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进东华门,找到文华殿,东北有三道横跨御河厅的石桥,桥北三座绿瓦的殿宇,便是皇子所居的南三所,中间一座提名谢芳殿,即十弘皙的住处。殿门未启,但墙内灯光不止一处,想来弘皙已经起身了。
其实,不是弘皙已经起身了,而是根本不曾归寝,与弘昌计议了大半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决不善罢甘休,而且开了一张名单,凡是曾遭大行皇帝谴责,在眼前不得已的亲贵大臣,都要派专人去联络。就在这时候,听说张、鄂二人,想携来访,这在弘皙多少是感到意外的,不过他们的来意时很明白的,来做说客。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弘昌说道:“咱们得好好儿捉摸捉摸,定个宗旨出来,才能应付得了那两个老狐狸。”
“不!”弘皙觉得有一点必须提出纠正“张衡臣,一向对我不错。”
“既然如此,口气不妨更硬一点儿。”
于是弘皙交待护卫,延纳两相,道是他刚起身,须得少待,方能相见。这样,他跟弘昌便可从从容容的商议了。
看到弘昌陪着弘皙一起出见,为张、俄两人始料所不及。此人蛮横骄奢,素为怡王所不喜;他之拥护弘皙,固有臭味相投,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以长子而未能袭爵,胸中一股怨气不出,久而久之化成戾气,脾气越发乖谬,是个很难对付的人。
果然,一开口就让人窘于应答“两位是来迎驾的吧?”他说。
张廷玉木然无语,鄂尔泰确有急智,打一句:“是来劝驾的”
“劝谁?”
“王爷,”鄂尔泰赶紧又说:“还有贝子。”
“与我何干?”弘昌笑道:“自然来劝王爷的。”
“怎么说,与贝子不相干?想当年怡贤亲王辅佐先帝,尽忠竭力;先帝酬答怡王,亦可说至矣尽矣,一王不足,又封一王,还长劝怡王,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可看开些。其实呢,怡王的子孙,先帝无不关切,前一阵子还提起,说到了该加封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怡王的老大的名字,开在前面。贝子,光凭这一点,你就该仰体先帝的德意,遵奉遗诏,以慰在天之灵。”
弘昌不作声。动之以情,不免想起往事,他在雍正元年就被封为贝子,原有让他袭爵之意,以后事与愿违,怪不到大行皇帝身上。倒是大行常劝他父亲的话,让他少受了好些责罚,而况还有打算将他进奉为贝勒的一番好意。转念到此,不由得就减低了对嗣皇帝的敌意。
但既来助阵,其势不容他保持缄默,想起弘皙说张廷玉一向对他不错的话,便即说道:“衡臣,你应该替王爷说几句公道话吧。”
“哎,!都只怪先帝走得太急了些!”张廷玉有叹一口气,低着头,不胜黯然似的。
“惟其走得太急了,才更要你们两位说公道话。”弘皙突然问道:“衡臣,你是那年回京的?”
“雍正九年”
“雍正七年夏天的事,你总听说过吧?”
鄂尔泰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却故作不止“王爷指的是哪件事?”他问。
“指宫中闹鬼——”话一出口,弘皙才发觉措辞太不妥,所闹得“鬼”便是他的父亲胤仍,别人可以说“闹鬼”他不能说,所以改口说道:“先王在宫中显灵,大行许了好些心愿,病才能好。那些心愿是什么,你当然知道。今日天下,等于过河拆桥。”他厉声说道:"人好欺,鬼神难欺。”
见他这种狞厉的态度与语气,鄂尔泰心里难过极了。先帝风采峻肃,持礼特苛,没有人干在他面前走错一步,说错一句,否则就可能有不测之祸。如今一口气上不来,散手尘寰,便居然有人敢于如此肆无忌惮的大家谤讪,而那它毫无办法。看来帝王将相,无不是“一旦无常万事休”!想想人生真是乏味。
这是张廷玉开口了“王爷,你有点误会了。根本谈不到,欺人、欺鬼神的话。先帝当时只说四阿哥、五阿哥和王爷都有继承大位的资格,并没有说,大位一定会传给王爷。”他停了一下,又说:“总之,如今相忍为国最要紧。”
“相忍为国,不错;是非可得分明,真相更不可不推求。大行皇帝说过,一旦有了结果,要把何以传位给某人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让大家心服口服。可是,现在的局面,你说能让人心服吗?”
“这就是我所说的,只怪先帝走得太急,竟来不及办这件事。”
“这话不对,既有所谓遗诏,那就是早已订了主意,既定了主意,又何以不说明白?”
词锋很犀利,张廷玉只好这样说:“想来先帝虽写了手诏,心里仍在推敲。““既然如此,就是未定之局。即使未定之局,我就不能承认四阿哥的了皇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鄂尔泰抗声说道:“请王爷以社稷苍生为重。”
从“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句话中,弘皙已知四阿哥弘历将在这天接位。冷眼旁观,一向带她不错的张廷玉,似乎有劲没处使,帮不上什么忙,而弘昌为鄂尔泰一劝,也有泄气的模样;“死党”如此,其他可知。看来只有使出最后一招来了。
这最后一招便是“发横”也是他跟弘昌计议到后来,一致同意的态度。就算拦不住弘历得位,可也不能让他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称帝。
于是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是你们的事,忍得下去忍不下去,使我的事。我早已什么都豁出去了,倒要等着看他是不是雍正的跨灶之子?”
鄂尔泰,张廷玉相顾失色。弘皙已公然表明要造反了。用年号来称大行皇帝,充满了轻蔑的敌意,而“跨灶之子”那句话,又无疑对四阿哥挑衅,看他敢不敢想他父亲那样“杀兄屠弟”?
鄂尔泰暗中思忖,就凭弘皙这几句话,将来恐怕已难免有杀身之祸,因而像张廷玉以眼色示意,此事绝不可泄漏,张廷玉也是一样的想法,微微颔首,报以默契。
“王爷,”鄂尔泰以极诚恳的语气说:“退一步天地皆宽。王爷今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富尊荣,何求不得?且不说‘知足常乐’古人垂戒,只说本朝两位亲王的明智,就很值得王爷取法。”
鄂尔泰所举的两亲王,一个是礼烈亲王代善,它是太祖的次子而早已居长,佐父创业,战功彪炳。太祖遗命“四大四小,八贝勒共治”;礼亲王代善... -->>
进东华门,找到文华殿,东北有三道横跨御河厅的石桥,桥北三座绿瓦的殿宇,便是皇子所居的南三所,中间一座提名谢芳殿,即十弘皙的住处。殿门未启,但墙内灯光不止一处,想来弘皙已经起身了。
其实,不是弘皙已经起身了,而是根本不曾归寝,与弘昌计议了大半夜,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决不善罢甘休,而且开了一张名单,凡是曾遭大行皇帝谴责,在眼前不得已的亲贵大臣,都要派专人去联络。就在这时候,听说张、鄂二人,想携来访,这在弘皙多少是感到意外的,不过他们的来意时很明白的,来做说客。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弘昌说道:“咱们得好好儿捉摸捉摸,定个宗旨出来,才能应付得了那两个老狐狸。”
“不!”弘皙觉得有一点必须提出纠正“张衡臣,一向对我不错。”
“既然如此,口气不妨更硬一点儿。”
于是弘皙交待护卫,延纳两相,道是他刚起身,须得少待,方能相见。这样,他跟弘昌便可从从容容的商议了。
看到弘昌陪着弘皙一起出见,为张、俄两人始料所不及。此人蛮横骄奢,素为怡王所不喜;他之拥护弘皙,固有臭味相投,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以长子而未能袭爵,胸中一股怨气不出,久而久之化成戾气,脾气越发乖谬,是个很难对付的人。
果然,一开口就让人窘于应答“两位是来迎驾的吧?”他说。
张廷玉木然无语,鄂尔泰确有急智,打一句:“是来劝驾的”
“劝谁?”
“王爷,”鄂尔泰赶紧又说:“还有贝子。”
“与我何干?”弘昌笑道:“自然来劝王爷的。”
“怎么说,与贝子不相干?想当年怡贤亲王辅佐先帝,尽忠竭力;先帝酬答怡王,亦可说至矣尽矣,一王不足,又封一王,还长劝怡王,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可看开些。其实呢,怡王的子孙,先帝无不关切,前一阵子还提起,说到了该加封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怡王的老大的名字,开在前面。贝子,光凭这一点,你就该仰体先帝的德意,遵奉遗诏,以慰在天之灵。”
弘昌不作声。动之以情,不免想起往事,他在雍正元年就被封为贝子,原有让他袭爵之意,以后事与愿违,怪不到大行皇帝身上。倒是大行常劝他父亲的话,让他少受了好些责罚,而况还有打算将他进奉为贝勒的一番好意。转念到此,不由得就减低了对嗣皇帝的敌意。
但既来助阵,其势不容他保持缄默,想起弘皙说张廷玉一向对他不错的话,便即说道:“衡臣,你应该替王爷说几句公道话吧。”
“哎,!都只怪先帝走得太急了些!”张廷玉有叹一口气,低着头,不胜黯然似的。
“惟其走得太急了,才更要你们两位说公道话。”弘皙突然问道:“衡臣,你是那年回京的?”
“雍正九年”
“雍正七年夏天的事,你总听说过吧?”
鄂尔泰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却故作不止“王爷指的是哪件事?”他问。
“指宫中闹鬼——”话一出口,弘皙才发觉措辞太不妥,所闹得“鬼”便是他的父亲胤仍,别人可以说“闹鬼”他不能说,所以改口说道:“先王在宫中显灵,大行许了好些心愿,病才能好。那些心愿是什么,你当然知道。今日天下,等于过河拆桥。”他厉声说道:"人好欺,鬼神难欺。”
见他这种狞厉的态度与语气,鄂尔泰心里难过极了。先帝风采峻肃,持礼特苛,没有人干在他面前走错一步,说错一句,否则就可能有不测之祸。如今一口气上不来,散手尘寰,便居然有人敢于如此肆无忌惮的大家谤讪,而那它毫无办法。看来帝王将相,无不是“一旦无常万事休”!想想人生真是乏味。
这是张廷玉开口了“王爷,你有点误会了。根本谈不到,欺人、欺鬼神的话。先帝当时只说四阿哥、五阿哥和王爷都有继承大位的资格,并没有说,大位一定会传给王爷。”他停了一下,又说:“总之,如今相忍为国最要紧。”
“相忍为国,不错;是非可得分明,真相更不可不推求。大行皇帝说过,一旦有了结果,要把何以传位给某人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让大家心服口服。可是,现在的局面,你说能让人心服吗?”
“这就是我所说的,只怪先帝走得太急,竟来不及办这件事。”
“这话不对,既有所谓遗诏,那就是早已订了主意,既定了主意,又何以不说明白?”
词锋很犀利,张廷玉只好这样说:“想来先帝虽写了手诏,心里仍在推敲。““既然如此,就是未定之局。即使未定之局,我就不能承认四阿哥的了皇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鄂尔泰抗声说道:“请王爷以社稷苍生为重。”
从“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句话中,弘皙已知四阿哥弘历将在这天接位。冷眼旁观,一向带她不错的张廷玉,似乎有劲没处使,帮不上什么忙,而弘昌为鄂尔泰一劝,也有泄气的模样;“死党”如此,其他可知。看来只有使出最后一招来了。
这最后一招便是“发横”也是他跟弘昌计议到后来,一致同意的态度。就算拦不住弘历得位,可也不能让他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称帝。
于是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是你们的事,忍得下去忍不下去,使我的事。我早已什么都豁出去了,倒要等着看他是不是雍正的跨灶之子?”
鄂尔泰,张廷玉相顾失色。弘皙已公然表明要造反了。用年号来称大行皇帝,充满了轻蔑的敌意,而“跨灶之子”那句话,又无疑对四阿哥挑衅,看他敢不敢想他父亲那样“杀兄屠弟”?
鄂尔泰暗中思忖,就凭弘皙这几句话,将来恐怕已难免有杀身之祸,因而像张廷玉以眼色示意,此事绝不可泄漏,张廷玉也是一样的想法,微微颔首,报以默契。
“王爷,”鄂尔泰以极诚恳的语气说:“退一步天地皆宽。王爷今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富尊荣,何求不得?且不说‘知足常乐’古人垂戒,只说本朝两位亲王的明智,就很值得王爷取法。”
鄂尔泰所举的两亲王,一个是礼烈亲王代善,它是太祖的次子而早已居长,佐父创业,战功彪炳。太祖遗命“四大四小,八贝勒共治”;礼亲王代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