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零文学 www.90wx.cc,中国择吉文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山西,迎亲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白族迎亲日有些路段要忌避,一般要沿途敲锣打鼓,同时再经过的忌地铺毡或铺席,忌门和橱,不把门和厨房遮住。朝鲜族迎亲时,新郎忌脚踩地。另外在湖北神农架一代有半夜打鼓迎亲的习俗。夜深人静的时候,男家便遣迎亲者敲锣打鼓放鞭炮去女家迎娶新娘,敲锣打鼓放鞭炮固然是为了喜庆热闹,但也有惊吓山中野兽而避邪的作用。燃放鞭炮不单独在半夜迎亲的习俗中才有,它在整个婚仪中都可能出现。婚礼中燃放鞭炮,带有驱鬼避邪的含义。民间有所谓“崩崩邪气”之说。因为在大喜的日子,人们比平常更担心有恶鬼来捣乱,所以要用爆竹吓跑鬼神,同时也壮行人的胆量。

    在现代城市迎亲中,还能看到古时的影子,但是又大有不同。迎亲车队接新娘时,首先,绝对不能走回头路,也就是说迎娶新娘和返回新房或者去婚宴地点的路线不能重复。其次,尽量选择平坦宽阔的路面,寓意婚后生活平坦顺利;再次,选择迎亲路线时,可选择沿途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必要时最好适当绕路,这样摄像师拍摄的婚礼影像资料会更加漂亮,但要避免车流量大易发生交通堵塞的路段;最后,应选择红绿灯尽可能少的路段,一来保证车队行进的速度,二来可以避免车队被红绿灯阻断。

    送亲过程中的禁忌

    在中原一带送亲时有一些带有避邪意义的习俗规定,如:送亲的人要“全活人”,即避寡妇孕妇送亲。在渤海湾一带,有“送爹不送妈”“姑不娶,姨不送,舅妈送,一场病”的俗谚。为了避病等邪气,只有禁止女人送亲了。这种习俗源于女人所具有的特性:心肠软且感情脆弱,看见亲人出嫁会生出悲伤的情感而落泪,对嫁娶不吉。孕妇容易使人产生新娘未婚先孕的不贞行为的想法;寡妇更使人有“守寡”的悲剧感觉。民间禁忌往往源于对某人某物的好恶感受或联想。

    在中国河南山东山西湖南云南台湾等大部分地区都有“喜冲喜”的禁忌。所谓“喜冲喜”就是嫁娶途中两家迎亲队伍相遇,民间认为这不是好兆头,所以必须尽量避免两家迎亲或者送亲队伍在途中相遇。但是由于人们选择的吉日吉时往往是相同的,就使得嫁娶相遇的事经常碰到。为了避凶求吉,双方比赛相争甚至大动干戈的事屡有发生。但也有一些文明的方法可以逢凶化吉,达到避灾去祸的效果。比如可以由双方新娘互换随身佩带的金戒指,或者由迎亲队伍双方互换手帕毛巾,达到皆大欢喜的目的。台湾民间嫁娶若遇上这种情况,双方新娘就互换头上的簪花,据说如果不“换花”,必然会有一方要遭遇灾难,所以,“换花”是避邪之举。

    缔结婚姻,旧时被看作是人的“终身大事”。所以,缔结婚姻的仪礼婚礼,是人生最重要的仪礼。婚礼过程中的祈福俗信,都有一定的含义,或取其谐音,或以物寓义,或赋以象征,目的都是为了祝福夫妻和美,合家欢乐,子孙绵衍,富贵长寿。

    传统婚礼,核心是祈望早生多育后代,因此,表现在婚礼的过程中,就是祈吉

    大驱邪求子纳福。中迎亲中的吉俗国搜轿熏轿选定的良辰吉日到了上以后,花轿启程时,有敲锣吹号唤呐齐鸣下的发轿仪式,还要请两位夫妇齐眉儿孙绕五膝的老人充当福禄二星,手持镜子与烛火。

    千

    将花轿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都映照一

    年

    遍,谓之“搜轿”;又用燃满芝香的熨斗在轿内晃几下,谓之“熏轿”。传统习俗以为搜轿熏轿之后,便能驱赶潜伏在喜轿内的妖魅,确保迎亲顺利。

    背新娘子过去迎接新娘时,新娘子不能用自己的腿脚走上轿子,得由娘家人抱上轿去。南方地区的习俗是“父兄抱之升轿,无父兄则伯叔母舅均可”。陕西地区则是哥哥背上轿114或舅舅抱上轿。据说这是避免出嫁的女儿带走娘家的泥土,俗信

    “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娘家的好运气。谚语云:“沾了娘家一棵草,来到婆家穷到老;不沾娘家一块土,全靠自己能发富。”四川湖南一带则是由新郎的弟弟或堂弟背新娘上轿,谚云“叔子背,说得赢”,谓之今后新娘口才好,能强辩,不受男家的气。

    过门跨鞍就是在门槛上放一个马鞍,新娘则怀抱百宝瓶,小心翼翼地跨鞍而过,取平(瓶)安(鞍)之吉,意思是新人结婚后的日子将会平平安安,甜甜蜜蜜。也有地区用“跨火熏”仪式,即在男方家门槛外烧堆草或燃盆火,让新娘从火上跨过,同时,操作者的嘴里念一些吉利的祝词。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同样是驱除不祥,择吉求福。

    婚礼进行中的吉俗

    撒帐这是在中国很通行的一种习俗,几乎可以说是中华各民族所共有的婚俗事象。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于洞房交拜后,女向左,男向右,对坐在帐慢半启的婚床上,然后由一位配偶双全的妇女手挟一个盛有装满谷豆杂果的簸箕,一边唱着祝福祈吉的“撒帐歌”,一边不停地将簸箕中物品往婚床新人及帐子四周任意抛撒,由此将欢欣的洞房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对于蕴含在“撒帐”风情中的本来意义是什么,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一说在于攘解煞害,把谷豆青草当饲喂“青羊”“乌鸡”“青牛”的食料,贿赂鬼神,使它们不伤害新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撤帐之类的用意是祝愿新人早生贵子,浙江湖州的《撒帐歌》云“……撒帐下,新娘好比一枝花,好花好朵要结籽,麒麟送子到君家”,等等,说明撒帐的原意是祈子。

    当今新婚夫妇进门时抛洒五色花纸的习俗应当就是由此而来,不过已经没有了原来“驱邪”的迷信色彩,而转化为祝吉的意义了。

    秤挑盖头婚仪用秤纳喜祈吉,是中国传统习俗。拜堂仪式之后,将夫妻二人送入洞房,因从前的新娘均要头盖喜帕,称为盖头,要由新郎亲手挑开。新郎挑盖头用的是秤杆。古人以秤为神灵之物,用于婚礼以避邪,又以秤为吉祥之物,婚礼用之以祝吉祥。因为据说秤杆上的秤星乃是天象,即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用秤杆来挑盖头,当然称心如意大吉大利了。

    中国民间男尊女卑影响深久,家人希望家庭和睦,发子旺孙,既寄希望于刚过门的新娘,又担心她带来不吉利,故形成一些俗规禁忌来束缚新媳妇的行动,以讨吉利。

    一般人认为婚姻的过程或结婚的程序至闹洞房后就告结束,其实不然,婚姻的程序应该包括回门等礼仪,甚至还包括对新娘在夫家最早几天的规束要求。

    婚后禁忌多

    广东雷州半岛一带新娘过门后吃第一顿饭,有只准吃半碗饭的俗规,即盛一碗只能吃半碗,留下半碗以象征日后勤俭持家,使家中丰足有余。若在第一顿饭时将一碗饭吃光,就将名誉大损,被满村人讨论。山东济南一带则有新娘婚后“抬头面”。俗称新娘过了门吃过“抬头面”,才能在夫家抬起

    116

    ◆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的和合如意摆件

    头来做人。此后娘家还必须送面条一至二斤肉馅饼数板一罐稀饭,管够新娘的三日伙食。陕西乾县一带也兴娘家“送饭之俗”,一般都要送挂面。在新娘娘家煮第一碗挂面给新娘吃,第二碗由新娘先吃一口再转让给新郎吃,寓意婚后新媳妇不能只管自己吃饱,还要与丈夫同甘共苦,“我有你就有”,和睦相处,当地俗称送“和气饭”。

    在新婚的最初三天里,有些地方的新媳妇被禁止下炕吃东西,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有污神明,会招致灾难和凶祸发生。在过去,汉族许多地区流行“新媳妇三天不下厨”“新娘三天不干活”的习俗,主要是恐惧新娘身上带有秽物煞气,为了消灾,只有不让她沾上任何东西。

    民间还有禁止新娘子出门走动的习俗,如江宁一带就忌讳新娘子在最初一月内乱走动乱串门。据《清稗类钞》说:“如有误犯,必责令斋百怪以拔除不祥。斋百怪者,须备香烛纸马牲牢酒醴以往,且必男着女衣,女着男衣,夫妇双双顶礼,斋毕偕归。”斋百怪的缘由是因为新娘身上有邪煞之气的观念。有些地区,把婚后四个月内都认为是新婚,这期间对新媳妇有一套禁忌,其中有忌看歌仔戏布袋戏和傀儡戏等,以避免新婚夫妻中邪而生下有残疾的孩子。

    婚后回门的禁忌

    回门是婚姻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程序。回门结束之后,婚姻仪礼才宣告完成,新夫妇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回门又称“归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回娘家”。回门过程中有许多禁忌。比如在回门的时日方面,规定新媳妇必须严格遵守往来之序,不该回门时一定不能回门,该回门时一定要回门,否则,会有凶事发生。对新媳妇回娘家的时间规定也是为了驱邪去灾。

    河南一带,正月十五禁忌回娘家看灯,还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所以一般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鹿邑县有“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

    ◆回娘家年画

    浙江等地,旧时忌新妇在冬至节回门。否则以为将克死其夫家家长。俗谚云:“娘屋住个冬,夫家去个公。”江苏也有此俗。不过,理由不同,如冬至在娘家过,则娘家家道将因之而衰落。

    陕北一带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传说是为了联络姻亲间的感情,届时娘家要请闺女女婿回门团聚。河南也有此俗,不过,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联系的。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要是闺女不把娘来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房事直接关系到人类族群的繁衍生息,所以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古人认为,“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者,立可致死。”因此,对于房事,古人用许多禁忌来约束自己,其实也是为了身体健康考虑。

    房事是指性行为性生活。婚姻使房

    事合法化。那些在婚姻禁忌中,凡属于男女

    大双方禁忌结为夫妻的,实际上都包含有禁忌中他们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意义,例如同姓不婚国的禁制,实际上也意味着严厉禁止同姓之间上发生性行为,他们以为这是大逆不道,会触下怒鬼神。如有人违犯,全村人全姓人都要五受鬼神的惩罚,会遇上旱灾或涝灾。

    千

    婚内房事择吉

    年

    晋代医学家葛洪曾写道:“人复不可杜绝阴阳,阴阳不交,则坐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古人认为,凡健康的成年男女,必须有正常的性生活,如果勉强抑制则非但无益,反而会导致气血阻滞,梦遗鬼交,漏精尿浊及其他各种疾病。但同时,古人也认为房事必须把握限度,适度则有益,房事太过则招灾致病。俗话说,“色是刮骨钢刀”,“贪花,不满三十”就是这个意思。

    房事的礼俗约定有的是基于神明的考118虑。例如在宗祠里祖堂上庙宇内宫观中神龛下井灶旁坟墓地棺柩处等

    地,由于是鬼灵神明的常居地或出入处,禁止交合,否则,便会亵渎触怒神灵,给人类降下灾祸。又如在日蚀月蚀地震雷鸣狂风骤雨水灾旱灾瘟疫等情况下,切忌男女交合,认为此时行房是对鬼神的亵渎,会使已经发生的灾害恶化下去。民间还有忌露天交合的俗信。因为天地是天神地祗的驻处,露天交合会污秽天地,冒渎神明,违禁者会遭五雷轰顶,死无完尸。

    此外,房事交合还有许多禁忌,如:心情郁闷愤怒时忌交合,因为此时行房,肝火太盛,会火上烧油,伤肝损脾;吃得太饱或空肝腹忌交合,俗以为醉饱后行房事会损伤五脏,空腹行房事则会大伤元神;筋骨损伤者要伤好后再断俗两个月才可交合,俗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即一百天才能复原,否则在百日内行房必死,刚过百日就行房也会导致残疾,等等。

    这些规劝节欲的禁忌中有些是有一定的养生健身的道理的,在民间,确实起着禁忌淫欲过度的告诫作用。

    婚外房事禁忌

    婚外房事是古人十分禁忌的,包括婚前性行为禁忌和婚后与第三者的性禁忌。

    婚前性行为的禁忌,在于女性更为严厉。汉族旧时“洞房验贞”,新娘一定要是处女,体现了这种观念。对于男子,虽然也是禁忌婚前有性行为的,但实际上并不十分严格。中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对男女婚前的性行为并不看重,不但不禁忌,还设有公房,为之提供方便。但是,发生了性关系,或者有了孩子之后,便要结婚,否则会受到舆论的非难或物质的惩罚。

    一旦结了婚,便不能再有婚外的性关系了。汉族中流传的俗谚:“赌近盗奸近杀”“赌博场里出贼情,花柳巷里出人命”,便是这种思想观念的反映。民间还以“万恶淫为首”。如果有婚外性关系,将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灾难,甚至会导致轮回报应。所谓“淫人妻女,吃谷还米”。许多传说故事中都有淫人妻女的人,自己的妻女又被他人所淫乱的情节。如果被人捉了奸,大家可以对其实施公众的现实的处罚。

    在封建时代,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婚姻形式,如“冲喜”“冥婚”等。这都是封建时代的婚姻陋习,更多表现为功利和迷信的色彩,但其中也蕴含着人们希望借助喜气战胜凶祟的愿望。

    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有一些传统的婚俗。但旧时的婚姻礼俗中,有一些特殊的婚姻形式,如冲喜冥婚等,甚至现在一些落后山区及农村仍有残余。这些都是旧社会的畸形产物,渗透着封建意识和迷信思想,应予以清除。

    冲喜

    中国古人遇到病灾有传统的“冲喜”习俗。

    所谓冲喜,一般是男方或男方长辈病危,想借助婚喜慰藉挽难,“一喜压千灾”,以期让病人因此脱尽晦气而恢

    120

    ◆办喜事,以吉压凶。

    复健康。

    “冲喜”习俗,因情况特殊,一般不择日,婚礼也从简。如未婚夫卧床不起,女方要抱一只公鸡拜堂。如患病的长辈已去世,则用红布遮掩丧房,当日办毕婚事即治丧,俗称“隔丧抢婚”。

    古人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或久病不愈,是因为某种凶神恶煞作祟,通过迎娶新娘,以鼓乐喧天礼拜天地,壮大正气声威,让喜神把邪气和病魔都冲走,以吉压凶,以喜抑斜,使病人借大吉大喜的神威战胜凶祟,转危为安。对于冲喜也不能全看成是迷信,这是人们想借这种举措来激发病人对生命的希望,“人逢喜事精神爽”,总会有一些人奏效的,所以,人们也就相信这种冲喜的“神力”,并在民间传承下来。

    旧时“冲喜”习俗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尤其是浙江最为盛行。绍兴有“霍亲”一说,即仓促完婚,也叫“冲喜”。但实际上,此时“冲喜”大都成了“冲死”。这种“冲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赶在公婆咽气之前,达到礼节上的完婚,这便是所谓的红白喜事。早先民间的小户人家为了节约费用,减轻负担,常有此况。而大户人家“冲喜”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避开“丁忧”期间三年之内不得门人结婚的礼制约束。

    冥婚

    冥婚是指给死去的人成婚,又称“结阴亲”,是封建迷信色彩更加浓厚的一种婚姻形式。

    一般是未成年男女夭亡,由双方家长作主,于清明前二日,将亡女迁葬,与亡男同穴安葬。

    合葬时,首先要择个宜破土安葬的“黄道吉日”,按阴阳先生指定的时辰,女方就可以起灵了。将棺枢起出后,马上泼在坑内一桶清水,扔下去两个苹果。与此同时,高高扬起花红纸钱。男方则在坟侧挖一穴,露出“新郎”棺柩的槽帮,将“新娘”埋入此穴,进行“夫妻”并骨合葬。葬罢,即在坟墓前,陈设酒果,焚化花红纸钱,举行合婚祭。男女双方的父母等家属(即两家亲家)边哭边道“大喜”。此后,男女两方便当做亲家来往了。

    其实,冥婚也是人的感情寄托所至。老人们出于疼爱想念儿女的心情,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旧时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以为出现一座孤坟,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

    总的说来,这些传统婚俗中的陋习,虽然也是避凶趋吉观念的曲折反映,但毕竟有悖世故人情,因而未能蔚风普及。

    121

    ◆曹操像

    旧时人们一般认为离婚再婚是最不道德很不吉利的事,往往会举行一些避邪仪式或禁忌活动,来避除往日邪气,去除婚姻带来的不幸。这一点在女子身上尤其体现,反映了对女性性别的歧视,是男权主义社会的历史写照。

    汉族及其他一些民族都忌讳婚姻破败。

    夫妻分离。认为夫妻白头到老,终身相伴是

    大幸福美满的姻缘,离婚则是人生的不幸。

    中因而是民间普遍忌讳的;而再婚者一般是经

    国过了一次以上不幸的婚姻的,因而再婚者也

    上有许多讲究,以避免灾祸或不幸再次发生。

    下离婚辟邪

    五中国传统婚俗,对于离婚的习俗带有

    千明显的避邪性质。比如在台湾,忌离婚忌

    年

    在家中写休书。为了趋吉辟邪,所以写离婚

    122

    ◆古代女子。在古代社会,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是被动的。

    书就多在废宅荒寺。俗谚云“休妻一片地,三年不生草”,民间是很忌讳的。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会举行离婚仪式来驱除离婚带来的不祥。如达斡尔族人认为离婚是极不吉利的事,如男方坚持离婚,要举行离婚仪式。仪式由娘家人主持,男人俯伏在地上,妻子跨过他的颈,然后在男家的炉灶和烟囱上缠一块白布,象征丈夫死亡,这样才算正式离婚。达斡尔人认为,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禳解离婚带来的不祥和晦暗的邪气。过去,居住在云南碧江一带的白族人离婚时,若男方在裁决之前反悔,男方就给岳父母一笔可观的钱财作为“洗辱费”。意思是:岳父母大人,我想休去你家的女儿,这是对你们最大的侮辱,现收下这点小意思,特表示我的歉意。同时把岳父母及妻子的兄弟姐妹请进家里,将最大的一头猪杀掉,大家吃一顿,还要喝上一晚的酒,直至岳父母喝得酩酊大醉为止。这样一来,女方所受的休弃之辱和离婚给女家带来的邪气都被洗刷得一干二净。这时作为“休妻证”的小木片,也要烧掉,化为灰烬。另外,拉祜族,傣族瑶族布朗族等民族都有某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离婚仪式,他们或将丝线用火烧断,或将木片一分为二,或将石片划线为界,或将白布对开,等等。

    再婚避邪

    由于再婚者都有一次或一次以上不幸婚姻的体验,或夫妇不和,或夫妇一方死亡,所以,再婚者在婚配对象的选择和婚姻仪式上有更多忌避,以免灾祸和不幸再次发生。

    旧时一般允许男子再娶,但禁忌妇女再嫁。所谓:“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男人再娶,一般以无子嗣为由。如有子,纳妾亦遭人非议。《中国礼俗学纲要》说:“有子纳妾,人多非刺,谓非齐家之道。”然旧时往往有嫌其妇年老貌丑而娶妾者。男子再娶,俗忌得新忘故,谓之“负心郎”。

    中国大多数民族忌娶寡妇。亡夫者为寡,民间以为,寡妇死去丈夫的魂魄常随其身,有娶之者,必受其祟。又以为娶了寡妇,人死后,到阴间将要与原夫争夺其身,所以娶寡妇成为民间一大忌讳。这是古代性歧视性压迫的历史写照。若男子丧妻续弦,则不忌寡妇,以为条件对等,命运相同。

    旧时民间寡妇改嫁时,有许多避邪习惯,并在许多方面有别于正常的婚姻嫁娶。如在江西河南一带,有寡妇再嫁,必走偏门后门或从墙壁上凿洞而出,不能走正门大门;嫁时还要在夜晚,且不用鼓乐,如果被人看见,人们便认为是不祥之兆,将有凶祸发生。避祸的办法就是对看见的人要狠狠唾骂几声。台湾俗间寡妇改嫁,也忌像初婚那样从娘家坐轿,必须徒步走到半路上再坐轿。有的寡妇还要在上轿的地方,丢下一件自己平时所穿的衣服,然后才放心上轿,据说这是为了避除前夫的灵魂跟随寡妇来到新夫家作祟。寡妇先走一段路的用意是让前夫的灵魂发生错觉,误以为她到某地去办事。当她在途中上了花轿后,前夫的灵魂再想跟去但无法找到她了,丢下旧衣就是为了让前夫的灵魂不可能再认出自己。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在民间被视为极其庄重的人生大事。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多子多孙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婚后的择吉文化核心就是祈子,又更多地表现为渴望多多益善生儿子。

    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意味着后继有

    人,香火不断。因此,民间有种种期盼怀孕

    大得子的习俗,采取向神祈祷施行巫术等方中式。祈子择吉的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国向本地神灵祈子上这是最普遍的求子方式。在河北省赵下县范庄有供奉龙牌的习俗。所谓龙牌是刻有五双龙的高大木牌,上面刻有“天地三界十方千真宰龙之神位”。求子者先要燃香,供奉供

    年

    品,虔诚地祈求说:“给个娃娃吧。”旁边站一老年妇女问:“要男要女?”祈子者说:“给个男娃娃吧。”然后跪拜。这时第一炷香烧完了。老年妇女燃上第二炷香,虔诚地说:“我为你求一个模样好看的身体壮的娃娃。你从哪里来?”求子者回答了从哪里来,她就从哪个方向寻找。这时求子者要向龙牌许愿,明年要给龙牌供奉。

    在当地还有一种祈子习俗套娃娃。求子者用蓝色棉线拴一硬币,然后用一根香挑着往高大的龙牌上贴,如果贴上了,126就是拦住了娃娃。也有的顺着龙牌雕刻的纹理往上挂,如果棉线果真挂在龙牌上,就算

    是套住了。如果拦住和套住了,就轻轻地说:“儿跟娘回家吧。”有时在求子时旁边站着一个有经验的老年妇女,这位老年妇女给求子者一个黄纸包。求子者得到后,要用手捂铜钱或硬币,或者把领到的黄纸包揣在怀里,不能跟别人说话,一路上小跑回家,放在卧床被下,按照那个老年妇女的说法:明年准能得到个大胖小子。

    向大自然求子

    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自然崇拜的阶段,中国民间崇拜石头,在原始人看来,石头是有灵性的,具有生命形态。而泰山一向以祈子灵验著称。上山祈愿生子一般在山顶壁霞祠,向碧霞元君祈诉。“泰”字在《易经

    泰卦》内表示“天地交而万物生”之意,很多人视其为妇女生子之卦,视碧霞元君为滋生万物主管生育的送子娘娘,能福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

    以灯求子

    在中国广大农村有元宵节有以灯祈子的习俗。晋北有摆灯山的习俗,即用灯盏摆字。元宵之夜,灯火通亮,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吉祥语。正月十六日晚上,千百盏灯熄灭的时候,只剩下的一盏叫做“子孙灯”。“子孙灯”被求子者虔诚地端回家后,供在灶神前,再添足油,求子夫妇要轮流守护整整一个晚上,不得让灯熄灭,果然生了儿子,还要举行还灯仪式。

    中国民俗语言讲究谐音,按照中国人的民俗观念,“灯”与“丁”谐音,因此灯就包含了“子”的寓意,现在以灯祈子的习俗在中国民间还有遗存。

    佩饰求子

    中国传统习俗认为佩戴某种装饰可以得子。装饰种类繁多,有的地区用自己的腰带换回产妇的红腰带,认为自己和产妇的红腰带可以发生感应。据《河川县志》载,中国的道教有道幡,幡尾上有“福”“寿”字,或者“富贵”字。无子者偷偷地剪下一块,佩戴在自己身上,可以得福生子。这种佩戴装饰习俗古已有之。《通典

    食货

    钱币》载,南朝梁武帝时,民间铸一种钱,称为“男钱”,妇女期盼儿子,往往把它佩戴在身上。据说三国时魏国的曹植作过《宜男花颂》。何谓宜男花呢?原来宜男花就是萱草。古代人认为佩萱草可以生子。

    其他尚有许多祈子习俗,例如节日祈子,祈子习俗遍布人类衣食住行等各个生活层面,传统中国人生活在祈求得子之喜的习俗氛围中。

    生育中的第一个先兆是“得喜”。中国人历来都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还不知道腹中是儿是女,既然有后,有身孕,那就意味着后世有人,可以传宗接代。择吉的内容也就包容在其中了。

    怀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从受孕到怀孕再到孕育生命,无不寄托着父母与长辈的祝福与希望。因此,自古便有许多吉俗与禁忌。

    受孕择吉日

    在古人看来,受孕是件极为严肃的事,因为未来小生命就是从此成长起来的,故对受孕规定了种种礼俗。《古今图书集成》载:“日月蚀而私者,生儿则多疾;日月晦朔弦望而私者,生儿则愚痴;疼虚铭绞了戾逐阵而私者,生儿多凶暴无礼。”民

    128

    ◆日蚀图。民间忌在日蚀或月蚀时受孕。

    间也有在日蚀或月蚀之时交媾受孕必生六指儿缺嘴婴的说法,对受孕时间禁忌很多。

    道教房中术对此也有涉猎,道教经典《抱朴子》云:“然行气宜知房中之术,所以尔者,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难得力也。”这也说男女交合受孕要依一定法则,否则效果不佳。

    古人交合受孕一般要选择黄道吉日,他们把受孕时间人体空间乃至星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到客观环境时空对人体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择吉意向。古人的受孕礼俗没有多少科学依据,大多只是一些联想。但是古人重视外部环境对受孕的影响或许也有某些合理因素,现代科学也证明星体的状况与人的行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

    孕妇起居择吉

    忌露宿野外。孕妇是不能在野外守夜的,因为夜晚野外多鬼崇,恐鬼煞的邪气伤害胎儿。尤其是在雾夜,更忌露宿野外,俗说会“雾(误)了胎儿”。

    忌采摘瓜果。下地采瓜上树摘果,是孕妇的一大忌讳。民俗将瓜果与胎儿作类比,认为摘了瓜果会感应胎儿早产。

    忌观看戏曲。各地民俗多有孕妇不宜看戏听曲的习俗,说法甚多,有的说看了傀儡戏,出生的孩子无骨或软骨;有的说会使婴儿长得像戏台上化了装的尤人;有的说会使胎儿面花。

    忌参加丧葬。“凶冲喜”不利胎儿。入丧家,到坟地,走抬过死人的路,都是不吉利的,因丧葬是凶事,有邪气秽气,以免冲犯孕妇,伤害胎儿。有的甚至还认为死人的阴魂可能会扑到孕妇身上,从而使母婴受害。

    忌进产妇家门。妇女怀孕后,不能随便去别人家串门,若不知不觉误入了生孩子的家门会惹下大祸。如这家人生的孩子长疱生疮或得了其他什么疾病,就叫做“遭菜饱”,意思是得了“重人疾病”(旧时又把孕妇称为“双人体”),把原因归于孕妇,这时孕妇就会被人指责。为防孕妇闯入,有的人家生了小孩后,就在门上挂把格筛,孕妇见了格筛便心里明白而不去串门了。

    忌参与婚娶。由于孕妇不洁的观念和“喜冲喜”的忌讳,孕妇不得参与嫁娶方面的事务。如观看嫁娶的场面,触摸新娘的嫁妆等等,都在禁忌之列。这一方面是害怕“喜冲喜”而影响到胎儿。

    忌接触神事。民间俗信以为,妇人的不洁是会亵渎神明的,孕妇更会如此。因此孕妇不能靠近神龛,不能参与祭祀,否则会污染神地,冒犯神祗。

    忌接近要地。在“男尊女卑”观念的支配下,旧时漠视妇女,歧视妇女是“灾星”“祸水”,事情要是办砸了,总要把罪名栽到妇女头上。尤其是孕妇,更是不祥之物,什么事只要接近孕妇,十有八九要倒霉。因此,为慎重起见,俗信是禁止孕妇到重要的场所去的。

    分娩是胎儿脱离母体降生世上的神圣时刻。因此在整个分娩的过程中,择吉习俗也很丰富。除了祝愿孕妇早日生,顺利生,母子平安外,也流露出讨取生男兆头的传统重男轻女思想,更存在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

    小生命的降临对于每一

    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高兴的事

    大情,在古代或者现代民间对于

    中临产,都存在着许多禁忌。

    国忌在原住处分娩:这是一

    上种十分古老的俗信,汉代王充

    下就在《论衡》中说:“讳妇人

    五乳子,以为不洁。将举吉事。

    千入山林,远行,度川泽者,皆

    年

    不与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墓庐道畔,逾月乃人,恶之甚也。”某些狩猎民族禁止在帐房里生孩子,一定要离开住室到外面去生,有的甚至规定要到羊圈中去生。据说是怕产妇的“不洁”之气冲犯了室内的弓弩等狩猎工具,再也捕获不到猎物了。

    忌在他人家中分娩:民间视“产子”为极秽的事情,对于即将分娩的孕妇的探访,一般不予留宿,惟恐外人的小孩生在自己家里,俗谚有“宁许人死,不许人生”之130说,意为宁可有客在其家病死,而不愿有客在其家临盆。据说,外人的孩子在自家分

    娩,这孩子会带走家里的“福气”,又有的说会因别人在此生孩子而影响到本家不能再生孩子,或者再也生不出如此有福气的好孩子。总之,将对这家主人大为不利。

    若有特殊情况,万一有人将孩子生在别人家里怎么办?这时就要新生孩子的父母亲出钱,在整个屋子里做一种叫“安龙”的法术。其法是请道士来念经贴符,据说可能驱除不祥,连地上的蚁虫都可以化除。

    忌回娘家分娩: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嫁出去后就成了婆家人,有如覆水难收。万一母子有什么差错,娘家也怕担当不起。最主要的,如果在娘家分娩,会因分娩的血污秽气给娘家带来“血光之灾”,还有的说若将小孩子生在娘家,娘家就会一辈子不发,除非将房屋的栋梁换去,方可化解。

    忌产房冲太岁:北方一带产妇分娩时,产床不能对着烟囱的墙,怕冲犯了“太岁”,有碍生育。俗信以为太岁神在地,与天上的岁星(木星)相应而行。天上为大,地下为小,冲犯了小太岁,六年内不能生育;冲犯了大太岁,十二年内不能生育。为了不致冲犯太岁,民间早就有“产图”的俗习,“产图”就是对产床方位的限定图示,至今仍在港台地区相沿成习。

    另外,对进出产房也限定极多,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禁止男人进入产房的习俗,北方某地俗信,妇女分娩时,如家中实在无妇女照顾,男人包括自己的丈夫给产妇做好了饭,必须用木杆拴住饭桶,然后挑进产房,而不得走进去。这种禁忌的原因,一是怕产妇不洁,对男人构成威胁,从此遭致厄运;二是男属阳,女属阴,分娩时女阴更是虚弱,难于与男性的阳盛相抗衡,因而对母婴不利。

    整个分娩过程中的择吉习俗,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尽合理甚至完全属于封建迷信的东西,需要今人用批判的眼光,去伪存真,移风易俗。

    生孩子,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之一。婴儿生命十分脆弱,而且人类本身的生存环境常受到风雨雷电严寒酷暑的侵袭,生命的成长要受到生存环境的考验,因此婴儿初降人世,各种各样的择吉习俗也就向他(她)迎来。

    婴儿降生,民间俗称“添喜”,还有称之为“临盆”“落地”。产妇在生产

    大后的一个月内不能做事,不能出门,叫坐中月子。在这一个月内,婴儿和母亲的身体国最为脆弱,由此形成了各种择吉礼仪,反

    上映了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对子孙后代健康下成长的祈望。

    五“报喜”

    千受民间长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年

    添喜也有大喜

    与小喜之分。

    生男,民间谓

    之“大喜”。

    也称“弄璋之

    喜”。有些人

    家生男后,往

    往要用大幅红

    布上书“弄璋

    之喜”挂于门

    相上,以向外

    132

    传递信息,光耀门庭。而◆《弄璋吉庆图》

    生了女儿,称为“小喜”,也称“弄瓦之喜”。

    听到女儿生下孩子的消息,娘家人一般都要派人来探视,大都是由母亲亲自探视,并给女儿带来滋补食物。旧时的习俗,往往要送给婴儿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长命锁”。还有的人家在孩子降生后,要到祖坟上烧钱化纸,磕头报讯,表示向祖宗报喜。

    “洗三”

    汉族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庆贺仪式,为小孩洗澡,谓之“洗三”,礼仪非常繁复。北京民间洗三礼仪,由收生婆为婴儿沐浴,洗罢将小儿脐带盘于肚上,涂抹烧过的明矾,用梅花包扎好。“洗三”仪式用的水非常讲究。一种是添加各种药,保护孩子少生疾病,一种是将花生栗子枣等各样果品往盆里添,含有“早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