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戴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茂母患恶疮。茂日吮脓血,夜则叩天祈代。及卒,结庐墓旁,朝夕悲泣。天大雨,惧冲其墓,伏墓而哭,雨止乃已。”
“王麟瑞八岁丧母,事后母如所生。母病暍,非时思食梅,麟瑞绕树呼号,不食三日,梅夜华,结实奉母,母良愈。”
“张士仁六岁,母有疾,泣祷请代,母良愈。”
我常想,假若有一个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的神,她必是女性,且必是母亲,这样她才能深切地体会天下儿子们的眷眷深情,并且报以种种的神迹。即或是男神,也必定是一位温存的儿子,这样他才能深切地体会天下儿子们的拳拳爱心,并且报以种种的神迹。
(三)
有一个人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指难以下咽的高梁米——笔者)”
“我迷迷糊糊地跟着一个人东走西走,跪下又起来,泪眼里看见来来往往的吊丧的人,感觉脑子有些麻木。突然,看到一群人去抬起母亲的棺材,这时才醒悟到真的要和母亲永别了,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我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有母亲亲手砍伐的痕迹,在被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母亲吃饭用的饭碗,随时用的手巾,都留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地上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母亲的脚印,不觉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起来”
当母亲去世几个月和一年后,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回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
这样一个男人,感情如此真挚,如此丰富,是不是让我们觉得有点难以置信呢?母亲丧礼上痛哭失声的男人曾让我无数次地感动,却从不曾这样地真切,这样地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感触到那心灵中的一阵阵悸动。
他是谁?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这样一长串的头衔加在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这样的形象吧:戴着酒瓶底一样厚的眼镜,装束古板,语言木讷,表情漠然,举止木然——象很多电视剧里的教授、学者那样?
那么,我说这个人就是季羡林,一定有人不相信了。但是千真万确的,前面那几段文字的著作权属于他,后面那一大串头衔也属于他。
由此人们应该知道,学问不是情感的死敌。事业,荣誉,权位,也不是。很多伟大的人,政治家,科学家等等,都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字,而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是他们流泪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而且,很少有人象季先生这样,将自己最软弱的形象暴露在世人面前。季先生用这样的方式将教授、学者这个名字旋转成一个立体的形象。
记得有人说过,再伟大的伟人,在儿子眼里也只是平常的父亲;同样,再伟大的伟人,在母亲面前也永远是儿子——即使当母亲已经从这个世界里永远地离去,她也会在天国的苍穹里,注视着她的儿子的一举一动,含着笑,或蹙着眉,永远永远
和一个朋友闲聊。朋友说,他看电视,冯小刚含泪说:“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一夜之间成了孤儿。”他的眼泪一下涌了上来。第二天就回家去看母亲。
春节晚会上,当朱军和冯巩因为难以和母亲吃一顿团圆饭而在全国人民面前潸然泪下的时候,我看见那个陪我看电视的人眼睛里有泪花在闪。
(四)
最近去网上闲逛,忽然发现到处都在搞征文。写给母亲,母亲的故事,我和母亲献给母亲的温馨的话语似乎洒遍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才知道母亲节快到了。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放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季节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本来只想随意看看,却被那一篇篇从凡夫俗子的心里流出来的质朴的文字深深打动了:
“只想躺下来深情的叫一声——‘妈啊!’,您现在在干什么呢?您可知道此时儿子卧在他乡的床上想起你时早已是泪流满面”
“在母亲即将被推去火化的时候,三弟突然拉住了灵车,轻轻地亲着母亲冰凉的脸颊,浮现出从来没有的留恋感,大颗大颗的泪珠滴落在母亲的脸上”
“现在我已而立之年,每想起母亲这双手,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惭愧,一种遗憾,有时一人在家,竟潸然泪下。多少次在梦里,我梦见了母亲那双手,用力的想抓住她弥补我儿时的无知,可这双手离我一点点的距离就是抓不到,惊醒之后为那梦流了一身虚汗。”
“尽管对母亲的离去早有所料,但2003年1月6日下午5点左右,当噩耗传来,失去母亲的巨大悲哀还是让我泪流满面,无法把持自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无法报答,可是哪一棵小草,不想尽最大的力量,将自己那一抹清翠,一丝芳馨献给这明媚的青光呢?对于母亲来说,儿女的幸福,思念的泪水,难道不是最好的报答吗?
“男儿流血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是因为如今能让人们感动以至流泪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现代人眼里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物质。而纯粹的物质永远是枯燥干涩的。感谢上帝让我们保留了流泪的本领。男人的泪水和女人的泪水汇成无数条涓涓细流,才将干枯死寂的沙漠浇灌成生机盎然的绿洲。
曾有人担心,人的泪腺会象尾骨、盲肠一样退化得不见形迹或失去功能。我想,这是杞人忧天了。只要有人类,就会有爱情,就会有母爱,就会有无穷的泪,一代一代流下去
因为,女人为爱人而流泪,男人为母亲而流泪,几乎就是一种本能,永远不会吝惜的。
“李茂母患恶疮。茂日吮脓血,夜则叩天祈代。及卒,结庐墓旁,朝夕悲泣。天大雨,惧冲其墓,伏墓而哭,雨止乃已。”
“王麟瑞八岁丧母,事后母如所生。母病暍,非时思食梅,麟瑞绕树呼号,不食三日,梅夜华,结实奉母,母良愈。”
“张士仁六岁,母有疾,泣祷请代,母良愈。”
我常想,假若有一个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的神,她必是女性,且必是母亲,这样她才能深切地体会天下儿子们的眷眷深情,并且报以种种的神迹。即或是男神,也必定是一位温存的儿子,这样他才能深切地体会天下儿子们的拳拳爱心,并且报以种种的神迹。
(三)
有一个人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指难以下咽的高梁米——笔者)”
“我迷迷糊糊地跟着一个人东走西走,跪下又起来,泪眼里看见来来往往的吊丧的人,感觉脑子有些麻木。突然,看到一群人去抬起母亲的棺材,这时才醒悟到真的要和母亲永别了,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我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有母亲亲手砍伐的痕迹,在被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母亲吃饭用的饭碗,随时用的手巾,都留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地上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母亲的脚印,不觉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起来”
当母亲去世几个月和一年后,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回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
这样一个男人,感情如此真挚,如此丰富,是不是让我们觉得有点难以置信呢?母亲丧礼上痛哭失声的男人曾让我无数次地感动,却从不曾这样地真切,这样地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感触到那心灵中的一阵阵悸动。
他是谁?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这样一长串的头衔加在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这样的形象吧:戴着酒瓶底一样厚的眼镜,装束古板,语言木讷,表情漠然,举止木然——象很多电视剧里的教授、学者那样?
那么,我说这个人就是季羡林,一定有人不相信了。但是千真万确的,前面那几段文字的著作权属于他,后面那一大串头衔也属于他。
由此人们应该知道,学问不是情感的死敌。事业,荣誉,权位,也不是。很多伟大的人,政治家,科学家等等,都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字,而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是他们流泪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而且,很少有人象季先生这样,将自己最软弱的形象暴露在世人面前。季先生用这样的方式将教授、学者这个名字旋转成一个立体的形象。
记得有人说过,再伟大的伟人,在儿子眼里也只是平常的父亲;同样,再伟大的伟人,在母亲面前也永远是儿子——即使当母亲已经从这个世界里永远地离去,她也会在天国的苍穹里,注视着她的儿子的一举一动,含着笑,或蹙着眉,永远永远
和一个朋友闲聊。朋友说,他看电视,冯小刚含泪说:“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一夜之间成了孤儿。”他的眼泪一下涌了上来。第二天就回家去看母亲。
春节晚会上,当朱军和冯巩因为难以和母亲吃一顿团圆饭而在全国人民面前潸然泪下的时候,我看见那个陪我看电视的人眼睛里有泪花在闪。
(四)
最近去网上闲逛,忽然发现到处都在搞征文。写给母亲,母亲的故事,我和母亲献给母亲的温馨的话语似乎洒遍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才知道母亲节快到了。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放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季节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本来只想随意看看,却被那一篇篇从凡夫俗子的心里流出来的质朴的文字深深打动了:
“只想躺下来深情的叫一声——‘妈啊!’,您现在在干什么呢?您可知道此时儿子卧在他乡的床上想起你时早已是泪流满面”
“在母亲即将被推去火化的时候,三弟突然拉住了灵车,轻轻地亲着母亲冰凉的脸颊,浮现出从来没有的留恋感,大颗大颗的泪珠滴落在母亲的脸上”
“现在我已而立之年,每想起母亲这双手,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惭愧,一种遗憾,有时一人在家,竟潸然泪下。多少次在梦里,我梦见了母亲那双手,用力的想抓住她弥补我儿时的无知,可这双手离我一点点的距离就是抓不到,惊醒之后为那梦流了一身虚汗。”
“尽管对母亲的离去早有所料,但2003年1月6日下午5点左右,当噩耗传来,失去母亲的巨大悲哀还是让我泪流满面,无法把持自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无法报答,可是哪一棵小草,不想尽最大的力量,将自己那一抹清翠,一丝芳馨献给这明媚的青光呢?对于母亲来说,儿女的幸福,思念的泪水,难道不是最好的报答吗?
“男儿流血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是因为如今能让人们感动以至流泪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现代人眼里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物质。而纯粹的物质永远是枯燥干涩的。感谢上帝让我们保留了流泪的本领。男人的泪水和女人的泪水汇成无数条涓涓细流,才将干枯死寂的沙漠浇灌成生机盎然的绿洲。
曾有人担心,人的泪腺会象尾骨、盲肠一样退化得不见形迹或失去功能。我想,这是杞人忧天了。只要有人类,就会有爱情,就会有母爱,就会有无穷的泪,一代一代流下去
因为,女人为爱人而流泪,男人为母亲而流泪,几乎就是一种本能,永远不会吝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