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意 (1/2)
九零文学 www.90wx.cc,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农妇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董掌柜已经跟高媛说好了,新鲜菜蔬的纯利润,她可以分到三成。这样的方式双方都很满意,于她来说是能拿到更多的钱,于对方来说,是有效分散了风险,更能保证自家酒楼的独家供货权。
董掌柜给她的菜蔬种子,种类不少,数量却不多,想来是不太相信她一个普通农妇,能在大冬天种出蔬菜来。其实吧,人家那些达官显贵之家,早就有了冬季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只不过一间暖房盖下来就得上千两银子,柴炭所费更是不菲,所以人家种出来的那一点儿东西,仅供自家食用,还得是那种长辈啊当家人啊之类的主人才有资格。而且还不是所有人家都拿暖房来种菜,特别讲究的人家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人家的暖房大多是拿来种花的。
董家有钱不假,可惜是个商户,和中国古代一样坑人的是,商户排在士农工商的最底层,社会地位和财产状况严重不符,在很多方面都受限制。这么说吧,高媛因为是个农户,所以就可以让自家孩子参加科举,也能大摇大摆地在冬天把菜蔬拿出来卖。可董家这样的商户呢,不但参加不了科举,就连想穿个绸缎衣服,都得在家偷偷地穿,要是穿出去,立马就得被公差抓住打上十板子,还得缴纳巨额罚款。
大冬天你还想吃新鲜蔬菜?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在城市里当个农户什么的,高媛已经无力吐槽了。她得抓紧时间,城里城外地搜集肥土去。就连伐北,都得在她收集肥土的时候跟着小叔挖蚯蚓。
能把肥土弄够了,也差不多到了秋天。高媛把菜蔬种子一一种了下去,董掌柜肯定是故意的,每个小包里一些种子,最多不过二十粒,有好几包的种子几乎一模一样,却不标注,根本分不出谁是谁来。
小包不少,足有十几种。高媛只能认出扁豆和黄瓜的种子,因为自己种过,其余的一律不认识,更别说那好几种一模一样的了。
她把所有的种子都种了下去,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参加过生物学科的种植大赛,还留着一点点记忆,便绞尽脑汁地想了又想,结合自己在公婆那里听来的一鳞半爪,先用水把种子泡了,等发起来之后再种到暄软的土地中去。
好像等小苗长出两三片叶子的时候,就能移栽了。为什么要移栽呢?为什么就不能直接种到菜畦里呢?难道是为了保证不浪费土地?高媛想不明白,干脆放弃了。
为了保证这些蔬菜的健康成长,她还到书铺里搜了两本农业书籍来看。这个时空的文化发展水平令人郁闷到窒息,书铺里最多的是科举所用的四书五经,热卖的有各种话本小说,专业技术书籍要么就是被扔在角落里吃灰,要么就是干脆没有。
高媛翻了半日,才找到这两本农业书籍的,还是在小伙计的指点之下,要是让她自己找,怕是永远都找不到。
会种地的不认识字,能写书的不会种地,只有那些有钱有闲不为生计犯愁的、还是恰巧喜欢种植的、还得有些文笔的,这才能写出农业书来,可想而知的费劲。有了这两本农业书籍,高媛如获至宝,回到家便细细翻看,好歹找出一些能用的技术来。
你见过用文言文描述的种植技术吗?写书的这位还是个道听途说的。高媛从一大堆“据称”“听闻”的描述之外,终于找到了几个这位作者亲自试验过的几种农作物。一看他细细描述的过程及结果,呜呼哀哉,他那小麦的亩产,还不如她在空间里种的高呢。
算了,好歹也能提供一些反面事例不是?再说有的作物,人家种的还是不错的。高媛发现了其中的一种菜蔬,名曰油麦菜,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的油麦,更不知道董掌柜给的种子里头有没有这个。
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农妇,高媛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一法通则百法通,既然书里记载的可以拿来借鉴的作物不多,那就拿一种法子试试看好了。
整个秋天,高媛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研究如何种植蔬菜上头了。伐北只知道吃喝玩乐,柴文道却有劲使不上,他更不懂得稼穑之道,他最擅长的是当官。郁闷的是他现在虚岁才四岁,周岁,呃,得到十月才能满三周岁,在嫂娘的眼睛里,就是个除了挖蚯蚓就没有别的用途的孩子。
好歹他还是比两虚岁的伐北强很多的,柴文道安慰自己,然后就跟在他嫂娘的后面,看她兴致勃勃地做这做那,抱着他和侄儿憧憬美好的幸福生活。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到底嫂娘是什么时候带他们离开这里的。
高媛以前没养过孩子,不知道三周岁的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表现,对于柴文道偶尔蹦出来的大人话毫不在意,周围只有一个一岁多的伐北做对比,她还以为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就是长得这么快呢。
等空间里的蔬菜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果,高媛才发现那几种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种子的蔬菜,是她上辈子在超市里最常见的几种蔬菜:茄子、甜椒、尖椒,还有一样居然是西红柿。
她死命回忆上辈子看过的一篇科普文章,死活想不起来西红柿是什么时候从人们嘴里的毒药变成亦果亦菜的美食的。到最后发现自己又钻了牛角尖,怎么老想着把这个异时空和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作比较呢?
等晋中府下了第一场雪,高媛空间里的蔬菜也开始慢慢地进入结果期。虽然产量不高,好在董掌柜仍然延续饥饿营销模式,对于高媛来说,分红足以应付日常所需,还能留下一部分进行储蓄。
董家酒楼生意一下子就变得格外兴隆起来,晋中府的老饕们都知道,这个冬天董家酒楼神通广大地弄来了新鲜菜蔬,就连只有盛夏才有的西瓜、甜瓜都能吃到。和别家冬日只有的白菜、萝卜相比,不知道多了多少选择。唯一可惜的是数量太少,需要提前预定,还限定了数量,每桌最多上三盘新鲜菜蔬瓜果。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派出几拨人手打探消息之后,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董家酒楼的这些新鲜菜蔬瓜果,都是由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妇人给提供的。
于是,在给董家酒楼送完货的一天上午,刚出来没几步的高媛就被一个男子给拦住了。
>
董掌柜已经跟高媛说好了,新鲜菜蔬的纯利润,她可以分到三成。这样的方式双方都很满意,于她来说是能拿到更多的钱,于对方来说,是有效分散了风险,更能保证自家酒楼的独家供货权。
董掌柜给她的菜蔬种子,种类不少,数量却不多,想来是不太相信她一个普通农妇,能在大冬天种出蔬菜来。其实吧,人家那些达官显贵之家,早就有了冬季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只不过一间暖房盖下来就得上千两银子,柴炭所费更是不菲,所以人家种出来的那一点儿东西,仅供自家食用,还得是那种长辈啊当家人啊之类的主人才有资格。而且还不是所有人家都拿暖房来种菜,特别讲究的人家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人家的暖房大多是拿来种花的。
董家有钱不假,可惜是个商户,和中国古代一样坑人的是,商户排在士农工商的最底层,社会地位和财产状况严重不符,在很多方面都受限制。这么说吧,高媛因为是个农户,所以就可以让自家孩子参加科举,也能大摇大摆地在冬天把菜蔬拿出来卖。可董家这样的商户呢,不但参加不了科举,就连想穿个绸缎衣服,都得在家偷偷地穿,要是穿出去,立马就得被公差抓住打上十板子,还得缴纳巨额罚款。
大冬天你还想吃新鲜蔬菜?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在城市里当个农户什么的,高媛已经无力吐槽了。她得抓紧时间,城里城外地搜集肥土去。就连伐北,都得在她收集肥土的时候跟着小叔挖蚯蚓。
能把肥土弄够了,也差不多到了秋天。高媛把菜蔬种子一一种了下去,董掌柜肯定是故意的,每个小包里一些种子,最多不过二十粒,有好几包的种子几乎一模一样,却不标注,根本分不出谁是谁来。
小包不少,足有十几种。高媛只能认出扁豆和黄瓜的种子,因为自己种过,其余的一律不认识,更别说那好几种一模一样的了。
她把所有的种子都种了下去,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参加过生物学科的种植大赛,还留着一点点记忆,便绞尽脑汁地想了又想,结合自己在公婆那里听来的一鳞半爪,先用水把种子泡了,等发起来之后再种到暄软的土地中去。
好像等小苗长出两三片叶子的时候,就能移栽了。为什么要移栽呢?为什么就不能直接种到菜畦里呢?难道是为了保证不浪费土地?高媛想不明白,干脆放弃了。
为了保证这些蔬菜的健康成长,她还到书铺里搜了两本农业书籍来看。这个时空的文化发展水平令人郁闷到窒息,书铺里最多的是科举所用的四书五经,热卖的有各种话本小说,专业技术书籍要么就是被扔在角落里吃灰,要么就是干脆没有。
高媛翻了半日,才找到这两本农业书籍的,还是在小伙计的指点之下,要是让她自己找,怕是永远都找不到。
会种地的不认识字,能写书的不会种地,只有那些有钱有闲不为生计犯愁的、还是恰巧喜欢种植的、还得有些文笔的,这才能写出农业书来,可想而知的费劲。有了这两本农业书籍,高媛如获至宝,回到家便细细翻看,好歹找出一些能用的技术来。
你见过用文言文描述的种植技术吗?写书的这位还是个道听途说的。高媛从一大堆“据称”“听闻”的描述之外,终于找到了几个这位作者亲自试验过的几种农作物。一看他细细描述的过程及结果,呜呼哀哉,他那小麦的亩产,还不如她在空间里种的高呢。
算了,好歹也能提供一些反面事例不是?再说有的作物,人家种的还是不错的。高媛发现了其中的一种菜蔬,名曰油麦菜,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的油麦,更不知道董掌柜给的种子里头有没有这个。
作为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农妇,高媛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一法通则百法通,既然书里记载的可以拿来借鉴的作物不多,那就拿一种法子试试看好了。
整个秋天,高媛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研究如何种植蔬菜上头了。伐北只知道吃喝玩乐,柴文道却有劲使不上,他更不懂得稼穑之道,他最擅长的是当官。郁闷的是他现在虚岁才四岁,周岁,呃,得到十月才能满三周岁,在嫂娘的眼睛里,就是个除了挖蚯蚓就没有别的用途的孩子。
好歹他还是比两虚岁的伐北强很多的,柴文道安慰自己,然后就跟在他嫂娘的后面,看她兴致勃勃地做这做那,抱着他和侄儿憧憬美好的幸福生活。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到底嫂娘是什么时候带他们离开这里的。
高媛以前没养过孩子,不知道三周岁的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表现,对于柴文道偶尔蹦出来的大人话毫不在意,周围只有一个一岁多的伐北做对比,她还以为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就是长得这么快呢。
等空间里的蔬菜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果,高媛才发现那几种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种子的蔬菜,是她上辈子在超市里最常见的几种蔬菜:茄子、甜椒、尖椒,还有一样居然是西红柿。
她死命回忆上辈子看过的一篇科普文章,死活想不起来西红柿是什么时候从人们嘴里的毒药变成亦果亦菜的美食的。到最后发现自己又钻了牛角尖,怎么老想着把这个异时空和自己所熟悉的历史作比较呢?
等晋中府下了第一场雪,高媛空间里的蔬菜也开始慢慢地进入结果期。虽然产量不高,好在董掌柜仍然延续饥饿营销模式,对于高媛来说,分红足以应付日常所需,还能留下一部分进行储蓄。
董家酒楼生意一下子就变得格外兴隆起来,晋中府的老饕们都知道,这个冬天董家酒楼神通广大地弄来了新鲜菜蔬,就连只有盛夏才有的西瓜、甜瓜都能吃到。和别家冬日只有的白菜、萝卜相比,不知道多了多少选择。唯一可惜的是数量太少,需要提前预定,还限定了数量,每桌最多上三盘新鲜菜蔬瓜果。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派出几拨人手打探消息之后,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董家酒楼的这些新鲜菜蔬瓜果,都是由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妇人给提供的。
于是,在给董家酒楼送完货的一天上午,刚出来没几步的高媛就被一个男子给拦住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