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农家考霸(科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九福说要读书, 是真的开始认真的读书, 他虽然顺顺利利的通过了县试, 甚至还取得了县案首的好成绩,但他对自己的本事心知肚明,要说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那是夸张了。
作为一个老底子还是普通人的考生, 只有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 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光凭着穿越者的光环可没办法顺堂一辈子。
府试与县试不同, 虽然考试内容也不出帖经、杂文、策论三场, 但分别考的是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前两者赵九福是熟悉的, 政见时务却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这一点并不奇怪, 这年头除非是有家族背景的,或者是官员后代, 不然想要接触也难。
胡秀才一开始也没料到赵九福能一路顺畅的考了过去, 他们这一年统共有五个学生参加,但最后通过县试的只有两人,另一个比赵九福足足年长了十岁, 名次却不如他。
等赵九福顺风顺水的考了过去, 胡秀才倒是后悔起来自己做的准备还不够, 早知道这孩子学识这么扎实的话, 去年就该让他参加才是。
对于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 胡秀才也是着实用了心思, 在赵九福考过了第三场的时候, 他就托人从衙门弄了一些邸报出来。
别小看这些邸报, 虽说是旧报纸吧,但上头写的都是朝廷的公文,说的也都是政见时务,如果不是胡秀才在戴河镇扎根多年,恐怕还没办法弄到这些东西。
拿到手之后胡秀才就转手偷偷给了赵九福,不是他偏心,而是另一个学生考中之后也没去他这边拜访,他就是有心也不能上赶着吧。
赵九福如获至宝,回到家中之后就闷头研究起来,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可是比光读书有趣多了,不只是能知道现在的朝廷方向,更能摸到一些朝廷重臣的姿态。
也许对于现在的赵九福而言,研究朝廷方向和朝廷重臣是早了一些,但既然要走科举这条路,多知道一些总比少知道来得好。
再有一个,在封建社会大臣们的思想品德,基本上也是跟着当朝皇帝来变化的,上下差距甚远的事情绝少发生,除非这个大臣是不想要前程了。
除了一些官员的升迁变动之外,邸报中关于兵祸的也不少,比如去年二月份的邸报之中明确写着,东虏入犯辽沈地方,欲行窃掠出境之事,幸辽沈官兵奋勇攻击,在阵斩首一百二十一人,我军伤五十人,阵亡五人,圣上抚恤。
这样的兵乱并不少见,赵九福一直生活在较为安稳的戴河镇,以至于他几乎都忘记了这个时代的国家都不□□定。
不过从头至尾翻下来,他倒是微微松了口气,至少现在大周朝看起来还是较为强盛的,虽然边关常有动乱,但都是非常小型的那种,无一不是被边关将士狠狠反击。
而大周朝之内更是安稳,小偷小摸的不少见,但能上邸报的那种大乱子却没有,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中央朝廷的控制力还十分强大,并且国内阶级矛盾并不激烈,所以百姓安安稳稳,没有出现军士作乱,或者农民揭竿而起的情况。
再往下看,果然如他猜想的一般,大周朝也有受灾的区域,比如去年八月份辽东三万洪山堡猛风猛火齐起,烧毁官民房屋共计三百四十二家。
再比如今年正月的时候,云南地震,有裂开处十余,开裂达二十余丈……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灾害,最后都会归类一句圣上体恤,拨款赈灾。
赵九福不知道这些款项是不是落到了实地,但从戴河镇这些年也没听闻哪里有百姓流离失所,当官的就算有小贪也不敢肆无忌惮,可以窥见当今必定还算圣明。
这么想着,看完了邸报的赵九福倒是心情不错,虽说乱世容易出英雄,但他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让家里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个好皇帝,百姓们的日子总是会轻松许多,这么琢磨着,赵九福也就把大槐村一对不孝顺夫妻引发的惨案抛到了脑后。
苦读的日子过得飞快,大约是被大槐村的事情吓到了,以至于陈家村这些天安稳的很,不说关起门来如何,至少大家出门都不敢大小声了。
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赵九福家来了个衙役,通知他第二天去衙门一趟,县太爷要见一见他们这一批的县试考生,当然,只有最后成功上榜的那五十人。
对此老赵头兴奋异常,要知道他从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里长,还是隔着好多人的时候见过一面,谁知道现在他儿子要去见县太爷了。
赵九福倒是不意外,毕竟按照习俗县太爷也会见一见县试的考生的,这一次若不是大槐村的事情来得突然,也不会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要知道再过几日的话,他们这群考生怕就要出门却参加府试了,县太爷总不能拖到明年。
&nbs... -->>
赵九福说要读书, 是真的开始认真的读书, 他虽然顺顺利利的通过了县试, 甚至还取得了县案首的好成绩,但他对自己的本事心知肚明,要说自己是什么天纵之才那是夸张了。
作为一个老底子还是普通人的考生, 只有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 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光凭着穿越者的光环可没办法顺堂一辈子。
府试与县试不同, 虽然考试内容也不出帖经、杂文、策论三场, 但分别考的是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前两者赵九福是熟悉的, 政见时务却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这一点并不奇怪, 这年头除非是有家族背景的,或者是官员后代, 不然想要接触也难。
胡秀才一开始也没料到赵九福能一路顺畅的考了过去, 他们这一年统共有五个学生参加,但最后通过县试的只有两人,另一个比赵九福足足年长了十岁, 名次却不如他。
等赵九福顺风顺水的考了过去, 胡秀才倒是后悔起来自己做的准备还不够, 早知道这孩子学识这么扎实的话, 去年就该让他参加才是。
对于自己的这位得意弟子, 胡秀才也是着实用了心思, 在赵九福考过了第三场的时候, 他就托人从衙门弄了一些邸报出来。
别小看这些邸报, 虽说是旧报纸吧,但上头写的都是朝廷的公文,说的也都是政见时务,如果不是胡秀才在戴河镇扎根多年,恐怕还没办法弄到这些东西。
拿到手之后胡秀才就转手偷偷给了赵九福,不是他偏心,而是另一个学生考中之后也没去他这边拜访,他就是有心也不能上赶着吧。
赵九福如获至宝,回到家中之后就闷头研究起来,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可是比光读书有趣多了,不只是能知道现在的朝廷方向,更能摸到一些朝廷重臣的姿态。
也许对于现在的赵九福而言,研究朝廷方向和朝廷重臣是早了一些,但既然要走科举这条路,多知道一些总比少知道来得好。
再有一个,在封建社会大臣们的思想品德,基本上也是跟着当朝皇帝来变化的,上下差距甚远的事情绝少发生,除非这个大臣是不想要前程了。
除了一些官员的升迁变动之外,邸报中关于兵祸的也不少,比如去年二月份的邸报之中明确写着,东虏入犯辽沈地方,欲行窃掠出境之事,幸辽沈官兵奋勇攻击,在阵斩首一百二十一人,我军伤五十人,阵亡五人,圣上抚恤。
这样的兵乱并不少见,赵九福一直生活在较为安稳的戴河镇,以至于他几乎都忘记了这个时代的国家都不□□定。
不过从头至尾翻下来,他倒是微微松了口气,至少现在大周朝看起来还是较为强盛的,虽然边关常有动乱,但都是非常小型的那种,无一不是被边关将士狠狠反击。
而大周朝之内更是安稳,小偷小摸的不少见,但能上邸报的那种大乱子却没有,这样的情况足以证明中央朝廷的控制力还十分强大,并且国内阶级矛盾并不激烈,所以百姓安安稳稳,没有出现军士作乱,或者农民揭竿而起的情况。
再往下看,果然如他猜想的一般,大周朝也有受灾的区域,比如去年八月份辽东三万洪山堡猛风猛火齐起,烧毁官民房屋共计三百四十二家。
再比如今年正月的时候,云南地震,有裂开处十余,开裂达二十余丈……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灾害,最后都会归类一句圣上体恤,拨款赈灾。
赵九福不知道这些款项是不是落到了实地,但从戴河镇这些年也没听闻哪里有百姓流离失所,当官的就算有小贪也不敢肆无忌惮,可以窥见当今必定还算圣明。
这么想着,看完了邸报的赵九福倒是心情不错,虽说乱世容易出英雄,但他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让家里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个好皇帝,百姓们的日子总是会轻松许多,这么琢磨着,赵九福也就把大槐村一对不孝顺夫妻引发的惨案抛到了脑后。
苦读的日子过得飞快,大约是被大槐村的事情吓到了,以至于陈家村这些天安稳的很,不说关起门来如何,至少大家出门都不敢大小声了。
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赵九福家来了个衙役,通知他第二天去衙门一趟,县太爷要见一见他们这一批的县试考生,当然,只有最后成功上榜的那五十人。
对此老赵头兴奋异常,要知道他从小到大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里长,还是隔着好多人的时候见过一面,谁知道现在他儿子要去见县太爷了。
赵九福倒是不意外,毕竟按照习俗县太爷也会见一见县试的考生的,这一次若不是大槐村的事情来得突然,也不会一直拖到了这个时候。要知道再过几日的话,他们这群考生怕就要出门却参加府试了,县太爷总不能拖到明年。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