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三尺动天下 101.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1/2)
九零文学 www.90wx.cc,月下听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简阳府东街有间开了二十多年的青济堂,是间破败医倌,始终是那一间小门脸,一排破药柜,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医倌,二十多年终是如此。
老医倌姓华,本就是安州人士,起初时在同津,后来举家搬到了简阳府,年过半百,医术极为高超,在这简阳府也算是有几分人间清福,周遭百姓都尊上一句华医公,膝下一子孝顺的紧,如说这唯一不得意便是家中有个出了名的悍妻。
老医倌年轻时爱喝酒,可从医不比其他,手指尖一抖便是一条人命,华医倌便割爱把酒戒了,如今这平日里最大的爱好便是听上两首关曲,可惜啊,家中那老妇人一千一百个不许。
言说那唱关曲的都是年轻女子,说不上那句便把这老东西的魂勾去了,一听说那华医倌往戏园里扎,那老妇人便要拎着婆母娘给的家法,不顾着人多人少,也不顾上了年岁人该有的体面稳重,强横拧着那年过半百老人的耳朵拉回家中。
起初几次,老医倌要面子,哪怕回家跪那洗衣搓凿的木板也要在外面像模像样骂上那婆娘几句,老妇人也是脾气倔强之人,三两次便把这老医倌的面子折了个干干净净。
而后这老妇人也不爱在外面于这老医倌多嘴,直接拿出过世婆婆留下的家法,说是家法不如说是根涂了朱漆的棒槌,按寻常人家来说婆母娘多会向自己儿子,可这华家不同,在老妇人刚进门时还未过世的婆母娘便苦口婆心的教导儿媳,这女子一生不容易,可不能再被那狼心狗肺的爷们欺负了。
如此,这条涂了朱红大漆的棒槌可是吓唬住了华家两代爷们,这华医倌的独子还未婚配,若是在娶上个刚强些的女子,这家法还能再传几辈,这华医倌孝顺的紧,见那母亲留下的家法便不敢在跟妻子还嘴,任打任骂任凭了丢面子。
这戏园是去不上了,老医倌便在这青济堂中摆了张摇椅,趁着天气和暖了半坐半躺,自己嘴里哼哼唧唧唱着那曲圣关已斋的传世关曲,也算是悠然自得了些。
寻常时日老医倌都爱捧着紫砂手壶,壶中冲泡上一捏明前的碧螺春,冷时,就借着那壶上暖意,暖暖这双久经风霜却挽了无数性命的枯槁手掌,渴了便饮上一口暖茶,暖心暖胃。
可华医倌今日不同,原本手中的紫砂手壶换成了包叮当作响的钱袋,听着钱袋里碰撞声音,差不离有个三五两,对着老医倌来说,这三五两可算上大钱了。
这华医倌医术出众,特别是这行针推拿气血,更称得上一绝,靠着这手艺将这门脸翻上三五倍都算不得问题,可是这老医倌脾气乖张的紧,不收徒不雇人,这小小的青济堂全靠这医倌一人忙趁着,倒不是这医倌抠门,按着华老头的话来说,没有缘分。
啥是缘分?那父子之间的缘分可是大过天。
至亲者不过父母妻儿,但这华医倌的医术可是连独子都未传,对于这事,惧怕娘子可算冠绝这老医倌可是阵阵有词,说什么那庸子便不是学医的料,就是勉强学会也他娘的是个庸医,老子把这医道牌子打的这么响亮,日后定然会有人往这青济堂来。
寻常小病还算可以凑活,若是何等大病入了这庸医手还不如直接找块阴凉地方躺下等死算球,为了这人间性命还有那卢医老祖创下的医家典范,说甚都不能让那庸子糟蹋了去。
老医倌不学道,但偶尔也翻翻典籍诗册啥的,这事便像那道门吕祖爷说的那般什么什么誓不传,哦哦,对,不遇同人誓不传!
因此这青济堂一天到晚也只有老医倌一人,老医倌过得极其自在,平日里偷偷跑去听戏这小门脸也不关门也不上锁,也不
怕那贼人偷这医馆药材,更不怕那坏心人对着药柜中的草药做什么手脚,他华医倌这一生竟跟这草药打交道,任是那草药枯干从何等样子从眼前一过便知长了几个春秋,闻上一闻便知这草药出自何地,自然不怕有那坏心眼前来捣乱。
此时华医倌正躺在自家医倌中这摇椅上哼鸣着关曲,满是褶皱的双眼微微抬起,望着门上冲内的匾额和那对‘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门联,神气一笑。
寻常铺户那匾额和横联恨不得摆到街面上去,闹得满城人皆知才好,可这青济堂不同,匾额对联全都是冲着堂内,外面空无一物,这事可是奇怪的紧,这一年下来不知有多少人拙眼人问着老医倌缘由。
起初时老医倌还愿意与人讲解一番,在之后冷哼一声便算过了,这其中也算不上什么道理,与那门联上所写差不多,这医者救死扶伤仁心父母,不盼着世人生疾染病,这不是买卖,这是救命。
也因此,老医倌从不把这青济堂当买卖做,不当买卖做便不设匾额,匾额设在堂内,也是想病者拎药走时知道手中这药出自何方,这便是老医倌执拗的道理。
“华医公,诊脉。”
一道年轻男音蓦然响起,昏昏欲睡的华医倌听闻是个年轻男人嗓音,躺在摇椅上的衰老身躯挣扎着坐起,时才脸上的悠然自得全然消失不见,苍老双眉微微蹙起,如临大敌似的睁开眼睛,打量着站在门外的男人身影。
华医倌连眨了好几下眼,看清了那来人模样,长舒了口气,缓缓躺回原处,不言不语。
来人是个年轻书生打扮,脸色惨白时不时还有咳嗽几声,以为这老医倌没听清,又问道:“华医倌,请为小生诊脉。”
“去去去,诊个屁。”
老医倌不耐烦的骂道。
“一个风寒有什么好诊的,... -->>
简阳府东街有间开了二十多年的青济堂,是间破败医倌,始终是那一间小门脸,一排破药柜,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医倌,二十多年终是如此。
老医倌姓华,本就是安州人士,起初时在同津,后来举家搬到了简阳府,年过半百,医术极为高超,在这简阳府也算是有几分人间清福,周遭百姓都尊上一句华医公,膝下一子孝顺的紧,如说这唯一不得意便是家中有个出了名的悍妻。
老医倌年轻时爱喝酒,可从医不比其他,手指尖一抖便是一条人命,华医倌便割爱把酒戒了,如今这平日里最大的爱好便是听上两首关曲,可惜啊,家中那老妇人一千一百个不许。
言说那唱关曲的都是年轻女子,说不上那句便把这老东西的魂勾去了,一听说那华医倌往戏园里扎,那老妇人便要拎着婆母娘给的家法,不顾着人多人少,也不顾上了年岁人该有的体面稳重,强横拧着那年过半百老人的耳朵拉回家中。
起初几次,老医倌要面子,哪怕回家跪那洗衣搓凿的木板也要在外面像模像样骂上那婆娘几句,老妇人也是脾气倔强之人,三两次便把这老医倌的面子折了个干干净净。
而后这老妇人也不爱在外面于这老医倌多嘴,直接拿出过世婆婆留下的家法,说是家法不如说是根涂了朱漆的棒槌,按寻常人家来说婆母娘多会向自己儿子,可这华家不同,在老妇人刚进门时还未过世的婆母娘便苦口婆心的教导儿媳,这女子一生不容易,可不能再被那狼心狗肺的爷们欺负了。
如此,这条涂了朱红大漆的棒槌可是吓唬住了华家两代爷们,这华医倌的独子还未婚配,若是在娶上个刚强些的女子,这家法还能再传几辈,这华医倌孝顺的紧,见那母亲留下的家法便不敢在跟妻子还嘴,任打任骂任凭了丢面子。
这戏园是去不上了,老医倌便在这青济堂中摆了张摇椅,趁着天气和暖了半坐半躺,自己嘴里哼哼唧唧唱着那曲圣关已斋的传世关曲,也算是悠然自得了些。
寻常时日老医倌都爱捧着紫砂手壶,壶中冲泡上一捏明前的碧螺春,冷时,就借着那壶上暖意,暖暖这双久经风霜却挽了无数性命的枯槁手掌,渴了便饮上一口暖茶,暖心暖胃。
可华医倌今日不同,原本手中的紫砂手壶换成了包叮当作响的钱袋,听着钱袋里碰撞声音,差不离有个三五两,对着老医倌来说,这三五两可算上大钱了。
这华医倌医术出众,特别是这行针推拿气血,更称得上一绝,靠着这手艺将这门脸翻上三五倍都算不得问题,可是这老医倌脾气乖张的紧,不收徒不雇人,这小小的青济堂全靠这医倌一人忙趁着,倒不是这医倌抠门,按着华老头的话来说,没有缘分。
啥是缘分?那父子之间的缘分可是大过天。
至亲者不过父母妻儿,但这华医倌的医术可是连独子都未传,对于这事,惧怕娘子可算冠绝这老医倌可是阵阵有词,说什么那庸子便不是学医的料,就是勉强学会也他娘的是个庸医,老子把这医道牌子打的这么响亮,日后定然会有人往这青济堂来。
寻常小病还算可以凑活,若是何等大病入了这庸医手还不如直接找块阴凉地方躺下等死算球,为了这人间性命还有那卢医老祖创下的医家典范,说甚都不能让那庸子糟蹋了去。
老医倌不学道,但偶尔也翻翻典籍诗册啥的,这事便像那道门吕祖爷说的那般什么什么誓不传,哦哦,对,不遇同人誓不传!
因此这青济堂一天到晚也只有老医倌一人,老医倌过得极其自在,平日里偷偷跑去听戏这小门脸也不关门也不上锁,也不
怕那贼人偷这医馆药材,更不怕那坏心人对着药柜中的草药做什么手脚,他华医倌这一生竟跟这草药打交道,任是那草药枯干从何等样子从眼前一过便知长了几个春秋,闻上一闻便知这草药出自何地,自然不怕有那坏心眼前来捣乱。
此时华医倌正躺在自家医倌中这摇椅上哼鸣着关曲,满是褶皱的双眼微微抬起,望着门上冲内的匾额和那对‘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门联,神气一笑。
寻常铺户那匾额和横联恨不得摆到街面上去,闹得满城人皆知才好,可这青济堂不同,匾额对联全都是冲着堂内,外面空无一物,这事可是奇怪的紧,这一年下来不知有多少人拙眼人问着老医倌缘由。
起初时老医倌还愿意与人讲解一番,在之后冷哼一声便算过了,这其中也算不上什么道理,与那门联上所写差不多,这医者救死扶伤仁心父母,不盼着世人生疾染病,这不是买卖,这是救命。
也因此,老医倌从不把这青济堂当买卖做,不当买卖做便不设匾额,匾额设在堂内,也是想病者拎药走时知道手中这药出自何方,这便是老医倌执拗的道理。
“华医公,诊脉。”
一道年轻男音蓦然响起,昏昏欲睡的华医倌听闻是个年轻男人嗓音,躺在摇椅上的衰老身躯挣扎着坐起,时才脸上的悠然自得全然消失不见,苍老双眉微微蹙起,如临大敌似的睁开眼睛,打量着站在门外的男人身影。
华医倌连眨了好几下眼,看清了那来人模样,长舒了口气,缓缓躺回原处,不言不语。
来人是个年轻书生打扮,脸色惨白时不时还有咳嗽几声,以为这老医倌没听清,又问道:“华医倌,请为小生诊脉。”
“去去去,诊个屁。”
老医倌不耐烦的骂道。
“一个风寒有什么好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