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汉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卫少儿生子满月, 孩子的生父托人送来两匹细布, 一斗粟, 一册木牍。
卫媪及诸子女皆不识字, 看不懂木牍所载,还是卫长子想出办法, 寻到平阳侯府的一名老仆,奉上半匹细布,方知其中内容。
“许我子姓霍?”
听完卫长子转述, 卫少儿抱着婴儿,将木牍紧紧抓在手里。
“阿妹,”卫长子眉心紧拧,沉声道, “亲父不愿养,何不随母姓卫?”
“不。”卫少儿摇头道, “冒母姓就一样为僮。他父为县中吏, 纵不愿养, 凭此信, 他日也能为庶人!”
“不如将他送走。”卫长子继续劝道,“送去其父家中, 到底是亲生骨血,还能弃子不成?”
卫少儿仍是摇头。
“我养。”
“少儿!”卫媪听了半晌, 出声道, “留下他, 你可知要过什么日子?”
“我知道。”卫少儿抱紧婴儿, 轻轻晃动两下,语气愈发坚定,“我生的,我自会养大。他父总归有些良心,许我子有姓。看在这份上,既不愿养,我就一字不提!”
卫少儿说着,亲了一下婴儿的小脸。
心知劝说无望,卫长子留下半罐米浆,转身离开室内。
卫媪看着女儿,想起被送到郑家的次子,到嘴边的话终究咽了回去。摇头叹息一声,将陶罐带去灶下,米浆温热之后,倒进碗里,递到女儿面前。
两个幼子凑过来,被卫媪拦住。
“这是你姊的。”
卫少儿接过碗,饮下两口,单臂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空出来,将还有大半的米浆递给两个弟弟。
“阿步,阿广,来。”
两个孩童先是抬头看向卫媪,见后者没有阻拦,才捧起碗,你一口我一口将米浆饮完。
卫媪收起碗,身形似乎伛偻许多。
卫少儿靠在榻上,正要开口说话,屋门再次开启,卫孺和卫子夫先后走进来。卫孺提着一只藤篮,掀开盖布,里面是从宴上撤下的蒸饼和糖饼。
卫子夫捧着一只陶豆,里面满盛着肉酱。
“如何得来?”卫媪接过藤篮和陶豆,看向两个女儿。
“今日府内设宴,我为讴者,因唱得好,得了赏赐。”卫子夫声音轻柔,略微带着沙哑,大致是用多嗓子,有些伤到。
“赏赐?”
“本是布和一枚钗,我寻上王媪,请她帮忙说话,将布换成蒸饼和酱。”卫子夫一边说,一边取出仔细包裹的银钗,递到卫媪面前,“阿母让阿兄换粟和盐吧。”
听到女儿解释,卫媪松了口气。
她担心三女走上自己和二女的老路,心中时常惴惴。然而,以奴婢之身,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等卫媪接过银钗,卫子夫走到榻边,靠着卫少儿坐下,道:“阿姊今日还好?甥也好?”
“好。”卫少儿点头,看向卫子夫,眼神颇为复杂,许久才低声道,“阿妹,我知你聪慧,也知你的心气,但你我终究为家僮,这是命,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我知。”卫子夫颔首,长睫低垂,“阿姊放心,我有分寸,不会给阿母招祸的。”
卫少儿本想再说,卫孺却在这时走过来,放下装着蒸饼的木盘,俯身接过她怀里的婴儿。
“我帮你抱着,快些吃,才好有奶水。”
“阿姊,快吃。”卫子夫拿起一块加了蜜的饼,道,“这是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就两块,都给阿姊。”
话题被扯开,卫少儿到底没有再说,不过也只吃了一块蒸饼,剩下一块没有再动。
“给阿母。”
卫子夫点点头,又拿起一块麦饼,掰开,一半递给卫少儿,一半送到卫孺嘴边。等长姊咬过一口,才撕成两块,递给两个弟弟。
是夜,卫媪和三个女儿各怀心事,都没有睡好。
卫长子嘴巴虽硬,到底关心妹妹和外甥,和同屋的人商量,今后有出府的差事,能否帮忙带些药材和吃食。
“帮是能帮,你有布和钱吗?”一个身材高壮,嘴边生了短须的骑僮道。
“有细布。”见事情有门,卫长子忙道,“劳烦了。”
“有钱布就行。”骑僮应承下来,没有为难他。
本该睡熟的健仆突然翻过身,嘿嘿笑道:“卫长子,求他不如求我。我不要钱布,将你妹许我如何?”
家僮是贵人的财产,没有任何自主权,婚事也是一样。健仆所谓的“许”,绝非是嫁娶,而是另一种含义。
卫长子胸中燃起怒火,正要扑上去,却被骑僮按住。
后者坐起身,看向说话的健仆,沉声道:“别挑事!长子的三妹得王媪喜欢,将来未必没有好前程。你今日说这些话,不怕他日被甩鞭子?”
健仆不服气,到底不敢和骑僮硬顶,冷哼一声,重新躺了回去。
骑僮看向卫长子,低声道:“你也小心点,这几日府内常来贵人,别给自己招祸!”
“多谢。”
“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骑僮躺回榻上,目光如电,“同住一屋,你们生事,我也会受牵连。丑话放在前头,他日君侯出征,我是要护卫上战场争军功的。谁敢拦我的路,坏我的事,休怪我不客气!”
室内很快陷入寂静,骑僮和健仆的鼾声陆续响起。
卫长子却迟迟无法入睡。
他不想再被人看不起,不想阿母和几个妹妹再受欺负,想改变家僮的身份,不再为奴仆!
可该怎么做?
黑暗中,卫长子躺在榻上,仰望屋顶,胸口烧起一团火,似要将他整个人焚烧殆尽。
上战场,随君侯上战场,这是唯一的出路!
建元元年,六月
长安下了一场大雨。
雷声轰鸣,闪电破开天幕,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眨眼成倾盆之势。
刘彻从林苑驰回,被雨水浇个正着。眼见雨越来越大,甚至夹杂着冰粒,谨慎起见,就近前往平阳侯府,等雨停再起驾回宫。
得婢仆禀报,知晓刘彻进了侯府,阳信公主大喜过望,立刻命人准备热水和干净的衣物,并亲自往前院去迎。<... -->>
卫少儿生子满月, 孩子的生父托人送来两匹细布, 一斗粟, 一册木牍。
卫媪及诸子女皆不识字, 看不懂木牍所载,还是卫长子想出办法, 寻到平阳侯府的一名老仆,奉上半匹细布,方知其中内容。
“许我子姓霍?”
听完卫长子转述, 卫少儿抱着婴儿,将木牍紧紧抓在手里。
“阿妹,”卫长子眉心紧拧,沉声道, “亲父不愿养,何不随母姓卫?”
“不。”卫少儿摇头道, “冒母姓就一样为僮。他父为县中吏, 纵不愿养, 凭此信, 他日也能为庶人!”
“不如将他送走。”卫长子继续劝道,“送去其父家中, 到底是亲生骨血,还能弃子不成?”
卫少儿仍是摇头。
“我养。”
“少儿!”卫媪听了半晌, 出声道, “留下他, 你可知要过什么日子?”
“我知道。”卫少儿抱紧婴儿, 轻轻晃动两下,语气愈发坚定,“我生的,我自会养大。他父总归有些良心,许我子有姓。看在这份上,既不愿养,我就一字不提!”
卫少儿说着,亲了一下婴儿的小脸。
心知劝说无望,卫长子留下半罐米浆,转身离开室内。
卫媪看着女儿,想起被送到郑家的次子,到嘴边的话终究咽了回去。摇头叹息一声,将陶罐带去灶下,米浆温热之后,倒进碗里,递到女儿面前。
两个幼子凑过来,被卫媪拦住。
“这是你姊的。”
卫少儿接过碗,饮下两口,单臂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空出来,将还有大半的米浆递给两个弟弟。
“阿步,阿广,来。”
两个孩童先是抬头看向卫媪,见后者没有阻拦,才捧起碗,你一口我一口将米浆饮完。
卫媪收起碗,身形似乎伛偻许多。
卫少儿靠在榻上,正要开口说话,屋门再次开启,卫孺和卫子夫先后走进来。卫孺提着一只藤篮,掀开盖布,里面是从宴上撤下的蒸饼和糖饼。
卫子夫捧着一只陶豆,里面满盛着肉酱。
“如何得来?”卫媪接过藤篮和陶豆,看向两个女儿。
“今日府内设宴,我为讴者,因唱得好,得了赏赐。”卫子夫声音轻柔,略微带着沙哑,大致是用多嗓子,有些伤到。
“赏赐?”
“本是布和一枚钗,我寻上王媪,请她帮忙说话,将布换成蒸饼和酱。”卫子夫一边说,一边取出仔细包裹的银钗,递到卫媪面前,“阿母让阿兄换粟和盐吧。”
听到女儿解释,卫媪松了口气。
她担心三女走上自己和二女的老路,心中时常惴惴。然而,以奴婢之身,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等卫媪接过银钗,卫子夫走到榻边,靠着卫少儿坐下,道:“阿姊今日还好?甥也好?”
“好。”卫少儿点头,看向卫子夫,眼神颇为复杂,许久才低声道,“阿妹,我知你聪慧,也知你的心气,但你我终究为家僮,这是命,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我知。”卫子夫颔首,长睫低垂,“阿姊放心,我有分寸,不会给阿母招祸的。”
卫少儿本想再说,卫孺却在这时走过来,放下装着蒸饼的木盘,俯身接过她怀里的婴儿。
“我帮你抱着,快些吃,才好有奶水。”
“阿姊,快吃。”卫子夫拿起一块加了蜜的饼,道,“这是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就两块,都给阿姊。”
话题被扯开,卫少儿到底没有再说,不过也只吃了一块蒸饼,剩下一块没有再动。
“给阿母。”
卫子夫点点头,又拿起一块麦饼,掰开,一半递给卫少儿,一半送到卫孺嘴边。等长姊咬过一口,才撕成两块,递给两个弟弟。
是夜,卫媪和三个女儿各怀心事,都没有睡好。
卫长子嘴巴虽硬,到底关心妹妹和外甥,和同屋的人商量,今后有出府的差事,能否帮忙带些药材和吃食。
“帮是能帮,你有布和钱吗?”一个身材高壮,嘴边生了短须的骑僮道。
“有细布。”见事情有门,卫长子忙道,“劳烦了。”
“有钱布就行。”骑僮应承下来,没有为难他。
本该睡熟的健仆突然翻过身,嘿嘿笑道:“卫长子,求他不如求我。我不要钱布,将你妹许我如何?”
家僮是贵人的财产,没有任何自主权,婚事也是一样。健仆所谓的“许”,绝非是嫁娶,而是另一种含义。
卫长子胸中燃起怒火,正要扑上去,却被骑僮按住。
后者坐起身,看向说话的健仆,沉声道:“别挑事!长子的三妹得王媪喜欢,将来未必没有好前程。你今日说这些话,不怕他日被甩鞭子?”
健仆不服气,到底不敢和骑僮硬顶,冷哼一声,重新躺了回去。
骑僮看向卫长子,低声道:“你也小心点,这几日府内常来贵人,别给自己招祸!”
“多谢。”
“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骑僮躺回榻上,目光如电,“同住一屋,你们生事,我也会受牵连。丑话放在前头,他日君侯出征,我是要护卫上战场争军功的。谁敢拦我的路,坏我的事,休怪我不客气!”
室内很快陷入寂静,骑僮和健仆的鼾声陆续响起。
卫长子却迟迟无法入睡。
他不想再被人看不起,不想阿母和几个妹妹再受欺负,想改变家僮的身份,不再为奴仆!
可该怎么做?
黑暗中,卫长子躺在榻上,仰望屋顶,胸口烧起一团火,似要将他整个人焚烧殆尽。
上战场,随君侯上战场,这是唯一的出路!
建元元年,六月
长安下了一场大雨。
雷声轰鸣,闪电破开天幕,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眨眼成倾盆之势。
刘彻从林苑驰回,被雨水浇个正着。眼见雨越来越大,甚至夹杂着冰粒,谨慎起见,就近前往平阳侯府,等雨停再起驾回宫。
得婢仆禀报,知晓刘彻进了侯府,阳信公主大喜过望,立刻命人准备热水和干净的衣物,并亲自往前院去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