王夫之的思想明显不如顾炎武激进,他明显还是主张“尊君”的,这就天然的和沐忠亮不对盘,不得已,沐忠亮生拉硬拽把顾炎武从学堂里拉出来,安在邓居诏留下的大理寺卿位置上,让他们俩打对台戏去吧。
顾炎武偏重“经世致用”,解除了新政以后更是激进了许多,而王夫之则还是理学那一套。
果不其然,顾炎武不负他所望,当即跳出来道,“所谓天下兵马,不知包不包含晋王所部?八桂之地,是不是朝廷的天下?”
“晋王所部,自然是朝廷兵马,不过就食于八桂,暂且代管而已。”
“听说晋王给了你家近千亩地,江南可赎买,日后广西是不是也可赎买了?王而农,你打得却是好算盘,是不是干脆废了新政更合你心意?”
“你……本官不过提一建议而已,首辅,此人胡搅蛮缠!”
昔日的老友,到了朝堂之上,几有水火之势,可见人与人之间,一起造反容易,同享富贵却难。
不待沐忠亮说话,便宜老丈人挺着圆滚滚的身子有些艰难的站起来。别人都是操劳变瘦,这家伙却是过劳肥,这几年他是愈发的胖了。
“朝廷法令,岂能朝令夕改,江南士绅田连阡陌本官是早有耳闻,耕地十有八九都在士绅手里,百姓苦之久矣,民心自在我,朝廷要扶持工业,又要养兵,哪有这许闲钱?”
“正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哪里有拿小民的税赋去补贴富人之理?”这个补刀的却是一位几乎在末座的官员,名叫吴克,任佥都御史。
很可惜,这么多年的新政,但由于知识和财富的限制,平民出身的官吏在基层是有不少,但在中枢,有资格出席这个级别会议的只有硕果仅存的一个。
听到反对改革的苗头,饶是他人微言轻,此时却不得不发声。
“不学无术之徒,只识蛮干,你懂君子张弛之道么?”任国玺诘道,他和这个下属一向不对盘。
眼看下边吵成一团,沐忠亮却在静静地看戏,这次会议不仅是要拍板一个方略,更看清现下越来复杂的朝局的机会。
在刚才的发言里,王夫之还是旧式地主那一套,根据顾炎武的话,他似乎和李定国还有纠葛。
而顾炎武明显就是那种天生的激进分子。
至于马吉翔,也很好理解。
作为工业党实际上的首领,他这个时候自然要说话。
工业党是最支持土改的群体,要是让士绅复辟,人要都给地主弄去当佃农了,谁去给他们做工?谁又有闲钱去消费工业品?
哪怕是赎买,朝廷给了钱,这帮士绅有了钱,都投进市场里,岂不凭空多出一帮人和他们分蛋糕?
后面的吴克作为在改革中同样得益的百姓,眼下虽势弱,不得不依附工业党。
但别看他们现在势弱,对面这一排军官,哪个不是平民出身的?除了黄士昌,恐怕都是。
戏看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还是要出来压制一下。
沐忠亮敲敲桌子,等他们住了嘴,才道,“够了!本次议题是北伐,不是伐不伐,而是怎么伐,伐不伐内阁已有定论,你们就事论事,不要偏题。”
有些不耐烦,沐忠亮干脆点名,“效贤,户部钱粮你来报一下。”
海起晏升任户部尚书,虽然他叔的产业在广东已经算是排的上号的了,但此人一向不偏不倚,还算客观中立,此时他说话,大伙的目光就都聚集到他了的身上。
先是例行公事般长篇累牍的数据,最后他总结到,“以现有的军力,若开春出师,战线限于南直隶,此处水网密集,后勤的钱粮耗费可相应少些,当可支应年余,若要入中原,则有些勉强。”
“这才是有建设性的意见嘛,”沐忠亮赞许道,“邓院长,军方这边不知怎么看?”
“效贤所言有理,本次北伐,诸位将军和院里商议,一致认为收复江淮,配合海军守住半壁之局,夺去伪清菁华,我方再生息数年,届时光复华夏不过弹指尔。”
沐忠亮的想法也是这样,不过他考虑的是先实现划江而治,局势稳定了,国内有些问题还是早解决早好。
这不,问题来了,“朝廷此次出兵,何不让各藩出兵配合?如此胜算更大。”这是一位“闽选”的侍郎。
“是啊,我等... -->>
内阁以下的座次,就明显是按文武分列排定的了,武官这边头里的参谋院院长邓凯、接下来是总政委黄士昌、军情司司长方柯,后面则是在京的一些将官,如蒲缨、李福。
和文官的脸色各异不同,他们个个都按正经的军人风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除了一些客军的代表,如李定国的表弟马思良、郑经的舅舅董酉文。他们神色各异,目光闪烁,不知是不是在和对面的文官沟通着什么。
为了加强和地方的联系,也为招揽人才,两年前沐忠亮就曾下诏晋王、闽王等非直属势力举荐人才入朝。
实际上他们为了维持地方,早就自行征辟官员了,民间把这些官称为“晋选”、“闽选”、“豫选”(万云龙受封豫章侯)。
沐忠亮虽然不愿书面承认,但为团结计,也没有明确禁止,作为默认的交换,朝廷得以都察院派驻到他们的地盘,至少还能起点了监视的作用。
同样的,这些官员也有一部分进入了中枢,征辟他们到一些不重要的岗位或者担任副职,意思意思。
但也有一些名头太大,不好压制的,比如刑部尚书的王夫之。
见没人说话,他便出来发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北伐还是慎重为妙,而今国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何不再行屯聚?”
“本官建议,国朝应先行晓谕江南,保障士绅私产,土地赎买而不是强征,当可夺敌之民心。”
“是时陛下下诏,谕令天下各部兵马齐发,以堂堂之势,还都南京,进取江淮,则天下大定矣!”
保守派却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沐忠亮眉头微皱。这老头不但主张缓行,屁股又不知坐哪头,还特地强调皇帝,还是老样子啊。
王夫之由李定国举荐而来,一开始沐忠亮还很高兴,明末三儒可算是聚齐了,还让他任了礼部尚书。
但他忘了,王夫之的思想明显不如顾炎武激进,他明显还是主张“尊君”的,这就天然的和沐忠亮不对盘,不得已,沐忠亮生拉硬拽把顾炎武从学堂里拉出来,安在邓居诏留下的大理寺卿位置上,让他们俩打对台戏去吧。
顾炎武偏重“经世致用”,解除了新政以后更是激进了许多,而王夫之则还是理学那一套。
果不其然,顾炎武不负他所望,当即跳出来道,“所谓天下兵马,不知包不包含晋王所部?八桂之地,是不是朝廷的天下?”
“晋王所部,自然是朝廷兵马,不过就食于八桂,暂且代管而已。”
“听说晋王给了你家近千亩地,江南可赎买,日后广西是不是也可赎买了?王而农,你打得却是好算盘,是不是干脆废了新政更合你心意?”
“你……本官不过提一建议而已,首辅,此人胡搅蛮缠!”
昔日的老友,到了朝堂之上,几有水火之势,可见人与人之间,一起造反容易,同享富贵却难。
不待沐忠亮说话,便宜老丈人挺着圆滚滚的身子有些艰难的站起来。别人都是操劳变瘦,这家伙却是过劳肥,这几年他是愈发的胖了。
“朝廷法令,岂能朝令夕改,江南士绅田连阡陌本官是早有耳闻,耕地十有八九都在士绅手里,百姓苦之久矣,民心自在我,朝廷要扶持工业,又要养兵,哪有这许闲钱?”
“正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哪里有拿小民的税赋去补贴富人之理?”这个补刀的却是一位几乎在末座的官员,名叫吴克,任佥都御史。
很可惜,这么多年的新政,但由于知识和财富的限制,平民出身的官吏在基层是有不少,但在中枢,有资格出席这个级别会议的只有硕果仅存的一个。
听到反对改革的苗头,饶是他人微言轻,此时却不得不发声。
“不学无术之徒,只识蛮干,你懂君子张弛之道么?”任国玺诘道,他和这个下属一向不对盘。
眼看下边吵成一团,沐忠亮却在静静地看戏,这次会议不仅是要拍板一个方略,更看清现下越来复杂的朝局的机会。
在刚才的发言里,王夫之还是旧式地主那一套,根据顾炎武的话,他似乎和李定国还有纠葛。
而顾炎武明显就是那种天生的激进分子。
至于马吉翔,也很好理解。
作为工业党实际上的首领,他这个时候自然要说话。
工业党是最支持土改的群体,要是让士绅复辟,人要都给地主弄去当佃农了,谁去给他们做工?谁又有闲钱去消费工业品?
哪怕是赎买,朝廷给了钱,这帮士绅有了钱,都投进市场里,岂不凭空多出一帮人和他们分蛋糕?
后面的吴克作为在改革中同样得益的百姓,眼下虽势弱,不得不依附工业党。
但别看他们现在势弱,对面这一排军官,哪个不是平民出身的?除了黄士昌,恐怕都是。
戏看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还是要出来压制一下。
沐忠亮敲敲桌子,等他们住了嘴,才道,“够了!本次议题是北伐,不是伐不伐,而是怎么伐,伐不伐内阁已有定论,你们就事论事,不要偏题。”
有些不耐烦,沐忠亮干脆点名,“效贤,户部钱粮你来报一下。”
海起晏升任户部尚书,虽然他叔的产业在广东已经算是排的上号的了,但此人一向不偏不倚,还算客观中立,此时他说话,大伙的目光就都聚集到他了的身上。
先是例行公事般长篇累牍的数据,最后他总结到,“以现有的军力,若开春出师,战线限于南直隶,此处水网密集,后勤的钱粮耗费可相应少些,当可支应年余,若要入中原,则有些勉强。”
“这才是有建设性的意见嘛,”沐忠亮赞许道,“邓院长,军方这边不知怎么看?”
“效贤所言有理,本次北伐,诸位将军和院里商议,一致认为收复江淮,配合海军守住半壁之局,夺去伪清菁华,我方再生息数年,届时光复华夏不过弹指尔。”
沐忠亮的想法也是这样,不过他考虑的是先实现划江而治,局势稳定了,国内有些问题还是早解决早好。
这不,问题来了,“朝廷此次出兵,何不让各藩出兵配合?如此胜算更大。”这是一位“闽选”的侍郎。
“是啊,我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