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沉月无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宁远文庙奇,石雕堪称绝
从阳明山驱车直至宁远,入住后即刻前往文庙。文庙的讲解员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她口齿清晰,讲解时对语调、语速的把握十分到位,是我们这次永州之旅中遇到的最棒的一位讲解员。从她回答我们的提问中可以得知她对文庙以及与文庙相关的资料是很熟悉的,由此判断她应该是一位对工作十分认真的讲解员。
通过游览和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文庙位于宁远县城城西,冷水河的北岸。宁远文庙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文庙,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大文庙之一(另一座是山东曲阜的孔庙)。
宁远文庙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距今已有1030余年的历史,已历经了宋、元、明、清近千余次的修缮、重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同治十二年。现存的文庙建筑群总体呈坐北朝南的格局,与故宫的布局类似。
我们沿着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游览。
庙门之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这是文庙建筑中的专用名词。明、清时期称考入官学者为“入泮”凡是新考者入文庙后必须先绕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进入文庙,这就叫作“入泮”后人亦把泮池称为“学海”寓意学海无涯,苦读成材。实际上泮池还是古建筑师们为文庙设计的消防蓄水池,把它设计成半圆,是为了增加园林的艺术美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按照男左女右的习惯,我们跨进了牌坊式的棂星门,来到大成殿前。讲解员首先介绍的是宁远文庙的龙凤石柱和石雕,这些都是形式内容优美,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文物。石雕工艺品我们见得不少,可是象宁远文庙里这样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石雕确实第一次。特别是20根高5米,直径40厘米的浮雕镂空云龙云凤图案组成的石雕柱群,每根都是用完整的石条雕成,工艺精湛,是文庙众多石刻石雕中的精华,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仅有,更是不可多得的“国之瑰宝”庙内的石雕有圆雕、浮雕(石柱、石础、门墩、牌楼和墙体装饰浮雕等)千余幅(尊),充分体现了宁远文庙艺术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
大成殿前的石砌月台,正中的御路,装饰着五龙丹墀,宽4米,长4米,采用高浮雕镂孔工艺,精雕细琢,它和安装在文庙建筑物上的20根龙凤石柱群一样,受到艺术家、专家们的赞叹:“不惜为国宝!”四周围着石护栏,每块石护栏,都雕有寓意聪明、吉祥、福禄寿齐至的图案。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在石雕艺术中,用简单的花、兽图案巧妙结合表达出深刻的意境,以启发和教育人们。即便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也无不让人叹服。
大成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一座4米高的孔子塑像,端坐其上,仿佛正在为弟子们讲学呢!大成殿前两侧东庑西庑,是供奉中国历代著名儒学家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左右两侧,左边是明伦堂,也就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今称教室。
我们不禁感叹,宁远文庙经历过“文革”的十年动乱还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能不算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有着保护文物古迹优良传统的宁远人民。
六、九嶷山如画,舜帝陵壮观
知道湖南有座美丽的九嶷山是因为年少的时候读过毛主席诗词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多么美妙的情与景呀,那时心中对九嶷山真是充满了向往。长大后却在忙碌中渐渐淡忘了儿时的许多愿望。以前从没想到过此生会有机会去往九嶷山游览,也就一直没去查找九嶷山究竟在湖南的什么方位。当我得知这次的永州之行将亲赴九嶷山观光,自然是喜出望外。
五月二日早餐后,我们一行驱车前往九嶷山景区,心中颇有些激动。一路上,不停地从车窗向外眺望,远处薄薄的晨雾里蓝灰色的群山连绵起伏,山体的大小和延伸方向竟是那么一致!由近及远还有错落有致的田野、房子、树木,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爽心悦目。难怪人们把这一路的景色称之为“十里画廊”呢!可这画廊是由谁画的呢?突然想起了前年春节时的那幅对联::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笔万古诗,不能不感叹:大自然就是创造人间美景的能工巧匠。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下的九嶷山景区真是山青水秀,美丽无比。路边一群村妇正在井水边揉洗衣服,两口相连的井,一口用来洗衣物,另一口则是直接供饮用的。我带头蹲下来捧喝了一口井水,一股清凉沁入心脾,真舒爽!
不远处一座不算太高的山下,一片黄色的建筑群在阳光下更显得金碧辉煌,这就是舜帝陵庙,也是九嶷山景区的主要景点。跨过一座小巧的玉带桥,我们走在一条宽敞的神道上,神道两边立有狮、犀牛、龟、象、麟、羊、武官、文官等各式石像。神道直通舜帝陵庙。
走进舜帝庙,看到修缮一新的陵庙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群分为两个自然院落,共17个建筑单元,三面宫墙。中轴线上由北至南分别为祭祀大殿、左右角楼、午门、钟楼、鼓楼、拜殿、左右厢房、正殿、左右碑房、寝殿。陵庙的祭碑廓内保存着历代的祭碑36方,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祭祀大殿是舜帝陵的第一进门,这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殿。当我们登上祭祀大殿台阶的时候,发现这里正准备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祖仪式。于是我们怀着惊喜而又神圣的心情观摩了这次祭祖活动,仪式中祭祖人敬上的三柱高香足足有三米之高呢,我才真正明白了烧高香的意义。这次观摩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舜帝陵庙和九嶷山的印象。
玉琯岩是秦汉时期舜帝大庙的所在之处,虽仅存遗址,却不能不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壁上刻得又大又深的三个字“九嶷山”岩壁所在的山体并不大,难得一见的是山石缝隙里的那些古老的大树。有的大树主干已变成了大大的空洞,其中一棵树干的空洞完全可以容纳两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抬头看看树... -->>
五、宁远文庙奇,石雕堪称绝
从阳明山驱车直至宁远,入住后即刻前往文庙。文庙的讲解员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她口齿清晰,讲解时对语调、语速的把握十分到位,是我们这次永州之旅中遇到的最棒的一位讲解员。从她回答我们的提问中可以得知她对文庙以及与文庙相关的资料是很熟悉的,由此判断她应该是一位对工作十分认真的讲解员。
通过游览和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文庙位于宁远县城城西,冷水河的北岸。宁远文庙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文庙,也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大文庙之一(另一座是山东曲阜的孔庙)。
宁远文庙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距今已有1030余年的历史,已历经了宋、元、明、清近千余次的修缮、重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同治十二年。现存的文庙建筑群总体呈坐北朝南的格局,与故宫的布局类似。
我们沿着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游览。
庙门之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叫泮池,这是文庙建筑中的专用名词。明、清时期称考入官学者为“入泮”凡是新考者入文庙后必须先绕泮池而行方能登堂入室进入文庙,这就叫作“入泮”后人亦把泮池称为“学海”寓意学海无涯,苦读成材。实际上泮池还是古建筑师们为文庙设计的消防蓄水池,把它设计成半圆,是为了增加园林的艺术美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按照男左女右的习惯,我们跨进了牌坊式的棂星门,来到大成殿前。讲解员首先介绍的是宁远文庙的龙凤石柱和石雕,这些都是形式内容优美,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文物。石雕工艺品我们见得不少,可是象宁远文庙里这样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石雕确实第一次。特别是20根高5米,直径40厘米的浮雕镂空云龙云凤图案组成的石雕柱群,每根都是用完整的石条雕成,工艺精湛,是文庙众多石刻石雕中的精华,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仅有,更是不可多得的“国之瑰宝”庙内的石雕有圆雕、浮雕(石柱、石础、门墩、牌楼和墙体装饰浮雕等)千余幅(尊),充分体现了宁远文庙艺术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
大成殿前的石砌月台,正中的御路,装饰着五龙丹墀,宽4米,长4米,采用高浮雕镂孔工艺,精雕细琢,它和安装在文庙建筑物上的20根龙凤石柱群一样,受到艺术家、专家们的赞叹:“不惜为国宝!”四周围着石护栏,每块石护栏,都雕有寓意聪明、吉祥、福禄寿齐至的图案。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在石雕艺术中,用简单的花、兽图案巧妙结合表达出深刻的意境,以启发和教育人们。即便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也无不让人叹服。
大成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一座4米高的孔子塑像,端坐其上,仿佛正在为弟子们讲学呢!大成殿前两侧东庑西庑,是供奉中国历代著名儒学家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左右两侧,左边是明伦堂,也就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今称教室。
我们不禁感叹,宁远文庙经历过“文革”的十年动乱还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能不算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有着保护文物古迹优良传统的宁远人民。
六、九嶷山如画,舜帝陵壮观
知道湖南有座美丽的九嶷山是因为年少的时候读过毛主席诗词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多么美妙的情与景呀,那时心中对九嶷山真是充满了向往。长大后却在忙碌中渐渐淡忘了儿时的许多愿望。以前从没想到过此生会有机会去往九嶷山游览,也就一直没去查找九嶷山究竟在湖南的什么方位。当我得知这次的永州之行将亲赴九嶷山观光,自然是喜出望外。
五月二日早餐后,我们一行驱车前往九嶷山景区,心中颇有些激动。一路上,不停地从车窗向外眺望,远处薄薄的晨雾里蓝灰色的群山连绵起伏,山体的大小和延伸方向竟是那么一致!由近及远还有错落有致的田野、房子、树木,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爽心悦目。难怪人们把这一路的景色称之为“十里画廊”呢!可这画廊是由谁画的呢?突然想起了前年春节时的那幅对联::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笔万古诗,不能不感叹:大自然就是创造人间美景的能工巧匠。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下的九嶷山景区真是山青水秀,美丽无比。路边一群村妇正在井水边揉洗衣服,两口相连的井,一口用来洗衣物,另一口则是直接供饮用的。我带头蹲下来捧喝了一口井水,一股清凉沁入心脾,真舒爽!
不远处一座不算太高的山下,一片黄色的建筑群在阳光下更显得金碧辉煌,这就是舜帝陵庙,也是九嶷山景区的主要景点。跨过一座小巧的玉带桥,我们走在一条宽敞的神道上,神道两边立有狮、犀牛、龟、象、麟、羊、武官、文官等各式石像。神道直通舜帝陵庙。
走进舜帝庙,看到修缮一新的陵庙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群分为两个自然院落,共17个建筑单元,三面宫墙。中轴线上由北至南分别为祭祀大殿、左右角楼、午门、钟楼、鼓楼、拜殿、左右厢房、正殿、左右碑房、寝殿。陵庙的祭碑廓内保存着历代的祭碑36方,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祭祀大殿是舜帝陵的第一进门,这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殿。当我们登上祭祀大殿台阶的时候,发现这里正准备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祖仪式。于是我们怀着惊喜而又神圣的心情观摩了这次祭祖活动,仪式中祭祖人敬上的三柱高香足足有三米之高呢,我才真正明白了烧高香的意义。这次观摩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舜帝陵庙和九嶷山的印象。
玉琯岩是秦汉时期舜帝大庙的所在之处,虽仅存遗址,却不能不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壁上刻得又大又深的三个字“九嶷山”岩壁所在的山体并不大,难得一见的是山石缝隙里的那些古老的大树。有的大树主干已变成了大大的空洞,其中一棵树干的空洞完全可以容纳两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汉。抬头看看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