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吕氏瞪大双眼,仰天而倒。
卡在脖子上的刀碰到地面,弹跳了一下,当啷一声落到一边。
朱允炆急忙上前查看,扶起了吕氏。
朱允炆大恸,哭出声来。
突然,朱允炆被捂住了嘴。
“殿下莫哭,还是先料理后事吧。”
是毛易的声音!
朱允炆强自止住哭声。
果然,来者正是毛易,一身黑衣,蒙着青巾。
“殿下,陛下对吕氏如此,已经是最大的恩典。”
“陛下吩咐,此事,就此打住,不可声张。”
……
第二日,应天传出一条消息: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一大早乘轿回娘家省亲了。
朱允炆亲自送轿子出宫。
轿子边只有几名锦衣卫随行。
很多人这条消息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作为皇帝的母亲,省亲居然如此简陋!
这是继承了先皇朴素、节俭的作风。
想想这些天来,朱允炆一切都按照洪武朝的规矩来。
改过来的规矩又全都改回去了。
本来,洪武大帝死了,来了一个建文帝,官员们觉得好日子来了。
因为洪武朝的规矩实在是太多了,对于官员们的束缚太紧了,对于官员们的惩罚太过严酷和血腥。
犯一点小错误,就会受惩罚,甚至是被杀头。
万一与哪个大案发生点联系,就免不了被诛连九族。
洪武,自然是以猛治国。
建文,自然是以仁为本。
果然,建文帝登基之初就公布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提高文官级别,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普遍上浮一级。
与洪武帝相比,朱允炆对于大臣显然是温和多了。
大臣们在上朝、办事之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
终于,洪武朝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启了,大臣们均是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天,朱允炆的性格大变。
从过去的宽仁温和变成了易怒狂暴!
辱骂惩罚与他亲近的大臣!并且是故意挑刺!
蛮横无理,毫无道理可讲!
特别是对于解缙,虽说此人有才无德,但也不至于被如此侮辱。
朱允炆做得实在是有些过份。
说过的话,居然还可以不算,刚刚提拔了六部官员,马上又回到了过去。
朱允炆同意编写《建文大典》,后来又改回《洪武大典》,后来又让编《建文大典》,近期又让编《洪武大典》。
就这么一部大典,思路换来换去,总编纂由解缙换成了方孝孺。
就因为这部大典的名称问题,把解缙几乎整得死去活来、差点疯掉。
大臣们感到,朱允炆过去那种温良谦让,都是装出来的。
能力上根本比不过先皇,他就在暴虐上超过先皇!
现在看,朱允炆对于大臣的暴虐不仅仅是向先皇看齐,更有赶超的趋势。
先皇整人总还给出个理由。
朱允炆整人连理由都不给,就算给出理由,也是牵强附会、不能服人。
……
朱允炆还没有来,大臣们都默然,木木地站着。
谁也不知道今天有哪个大臣会倒霉。
至于燕王正杀向真定,耿炳文会不会执行“不抵抗”政策,四品以下的官员也不怎么关心了。
改朝换代又如何?
燕王攻下应天,当上了皇帝,总不能把上一朝的官员全都杀光吧?
就算是清君侧之恶,那也是三品以上的、位高权重的、与朱允炆亲近的人。
今天大殿中新来了一个人,是翰林院的方孝孺。
在洪武一朝,方孝孺负责教授皇子皇孙们的功课,因此不必上朝。
再后来,朱元璋让方孝孺专门去吴王府教吴王朱允熥功课,也不必上朝。
朱允炆从监国、登基到现在,方孝孺一直潜心研究学问,深居简出,人们几乎把他... -->>
吕氏瞪大双眼,仰天而倒。
卡在脖子上的刀碰到地面,弹跳了一下,当啷一声落到一边。
朱允炆急忙上前查看,扶起了吕氏。
朱允炆大恸,哭出声来。
突然,朱允炆被捂住了嘴。
“殿下莫哭,还是先料理后事吧。”
是毛易的声音!
朱允炆强自止住哭声。
果然,来者正是毛易,一身黑衣,蒙着青巾。
“殿下,陛下对吕氏如此,已经是最大的恩典。”
“陛下吩咐,此事,就此打住,不可声张。”
……
第二日,应天传出一条消息: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一大早乘轿回娘家省亲了。
朱允炆亲自送轿子出宫。
轿子边只有几名锦衣卫随行。
很多人这条消息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作为皇帝的母亲,省亲居然如此简陋!
这是继承了先皇朴素、节俭的作风。
想想这些天来,朱允炆一切都按照洪武朝的规矩来。
改过来的规矩又全都改回去了。
本来,洪武大帝死了,来了一个建文帝,官员们觉得好日子来了。
因为洪武朝的规矩实在是太多了,对于官员们的束缚太紧了,对于官员们的惩罚太过严酷和血腥。
犯一点小错误,就会受惩罚,甚至是被杀头。
万一与哪个大案发生点联系,就免不了被诛连九族。
洪武,自然是以猛治国。
建文,自然是以仁为本。
果然,建文帝登基之初就公布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提高文官级别,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普遍上浮一级。
与洪武帝相比,朱允炆对于大臣显然是温和多了。
大臣们在上朝、办事之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战战兢兢。
终于,洪武朝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启了,大臣们均是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天,朱允炆的性格大变。
从过去的宽仁温和变成了易怒狂暴!
辱骂惩罚与他亲近的大臣!并且是故意挑刺!
蛮横无理,毫无道理可讲!
特别是对于解缙,虽说此人有才无德,但也不至于被如此侮辱。
朱允炆做得实在是有些过份。
说过的话,居然还可以不算,刚刚提拔了六部官员,马上又回到了过去。
朱允炆同意编写《建文大典》,后来又改回《洪武大典》,后来又让编《建文大典》,近期又让编《洪武大典》。
就这么一部大典,思路换来换去,总编纂由解缙换成了方孝孺。
就因为这部大典的名称问题,把解缙几乎整得死去活来、差点疯掉。
大臣们感到,朱允炆过去那种温良谦让,都是装出来的。
能力上根本比不过先皇,他就在暴虐上超过先皇!
现在看,朱允炆对于大臣的暴虐不仅仅是向先皇看齐,更有赶超的趋势。
先皇整人总还给出个理由。
朱允炆整人连理由都不给,就算给出理由,也是牵强附会、不能服人。
……
朱允炆还没有来,大臣们都默然,木木地站着。
谁也不知道今天有哪个大臣会倒霉。
至于燕王正杀向真定,耿炳文会不会执行“不抵抗”政策,四品以下的官员也不怎么关心了。
改朝换代又如何?
燕王攻下应天,当上了皇帝,总不能把上一朝的官员全都杀光吧?
就算是清君侧之恶,那也是三品以上的、位高权重的、与朱允炆亲近的人。
今天大殿中新来了一个人,是翰林院的方孝孺。
在洪武一朝,方孝孺负责教授皇子皇孙们的功课,因此不必上朝。
再后来,朱元璋让方孝孺专门去吴王府教吴王朱允熥功课,也不必上朝。
朱允炆从监国、登基到现在,方孝孺一直潜心研究学问,深居简出,人们几乎把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