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一代武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只是萧安奇怪,太孙自己也觉得奇怪,万没想到皇帝召回自己的圣旨来的这样快,但又十分理所当然。
要三关没有战事,他此时都该视察完九关,在回京的路上了。然而三关出了事,他在三关里耽搁了太久,视察军务之事已经不合适再继续下去,只得回京。
可想到回京后就再见不得萧安,日后还得三年等萧安回京述职才得一见,太孙心里就十分不是滋味。
萧安心里也有些舍不得太孙,不过太孙回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皇帝召回孙子,就是从孝道上来说,也违背不得,不然换当臣子的找个好点的理由回绝也是条法子。
因知道不舍也要离别,萧安倒是没多纠结,只是跟魏氏道:“虽是要过年了,陛下想念太孙,召太孙回去也没哪不对,不过陛下不像是那种人啊?”像那种慈父慈祖父心肠,让太孙的任务没完成就回去的人。
就萧安知道的,这个帝王虽然是想得多了些,疑心重了点,可在朝政上却是十分认真,就是太子哪点做得不好,当今也是当着朝臣的面也都骂的,像太孙这种情况,换谁都可能召太孙回去,就这位陛下不太可能,然而召了,里面必然有别的缘由。
魏氏心中也有些狐疑,然而她到底是萧安的娘,心机城府都在萧安之上,面上并未露出什么来,只是道:“太孙回去也没什么不好。”
萧安要三关的兵权,也已经要到了,他们母女如今也有了立足之地,虽她也不过小将,然而这份实权的体面可比当初当个侯夫人的得用太多。
到如今太孙这尊神,还是早送早好。时间一长,就容易出意外,她们母女可承担不起这个万一来。
萧安也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是太孙入朝,有坐镇三关,三关大胜这份功劳在,旁人也得把人往重里看,谁也轻忽不了,去不去六九关其实并不重要了。
所以萧安送太孙之时十分欢乐,虽然她有伤在身不能出城相送,但还是请了太孙到自己房间里说了好一阵子话的,还赠送了离别礼物。
算起来也是大手笔了,萧安直接把单凌一队护卫送给太孙,“这些人,都是没有身楔的良家子,你也用得顺手,就不如一直带在身边,总比没个使唤的人好。”
太孙当然不差使唤的人,但却差没有背景能够让他使唤的人,萧安也是见太孙对单凌好像还不差,单凌对太孙颇有好感,又想要单凌有前途一些,才将这队人给了太孙。
太孙本是不想要的。
因萧安的缘故,他对单凌的印象要比对之前护送他来边关的宿琼要好得多,也是宿琼一直与他保持着距离不如单凌说得上话,所以他对单凌就显得更好了些。
但萧安执意要给,太孙却是想到这队人都是萧安的亲卫,收下了那些好处先不说,就是单凌与萧安的关系,那也算是维系他与萧安之间情义的红线。
想到这一点,太孙也就收了。
单凌倒不是多想跟着太孙去京城,他还是喜欢在边关多一些。
萧安在说把他给太孙之前先给他透气说服了,“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我们说是一道长大也差不多了,如今我在三关里也算是立住了,要说把你放下去当个百户,日后提拔也容易,你也有个前程。可是单哥,跟着太孙的前程,比在边关拼杀的前程划算多了。你看这边关里的人,不说是各将领,就是个千户,都巴望着能进京去。你跟着太孙,也不是让你跟一辈子,要能混进京城的护城军里去,总比在边关卖命的强,你也能娶个媳妇,生一串孩子,要延续你单家的血脉,日后在京城里不管是子承父业还是读书科举,都比三关这地方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好地方去又何必在烂地头里受苦?
萧安为了单凌,也算是用心良苦。
结果单凌一句话就戳破了萧安的借口,“我知道公子放心不下太孙,我跟着去就是了。”
有好处是有好处,关键还是他是魏侯收养来保护萧安的,可这些年过去了,他也当萧安是自己亲妹子一般,亲妹子的心思,当哥哥的哪不明白,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去啊。
萧安顿时只得摸了摸鼻子,呵呵笑了,再吐不出之前的那堆狗屁话来。
单凌回头就去见了魏氏,把萧安的决定说了,见魏氏并没说什么,才低声道:“京城里再好,也不如边关里自在,但京里只有个王妃在,就想着,跟着太孙进了皇城,也能多打听点消息,总比在边关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萧安、魏氏、柳贞全留在了三关,京城里就得一个景王妃在,郡主又要守孝三年,王府得关门几年,也的确是差人。
南魏也好,北魏也好,就是单凌都看得明白,他们是靠不住的。
魏氏也随了萧安的意了,那本就是她爹留给外孙女的,她没打算对萧安的决定指手画脚,就嘱咐道:“自己先能在里面立足才重要,你先顾好了自己,别的听王妃的就好。”
单凌自然领命,魏氏又跟他说了许多京城各军中事,说了几个将领的出身爱好性格让单凌背下来,又说了些皇宫内外忌讳的事情。
太孙走那一日,是程锦安亲自去送的,能送走太孙,那张脸别笑得多荡漾,荡漾得旁人都不肖看了。
与太孙一道的还有石奎等,三关里该查的也查得差不多了,就三关里被关押的商户,有些完全不相干的也被放了出来,其他全部也将押解回京。
太孙盯着程锦安那张脸,很想说本皇孙不想走了,然而到底还是忍了下来,心里只担心萧安的伤几时能好。
也还好萧安保证每月都会给他一封信来,到时候让单凌转交给他,不然他为何舍得要萧安的亲卫呢。
太孙一走,魏九重也跟着走了,然而南魏的魏照盛却留了下来,并前来见了魏氏与柳贞。
萧安是第一次见到南魏这位长辈,然而魏氏跟柳贞却是早就知道魏九重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魏照盛也并不与他们客气,直言道:“不知敏兰可知晓陛下为何急召太孙回京?”
要说是快过年了,让太孙回去一家子团年祭祖,这事儿可能性不太大,就是南魏不算了解当今,也能从当今这些年在政事上的举措推出皇帝的脾性来,至少在祭祀上并不怎的看重,太孙虽是长孙,然而有太子在,在祭祀上也没太用得着太孙的地方。
南魏的人果然心思深沉,这是萧安听魏照盛那句话的想法,窥探圣意,一般人可干不来。
不过要说皇帝为何召太孙回京,放下六关与九关的巡查,她也没怎的想明白。
魏氏自皇帝的圣旨来之后就一直在想,将这三六关的事情想了个遍,也只想出了一点眉头出来,倒也没想过瞒着不说给南魏的人听,“许是因这三关的战事?”
这是嫌弃太孙太倒霉,担心六关九关里也会有战事?萧安有些飘忽的想。
不过魏照盛自然不会这么想,而是顺着三关的战事想到更多,“算上一台关的一万,整个蛮子有五六万的兵马,跟胡马关死磕了一个月,陛下这是怀疑谁了?”
萧安在旁边听得迷糊,柳贞知道她没听明白,不过没打算当着魏照盛的面说给她听。
魏氏倒是直接给萧安解了惑:“不是怀疑三关在跟蛮夷耍花腔,就是怀疑六关九关里有人跟蛮夷勾结,为蛮夷提供粮草。”
否则蛮夷没能进大庆的土地,在秋冬季节,不可能熬到一月这么久。
魏氏这么一说,萧安就明白了,她之前只顾着打仗,想着怎么把仗打赢,虽然也奇怪蛮子这么多人还能坚持这么久,但也只是想了想,就丢到了脑后。现在魏氏说出来,她心里也朝着魏照盛的方向想了。
不过萧安对六关的事情知道得多一些,就道:“六关的粮草官早就被抓了,粮草调集没那么容易,那就是九关?”
萧安说完这话看了柳贞一眼,柳贞的面色如常,道:“许是。”
不过这种事情他们也无能为力,皇帝起疑心的臣子多去了,但也没真对几个人出手,若他们在皇帝没出手之前有什么惹人嫌疑的动作,反而是给自己没事儿找事,也只能是看陛下怀疑到谁的身上。
魏照盛也知道此事只能如此,因年后大约南魏就要正式入仕,就是皇帝心中有什么想法,想来也要等到年后才会有所动作,南魏入了朝倒也好应对,就与魏氏道:“想来这也是年后的事情,敏兰跟小安你们心里也要有个数。魏家彼时也会及时与你们送信,好尽早应对。”
这是要双方结盟了,不管是萧安还是魏氏虽然都不想跟南魏太过亲近,但也没想过疏离,自然是应允。且魏侯翻案之事,还得因此事有些波澜,这也非她们母女一方所能。她们母女,日后不能与南魏面上太过亲近,然而也绝不可能会疏离了去。
双方就此说定,因魏照盛要赶往魏家祖地参加家族祭祀,也跟着就此别过。
三关里顿时就是萧安与魏氏等人的天下了,不过萧安因伤在身,许多事情都是魏氏与柳贞在做。
就是常凤,等着太孙走后,特挑了个日子打算带着兵马回到六关。
“蛮子那事儿,我就觉得奇怪,就是他们从大庆里换了几年粮食,难不成就是为了来打仗的?”临走前,常凤也在跟萧安嘀咕这个事情。
常凤被塔塔族追着围困之时,后来也趁机毁过塔塔族的粮草,马要吃的草草原上倒是不少,但供应士兵们吃的粮食竟也不少,要把胡马关里那几万算上,就说是三关里悄悄交易的,也要好几年才能累积到那么多,这一点一直憋在常凤心里。
萧安靠在床上,道:“你烧塔塔族的粮草之时可... -->>
不只是萧安奇怪,太孙自己也觉得奇怪,万没想到皇帝召回自己的圣旨来的这样快,但又十分理所当然。
要三关没有战事,他此时都该视察完九关,在回京的路上了。然而三关出了事,他在三关里耽搁了太久,视察军务之事已经不合适再继续下去,只得回京。
可想到回京后就再见不得萧安,日后还得三年等萧安回京述职才得一见,太孙心里就十分不是滋味。
萧安心里也有些舍不得太孙,不过太孙回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皇帝召回孙子,就是从孝道上来说,也违背不得,不然换当臣子的找个好点的理由回绝也是条法子。
因知道不舍也要离别,萧安倒是没多纠结,只是跟魏氏道:“虽是要过年了,陛下想念太孙,召太孙回去也没哪不对,不过陛下不像是那种人啊?”像那种慈父慈祖父心肠,让太孙的任务没完成就回去的人。
就萧安知道的,这个帝王虽然是想得多了些,疑心重了点,可在朝政上却是十分认真,就是太子哪点做得不好,当今也是当着朝臣的面也都骂的,像太孙这种情况,换谁都可能召太孙回去,就这位陛下不太可能,然而召了,里面必然有别的缘由。
魏氏心中也有些狐疑,然而她到底是萧安的娘,心机城府都在萧安之上,面上并未露出什么来,只是道:“太孙回去也没什么不好。”
萧安要三关的兵权,也已经要到了,他们母女如今也有了立足之地,虽她也不过小将,然而这份实权的体面可比当初当个侯夫人的得用太多。
到如今太孙这尊神,还是早送早好。时间一长,就容易出意外,她们母女可承担不起这个万一来。
萧安也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是太孙入朝,有坐镇三关,三关大胜这份功劳在,旁人也得把人往重里看,谁也轻忽不了,去不去六九关其实并不重要了。
所以萧安送太孙之时十分欢乐,虽然她有伤在身不能出城相送,但还是请了太孙到自己房间里说了好一阵子话的,还赠送了离别礼物。
算起来也是大手笔了,萧安直接把单凌一队护卫送给太孙,“这些人,都是没有身楔的良家子,你也用得顺手,就不如一直带在身边,总比没个使唤的人好。”
太孙当然不差使唤的人,但却差没有背景能够让他使唤的人,萧安也是见太孙对单凌好像还不差,单凌对太孙颇有好感,又想要单凌有前途一些,才将这队人给了太孙。
太孙本是不想要的。
因萧安的缘故,他对单凌的印象要比对之前护送他来边关的宿琼要好得多,也是宿琼一直与他保持着距离不如单凌说得上话,所以他对单凌就显得更好了些。
但萧安执意要给,太孙却是想到这队人都是萧安的亲卫,收下了那些好处先不说,就是单凌与萧安的关系,那也算是维系他与萧安之间情义的红线。
想到这一点,太孙也就收了。
单凌倒不是多想跟着太孙去京城,他还是喜欢在边关多一些。
萧安在说把他给太孙之前先给他透气说服了,“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我们说是一道长大也差不多了,如今我在三关里也算是立住了,要说把你放下去当个百户,日后提拔也容易,你也有个前程。可是单哥,跟着太孙的前程,比在边关拼杀的前程划算多了。你看这边关里的人,不说是各将领,就是个千户,都巴望着能进京去。你跟着太孙,也不是让你跟一辈子,要能混进京城的护城军里去,总比在边关卖命的强,你也能娶个媳妇,生一串孩子,要延续你单家的血脉,日后在京城里不管是子承父业还是读书科举,都比三关这地方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好地方去又何必在烂地头里受苦?
萧安为了单凌,也算是用心良苦。
结果单凌一句话就戳破了萧安的借口,“我知道公子放心不下太孙,我跟着去就是了。”
有好处是有好处,关键还是他是魏侯收养来保护萧安的,可这些年过去了,他也当萧安是自己亲妹子一般,亲妹子的心思,当哥哥的哪不明白,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去啊。
萧安顿时只得摸了摸鼻子,呵呵笑了,再吐不出之前的那堆狗屁话来。
单凌回头就去见了魏氏,把萧安的决定说了,见魏氏并没说什么,才低声道:“京城里再好,也不如边关里自在,但京里只有个王妃在,就想着,跟着太孙进了皇城,也能多打听点消息,总比在边关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萧安、魏氏、柳贞全留在了三关,京城里就得一个景王妃在,郡主又要守孝三年,王府得关门几年,也的确是差人。
南魏也好,北魏也好,就是单凌都看得明白,他们是靠不住的。
魏氏也随了萧安的意了,那本就是她爹留给外孙女的,她没打算对萧安的决定指手画脚,就嘱咐道:“自己先能在里面立足才重要,你先顾好了自己,别的听王妃的就好。”
单凌自然领命,魏氏又跟他说了许多京城各军中事,说了几个将领的出身爱好性格让单凌背下来,又说了些皇宫内外忌讳的事情。
太孙走那一日,是程锦安亲自去送的,能送走太孙,那张脸别笑得多荡漾,荡漾得旁人都不肖看了。
与太孙一道的还有石奎等,三关里该查的也查得差不多了,就三关里被关押的商户,有些完全不相干的也被放了出来,其他全部也将押解回京。
太孙盯着程锦安那张脸,很想说本皇孙不想走了,然而到底还是忍了下来,心里只担心萧安的伤几时能好。
也还好萧安保证每月都会给他一封信来,到时候让单凌转交给他,不然他为何舍得要萧安的亲卫呢。
太孙一走,魏九重也跟着走了,然而南魏的魏照盛却留了下来,并前来见了魏氏与柳贞。
萧安是第一次见到南魏这位长辈,然而魏氏跟柳贞却是早就知道魏九重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魏照盛也并不与他们客气,直言道:“不知敏兰可知晓陛下为何急召太孙回京?”
要说是快过年了,让太孙回去一家子团年祭祖,这事儿可能性不太大,就是南魏不算了解当今,也能从当今这些年在政事上的举措推出皇帝的脾性来,至少在祭祀上并不怎的看重,太孙虽是长孙,然而有太子在,在祭祀上也没太用得着太孙的地方。
南魏的人果然心思深沉,这是萧安听魏照盛那句话的想法,窥探圣意,一般人可干不来。
不过要说皇帝为何召太孙回京,放下六关与九关的巡查,她也没怎的想明白。
魏氏自皇帝的圣旨来之后就一直在想,将这三六关的事情想了个遍,也只想出了一点眉头出来,倒也没想过瞒着不说给南魏的人听,“许是因这三关的战事?”
这是嫌弃太孙太倒霉,担心六关九关里也会有战事?萧安有些飘忽的想。
不过魏照盛自然不会这么想,而是顺着三关的战事想到更多,“算上一台关的一万,整个蛮子有五六万的兵马,跟胡马关死磕了一个月,陛下这是怀疑谁了?”
萧安在旁边听得迷糊,柳贞知道她没听明白,不过没打算当着魏照盛的面说给她听。
魏氏倒是直接给萧安解了惑:“不是怀疑三关在跟蛮夷耍花腔,就是怀疑六关九关里有人跟蛮夷勾结,为蛮夷提供粮草。”
否则蛮夷没能进大庆的土地,在秋冬季节,不可能熬到一月这么久。
魏氏这么一说,萧安就明白了,她之前只顾着打仗,想着怎么把仗打赢,虽然也奇怪蛮子这么多人还能坚持这么久,但也只是想了想,就丢到了脑后。现在魏氏说出来,她心里也朝着魏照盛的方向想了。
不过萧安对六关的事情知道得多一些,就道:“六关的粮草官早就被抓了,粮草调集没那么容易,那就是九关?”
萧安说完这话看了柳贞一眼,柳贞的面色如常,道:“许是。”
不过这种事情他们也无能为力,皇帝起疑心的臣子多去了,但也没真对几个人出手,若他们在皇帝没出手之前有什么惹人嫌疑的动作,反而是给自己没事儿找事,也只能是看陛下怀疑到谁的身上。
魏照盛也知道此事只能如此,因年后大约南魏就要正式入仕,就是皇帝心中有什么想法,想来也要等到年后才会有所动作,南魏入了朝倒也好应对,就与魏氏道:“想来这也是年后的事情,敏兰跟小安你们心里也要有个数。魏家彼时也会及时与你们送信,好尽早应对。”
这是要双方结盟了,不管是萧安还是魏氏虽然都不想跟南魏太过亲近,但也没想过疏离,自然是应允。且魏侯翻案之事,还得因此事有些波澜,这也非她们母女一方所能。她们母女,日后不能与南魏面上太过亲近,然而也绝不可能会疏离了去。
双方就此说定,因魏照盛要赶往魏家祖地参加家族祭祀,也跟着就此别过。
三关里顿时就是萧安与魏氏等人的天下了,不过萧安因伤在身,许多事情都是魏氏与柳贞在做。
就是常凤,等着太孙走后,特挑了个日子打算带着兵马回到六关。
“蛮子那事儿,我就觉得奇怪,就是他们从大庆里换了几年粮食,难不成就是为了来打仗的?”临走前,常凤也在跟萧安嘀咕这个事情。
常凤被塔塔族追着围困之时,后来也趁机毁过塔塔族的粮草,马要吃的草草原上倒是不少,但供应士兵们吃的粮食竟也不少,要把胡马关里那几万算上,就说是三关里悄悄交易的,也要好几年才能累积到那么多,这一点一直憋在常凤心里。
萧安靠在床上,道:“你烧塔塔族的粮草之时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