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福运宝珠[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宜妃气性颇大,喜则巧笑倩兮,怒则柳眉倒竖凤眼圆睁,颊边两朵红玉,康熙甚爱之。她不是四妃之首,却最得圣宠。
惠宜德荣进宫都早,比不上新晋嫔妃活泼娇艳,每月能分得两三日便已极多,宜妃月月都能承宠五日,康熙出征时还会命人向翊坤宫报平安,并且捎带当地特产,哪怕不能说是独一份,至少她是让皇帝记挂在心里的。
并非没人在康熙跟前上眼药,暗讽宜妃张狂跋扈的不在少数,早年康熙还纳闷,她分明有那能耐把人哄得高兴,已故的太皇太后就很喜欢她,太后自不用说,她怎么就想不开给自己树敌?
康熙纠结了几日,忍不住亲口问她,得回复说:我喜爱她,自然相处得好,说多少吉祥话都成;我与她不过泛泛之交,碰上打个招呼就足够了;若是那些个天生不对盘的,我笑脸赔得越多她越当我是个笑话,那还不如端起架子来,太监宫女谁不是看碟下菜,没得上赶着作践自个儿。
说着她还噌了康熙一眼:我知了,她们迟早得告到您这儿来,您要训我也好罚我也罢,好赖我畅快了,见天给她们赔笑脸还不憋屈,心里分明不痛快,何必勉强逢迎。
宜妃这话说到康熙心坎里了,别看他八岁登基,其实吃过不少的苦。他额娘就是不受宠的,深居后宫度日艰难,也是受的磋磨太多,后来儿子登基她也没享几天福。八岁之前康熙是在夹缝里求生,八岁之后同辅政大臣斡旋,受藩王挟制,皇帝当得万分憋屈。
太皇太后叫他忍,羽翼未丰之时能忍则忍,不能忍也得忍。因为这,祖孙二人没少吵嘴,作为万里山河的主人,他活得比谁都愤闷,当今天子竟要听旁人摆布,何其可笑。
康熙从来桀骜,他在暗地里培养势力,擒鳌拜,平三藩,灭明郑,驱逐沙俄……没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宜妃这样挺好,比那些个事事逢迎虚伪至极的好太多了。
从那之后,康熙更疼她,处处维护,哪怕老九见天瞎胡闹也没训她一句,对宜妃可以说尽足了心意。
有皇太后压阵,总算消除了不利影响,董鄂七十之女进四贝勒府为格格这事,各方反应不一而足。摊上这种事胤禛很不高兴,对董鄂氏的出身他还是满意的,除福晋之外侧福晋并一众侍妾全出自汉军旗,他不满很久了,董鄂氏进府能稍稍缓解尴尬。
至于造成这一切后果的董鄂氏本人,心理落差是不小,她深思熟虑之后又下定决心,在潜龙邸做格格也比跟胤禟强多了。按理说贝勒府上该有两个侧福晋,四贝勒府只有李氏一个,凭她的出身迟早晋位份,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氏出身寒微,其父不过是个四品官,竟在新皇登基后封了妃;宋氏更是卑贱,她是教胤禛房中事的通房丫鬟,膝下连个儿子都没有,也在雍正元年封了懋嫔;耿氏在胤禛登基之前不过是个格格,雍正元年同样翻身成了裕嫔……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再对也没有了。
嫁给胤禟做嫡福晋有什么用?
说难听点还不如没名没分跟着新皇。
董鄂氏心愿达成,她痛快了,殊不知有多少人因此事厌恶她。
太后其一,德妃其二,宜妃其三。
宜妃原恨不得撕了她,还是太后补救及时,给胤禟挑了个更好的福晋,这才消了她心头火。胤禟的状态也差不多,能趁早认清董鄂氏同她划开界限是好,丢脸也是不可避免的。出了这事,好些个兄弟都拿他和老四说笑,胤禟是康熙这些儿子里头长得最俊的,还是有人瞎眼瞧不上,宁可做个不上玉牒的格格也不乐意当他嫡福晋。
八卦得差不多,他们还摇头晃脑总结道:人各有志啊,人各有志。
话里头的奚落连傻子也听得出。
要说他们还算好,富察家才真真正正惦记上了董鄂七十,不会教女儿就不要生!这么个祸害你还养大了,早该溺死在尿盆里!
……
不过这是后话,眼前富察家还不知道这茬,同辈兄弟七八人欢欢喜喜等在神武门前,将宝珠接了回去。
富察宝珠瞧着一身仙气儿,实则生性娇憨,这是全家同心协力惯出来的。在富察家,妻妾和睦,手足情深,宝珠是全家的宝贝,没见过什么龌龊事,也不觉得这世道对女人有多苛刻。
但凡她受了丁点委屈,额娘并一众姨娘能把人剥皮拆骨,兄弟们变着法哄她开心,阿玛更是有女万事足,一天没见着宝珠饭吃不香觉睡不着。
宜妃气性颇大,喜则巧笑倩兮,怒则柳眉倒竖凤眼圆睁,颊边两朵红玉,康熙甚爱之。她不是四妃之首,却最得圣宠。
惠宜德荣进宫都早,比不上新晋嫔妃活泼娇艳,每月能分得两三日便已极多,宜妃月月都能承宠五日,康熙出征时还会命人向翊坤宫报平安,并且捎带当地特产,哪怕不能说是独一份,至少她是让皇帝记挂在心里的。
并非没人在康熙跟前上眼药,暗讽宜妃张狂跋扈的不在少数,早年康熙还纳闷,她分明有那能耐把人哄得高兴,已故的太皇太后就很喜欢她,太后自不用说,她怎么就想不开给自己树敌?
康熙纠结了几日,忍不住亲口问她,得回复说:我喜爱她,自然相处得好,说多少吉祥话都成;我与她不过泛泛之交,碰上打个招呼就足够了;若是那些个天生不对盘的,我笑脸赔得越多她越当我是个笑话,那还不如端起架子来,太监宫女谁不是看碟下菜,没得上赶着作践自个儿。
说着她还噌了康熙一眼:我知了,她们迟早得告到您这儿来,您要训我也好罚我也罢,好赖我畅快了,见天给她们赔笑脸还不憋屈,心里分明不痛快,何必勉强逢迎。
宜妃这话说到康熙心坎里了,别看他八岁登基,其实吃过不少的苦。他额娘就是不受宠的,深居后宫度日艰难,也是受的磋磨太多,后来儿子登基她也没享几天福。八岁之前康熙是在夹缝里求生,八岁之后同辅政大臣斡旋,受藩王挟制,皇帝当得万分憋屈。
太皇太后叫他忍,羽翼未丰之时能忍则忍,不能忍也得忍。因为这,祖孙二人没少吵嘴,作为万里山河的主人,他活得比谁都愤闷,当今天子竟要听旁人摆布,何其可笑。
康熙从来桀骜,他在暗地里培养势力,擒鳌拜,平三藩,灭明郑,驱逐沙俄……没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宜妃这样挺好,比那些个事事逢迎虚伪至极的好太多了。
从那之后,康熙更疼她,处处维护,哪怕老九见天瞎胡闹也没训她一句,对宜妃可以说尽足了心意。
有皇太后压阵,总算消除了不利影响,董鄂七十之女进四贝勒府为格格这事,各方反应不一而足。摊上这种事胤禛很不高兴,对董鄂氏的出身他还是满意的,除福晋之外侧福晋并一众侍妾全出自汉军旗,他不满很久了,董鄂氏进府能稍稍缓解尴尬。
至于造成这一切后果的董鄂氏本人,心理落差是不小,她深思熟虑之后又下定决心,在潜龙邸做格格也比跟胤禟强多了。按理说贝勒府上该有两个侧福晋,四贝勒府只有李氏一个,凭她的出身迟早晋位份,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氏出身寒微,其父不过是个四品官,竟在新皇登基后封了妃;宋氏更是卑贱,她是教胤禛房中事的通房丫鬟,膝下连个儿子都没有,也在雍正元年封了懋嫔;耿氏在胤禛登基之前不过是个格格,雍正元年同样翻身成了裕嫔……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话再对也没有了。
嫁给胤禟做嫡福晋有什么用?
说难听点还不如没名没分跟着新皇。
董鄂氏心愿达成,她痛快了,殊不知有多少人因此事厌恶她。
太后其一,德妃其二,宜妃其三。
宜妃原恨不得撕了她,还是太后补救及时,给胤禟挑了个更好的福晋,这才消了她心头火。胤禟的状态也差不多,能趁早认清董鄂氏同她划开界限是好,丢脸也是不可避免的。出了这事,好些个兄弟都拿他和老四说笑,胤禟是康熙这些儿子里头长得最俊的,还是有人瞎眼瞧不上,宁可做个不上玉牒的格格也不乐意当他嫡福晋。
八卦得差不多,他们还摇头晃脑总结道:人各有志啊,人各有志。
话里头的奚落连傻子也听得出。
要说他们还算好,富察家才真真正正惦记上了董鄂七十,不会教女儿就不要生!这么个祸害你还养大了,早该溺死在尿盆里!
……
不过这是后话,眼前富察家还不知道这茬,同辈兄弟七八人欢欢喜喜等在神武门前,将宝珠接了回去。
富察宝珠瞧着一身仙气儿,实则生性娇憨,这是全家同心协力惯出来的。在富察家,妻妾和睦,手足情深,宝珠是全家的宝贝,没见过什么龌龊事,也不觉得这世道对女人有多苛刻。
但凡她受了丁点委屈,额娘并一众姨娘能把人剥皮拆骨,兄弟们变着法哄她开心,阿玛更是有女万事足,一天没见着宝珠饭吃不香觉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