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家里有人生病卖了房子,没地儿住的已经答应考虑了,只是要咱们村子给他寻个宅子,束脩要的倒是还算是合理,听刘典吏说,人也正派,是县城有名的孝子,读书也还成,只是运气不好,赶上孝期,不能可靠,这才耽误了,如今又家中老娘病重,要照顾老娘,这才放下了学业,学问是不用担心的,村长正准备和大家伙儿商量来着,看是不是干脆帮着起个院子,地就算是村子里的,起院子的钱,大家伙儿凑一凑,也不用多大,就寻常的三间正屋,两边各有两间厢房就成,围个院子,搭个能养鸡的后院。“
兴哥儿知道的确实比旁人多些,这几个消息正是昨儿才知道的,村长正准备找人商量的,这会儿兴哥儿说出来,也算是提前给大家心里做个预告,让大家琢磨琢磨,免得一下子分摊下来,大家心里不舒服。
前头凑一起的人有四五个,能问这些,自然也是想着自家孩子能上学识字的,就是家里没有孩子的,可这十来岁的年纪,多半也都还有些上进的心思,即使不能正紧读书科举什么的,可是对于识字,也有不小的兴趣,不说别的,这贾家兄弟自打读书之后,见识飞涨大家伙儿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谁想自己有宝不识?谁想自己出门连算账都不会?
所以啊,听到兴哥儿这么说,立马就有人符合起来。
“地是村子里的,那起屋子也就是弄些土胚,砍几颗树当梁柱,大家伙儿出点力气,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全置办好了,请工匠能有多少花销?这么一个小院子,估计也就五两银子,大家伙儿分摊一下,一家也就不到五百钱,还成。若是这给的工钱能让咱们用鱼,用其他的口粮顶,那就更少了,每天给点鱼,给点粮食,不用直接给钱,估计村子里就是给建个二进,都轻松的紧。“
这说的还真是实话,都开春了,各家的船都开始出海了,这每日渔获就不是小数,如今各家都有了田地,虽说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直接出产粮食,可是这种菜什么的却什么问题都没有,各家当初在冬日里做海货生意的时候,有了钱,往家里存的粮食也不在少数,还有前些日子刚分的鲸鱼肉,这样一算,确实家中宽裕的紧,若是只是那这些出来,不用花钱,估计谁家都愿意。
其他听的人也跟着点头,那莫大家的大石还跟着说道:
“我家弟妹多,到时候送到学里的肯定也多,兴哥儿,这书本什么的,不知道要多少钱,我好让我爹开始攒钱。“
他们家孩子从第一次用碧玺换了钱之后,就一直想着读书的事儿,只是这读书总是要在衣食住行之后,所以银子全用到了盖房子,买地的事儿上,后来又有了银子,这莫大也只是一个劲的想着怎么将家业拓展开,好让自家的孩子以后再不用受穷,倒是将这读书的事儿给放到了脑后,如今这村子里自己要有蒙学了,这事儿自然而然就又被提起来了,为了这个,家里的孩子连往日好不容易得来的零花钱都全都集中了起来,就为了能到时候不被拉下,好去识字读书,他身为大哥,自然是要帮着的。别说是他了,就是大牛,也暗暗的将莫大给他娶媳妇的钱,私藏了一点,就为了到时候让弟弟们能读书。所以这会儿问的很是切中核心。
“一开始用什么纸笔书本啊,当初我和二子,那就是把书背下来,然后就在地上用树枝写,先把字认全了,然后去讨点人家丢弃的不用的笔,沾了水,在桌子上写,等到能把字写的像样子了,这才用废纸酱油水练,等废纸上写的能见人了,这才开始买纸笔墨砚。要不然不知道浪费多少钱去呢,至于书本,这个我家有,到时候花上十来文钱买点纸,到我家抄就是了。“
仗义啊,这可是省了大家伙儿不知道多少开销了,而且给出的办法还特别适用,几乎全村所有的人都适用,就是不准备花束脩去学里的人,按照这个法子,也能识字写字,即使写的难看些,可是只要这么学了,总比不识字强不是。
所以兴哥儿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高兴了,特别是那几个二十出头的,更是乐呵得很。
“我还想着我这岁数,都娶媳妇了,还去上学是,实在是有些难为情,要是按照兴哥儿你这么说,我们家只要去一个两个孩子,把学的东西回家在说说,我岂不是也能识字?我也不求以后能考上做什么老爷,就是以后进城能看个告示,能看得懂账本,会算数就成。“
“可不是,我也是这样想的,家里不能干活的孩子去读书那没什么,可要是咱们都去了,那这出海岂不是没人了?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还省钱,兴哥儿,你们还真是机灵啊。“
大家都高兴了,贾训也高兴,这要是按照如今这模样,那岂不是说咱们这村子里以后就各个都读书识字了?那这村子才是真的起来了呢。
要知道,这年头,乡土情节最是严重,你要是出息了,不帮扶家乡父老,那简直就是忘恩负义的典型,都会让人唾弃的,这村子里只要是出一个有功名的人,那以后这村子里无论是谁,受了委屈,你就有帮着出头的义务,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而读书的人越多,这出有本事人的几率自然就越高,而这有本事的人地位越是高,这村子里未来在县城,在其他人眼里的地位也一样越来越重,甚至有可能达到在外头只要知道名声,就没人欺负的地步。
想想贾家,那些依附贾家的族人为什么那么嚣张?什么地位都没有,甚至有些吃饭都成问题,可在贾元春封妃之后又是个什么嘴脸?还有那些贾家的下人,为什么那些管事比寻常小官都有权势?为什么自古就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说法?和这其实就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80章
贾训没有直接去找徐家少爷,因为他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从京城回来了,所以特意去寻了人探问,好在这会儿毕竟已经是到了四月下旬了,就是殿试都已经结束,京城的那些什么文会自然也是早早就已经完结,人家徐家少爷一个秀才自是没有在京城和新进的翰林进士之流抢风头的可能,已然回到了县城,别说是他,就是西山书院中其他人也一并都回来了,贾训过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回家暂歇,回书院读书之间的空挡。
“你这书单倒是齐全,若是凑满了,再加上些有名的文人游记,史书之流,想来考到举人都不用在多置办了。“
个家里有人生病卖了房子,没地儿住的已经答应考虑了,只是要咱们村子给他寻个宅子,束脩要的倒是还算是合理,听刘典吏说,人也正派,是县城有名的孝子,读书也还成,只是运气不好,赶上孝期,不能可靠,这才耽误了,如今又家中老娘病重,要照顾老娘,这才放下了学业,学问是不用担心的,村长正准备和大家伙儿商量来着,看是不是干脆帮着起个院子,地就算是村子里的,起院子的钱,大家伙儿凑一凑,也不用多大,就寻常的三间正屋,两边各有两间厢房就成,围个院子,搭个能养鸡的后院。“
兴哥儿知道的确实比旁人多些,这几个消息正是昨儿才知道的,村长正准备找人商量的,这会儿兴哥儿说出来,也算是提前给大家心里做个预告,让大家琢磨琢磨,免得一下子分摊下来,大家心里不舒服。
前头凑一起的人有四五个,能问这些,自然也是想着自家孩子能上学识字的,就是家里没有孩子的,可这十来岁的年纪,多半也都还有些上进的心思,即使不能正紧读书科举什么的,可是对于识字,也有不小的兴趣,不说别的,这贾家兄弟自打读书之后,见识飞涨大家伙儿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谁想自己有宝不识?谁想自己出门连算账都不会?
所以啊,听到兴哥儿这么说,立马就有人符合起来。
“地是村子里的,那起屋子也就是弄些土胚,砍几颗树当梁柱,大家伙儿出点力气,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全置办好了,请工匠能有多少花销?这么一个小院子,估计也就五两银子,大家伙儿分摊一下,一家也就不到五百钱,还成。若是这给的工钱能让咱们用鱼,用其他的口粮顶,那就更少了,每天给点鱼,给点粮食,不用直接给钱,估计村子里就是给建个二进,都轻松的紧。“
这说的还真是实话,都开春了,各家的船都开始出海了,这每日渔获就不是小数,如今各家都有了田地,虽说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直接出产粮食,可是这种菜什么的却什么问题都没有,各家当初在冬日里做海货生意的时候,有了钱,往家里存的粮食也不在少数,还有前些日子刚分的鲸鱼肉,这样一算,确实家中宽裕的紧,若是只是那这些出来,不用花钱,估计谁家都愿意。
其他听的人也跟着点头,那莫大家的大石还跟着说道:
“我家弟妹多,到时候送到学里的肯定也多,兴哥儿,这书本什么的,不知道要多少钱,我好让我爹开始攒钱。“
他们家孩子从第一次用碧玺换了钱之后,就一直想着读书的事儿,只是这读书总是要在衣食住行之后,所以银子全用到了盖房子,买地的事儿上,后来又有了银子,这莫大也只是一个劲的想着怎么将家业拓展开,好让自家的孩子以后再不用受穷,倒是将这读书的事儿给放到了脑后,如今这村子里自己要有蒙学了,这事儿自然而然就又被提起来了,为了这个,家里的孩子连往日好不容易得来的零花钱都全都集中了起来,就为了能到时候不被拉下,好去识字读书,他身为大哥,自然是要帮着的。别说是他了,就是大牛,也暗暗的将莫大给他娶媳妇的钱,私藏了一点,就为了到时候让弟弟们能读书。所以这会儿问的很是切中核心。
“一开始用什么纸笔书本啊,当初我和二子,那就是把书背下来,然后就在地上用树枝写,先把字认全了,然后去讨点人家丢弃的不用的笔,沾了水,在桌子上写,等到能把字写的像样子了,这才用废纸酱油水练,等废纸上写的能见人了,这才开始买纸笔墨砚。要不然不知道浪费多少钱去呢,至于书本,这个我家有,到时候花上十来文钱买点纸,到我家抄就是了。“
仗义啊,这可是省了大家伙儿不知道多少开销了,而且给出的办法还特别适用,几乎全村所有的人都适用,就是不准备花束脩去学里的人,按照这个法子,也能识字写字,即使写的难看些,可是只要这么学了,总比不识字强不是。
所以兴哥儿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高兴了,特别是那几个二十出头的,更是乐呵得很。
“我还想着我这岁数,都娶媳妇了,还去上学是,实在是有些难为情,要是按照兴哥儿你这么说,我们家只要去一个两个孩子,把学的东西回家在说说,我岂不是也能识字?我也不求以后能考上做什么老爷,就是以后进城能看个告示,能看得懂账本,会算数就成。“
“可不是,我也是这样想的,家里不能干活的孩子去读书那没什么,可要是咱们都去了,那这出海岂不是没人了?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还省钱,兴哥儿,你们还真是机灵啊。“
大家都高兴了,贾训也高兴,这要是按照如今这模样,那岂不是说咱们这村子里以后就各个都读书识字了?那这村子才是真的起来了呢。
要知道,这年头,乡土情节最是严重,你要是出息了,不帮扶家乡父老,那简直就是忘恩负义的典型,都会让人唾弃的,这村子里只要是出一个有功名的人,那以后这村子里无论是谁,受了委屈,你就有帮着出头的义务,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而读书的人越多,这出有本事人的几率自然就越高,而这有本事的人地位越是高,这村子里未来在县城,在其他人眼里的地位也一样越来越重,甚至有可能达到在外头只要知道名声,就没人欺负的地步。
想想贾家,那些依附贾家的族人为什么那么嚣张?什么地位都没有,甚至有些吃饭都成问题,可在贾元春封妃之后又是个什么嘴脸?还有那些贾家的下人,为什么那些管事比寻常小官都有权势?为什么自古就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说法?和这其实就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80章
贾训没有直接去找徐家少爷,因为他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从京城回来了,所以特意去寻了人探问,好在这会儿毕竟已经是到了四月下旬了,就是殿试都已经结束,京城的那些什么文会自然也是早早就已经完结,人家徐家少爷一个秀才自是没有在京城和新进的翰林进士之流抢风头的可能,已然回到了县城,别说是他,就是西山书院中其他人也一并都回来了,贾训过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回家暂歇,回书院读书之间的空挡。
“你这书单倒是齐全,若是凑满了,再加上些有名的文人游记,史书之流,想来考到举人都不用在多置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