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陈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时候,小仙江承受不了上天的恩赐,就想把多余的水变成涝,并试图冲出埂堤,与收获一比高低。于是要救埂。有时候已到半夜三更,村子连狗都睡死了,突然传来“嘭嘭嘭嘭”的敲击声,再加“救埂啦救埂啦”的呼喊声,把整个黑夜都撕得支离破碎,人与六畜的梦里就都是村干部敲面盆的声音的喊救埂的声音,男人们就从床上跃起,划破夜空,冲上堤埂,去誓与大埂共存亡了。救埂的呼叫,后来竟被巧妙地借用过来。有时候,我们正玩在兴致的梢头,突然一个大人提醒我:某人啊某人,奈格耳朵会介聋,奈娘又来得救埂呢,你又要吃柴梗啦。这时候,我一听到“救埂”两字,就毛骨悚然,因为我已经能想象出母亲一定在家门口喊我的名字喊得声震如雷了。
我也亲历过别的母亲喊皇天的壮观场景,象一幅木雕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脑子里。一般的,喊的时间是在日落西山,炊烟已断,夜幕边缘,一家人围绕一桌子青菜萝卜腌菜干菜,竟还发现一个位置空着。为了一顿饭“一个都不能少”这时,做母亲的就端起饭碗,夹几筷菜压进饭碗,然后走到庭院当中,咽一口饭,喊一声名,喊一声名,再吃一口饭。通常母亲这样边吃边喊的时候,火气还是没有上来,所以喊声也就有些硬中带柔:“某—人—喂,吃—夜—饭—喽,某—人—喂,夜饭要不要吃,夜—饭—”这样的喊声至多是个女高音,这时你要是听到了,马上赶到家里,就会叫你吃饭而不会给你“吃生活”
要是母亲把一碗饭喊没了,那么你就闯祸了。此时,母亲放下饭碗,走到村子的地支高点,有时是堤埂上,堤埂上喊不应就站在村里的大道地上,那喊声就是变得紧张坚硬无比,因为母亲甚至把刚才一碗饭化出的力气都使将出来了,喊声几乎成了骂声:“某—人—喂,某—人—喂,死到哪里去了,某—人,饭—要—不—要—食—几(不说吃,而说几,是一种蔑视,气话),饭——,这个人真当是死期到了,死期。”这喊声是几乎用的是生命的底音,象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这喊声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好象经过了西伯利亚冷风揉搓过一样;这喊声还带有血丝,它从母亲的肺部发出,艰难地冲破喉咙。就是这一遍又一遍的喊声,它在村子的某一个角落象狂风一样发作,然后,在村子的弄堂里穿来穿去,在墙壁上撞来撞去,最后还没到达我们的耳朵,就在半路上跌落死掉了,所以更多的时候,这样的喊声对我们的耳朵没有丝毫的作用。母亲边走边喊,边喊边走,碰到有人,就顺便问“伢某人有没有看见,勿晓得死到哪里去了”这时,就有人给母亲指点方向。母亲的脚步就加速,喊声就停止,怒气更急促。你还在人堆里与伙伴嘻嘻哈哈的时候,突然头顶有“笃笃笃”清脆的声音,三个“栗子壳”已经扎得你痛到脚里痛到心里,你清醒过来,猛一回头,原来是母亲站在身后,有些哮喘病的样子。接下来的惩罚,总是大同小异。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时候才知道,这种类似秦腔的喊声,伴随皮肉的疼痛,其实就是那个时代孩子们所拥有的特殊的母爱。只是现在的孩子无福享受,所以他们也就无福享受当初我们曾经的清贫的诗意。
作于2003年
的时候,小仙江承受不了上天的恩赐,就想把多余的水变成涝,并试图冲出埂堤,与收获一比高低。于是要救埂。有时候已到半夜三更,村子连狗都睡死了,突然传来“嘭嘭嘭嘭”的敲击声,再加“救埂啦救埂啦”的呼喊声,把整个黑夜都撕得支离破碎,人与六畜的梦里就都是村干部敲面盆的声音的喊救埂的声音,男人们就从床上跃起,划破夜空,冲上堤埂,去誓与大埂共存亡了。救埂的呼叫,后来竟被巧妙地借用过来。有时候,我们正玩在兴致的梢头,突然一个大人提醒我:某人啊某人,奈格耳朵会介聋,奈娘又来得救埂呢,你又要吃柴梗啦。这时候,我一听到“救埂”两字,就毛骨悚然,因为我已经能想象出母亲一定在家门口喊我的名字喊得声震如雷了。
我也亲历过别的母亲喊皇天的壮观场景,象一幅木雕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脑子里。一般的,喊的时间是在日落西山,炊烟已断,夜幕边缘,一家人围绕一桌子青菜萝卜腌菜干菜,竟还发现一个位置空着。为了一顿饭“一个都不能少”这时,做母亲的就端起饭碗,夹几筷菜压进饭碗,然后走到庭院当中,咽一口饭,喊一声名,喊一声名,再吃一口饭。通常母亲这样边吃边喊的时候,火气还是没有上来,所以喊声也就有些硬中带柔:“某—人—喂,吃—夜—饭—喽,某—人—喂,夜饭要不要吃,夜—饭—”这样的喊声至多是个女高音,这时你要是听到了,马上赶到家里,就会叫你吃饭而不会给你“吃生活”
要是母亲把一碗饭喊没了,那么你就闯祸了。此时,母亲放下饭碗,走到村子的地支高点,有时是堤埂上,堤埂上喊不应就站在村里的大道地上,那喊声就是变得紧张坚硬无比,因为母亲甚至把刚才一碗饭化出的力气都使将出来了,喊声几乎成了骂声:“某—人—喂,某—人—喂,死到哪里去了,某—人,饭—要—不—要—食—几(不说吃,而说几,是一种蔑视,气话),饭——,这个人真当是死期到了,死期。”这喊声是几乎用的是生命的底音,象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这喊声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好象经过了西伯利亚冷风揉搓过一样;这喊声还带有血丝,它从母亲的肺部发出,艰难地冲破喉咙。就是这一遍又一遍的喊声,它在村子的某一个角落象狂风一样发作,然后,在村子的弄堂里穿来穿去,在墙壁上撞来撞去,最后还没到达我们的耳朵,就在半路上跌落死掉了,所以更多的时候,这样的喊声对我们的耳朵没有丝毫的作用。母亲边走边喊,边喊边走,碰到有人,就顺便问“伢某人有没有看见,勿晓得死到哪里去了”这时,就有人给母亲指点方向。母亲的脚步就加速,喊声就停止,怒气更急促。你还在人堆里与伙伴嘻嘻哈哈的时候,突然头顶有“笃笃笃”清脆的声音,三个“栗子壳”已经扎得你痛到脚里痛到心里,你清醒过来,猛一回头,原来是母亲站在身后,有些哮喘病的样子。接下来的惩罚,总是大同小异。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时候才知道,这种类似秦腔的喊声,伴随皮肉的疼痛,其实就是那个时代孩子们所拥有的特殊的母爱。只是现在的孩子无福享受,所以他们也就无福享受当初我们曾经的清贫的诗意。
作于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