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天心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月二十八日这天,大随官方邸报的头版头条,以“随桓和谈初见成效”为标题,花费整整四个版面,对两国和谈的盛况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而在这个罕见的大字号标题左侧,作者的名字赫然写着“叶田”二字。
兹录头版的头条报道如下:
文德二十五年春四月,晴。
位于安西城东北区域的一处高门大院,是为举办两国和谈而临时翻修的。院内凿坑作池,堆石成山;回廊曲折,佳木成荫,与其说是庄重肃穆的驿馆,不如说是一座移步换景的私家园林。
两国和谈官员便在这幽居闹市,却别具山水之胜的好所在,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交流。
会上,我大随原翰林院编修邢阳生主持,原礼部员外郎彭少仁、安西路安抚使李自牧参与召开了此次和谈。双方就交换俘虏、退军方略、边界划分等战争遗留问题,两国今后的通商、民间友好交流等一系列外交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大桓一方的和谈使、现任大桓西院大王执事萧远界,对双方所达成的初步外交成果表示肯定,并明确表示,希望继续深入交流,为两国的和平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方和谈使邢阳生对此表示欢迎,并高度赞赏了桓方为两国和平稳定的外交关系所作的贡献。
目前,大会已经完成了第一天的谈判,取得了喜人的外交成果。据本报前方记者获悉,此次和谈将持续半个月时间,敬请期待本报后续报道。
最后还特地加了落款:特约撰稿人叶。
这一篇对大随人来说,文风堪称奇诡的通讯报道,一经面世,立即风靡整个京城的官宦圈子,随后持续出圈,迅速向外围的文人圈、商家圈甚至小市民阶层扩散,最终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谈资。
这日,栾斐走在京城的御街之上,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行人,还是街边商铺中的各色人等,口中所议,皆是那远在西域边境的两国和谈。
这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两国和谈是近日来京城人最关心的国家大事,然而最令他感到好奇的,却是大家都在谈论的那篇新奇的报道。
说起来,他其实刚刚从边境的安西城赶回京城,还来不及买份官方邸报看看。他原本的计划是,等做完新一期的青黄榜潜力新人的深度报道,然后就在边境待一段时间,顺便报道一下两国的和谈,不过事与愿违,编辑部突然紧急召集他返京。他纵然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也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在一家馄饨铺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馄饨,栾斐这才得空关心起人们热议的内容来。他按照惯例,管店家要了一份邸报——如今官方的邸报已经指定的京城数十家店铺为代理发行点,只需花十文铜钱,便能买一份。
店家递来邸报,笑道:“客官请。人都说匈奴蛮子蛮不讲理,但看这一份报道,那些蛮子也不真蛮嘛。”
栾斐听得一头雾水,等看到这份纸张精细、印刷精良的报纸时,不由暗叹一声:“不愧是官方邸报,真是大手笔。哪像咱们这种小报,抠抠搜搜的,纸不肯用考究些的也就罢了,就连雕版师傅也不肯多请几个名手,发行量迟早也被官方赶超了去!”
说完,开始阅读起来。然而随着注意力的深度集中,他眼睛骤然一亮,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起来,“好家伙!这文风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文白间杂,措辞简练精当,显然更适宜于大众的阅读水平啊……”
正自顾自地说着,却不期然被人从身后拽住肩膀,险些连桌带碗一起给带翻了。
栾斐勃然大怒,转头就要怒斥,却发现是一个面相老成的胖子,正气喘吁吁地说道:“可……算找到……你了。快,随我……回今古楼。”
栾斐皱眉道:“罗胖,怎么是你?这么火急火燎的,出什么事了?”
罗启成一边喘气,一边指着他手中的邸报,上气不接下气道:“看……看了吧?”
“看了。”
“觉得……如何?”
“耳目一新。”
“这就是……了,老大也是……这么说……来着。他知道你回……来了,让我赶紧找你回去,好好商量……一下新一期的文风问题。”
“文风?咱们也要照这个路子来了?”栾斐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哪儿知道?快点,你先随我回去。”
“哎,哎,你别拽啊,我还没吃早饭呢!”
“回去再吃!老李刚叫了一大屉桂花糕。”
“慢点,慢点。我说罗胖子,以前可没发现你这么能跑啊……你丫是怕糕点被他们抢了吧?”
两人一路疾跑,终于回到了一栋两层高的木楼前,匾额上写着“今古书楼”四个隶书鎏金大字。
进得楼内,各人顺手抄起两块糕点,急匆匆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内。
敲门,待听到“请进”二字,二人对视一眼,推门而入。
“老大,新买的糕点,来点?”罗启成笑呵呵道。
只见一位坐在长案后面的清瘦老者,笑道:“不用,你们赶紧吃完,有正事要谈。”
“老大,您真要更改的文风?... -->>
四月二十八日这天,大随官方邸报的头版头条,以“随桓和谈初见成效”为标题,花费整整四个版面,对两国和谈的盛况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而在这个罕见的大字号标题左侧,作者的名字赫然写着“叶田”二字。
兹录头版的头条报道如下:
文德二十五年春四月,晴。
位于安西城东北区域的一处高门大院,是为举办两国和谈而临时翻修的。院内凿坑作池,堆石成山;回廊曲折,佳木成荫,与其说是庄重肃穆的驿馆,不如说是一座移步换景的私家园林。
两国和谈官员便在这幽居闹市,却别具山水之胜的好所在,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交流。
会上,我大随原翰林院编修邢阳生主持,原礼部员外郎彭少仁、安西路安抚使李自牧参与召开了此次和谈。双方就交换俘虏、退军方略、边界划分等战争遗留问题,两国今后的通商、民间友好交流等一系列外交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大桓一方的和谈使、现任大桓西院大王执事萧远界,对双方所达成的初步外交成果表示肯定,并明确表示,希望继续深入交流,为两国的和平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方和谈使邢阳生对此表示欢迎,并高度赞赏了桓方为两国和平稳定的外交关系所作的贡献。
目前,大会已经完成了第一天的谈判,取得了喜人的外交成果。据本报前方记者获悉,此次和谈将持续半个月时间,敬请期待本报后续报道。
最后还特地加了落款:特约撰稿人叶。
这一篇对大随人来说,文风堪称奇诡的通讯报道,一经面世,立即风靡整个京城的官宦圈子,随后持续出圈,迅速向外围的文人圈、商家圈甚至小市民阶层扩散,最终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谈资。
这日,栾斐走在京城的御街之上,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行人,还是街边商铺中的各色人等,口中所议,皆是那远在西域边境的两国和谈。
这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两国和谈是近日来京城人最关心的国家大事,然而最令他感到好奇的,却是大家都在谈论的那篇新奇的报道。
说起来,他其实刚刚从边境的安西城赶回京城,还来不及买份官方邸报看看。他原本的计划是,等做完新一期的青黄榜潜力新人的深度报道,然后就在边境待一段时间,顺便报道一下两国的和谈,不过事与愿违,编辑部突然紧急召集他返京。他纵然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也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在一家馄饨铺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馄饨,栾斐这才得空关心起人们热议的内容来。他按照惯例,管店家要了一份邸报——如今官方的邸报已经指定的京城数十家店铺为代理发行点,只需花十文铜钱,便能买一份。
店家递来邸报,笑道:“客官请。人都说匈奴蛮子蛮不讲理,但看这一份报道,那些蛮子也不真蛮嘛。”
栾斐听得一头雾水,等看到这份纸张精细、印刷精良的报纸时,不由暗叹一声:“不愧是官方邸报,真是大手笔。哪像咱们这种小报,抠抠搜搜的,纸不肯用考究些的也就罢了,就连雕版师傅也不肯多请几个名手,发行量迟早也被官方赶超了去!”
说完,开始阅读起来。然而随着注意力的深度集中,他眼睛骤然一亮,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起来,“好家伙!这文风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文白间杂,措辞简练精当,显然更适宜于大众的阅读水平啊……”
正自顾自地说着,却不期然被人从身后拽住肩膀,险些连桌带碗一起给带翻了。
栾斐勃然大怒,转头就要怒斥,却发现是一个面相老成的胖子,正气喘吁吁地说道:“可……算找到……你了。快,随我……回今古楼。”
栾斐皱眉道:“罗胖,怎么是你?这么火急火燎的,出什么事了?”
罗启成一边喘气,一边指着他手中的邸报,上气不接下气道:“看……看了吧?”
“看了。”
“觉得……如何?”
“耳目一新。”
“这就是……了,老大也是……这么说……来着。他知道你回……来了,让我赶紧找你回去,好好商量……一下新一期的文风问题。”
“文风?咱们也要照这个路子来了?”栾斐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哪儿知道?快点,你先随我回去。”
“哎,哎,你别拽啊,我还没吃早饭呢!”
“回去再吃!老李刚叫了一大屉桂花糕。”
“慢点,慢点。我说罗胖子,以前可没发现你这么能跑啊……你丫是怕糕点被他们抢了吧?”
两人一路疾跑,终于回到了一栋两层高的木楼前,匾额上写着“今古书楼”四个隶书鎏金大字。
进得楼内,各人顺手抄起两块糕点,急匆匆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内。
敲门,待听到“请进”二字,二人对视一眼,推门而入。
“老大,新买的糕点,来点?”罗启成笑呵呵道。
只见一位坐在长案后面的清瘦老者,笑道:“不用,你们赶紧吃完,有正事要谈。”
“老大,您真要更改的文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