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落幕篇 (1/2)
九零文学 www.90wx.cc,少年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时,刘据正走在第三条路上。对刘据来说,所谓第三条路,不是哄也不是吓,而是又哄又吓。他之所以能出此策,是因北军的指挥官,是一个他自认为很有把握能拿捏得住的人:任安。如你觉得这个名字陌生,那就请读读司马迁那篇著名的《报任安书》。
任安少时孤贫,以赶车为生。赶着赶着,就将自己赶进了长安城,又将自己赶到了大将军卫青的门下,成了一舍人。卫青很赏识任安,在卫青的推荐下,任安当上了郎中,后来又干到了太守,现在混到了北军指挥官的职位。
在刘据想来:没我的亲舅舅卫青,也就没有今天的任安。任安活这么大岁数,总该懂得欠人情是要还的道理吧?
于是,当刘据来到北军营地的南门外,任安就出来见刘据了。刘据将节交给任安,任安也接了。然后刘据就命令任安立即发兵…成功,此时似离刘据只有半步之遥。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刘据一下子傻掉了。任安接过节,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将营门关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简单。任安之所以不发兵,是因太子发给他的节是假的。刘彻早就料到自己儿子的这一招。于是临时命令:在原来红色节的杆上,一律加上黄旄。
刘据发给任安的节,只是红色而无黄旄。按规矩,任安不应对刘据这么客气。应马上将他拿下,送往刘彻处。但任安没有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人情!
过去欠你们卫家的,算是还完了。从此两不相欠,他日再相遇,我不过是你人生的路人甲…任安在刘据头上浇了一头冷水。最后刘据只有一个办法——撤回城里!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已在城里等他许久了:逃跑丞相刘屈氂!此时,刘屈氂憋了一肚子气。怎么说,他和刘据也是堂兄弟。但刘据竟背地里朝他放枪,将一帽天下最大的逃跑胆小鬼的帽子扣到他头上,惹得皇帝骂他窝囊废。如不出胸口这股恶气,将来还怎么有脸在长安混?
长乐宫西门,刘屈氂拿出一幅硬汉架式,准备战斗。事实证明:想充硬汉是要看实力的。现在他没理由害怕刘据。有皇帝撑腰、有部队在手,还怕他刘据个鸟呀?所以在刘屈氂看来,那个刘据前无出路、后有追兵,仅靠长安那帮囚徒造反,简直就是以胳膊拧大腿,自寻死路!
来吧,太子,这里就是你的鬼门关了…刘屈氂很自信。然而他实在自信过头了。很快他发现:那个刘据真不是好惹的。因刘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和长安囚徒共同战斗,而是整个长安市民都在和他一起并肩战斗!
原本只是看热闹的长安市民,都被刘据动员加入他的队伍中,且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甚至达到数万人。这帮人不仅仅是替刘据出气,更是替自己在出气。奸臣江充纠结一帮人闹得长安鸡犬不宁,现在机会来了,不打他们打谁呀!
这下子刘屈氂真是急了。长安市民都被刘据利用了,如消息传出长安。那么地方上那些被江充修理过的郡国也跟着造反,天下岂不乱套了?
刘屈氂一想,头皮真发凉。就在刘屈氂脑袋一阵热一阵凉之间,战斗打响了。也不知哪方先发起进攻,反正双方都眼红,一见面就干起来了。这场战斗,我们可以叫它混战。混是混帐的混。之所以说他是混帐之战,是因这里面的帐,双方谁也说不清谁对谁错…
既是混战,又是血战。这一战一打就是五天。刘彻在甘泉宫怎么说的?避免短兵相接…简直胡扯!数万人对数万人,如不短兵相接,大家只干吼,那还有什么意思?真这样,对长安市民来说,这热闹不是白凑了吗?
于是五天血战,长安血流成河,街道横尸遍地,沟渠血水漫溢。自家打自家,真是惨烈悲壮…
五天后,局势趋向缓和。局势之所以被控制,有两大原因:1空手的打不过拿铁的,长安市民吃亏大了,谁都想歇了。2汉朝中央启动紧急方案,派出大量工作队向长安市民澄清事实。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煸动了。因太子刘据是想利用江充事件造反!
于是在铁棒的打击下、在工作队胡萝卜的劝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退出太子阵线。一夜之间,刘据从被众人追捧的明星变成被众人抛弃的孤儿。这下子,他真的是玩完了!
17日,石德、张光先后被杀,刘据终于撑不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往哪里逃?西门不亮南门亮。刘据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拔腿就向南边的覆盎门逃。
覆盎门的守门官是宰相府的司直田仁。谁也想没到:刘据没费吹灰之力,就顺利地溜出了长安。准确地说,刘据不是逃出去的,而是被田仁放出去的。
田仁,田叔之子。当年调查袁盎被杀案,田叔功德无量。但田仁之所以能爬到司直的位置,是受惠于另一个人:卫青。田仁因体魄强壮,被卫青赏识,做了舍人。之后多次跟随卫青征战匈奴,屡建战功,经卫青举荐,当了郎中,并一路攀升,进了丞相府,当上了司直。
这下子我们终于明白刘据为什么要朝覆盎门奔来了。因这个田仁和任安一样,都曾是卫青的人。任安尽管不帮刘据,但也够客气了。如田仁再客气一点,逃生的希望也不是不可能的。
果然,好运气真被刘据撞上了。田叔当年那种宁可自己背黑锅,也不拆人间骨肉情的高风亮节,又在他... -->>
此时,刘据正走在第三条路上。对刘据来说,所谓第三条路,不是哄也不是吓,而是又哄又吓。他之所以能出此策,是因北军的指挥官,是一个他自认为很有把握能拿捏得住的人:任安。如你觉得这个名字陌生,那就请读读司马迁那篇著名的《报任安书》。
任安少时孤贫,以赶车为生。赶着赶着,就将自己赶进了长安城,又将自己赶到了大将军卫青的门下,成了一舍人。卫青很赏识任安,在卫青的推荐下,任安当上了郎中,后来又干到了太守,现在混到了北军指挥官的职位。
在刘据想来:没我的亲舅舅卫青,也就没有今天的任安。任安活这么大岁数,总该懂得欠人情是要还的道理吧?
于是,当刘据来到北军营地的南门外,任安就出来见刘据了。刘据将节交给任安,任安也接了。然后刘据就命令任安立即发兵…成功,此时似离刘据只有半步之遥。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刘据一下子傻掉了。任安接过节,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将营门关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简单。任安之所以不发兵,是因太子发给他的节是假的。刘彻早就料到自己儿子的这一招。于是临时命令:在原来红色节的杆上,一律加上黄旄。
刘据发给任安的节,只是红色而无黄旄。按规矩,任安不应对刘据这么客气。应马上将他拿下,送往刘彻处。但任安没有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人情!
过去欠你们卫家的,算是还完了。从此两不相欠,他日再相遇,我不过是你人生的路人甲…任安在刘据头上浇了一头冷水。最后刘据只有一个办法——撤回城里!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已在城里等他许久了:逃跑丞相刘屈氂!此时,刘屈氂憋了一肚子气。怎么说,他和刘据也是堂兄弟。但刘据竟背地里朝他放枪,将一帽天下最大的逃跑胆小鬼的帽子扣到他头上,惹得皇帝骂他窝囊废。如不出胸口这股恶气,将来还怎么有脸在长安混?
长乐宫西门,刘屈氂拿出一幅硬汉架式,准备战斗。事实证明:想充硬汉是要看实力的。现在他没理由害怕刘据。有皇帝撑腰、有部队在手,还怕他刘据个鸟呀?所以在刘屈氂看来,那个刘据前无出路、后有追兵,仅靠长安那帮囚徒造反,简直就是以胳膊拧大腿,自寻死路!
来吧,太子,这里就是你的鬼门关了…刘屈氂很自信。然而他实在自信过头了。很快他发现:那个刘据真不是好惹的。因刘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和长安囚徒共同战斗,而是整个长安市民都在和他一起并肩战斗!
原本只是看热闹的长安市民,都被刘据动员加入他的队伍中,且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甚至达到数万人。这帮人不仅仅是替刘据出气,更是替自己在出气。奸臣江充纠结一帮人闹得长安鸡犬不宁,现在机会来了,不打他们打谁呀!
这下子刘屈氂真是急了。长安市民都被刘据利用了,如消息传出长安。那么地方上那些被江充修理过的郡国也跟着造反,天下岂不乱套了?
刘屈氂一想,头皮真发凉。就在刘屈氂脑袋一阵热一阵凉之间,战斗打响了。也不知哪方先发起进攻,反正双方都眼红,一见面就干起来了。这场战斗,我们可以叫它混战。混是混帐的混。之所以说他是混帐之战,是因这里面的帐,双方谁也说不清谁对谁错…
既是混战,又是血战。这一战一打就是五天。刘彻在甘泉宫怎么说的?避免短兵相接…简直胡扯!数万人对数万人,如不短兵相接,大家只干吼,那还有什么意思?真这样,对长安市民来说,这热闹不是白凑了吗?
于是五天血战,长安血流成河,街道横尸遍地,沟渠血水漫溢。自家打自家,真是惨烈悲壮…
五天后,局势趋向缓和。局势之所以被控制,有两大原因:1空手的打不过拿铁的,长安市民吃亏大了,谁都想歇了。2汉朝中央启动紧急方案,派出大量工作队向长安市民澄清事实。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煸动了。因太子刘据是想利用江充事件造反!
于是在铁棒的打击下、在工作队胡萝卜的劝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退出太子阵线。一夜之间,刘据从被众人追捧的明星变成被众人抛弃的孤儿。这下子,他真的是玩完了!
17日,石德、张光先后被杀,刘据终于撑不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往哪里逃?西门不亮南门亮。刘据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拔腿就向南边的覆盎门逃。
覆盎门的守门官是宰相府的司直田仁。谁也想没到:刘据没费吹灰之力,就顺利地溜出了长安。准确地说,刘据不是逃出去的,而是被田仁放出去的。
田仁,田叔之子。当年调查袁盎被杀案,田叔功德无量。但田仁之所以能爬到司直的位置,是受惠于另一个人:卫青。田仁因体魄强壮,被卫青赏识,做了舍人。之后多次跟随卫青征战匈奴,屡建战功,经卫青举荐,当了郎中,并一路攀升,进了丞相府,当上了司直。
这下子我们终于明白刘据为什么要朝覆盎门奔来了。因这个田仁和任安一样,都曾是卫青的人。任安尽管不帮刘据,但也够客气了。如田仁再客气一点,逃生的希望也不是不可能的。
果然,好运气真被刘据撞上了。田叔当年那种宁可自己背黑锅,也不拆人间骨肉情的高风亮节,又在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