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东方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不是新疆土著,这是我首先要说明的,尽管如此,但这并不能改变我是新疆人这个事实。毕竟,我在这片热土上已经生活了三十年,而且仍将继续生活下去。想想看,三十年啊!不算短的一段经历。这在一个人生命的长河里,又能有几个?借用数字化概念,那就是壹万一仟捌佰多天。然而,这么一段长长的日子,我却对阿克苏一知半解。甚至,在这三十年的日子里,我只去过阿克苏一次,仅仅的一次,而且是非正式的。
记得那是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的春天。时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我受领自治区宣传部门交待的到南疆采风的任务。当下,我就准备出门的行囊,带上一套换洗的衣服,一块香皂,一把牙刷,一条毛巾,一支派克牌水笔,一个黑色的塑料皮笔记本,一沓方格子稿纸。然后,拎着这些随身所带之物出了家门。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离开乌鲁木齐的情景,我从钱塘江路上的棉花街赶往阿克苏驻乌办事处,刚走到棉花街巷口,就有许多风迎面奔来。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它们有从楼顶上跳下来的,有从巷巷道道窜出来的,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呼,表达了他们的心情与性情,暴躁、焦虑、不安。他们根本不允许我来解释,不由分地就拦腰抱住我,甚至不择手段地揪我的头发,给我的眼睛扬沙子,等等;但这些小儿科对我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丝毫阻挡不了我南行的决心。
我猫着腰,避免和它们发生正面冲突,采取迂回的办法,最终赶到了阿克苏驻乌鲁木齐办事处。当我登上那辆载我南行的大巴上时。车门就“哐”的一声关闭了,司机喊了一声出发了。大巴便“日”地怒吼着驶出了院门。
阳春三月,春暖咋寒。冷风其实早已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扫荡了多日。尽管我已坐在车上,但风依然是不依不饶。大巴徐徐而行,风就跟着狂奔。大巴穿过黄河路、过境路,风也紧紧地、紧紧地跟着过黄河路、过境路;那时,我坐在车尾,可以明显地感到风的愤怒、风的无奈、风的张力、风的没完没了!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们在车窗外声嘶力竭!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那声声嘶喊,招徕一些五颜六色的废塑料袋,那些蓝的绿的黑的白的黄的红的塑料袋。当然,也不乏垃圾堆里挣脱出来的纸屑,以及已经腐朽了一个冬季的落叶,它们竟在风的鸣鸣声中兴高采烈地随风起舞,弄得一张天空雾起狼烟!直到我看见车窗外日出日又落时,我们已经历了一天另一夜的征程。那个时候,车已泊在一个写有“阿克苏汽车客运站”招牌的院内,借着路边朦朦的灯光,我看到一个很朦胧的小城轮廓。
当下,我一时是无法看清它的。司机告诉大家,早点休息,不等天亮还要继续赶路呢。是的!我知道的。我的此行目的地是在一个名叫喀什葛尔的地方,而不是眼前这座小城。
喀什葛尔,久负盛名。
我知道的,那可是产生东方宝典世界明珠——维吾尔人十二木卡姆的圣地!是大清帝国乾隆皇帝亲爱的香妃安寝的地方,除此,那里建筑有名扬中亚细亚的艾提尕清真寺,而艾提尕可与穆斯林圣地——阿拉伯的麦加齐名。公元十世纪,突厥人和回鹘人就在此建立了哈拉汗王朝的政治中心。
至于阿克苏,不过是我旅途中的一个借宿地罢!
夜宿阿克苏,我不知道阿克苏的模样,夜的笼罩,使我完全失去了感官——视觉与感觉。那时,我对阿克苏的印象只局限于“阿克苏”这三个中国方块汉字!仅此而已。如果要说那时今日,弹指一挥间,十一年就在眼前悄然溜去。十一年虽短,但它的跨度却是两个世纪,不可谓之不大唉!往事越千年,漠风依旧,岁月新颜,今夕何夕,世间这一切事物,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真正能感悟阿克苏,是在这个秋日。8月14日,我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乘坐中国南方航空班机飞往阿克苏,飞机腾空而起的一瞬,我忽然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孙大圣。此时此刻的我,不也和他一样吗?脚踩祥云,向着西边的太阳飞去!当我在恍惚间落地阿克苏时,秋日的阳光并没有被意识借用,依然在这个现代化了的都市上空照射着我。
行走在阿克苏,脚踏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种震颤!并由此而附带出一种强力的意识——这便是开垦、种植与收获。“思想者、写作者从来都是纯粹的个性劳动者”!这是那个说的?此言对与否,其实对我并不重要。而我所需要的,则是心灵的力量,是话语的能力。我知道,在阿克苏,我的语言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怨不得别人的,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我真后悔,为什么当年不在阿克苏住上几日呢?哪怕是一天也行啊!起码不至于使我只能说出的就是“阿克苏”这三个字。自我第一次与它匆匆相见,直到今年今秋今日的近距离对视,我已强烈地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无情与伟大,而心灵的撞击犹如大海的波涛,一圈圈水纹荡的好远好远。如今,轻舟一荡十一年,我感受到一座现代化城市竟是如此的魅力无穷!于是,许许多多个鲜活的名词,便源源不断地在我耳朵里出出进进。并灼伤我的思维,灼伤我的语言功能。看着眼前秀美秀丽秀色的景致,看着城市那一张张自然坦然怡然的面孔,我这个写作者不可能不为之所动的。此情此景,我当赞美!然而,由于我对它的生疏,致使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所需的话语(尽管,我心中也不乏语言)。
>
我不是新疆土著,这是我首先要说明的,尽管如此,但这并不能改变我是新疆人这个事实。毕竟,我在这片热土上已经生活了三十年,而且仍将继续生活下去。想想看,三十年啊!不算短的一段经历。这在一个人生命的长河里,又能有几个?借用数字化概念,那就是壹万一仟捌佰多天。然而,这么一段长长的日子,我却对阿克苏一知半解。甚至,在这三十年的日子里,我只去过阿克苏一次,仅仅的一次,而且是非正式的。
记得那是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的春天。时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我受领自治区宣传部门交待的到南疆采风的任务。当下,我就准备出门的行囊,带上一套换洗的衣服,一块香皂,一把牙刷,一条毛巾,一支派克牌水笔,一个黑色的塑料皮笔记本,一沓方格子稿纸。然后,拎着这些随身所带之物出了家门。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离开乌鲁木齐的情景,我从钱塘江路上的棉花街赶往阿克苏驻乌办事处,刚走到棉花街巷口,就有许多风迎面奔来。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它们有从楼顶上跳下来的,有从巷巷道道窜出来的,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呼,表达了他们的心情与性情,暴躁、焦虑、不安。他们根本不允许我来解释,不由分地就拦腰抱住我,甚至不择手段地揪我的头发,给我的眼睛扬沙子,等等;但这些小儿科对我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丝毫阻挡不了我南行的决心。
我猫着腰,避免和它们发生正面冲突,采取迂回的办法,最终赶到了阿克苏驻乌鲁木齐办事处。当我登上那辆载我南行的大巴上时。车门就“哐”的一声关闭了,司机喊了一声出发了。大巴便“日”地怒吼着驶出了院门。
阳春三月,春暖咋寒。冷风其实早已在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扫荡了多日。尽管我已坐在车上,但风依然是不依不饶。大巴徐徐而行,风就跟着狂奔。大巴穿过黄河路、过境路,风也紧紧地、紧紧地跟着过黄河路、过境路;那时,我坐在车尾,可以明显地感到风的愤怒、风的无奈、风的张力、风的没完没了!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们在车窗外声嘶力竭!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那声声嘶喊,招徕一些五颜六色的废塑料袋,那些蓝的绿的黑的白的黄的红的塑料袋。当然,也不乏垃圾堆里挣脱出来的纸屑,以及已经腐朽了一个冬季的落叶,它们竟在风的鸣鸣声中兴高采烈地随风起舞,弄得一张天空雾起狼烟!直到我看见车窗外日出日又落时,我们已经历了一天另一夜的征程。那个时候,车已泊在一个写有“阿克苏汽车客运站”招牌的院内,借着路边朦朦的灯光,我看到一个很朦胧的小城轮廓。
当下,我一时是无法看清它的。司机告诉大家,早点休息,不等天亮还要继续赶路呢。是的!我知道的。我的此行目的地是在一个名叫喀什葛尔的地方,而不是眼前这座小城。
喀什葛尔,久负盛名。
我知道的,那可是产生东方宝典世界明珠——维吾尔人十二木卡姆的圣地!是大清帝国乾隆皇帝亲爱的香妃安寝的地方,除此,那里建筑有名扬中亚细亚的艾提尕清真寺,而艾提尕可与穆斯林圣地——阿拉伯的麦加齐名。公元十世纪,突厥人和回鹘人就在此建立了哈拉汗王朝的政治中心。
至于阿克苏,不过是我旅途中的一个借宿地罢!
夜宿阿克苏,我不知道阿克苏的模样,夜的笼罩,使我完全失去了感官——视觉与感觉。那时,我对阿克苏的印象只局限于“阿克苏”这三个中国方块汉字!仅此而已。如果要说那时今日,弹指一挥间,十一年就在眼前悄然溜去。十一年虽短,但它的跨度却是两个世纪,不可谓之不大唉!往事越千年,漠风依旧,岁月新颜,今夕何夕,世间这一切事物,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真正能感悟阿克苏,是在这个秋日。8月14日,我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乘坐中国南方航空班机飞往阿克苏,飞机腾空而起的一瞬,我忽然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孙大圣。此时此刻的我,不也和他一样吗?脚踩祥云,向着西边的太阳飞去!当我在恍惚间落地阿克苏时,秋日的阳光并没有被意识借用,依然在这个现代化了的都市上空照射着我。
行走在阿克苏,脚踏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种震颤!并由此而附带出一种强力的意识——这便是开垦、种植与收获。“思想者、写作者从来都是纯粹的个性劳动者”!这是那个说的?此言对与否,其实对我并不重要。而我所需要的,则是心灵的力量,是话语的能力。我知道,在阿克苏,我的语言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怨不得别人的,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我真后悔,为什么当年不在阿克苏住上几日呢?哪怕是一天也行啊!起码不至于使我只能说出的就是“阿克苏”这三个字。自我第一次与它匆匆相见,直到今年今秋今日的近距离对视,我已强烈地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无情与伟大,而心灵的撞击犹如大海的波涛,一圈圈水纹荡的好远好远。如今,轻舟一荡十一年,我感受到一座现代化城市竟是如此的魅力无穷!于是,许许多多个鲜活的名词,便源源不断地在我耳朵里出出进进。并灼伤我的思维,灼伤我的语言功能。看着眼前秀美秀丽秀色的景致,看着城市那一张张自然坦然怡然的面孔,我这个写作者不可能不为之所动的。此情此景,我当赞美!然而,由于我对它的生疏,致使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所需的话语(尽管,我心中也不乏语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