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北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巡检司,各捕所捕卒,有缉拿捕盗的职责,也有维护汴京城治安的职责。
在他们眼皮子地下,潜藏着如此毒瘤,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须知,汴京城境内,那是五百步一捕所,密密麻麻的遍布汴京城。
如此情况下,还有烂泥人在汴京城内为祸,可见他们有多疏于职守。
他们但凡是认真一点、谨慎一点、用心做事一点,烂泥人也不至于嚣张至斯。
当然了,此事也并不是全是他们的错。
问题的根子还在大宋的制度上。
汴京城的治安,巡检司能管、开封府能管、五城兵马司偶尔也可以插手。
三个衙门,在职权上有所冲突。
他们总想着有人会替自己去干那些脏活累活,所以什么也不做。
互相推诿,互相依赖,就给了恶人可乘之机。
此外,汴京城内权贵众多,又有许多御史言官。
开封府权知府,那是朝中重臣,多少还能管一些人。
可五城兵马司和巡检司的官员,在朝堂上就没多少地位。
所以汴京城内权贵们欺压良善、胡作非为,纨绔子弟们跑马为祸,他们都不敢管。
御史言官总是喜欢指责这个指责那个,总是喜欢越过法度流程,去干预一些事情,以彰显自己清贵的身份。
如此一来,汴京城内管理治安的衙役、兵卒,除了能管理管理百姓外,其他的什么也不管。
上上下下都信奉着那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思。
那些为祸的恶人,自然抓住了他们这个心思,不断的壮大。
最终成为了一个大的祸害。
此事的根子还在制度上,而且还是文制。
寇季和赵祯二人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即便知道此事的根子在何处,也没有人开口。
赵祯处理了此事以后,没有在寇府上多待,回了皇宫。
吕夷简三人也跟着赵祯进了宫。
烂泥人们,在赵祯回宫的途中,就被押解到了受刑的地方受刑,对于此类的畜生,赵祯一刻也不愿意多留。
朝廷一口气扫除了汴京城内的烂泥人,为汴京城的百姓除了一大害,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读书人却被那残忍的行刑场面给吓坏了。
他们以为赵祯处理那些烂泥人,是做给他们看的。
是在杀鸡儆猴。
他们闹事的心思瞬间就熄灭了,甚至都不敢三五成群的去郊游聚会,生怕被朝廷惦记上。
那些在寇府门前声讨寇季的读书人,就那么白死了。
没人为他们喊冤,也没人为他们伸张正义。
读书人们因为简字闹事的举动,就因为一场除恶的兵事,彻底偃旗息鼓。
寇季和赵祯二人知道此事以后,也是愣了许久。
“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以为读书人的骨头硬的不行,没想到还是怕死……”
寇季在听完了陆铭的禀报以后,失声笑着说了这番话,便不再关注此事。
赵祯在烂泥人们受完了刑以后,果断下旨,在天下广开蒙学,广纳天下适龄的幼童入蒙学读书。
其中特别申明了几点。
其一,各路、府、州、县、乡、村,必须设立蒙学。蒙学校舍,由朝廷出钱修建。
其二,广纳天下读书人入各地蒙学担任蒙学先生,一应束脩,由朝廷配发,年束脩,最低不会低于四十贯。
其三,天下适龄蒙童,皆可入蒙学读书,最低年龄为六岁,没有上限。蒙童在读书期间不需要向先生缴纳束脩,蒙童读书期间的书本,由朝廷配发。
其四,各地官府必须配合各地蒙学建立,必须督促蒙童入学,此事跟政绩挂钩。辖地内的蒙童,入学率超过五成的,算合格,超过八成的,三年任满以后,官升三级;入学率低于五成的,不合格,贬官,低于三成的,罢官去职。
其五,读书人在担任蒙学先生期间,可以参加朝廷科考。满五年,免乡试,满十年,免解试,满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可入仕。
赵祯在旨意里将以上五点,写的很详细,明发天下。
民间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第一反应并不是激动,而是质疑。
他们质疑官家是不是疯了。
读书在大宋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官家推行蒙学,并且承担了蒙童们在读书的时候的大部分费用,所要花费的钱财,是一个庞大到难以估量的数字。
有百姓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发现他每年缴纳的赋税,还不足朝廷花费在他家儿子读书上面的一半。
如此赔本的买卖?
官家也能干?
朝廷也能干?
满朝文武能同意?
面对百姓们的疑惑,朝廷的回应很简单。
用实际行动告诉百姓。
官家能干。
朝廷能干。
满朝文武不敢不同意。
随着赵祯的旨意传达到了地方以后,地方官府立马召集了工匠,开始在各县、乡、村,营造起了蒙学屋舍。
因为此前吕夷简三人已经做了准备工作,一应的钱财也划拨到了各地的一字交子铺分铺内。
各地官府在拿到了赵祯的旨意以后,立马开始行动。
拿朝廷的钱做好事、捞名声、捞政绩,没几个不愿意的。
就算有哪些脑子有病,跟朝廷对着干的,在看到了赵祯给予他们的秘旨以后,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赵祯没有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中,强迫蒙童们入学读书,但是在给官员们的秘旨中,态度却格外强硬。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你就算放下了架子,亲自跑到百姓家里去给朕请,也得将蒙童纳入到蒙学当中。入学率不过关的,这辈子也别想升官,朕说的!
拖延不办的,或者跟朝廷对着干的,就等死吧。
罢官去职,只是对百姓的说法,朕会真的让你们这些不帮朕办事的人,安安稳稳的离开?
……
如此强硬的话,放在以前,赵祯若是敢说出来,地方官员一定会闹起来,鼓动着读书人跟赵祯作对。
可现在,他们却只能遵从赵祯的命令。
赵祯许下了重金、许下了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收买了天下过半数的读书人。
他们想鼓动着读书人闹事,根本不可能。
他们想要勾结地方豪强一起闹事,也不可能。
因为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地方豪强家、或者富户家里。
他们考不上进士的,仕途无望,只能在乡间游手好闲的混日子。
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出仕的机会,他们还不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地方豪强和富户,一个个恨不得将家中那些考不上进士的读书人全部塞进蒙学去,那会陪着地方官们闹事。
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至于朝廷规定的十五年,没有人会在意。
每年科考的时候,四五十岁的考生比比皆是。
他们为了参加科考,为了做官,可以耽误二三十年,甚至耽误一辈子。
区区十五年算什么?
地方豪强和富户家中,谁家没三五个子弟?
只要有一个能混出官身,那就是血赚。
在士农工商阶级鲜明的时代,官绝对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地方豪强和富户对官位的向往,远超于一切。
赵祯一招釜底抽薪,将地方官能依赖的东西,抽了个干干净净。
地方官非但不能依赖着读书人跟朝廷作对,还得在读书人们的监督下,快速的办起蒙学。
如此一来,地方官做事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眼看着地方蒙学的校舍在营造,蒙学先生在不断的招收。
百姓们终于信了赵祯的旨意。
相信赵祯真的是要推广蒙学,相信赵祯为了他们的子嗣读书,真的肯下血本。
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欢呼了起来。
赵祯借此揽足了名声,百姓们就差将赵祯供在了家中。
赵祯圣君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百姓们在提到他的时候,已经隐隐将他跟秦皇汉武排列在了一起。
百姓们之所以敢如此称赞赵祯,是因为赵祯真的干了一件足以称为千古一帝的事情。
毕竟,纵然是秦皇汉武,也不敢说在天下广开蒙学,将适龄的蒙童纳入到蒙学之中,并且承担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教育成本。
百姓们在称赞赵祯的同时,也开始不遗余力的帮助地方官一起营造蒙学校舍。
能出力的出力,出不了力的,就算是省吃俭用,甚至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贡献一份食物出去。
在后世,读书已经很普遍的情况下,读书尚且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这个读书人地位崇高的时代,就更别提。
没有人喜欢过苦日子,也没有人喜欢给人当佃户。
有一个成本小的翻身的机会摆在面前,九成九的人都不会拒绝。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所有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做事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第一座拔地而起的蒙学,是瑞安蒙学。
由于瑞安蒙学是从文昌学馆里割裂出的一部分,有完整的校舍和蒙学先生团队,所以不需要做那些提前准备。
朝廷只需要将瑞安蒙学从文昌学馆内割裂出来,并且将其纳入朝廷新推行的教育体系里足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瑞安蒙学并不具有代表性。
第二座拔地而起的蒙学,是汴京城马行街蒙学。
也不具有什么代表性。
因为蒙学的校舍是吕夷... -->>
巡检司,各捕所捕卒,有缉拿捕盗的职责,也有维护汴京城治安的职责。
在他们眼皮子地下,潜藏着如此毒瘤,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须知,汴京城境内,那是五百步一捕所,密密麻麻的遍布汴京城。
如此情况下,还有烂泥人在汴京城内为祸,可见他们有多疏于职守。
他们但凡是认真一点、谨慎一点、用心做事一点,烂泥人也不至于嚣张至斯。
当然了,此事也并不是全是他们的错。
问题的根子还在大宋的制度上。
汴京城的治安,巡检司能管、开封府能管、五城兵马司偶尔也可以插手。
三个衙门,在职权上有所冲突。
他们总想着有人会替自己去干那些脏活累活,所以什么也不做。
互相推诿,互相依赖,就给了恶人可乘之机。
此外,汴京城内权贵众多,又有许多御史言官。
开封府权知府,那是朝中重臣,多少还能管一些人。
可五城兵马司和巡检司的官员,在朝堂上就没多少地位。
所以汴京城内权贵们欺压良善、胡作非为,纨绔子弟们跑马为祸,他们都不敢管。
御史言官总是喜欢指责这个指责那个,总是喜欢越过法度流程,去干预一些事情,以彰显自己清贵的身份。
如此一来,汴京城内管理治安的衙役、兵卒,除了能管理管理百姓外,其他的什么也不管。
上上下下都信奉着那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思。
那些为祸的恶人,自然抓住了他们这个心思,不断的壮大。
最终成为了一个大的祸害。
此事的根子还在制度上,而且还是文制。
寇季和赵祯二人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即便知道此事的根子在何处,也没有人开口。
赵祯处理了此事以后,没有在寇府上多待,回了皇宫。
吕夷简三人也跟着赵祯进了宫。
烂泥人们,在赵祯回宫的途中,就被押解到了受刑的地方受刑,对于此类的畜生,赵祯一刻也不愿意多留。
朝廷一口气扫除了汴京城内的烂泥人,为汴京城的百姓除了一大害,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读书人却被那残忍的行刑场面给吓坏了。
他们以为赵祯处理那些烂泥人,是做给他们看的。
是在杀鸡儆猴。
他们闹事的心思瞬间就熄灭了,甚至都不敢三五成群的去郊游聚会,生怕被朝廷惦记上。
那些在寇府门前声讨寇季的读书人,就那么白死了。
没人为他们喊冤,也没人为他们伸张正义。
读书人们因为简字闹事的举动,就因为一场除恶的兵事,彻底偃旗息鼓。
寇季和赵祯二人知道此事以后,也是愣了许久。
“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以为读书人的骨头硬的不行,没想到还是怕死……”
寇季在听完了陆铭的禀报以后,失声笑着说了这番话,便不再关注此事。
赵祯在烂泥人们受完了刑以后,果断下旨,在天下广开蒙学,广纳天下适龄的幼童入蒙学读书。
其中特别申明了几点。
其一,各路、府、州、县、乡、村,必须设立蒙学。蒙学校舍,由朝廷出钱修建。
其二,广纳天下读书人入各地蒙学担任蒙学先生,一应束脩,由朝廷配发,年束脩,最低不会低于四十贯。
其三,天下适龄蒙童,皆可入蒙学读书,最低年龄为六岁,没有上限。蒙童在读书期间不需要向先生缴纳束脩,蒙童读书期间的书本,由朝廷配发。
其四,各地官府必须配合各地蒙学建立,必须督促蒙童入学,此事跟政绩挂钩。辖地内的蒙童,入学率超过五成的,算合格,超过八成的,三年任满以后,官升三级;入学率低于五成的,不合格,贬官,低于三成的,罢官去职。
其五,读书人在担任蒙学先生期间,可以参加朝廷科考。满五年,免乡试,满十年,免解试,满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可入仕。
赵祯在旨意里将以上五点,写的很详细,明发天下。
民间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第一反应并不是激动,而是质疑。
他们质疑官家是不是疯了。
读书在大宋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官家推行蒙学,并且承担了蒙童们在读书的时候的大部分费用,所要花费的钱财,是一个庞大到难以估量的数字。
有百姓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发现他每年缴纳的赋税,还不足朝廷花费在他家儿子读书上面的一半。
如此赔本的买卖?
官家也能干?
朝廷也能干?
满朝文武能同意?
面对百姓们的疑惑,朝廷的回应很简单。
用实际行动告诉百姓。
官家能干。
朝廷能干。
满朝文武不敢不同意。
随着赵祯的旨意传达到了地方以后,地方官府立马召集了工匠,开始在各县、乡、村,营造起了蒙学屋舍。
因为此前吕夷简三人已经做了准备工作,一应的钱财也划拨到了各地的一字交子铺分铺内。
各地官府在拿到了赵祯的旨意以后,立马开始行动。
拿朝廷的钱做好事、捞名声、捞政绩,没几个不愿意的。
就算有哪些脑子有病,跟朝廷对着干的,在看到了赵祯给予他们的秘旨以后,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赵祯没有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中,强迫蒙童们入学读书,但是在给官员们的秘旨中,态度却格外强硬。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你就算放下了架子,亲自跑到百姓家里去给朕请,也得将蒙童纳入到蒙学当中。入学率不过关的,这辈子也别想升官,朕说的!
拖延不办的,或者跟朝廷对着干的,就等死吧。
罢官去职,只是对百姓的说法,朕会真的让你们这些不帮朕办事的人,安安稳稳的离开?
……
如此强硬的话,放在以前,赵祯若是敢说出来,地方官员一定会闹起来,鼓动着读书人跟赵祯作对。
可现在,他们却只能遵从赵祯的命令。
赵祯许下了重金、许下了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收买了天下过半数的读书人。
他们想鼓动着读书人闹事,根本不可能。
他们想要勾结地方豪强一起闹事,也不可能。
因为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地方豪强家、或者富户家里。
他们考不上进士的,仕途无望,只能在乡间游手好闲的混日子。
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出仕的机会,他们还不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地方豪强和富户,一个个恨不得将家中那些考不上进士的读书人全部塞进蒙学去,那会陪着地方官们闹事。
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至于朝廷规定的十五年,没有人会在意。
每年科考的时候,四五十岁的考生比比皆是。
他们为了参加科考,为了做官,可以耽误二三十年,甚至耽误一辈子。
区区十五年算什么?
地方豪强和富户家中,谁家没三五个子弟?
只要有一个能混出官身,那就是血赚。
在士农工商阶级鲜明的时代,官绝对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地方豪强和富户对官位的向往,远超于一切。
赵祯一招釜底抽薪,将地方官能依赖的东西,抽了个干干净净。
地方官非但不能依赖着读书人跟朝廷作对,还得在读书人们的监督下,快速的办起蒙学。
如此一来,地方官做事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眼看着地方蒙学的校舍在营造,蒙学先生在不断的招收。
百姓们终于信了赵祯的旨意。
相信赵祯真的是要推广蒙学,相信赵祯为了他们的子嗣读书,真的肯下血本。
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欢呼了起来。
赵祯借此揽足了名声,百姓们就差将赵祯供在了家中。
赵祯圣君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百姓们在提到他的时候,已经隐隐将他跟秦皇汉武排列在了一起。
百姓们之所以敢如此称赞赵祯,是因为赵祯真的干了一件足以称为千古一帝的事情。
毕竟,纵然是秦皇汉武,也不敢说在天下广开蒙学,将适龄的蒙童纳入到蒙学之中,并且承担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教育成本。
百姓们在称赞赵祯的同时,也开始不遗余力的帮助地方官一起营造蒙学校舍。
能出力的出力,出不了力的,就算是省吃俭用,甚至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贡献一份食物出去。
在后世,读书已经很普遍的情况下,读书尚且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这个读书人地位崇高的时代,就更别提。
没有人喜欢过苦日子,也没有人喜欢给人当佃户。
有一个成本小的翻身的机会摆在面前,九成九的人都不会拒绝。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所有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做事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第一座拔地而起的蒙学,是瑞安蒙学。
由于瑞安蒙学是从文昌学馆里割裂出的一部分,有完整的校舍和蒙学先生团队,所以不需要做那些提前准备。
朝廷只需要将瑞安蒙学从文昌学馆内割裂出来,并且将其纳入朝廷新推行的教育体系里足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瑞安蒙学并不具有代表性。
第二座拔地而起的蒙学,是汴京城马行街蒙学。
也不具有什么代表性。
因为蒙学的校舍是吕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