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明末阴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两人数次联络,耿仲明都表现的很真切,孙应龙真的以为耿仲明还认他这个兄弟,便告诉了耿仲明,只要他愿意接受招抚,并且干掉李九成或者孔有德的话,天津巡抚郑宗周郑大人就会上书朝廷,为他请功,不但不追究叛乱的责任,甚至还有可能升任副将。
耿仲明也将计就计,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朝廷,自己其实并不想起兵作乱,都是被孔有德和李九成二人逼得,他早就想干掉这两人,然后继续为朝廷效力,现在有他孙老弟和郑巡抚做保,他一定配合,为朝廷立功。
但同时也表示,这件事情有些麻烦,虽然现在归自己节制的兵马很多,但这些人都是李九成的直属部下,自己倒是能诱杀李九成,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些兵马肯定会转过身来攻打自己,忠于自己的兵马没那么多,自己不一定没能打得过,所以他还有些顾虑。
对于耿仲明的这个顾虑,孙应龙非常贴心的表示,既然你耿老弟兵力不足,那么我作为大哥,目前手头又有不少兵力,完全可以协助你完成这件事情,到时候两兄弟一起升官发财,岂不美哉。
对于这个提议,耿仲明表示同意,随后,孙应龙就率领着全部的天津水师,一共六十多艘战船,接近四千士兵,开赴莱州湾,准备配合耿仲明,在诱杀李九成后,镇压其部下的反抗,一举平定这波及大半个山东的兵变。
三月十九日,孙应龙率领东江水师抵达了莱州湾,耿仲明为了取信孙应龙,还专门从阵亡的士兵里面,找了一个和孔有德长相有七八分相似的,经过一番处理,然后割下头颅,交给孙应龙派上岸的信使,说是已经诱杀孔有德,正在计划诱杀李九成。
孙应龙手下基本没人认识孔有德,但驻守芙蓉岛的彭友谟部水兵却有人知道,当初彭友谟上岸突袭,试图重回海上的计划失败后,就进了莱州城,但船队却还在莱州湾外面,孙应龙让他们协助辨认,本来这个头颅就很像,经过一番处理,如果不是非常熟识之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看出来是假的,他们一致认为,这就是贼首孔有德。
于是,完全相信了耿仲明的孙应龙,不疑有他,就率军登岸了,准备配合他一起,先杀李九成,再解决掉他的部众。
就在孙应龙见到耿仲明这个他十多年未见过的老友后,正准备寒暄几句,然后把酒言欢共商大事的时候,耿仲明却突然发难,挥动着戚刀砍向孙应龙。
尽管孙应龙对此毫无防备,但是多年刀口舔血生涯,让他本能的对这一击做出了反应,侧身躲避,这次闪避让他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左手却没能保住,整个手掌都砍掉了。
孙应龙的亲兵也对此毫无防备,但亲兵就是亲兵,他们立马挺身而出,将自己大人护在身后,耿仲明也在一击不成后,退到了亲兵后面,双方的亲兵展开了厮杀。
此时,孙应龙也知道自己这是上当了,中了耿仲明的轨迹,但他也没有那个闲工夫骂耿仲明背信弃义,马上撤退到战船船上才是正事,然而他发现身后也杀声四起,他们的退路已经被阻断了。
孙应龙忍受了剧痛,依旧在指挥着亲兵反击,试图杀出一条血路,然后撤回船上,但耿仲明如何会让他如愿,越来越多的士兵投入到了战斗中,双方的厮杀越来越激烈,但亲兵就是亲兵,孙应龙一方仍旧是顽强抵抗。
看着这小范围内僵持的战局,耿仲明却没有丝毫担心,因为他刚才的一击虽然没能杀掉孙应龙,但也不是毫无作用,而且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又有兵力上的优势,赢下这一场战斗是注定的。
果然,没过多久,没因为左臂被砍断,没有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孙应龙不断地失血,最后意识模糊,轰然倒地,他的那些亲兵们又要对抗耿仲明的手下,又要照看倒地的主将,力渐不支,还是落败了。
看着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昔日老友,耿仲明心中没有哪怕一丝丝的怜悯,直接挥刀砍下了他的头颅,然后让人高举头颅,传首整个战场,用于震慑还在反抗的明军官兵。
天津水师的士兵们,本来就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的懵了圈,完全是凭着本能在抵抗,此时又看到自家主将被人杀了,哪里还有心情反抗,除了一开始就被杀掉的,以及誓死反抗的,其他的水师官兵都选择了投降。
就这样,耿仲明成功的俘获了整个天津水师舰队,整个战斗过程连一炷香都不到,耿仲明这边的损失也是微乎其微,也不知道是耿仲明的计策太好,还是孙应龙太蠢。
此战俘虏的天津水师官兵和水手,加起来有两千多人,但是对于孔有德来说,这些俘虏的士兵没什么,让他眼热的是天津水师的战船,足足有六十多艘战船啊。
可以说,这些战船已经算是天津水师的大部分家当了,现在人没了,船也没了,天津水师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就算是想重新组建天津水师,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
大明水师的战船,大部分都是福船,而且按照大小区分等级,其按大小和用料的不同,依次分一号大福船、二号福船、三号草撇船、四号海沧船、五号开浪船、六号快船等六个等级。最大的一号大福船排水量约在五百吨左右,二号和三号也分别在三百吨和两百吨。
这次耿仲明俘获的战船里面,一号福船一共五艘,二号和三号福船超过了四十艘,最小的也是四号海沧船。、
孔有德对这些战船眼热不已,如果有了这些战船,他完全可以在解决掉吴安邦后,抽调兵力,乘坐战船度过渤海海峡,支援正在旅顺与黄龙鏖战的陈有时和毛承禄,然后拿下整个旅顺,从而在辽东站稳脚跟。(未完待续)
随着两人数次联络,耿仲明都表现的很真切,孙应龙真的以为耿仲明还认他这个兄弟,便告诉了耿仲明,只要他愿意接受招抚,并且干掉李九成或者孔有德的话,天津巡抚郑宗周郑大人就会上书朝廷,为他请功,不但不追究叛乱的责任,甚至还有可能升任副将。
耿仲明也将计就计,表示自己愿意归顺朝廷,自己其实并不想起兵作乱,都是被孔有德和李九成二人逼得,他早就想干掉这两人,然后继续为朝廷效力,现在有他孙老弟和郑巡抚做保,他一定配合,为朝廷立功。
但同时也表示,这件事情有些麻烦,虽然现在归自己节制的兵马很多,但这些人都是李九成的直属部下,自己倒是能诱杀李九成,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些兵马肯定会转过身来攻打自己,忠于自己的兵马没那么多,自己不一定没能打得过,所以他还有些顾虑。
对于耿仲明的这个顾虑,孙应龙非常贴心的表示,既然你耿老弟兵力不足,那么我作为大哥,目前手头又有不少兵力,完全可以协助你完成这件事情,到时候两兄弟一起升官发财,岂不美哉。
对于这个提议,耿仲明表示同意,随后,孙应龙就率领着全部的天津水师,一共六十多艘战船,接近四千士兵,开赴莱州湾,准备配合耿仲明,在诱杀李九成后,镇压其部下的反抗,一举平定这波及大半个山东的兵变。
三月十九日,孙应龙率领东江水师抵达了莱州湾,耿仲明为了取信孙应龙,还专门从阵亡的士兵里面,找了一个和孔有德长相有七八分相似的,经过一番处理,然后割下头颅,交给孙应龙派上岸的信使,说是已经诱杀孔有德,正在计划诱杀李九成。
孙应龙手下基本没人认识孔有德,但驻守芙蓉岛的彭友谟部水兵却有人知道,当初彭友谟上岸突袭,试图重回海上的计划失败后,就进了莱州城,但船队却还在莱州湾外面,孙应龙让他们协助辨认,本来这个头颅就很像,经过一番处理,如果不是非常熟识之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看出来是假的,他们一致认为,这就是贼首孔有德。
于是,完全相信了耿仲明的孙应龙,不疑有他,就率军登岸了,准备配合他一起,先杀李九成,再解决掉他的部众。
就在孙应龙见到耿仲明这个他十多年未见过的老友后,正准备寒暄几句,然后把酒言欢共商大事的时候,耿仲明却突然发难,挥动着戚刀砍向孙应龙。
尽管孙应龙对此毫无防备,但是多年刀口舔血生涯,让他本能的对这一击做出了反应,侧身躲避,这次闪避让他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左手却没能保住,整个手掌都砍掉了。
孙应龙的亲兵也对此毫无防备,但亲兵就是亲兵,他们立马挺身而出,将自己大人护在身后,耿仲明也在一击不成后,退到了亲兵后面,双方的亲兵展开了厮杀。
此时,孙应龙也知道自己这是上当了,中了耿仲明的轨迹,但他也没有那个闲工夫骂耿仲明背信弃义,马上撤退到战船船上才是正事,然而他发现身后也杀声四起,他们的退路已经被阻断了。
孙应龙忍受了剧痛,依旧在指挥着亲兵反击,试图杀出一条血路,然后撤回船上,但耿仲明如何会让他如愿,越来越多的士兵投入到了战斗中,双方的厮杀越来越激烈,但亲兵就是亲兵,孙应龙一方仍旧是顽强抵抗。
看着这小范围内僵持的战局,耿仲明却没有丝毫担心,因为他刚才的一击虽然没能杀掉孙应龙,但也不是毫无作用,而且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又有兵力上的优势,赢下这一场战斗是注定的。
果然,没过多久,没因为左臂被砍断,没有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孙应龙不断地失血,最后意识模糊,轰然倒地,他的那些亲兵们又要对抗耿仲明的手下,又要照看倒地的主将,力渐不支,还是落败了。
看着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昔日老友,耿仲明心中没有哪怕一丝丝的怜悯,直接挥刀砍下了他的头颅,然后让人高举头颅,传首整个战场,用于震慑还在反抗的明军官兵。
天津水师的士兵们,本来就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的懵了圈,完全是凭着本能在抵抗,此时又看到自家主将被人杀了,哪里还有心情反抗,除了一开始就被杀掉的,以及誓死反抗的,其他的水师官兵都选择了投降。
就这样,耿仲明成功的俘获了整个天津水师舰队,整个战斗过程连一炷香都不到,耿仲明这边的损失也是微乎其微,也不知道是耿仲明的计策太好,还是孙应龙太蠢。
此战俘虏的天津水师官兵和水手,加起来有两千多人,但是对于孔有德来说,这些俘虏的士兵没什么,让他眼热的是天津水师的战船,足足有六十多艘战船啊。
可以说,这些战船已经算是天津水师的大部分家当了,现在人没了,船也没了,天津水师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就算是想重新组建天津水师,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
大明水师的战船,大部分都是福船,而且按照大小区分等级,其按大小和用料的不同,依次分一号大福船、二号福船、三号草撇船、四号海沧船、五号开浪船、六号快船等六个等级。最大的一号大福船排水量约在五百吨左右,二号和三号也分别在三百吨和两百吨。
这次耿仲明俘获的战船里面,一号福船一共五艘,二号和三号福船超过了四十艘,最小的也是四号海沧船。、
孔有德对这些战船眼热不已,如果有了这些战船,他完全可以在解决掉吴安邦后,抽调兵力,乘坐战船度过渤海海峡,支援正在旅顺与黄龙鏖战的陈有时和毛承禄,然后拿下整个旅顺,从而在辽东站稳脚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