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我在良渚当国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良渚当国王》来源:
邻里制度,便是以后建国行政管理的基层结构。
这次叶青指派了40个邻长,4个里长。
这40个人,便是以后行政管理方面的官员。
这40个人,脑子灵活不僵化,都是在以前的生产中表现优秀的人。
这40个人,身份来源也都不相同,有氏族的族长,也有普通族人,有防风氏族人,也有其他部落的族人,有山外人,也有山里的野人。
只要符合叶青的要求,叶青一概不拒。
像石虎氏族长,有葛氏巫,阿姮,磐,蚕风氏巫,等等。
凰风氏巫,南风氏巫等人,便谨谢不敏。
太康,少康,蛮牛,烈,这4人代表的守卫队伍,是以后建国的武装力量。
而太康的炼铜作坊,少康的贸易队伍,阿紫的织布机,纪的砖瓦场,噜噜的木工作坊等,则是建国后的经济支柱。
行政,武装,经济,有这三个支撑,便可以建立起一个粗陋的国家管理体系了。
只是现在各方面还只是雏形,还需要进行完善扩充。
邻里的行政体系编制好之后,便是要开垦新田了。
有了行政体系,开垦的工作自然便是以邻为单位进行。
在每邻需要开垦多少水田的问题上,叶青费了一番思量。
粮食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水田开垦自然也是多多益善。
但这里有个劳动极限的问题,田是开出来了,如果种不过来,那也是百搭。
那么,该开多少田合适呢?
既不浪费劳力,也不会种不过来。
现代社会,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一个劳力种10亩水田,差不多是极限了。
而这个时代的人与现代社会七八十年代的人,在劳动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编入了邻里体系中的2000人,其中青壮劳力1000人左右。
那么能种的水田,极限是亩!
亩产按少的算,200斤一亩,种两季,那就是400万斤。
部落2300人,人均稻谷1700多斤每年。
嘶!
这太多了。
吃不完!
并且,叶青还想着开垦旱地,种麻,种豆,还有蔬菜。
所以水田不需要开垦这么多,开多了也种不过来。
将劳力全部集中在稻谷这一种食物来源上,多样性不够,安全性堪忧。
万一来个特大洪涝啥的,那就一切完蛋。
有着黄豆,蔬菜的补充,便不至于对天灾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想了一想,又计算了一番。
他决定按人均两亩水田的标准进行开垦。
这个两亩,就不是现代的666.67平米的亩了,而是叶青制定的1200平米的大亩。
一家五口人,水田就是10亩,亩产400斤,两季就是800斤,10亩就是8000斤。
上交一半的税,还有4000斤,五口人足够吃了,还会有大量的剩余。
而10大亩的水田,也没有超出一个家庭耕作能力的极限。
一个正常的家庭,最少两个劳力还是有的。
实际上限制劳力耕种水田的极限,原因在于水稻的时节性。
难就难在插秧和收割。
劳动量一下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没有办法错开。
而种植水稻的其他阶段,需要的劳力不是很多。
那时候闲的时间可不少。
那么种麻种豆种蔬菜,就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可行的。
种麻是为了织布。
种豆是为了榨油,也可以做食物。
种蔬菜,也是食物,蔬菜是主粮之外很大的补充。
&... -->>
《我在良渚当国王》来源:
邻里制度,便是以后建国行政管理的基层结构。
这次叶青指派了40个邻长,4个里长。
这40个人,便是以后行政管理方面的官员。
这40个人,脑子灵活不僵化,都是在以前的生产中表现优秀的人。
这40个人,身份来源也都不相同,有氏族的族长,也有普通族人,有防风氏族人,也有其他部落的族人,有山外人,也有山里的野人。
只要符合叶青的要求,叶青一概不拒。
像石虎氏族长,有葛氏巫,阿姮,磐,蚕风氏巫,等等。
凰风氏巫,南风氏巫等人,便谨谢不敏。
太康,少康,蛮牛,烈,这4人代表的守卫队伍,是以后建国的武装力量。
而太康的炼铜作坊,少康的贸易队伍,阿紫的织布机,纪的砖瓦场,噜噜的木工作坊等,则是建国后的经济支柱。
行政,武装,经济,有这三个支撑,便可以建立起一个粗陋的国家管理体系了。
只是现在各方面还只是雏形,还需要进行完善扩充。
邻里的行政体系编制好之后,便是要开垦新田了。
有了行政体系,开垦的工作自然便是以邻为单位进行。
在每邻需要开垦多少水田的问题上,叶青费了一番思量。
粮食自然是多多益善。
所以水田开垦自然也是多多益善。
但这里有个劳动极限的问题,田是开出来了,如果种不过来,那也是百搭。
那么,该开多少田合适呢?
既不浪费劳力,也不会种不过来。
现代社会,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一个劳力种10亩水田,差不多是极限了。
而这个时代的人与现代社会七八十年代的人,在劳动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编入了邻里体系中的2000人,其中青壮劳力1000人左右。
那么能种的水田,极限是亩!
亩产按少的算,200斤一亩,种两季,那就是400万斤。
部落2300人,人均稻谷1700多斤每年。
嘶!
这太多了。
吃不完!
并且,叶青还想着开垦旱地,种麻,种豆,还有蔬菜。
所以水田不需要开垦这么多,开多了也种不过来。
将劳力全部集中在稻谷这一种食物来源上,多样性不够,安全性堪忧。
万一来个特大洪涝啥的,那就一切完蛋。
有着黄豆,蔬菜的补充,便不至于对天灾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想了一想,又计算了一番。
他决定按人均两亩水田的标准进行开垦。
这个两亩,就不是现代的666.67平米的亩了,而是叶青制定的1200平米的大亩。
一家五口人,水田就是10亩,亩产400斤,两季就是800斤,10亩就是8000斤。
上交一半的税,还有4000斤,五口人足够吃了,还会有大量的剩余。
而10大亩的水田,也没有超出一个家庭耕作能力的极限。
一个正常的家庭,最少两个劳力还是有的。
实际上限制劳力耕种水田的极限,原因在于水稻的时节性。
难就难在插秧和收割。
劳动量一下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没有办法错开。
而种植水稻的其他阶段,需要的劳力不是很多。
那时候闲的时间可不少。
那么种麻种豆种蔬菜,就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可行的。
种麻是为了织布。
种豆是为了榨油,也可以做食物。
种蔬菜,也是食物,蔬菜是主粮之外很大的补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