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旧唐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军士释之,独执遐休诛之。
初璠在浙西,缮城壕。役人掘得方石,上有十二字,云:“山有石,石有玉, 玉有瑕,瑕即休。”璠视莫知其旨,京口老人讲之曰:“此石非尚书之吉兆也。尚 书祖名崟,崟生础,是山有石也。础生尚书,是石有玉也。尚书之子名遐休,休, 绝也。此非吉征。”果赤族。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祖渭。大父宁。餗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甲科,文史兼 美,四迁至考功员外郎。长庆初,策召贤良,选当时名士考策,餗与白居易俱为考 策官,选文人以为公。寻以本官知制诰,迁库部郎中,充职。四年,为张又新所构, 出为常州刺史。太和初,入为太常少卿。二年,以本官知制诰。三年七月,拜中书 舍人。四年九月,权知礼部贡举。五年,榜出后,正拜礼部侍郎。凡典礼闱三岁, 所选士七十五人,得其名人多至公卿者。七年五月,转兵部侍郎。八年十一月,迁 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九年四月,检校礼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制出未 行,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金紫阶,封姑臧男,食邑三百户。未几,加集贤殿 学士,监修国史。
其年十一月,李训事发,兵交殿廷,禁军肆掠。餗易服步行出内,潜身人间。 翌日,自投神策军,与王涯等皆族诛。餗虽中立自持,然不能以身犯难,排斥奸纤, 脂韦其间,遂至覆族。逢时多僻,死非其罪,世多冤之。
舒元舆者,江州人。元和八年登进士第,释褐诸府从事。太和初,入朝为监察, 转侍御史。
初,天宝中,玄宗祀九宫坛,次郊坛行事,御署祝板。元舆为监察,监祭事, 以为太重,奏曰:“臣伏见祀九宫贵神祝板九片,陛下亲署御名,及称臣于九宫之 神。臣伏以天子之尊,除祭天地宗庙之外,无合称臣者。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 而贵神以九宫为目,是宜分方而守其位。臣数其名号,太一、天一、招摇、轩辕、 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也。此九神,于天地犹子男也,于日月犹侯伯也。 陛下为天子,岂可反臣于天之子男耶?臣窃以为过。纵阴阳者流言其合祀,则陛下 当合称‘皇帝遣某官致祭于九宫之神’,不宜称臣与名。臣虽愚瞽;未知其可。乞 下礼官详议。”从之。寻转刑部员外郎。
元舆自负奇才,锐于进取,乃进所业文章,乞试效用,宰执谓其躁竞。五年八 月,改授著作郎,分司东都。时李训丁母忧在洛,与元舆性俱诡激,乘险蹈利,相 得甚欢。及训为文宗宠遇,复召为尚书郎。九年,以右司郎中知台杂。七月,权知 中丞事。九年,拜御史中丞,兼判刑部侍郎。是月,以本官同平章事,与训同知政 事。而深谋诡算,荧惑主听,皆生于二凶也。训窃发之日,兵自内出。元舆易服单 马出安化门,为追骑所擒,送左军族诛之。
郭行余者,亦登进士第。太和初,累官至楚州刺史。五年,移刺汝州,兼御史 中丞。九月,入为大理卿。李训在东都时,与行余亲善,行余数相饷遗,至是用为 九列,十一月,训欲窃发,令其募兵,乃授邠宁节度使。训败,族诛。
罗立言者,父名欢。贞元末,登进士第。宝历初,检校主客员外郎,为盐铁河 阴院官。二年,坐籴米不实,计赃一万九千贯,盐铁使惜其吏能,定罪止削所兼侍 御史。太和中,为司农少卿,主太仓出纳物,以货厚赂郑注,李训亦重之。训将窃 发,须兵集事,以京兆府多吏卒,用立言为京兆少尹,知府事。训败日,族诛。
长安县令孟琯贬硖州长史,万年县令姚中立朗州长史。以两县捕贼官受立言指 使故也。初立言集两县吏卒,万年捕贼官郑洪惧祸托疾,既而诈死,令家人丧服聚 哭。姚中立阴知其故,恐以诈闻,不免其累,乃以状告洪之诈。仇士良拘洪入军, 洪衔中立之告,谓士良曰:“追集所由,皆因县令处分,予何罪也。”故中立坐贬, 洪免死。
李孝本者,宗室之子也。累官至刑部郎中,而依于训、注以求进。舒元舆作相, 训用孝本知台杂,权知中丞事,最预训谋。窃发之日,孝本从人杀内官十余人于殿 廷。知事不济,单骑走投郑注。至咸阳西原,为追骑所捕,族诛之。坐训、注而族 者,凡十一家,人以为冤。
史臣曰:王者之政以德,霸者之政以权。古先后王,率由兹道,而遂能息人靖 乱,垂统作则者。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独胜,盖在得其术,则事无后艰。 昭献皇帝端冕深帷,愤其厮养,欲铲宫居之弊,载澄刑政之源。当宜礼一代正人, 访先朝耆德,修文教而厚风俗,设武备以服要荒。俾西被东渐,皆陶于景化;柔祗 苍昊,必降于阙祥,自然怀德以宁,无思不服。况区区宦者,独能悖化哉?故竖刁、 易牙,不废齐桓之霸;韩嫣、籍孺,何妨汉帝之明。盖有管仲、亚夫之贤,属之以 大政故也。此二君者,制御阍寺,得其道也。而昭献忽君人之大体,惑纤狡之庸儒。 虽终日横经,连篇属思,但得好文之誉,庸非致治之先。且李训者,狙诈百端,阴 险万状,背守澄而劝鸩,出郑注以擅权。只如尽陨四星,兼权八校,小人方寸,即 又难知。但虑为蚤虱而采溪荪,翻获螾蜓之患也。呜呼明主!夫何不思,遽致血溅 黄门,兵交青琐。苟无籓后之势,黄屋危哉!涯、餗绰有士风,晚为利丧,致身鬼 蜮之伍,何逃瞰室之灾。非天不仁,子失道也!
赞曰:奭、旦兴周,斯、高亡秦。祸福非天,治乱由人。训、注奸伪,血颓象 魏。非时乏贤,君迷倒置。
<b>部分译文</b>
李训,肃宗时宰相李揆之族孙。原名李仲言。进士及第。形貌魁梧,神情潇洒大方,言辞机智思维敏捷,善解人意。宝历年间,他的叔父李逢吉任宰相,因李训阴险善于谋划,越发亲近和厚待他。当初与茅汇等人打算中伤李程,等到武昭之事发作,李训获罪远远流放岭南,后遇赦才得以回京。又遭母丧,居处洛中。
这时李逢吉任留守,想重做宰相,加上深恨裴度,时常郁郁不乐。李训理解他的心思,便出奇计打动他。李训自称同郑注有交情。李逢吉信以为真,交给李训价值数百万的金帛珍宝,让他带到长安,用以贿赂郑注。郑注得了贿赂十分高兴,寻机将李训推荐给中尉王守澄,王守澄便将郑注的炼药术、李训的易学造诣,一并推荐给文宗。王守澄说李训衣著粗鄙,难入宫禁,皇上便命他改换戎装,号称王山人,同郑注一道入宫。皇上听他分析易理,觉得不同凡响。等到李训脱下戎装,便留在京师了。大和八年(834),李训从一无官阶补任四门助教,被皇上召入内殿,面赐绯衣银鱼袋。这年十月,调任国子周易博士,充当翰林侍讲学士。入院那天,皇上赐宴,宣召法曲弟子二十人到院中演奏法曲以示恩宠。中书门下两省谏官俯身阁下极力劝谏,说李训为人奸邪,海内尽知,不宜让他侍奉圣上。皇上始终不听。
文宗性情正直嫉恨邪恶,觉得宦官所享权力恩宠过多,日后会成祸根,加上元和末年那帮“诛杀叛逆”的人尚在身边,虽然表面上重用他们,内心却不能忍受。想要斩草除根,报仇雪恨,但身陷深宫,难对将相明说。先前曾与侍讲宋申锡谋划,谋划未妥,却差点被反咬,从此宦官更加横行。现因郑注受王守澄宠幸,让他协助李训,想来宦官们不会生疑。李训到翰林院后,乘讲解易理之时,不时谈及宦官之事,便一再表示愤激,以打动皇上。皇上因他极善分析,认为他必能成事,于是吐露真心同李训、郑注商议。从此二人获宠,意见无不被采纳,但密谋之事往往流传到外面。皇上担心宦官猜疑,便将五条易义理的详注,诏示百官览阅,有能超过李训之说解者给予奖赏,其用心是想让百官知道皇上不过把李训当作师友宠幸而已。大和九年(835)七月,李训改任兵部郎中、知制诰,充任翰林学士。九月,升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依例赐紫服金鱼袋。诏令李训于平章职事之闲暇,三五日到翰林院去一次。
李训既掌大权,立即策划诛杀宦官。宦官陈弘庆,自从元和末年享受诛杀叛逆的美名,忠义之士无不愤恨。当时陈弘庆任襄阳监军,便将他从汉南召回,等他行至青泥驿,派人用御赐之杖将他打死。王守澄从长庆以来执掌枢密院,统率禁军,作威作福。李训做宰相后,让王守澄任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罢免他统率禁军之权,不久赐药酒将他毒杀。此后李训愈加受皇上恩宠,每逢在便殿奏对,别的宰相没有不顺着他说话的,宦官或禁军遇见他都恭敬揖拜。李训原本靠精细机智成功,到他门下趋炎附势的,大都是狂放怪诞阴险奇异的人,李训当时也能启用一些正直之人,利用他们的崇高声望,来安定人心。天下的人,有寄希望于李训实现国家太平的,不只是皇上被他的话所迷惑。
李训虽由郑注引荐得以重用,等到他官高禄厚,便与郑注势不两立,假托朝中朝外相应合,派郑注出京任凤翔节度使。等到诛杀宦官时,便同时设法除掉郑注。约定当年十一月诛杀宦官,必须凭借兵力,于是派大理卿郭行余任。。宁节度使,户部尚书王。。任太原节度使,京兆府少尹罗立言临时掌管太尹职务,太府卿韩约为金吾街使,刑部郎中知杂李孝本临时掌管中丞职务,这些人均系李训心腹。要求王。。、郭行余赴镇之前,广为召募豪侠及金吾府随从,协助完成大事。
当月二十一日,皇上驾临紫宸殿。朝臣分班站定,韩约不报平安,奏道:“金吾左仗院石榴树,夜来有甘露,臣已具状奏禀。”于是手舞足蹈再拜,宰相百官依次称贺。李训奏道:“甘露降下吉祥,俯(福)在宫禁。陛下应亲幸左仗院观看。”即刻退班,皇上乘软轿出紫宸门,由含元殿东阶升殿,宰相侍臣分立于侧阶,文武两班官员,列队站立殿前。皇上命宰相及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先去察看,看罢回来,奏道:“臣等担心并非真的甘露,不敢轻易发言。一言既出,四方必来称贺。”皇上道:“韩约胡说吗?”于是命左右军中尉、枢密内臣前去察看。
中尉、枢密去后,李训召王。。、郭行余说道:“来领圣旨!”王。。害怕不敢上前,郭行余独自拜于殿下。当时两镇官兵,皆手持武器守候在丹凤门外,李训已下令召他们前来,只有王。。的随从军士入宫,郭行余的军队竟然不来。中尉、枢密来到左仗院,听见帐幕下有兵器声,惊恐跑出,把门人打算将门锁上,被宦官呵叱,手持门闩而不敢放下。内官回禀皇上,韩约心惧汗流,不敢抬头。宦官问他:“将军为何到这地步?”又奏道:“事情紧急,请陛下入内。”随即举软轿迎接皇上。李训在殿上呼叫:“金吾卫士上殿来,护卫圣驾的,人人重赏。”内官踢倒殿后屏风,抬轿疾奔,李训攀住软轿喊道:“陛下不能入内。”金吾卫士数十人,跟随李训入内宫。罗立言率府中役卒从东边冲过来,李孝本率府中役卒从西边冲过来,共四百余人,上殿大打出手,内官死伤数十人。李训这时愈加焦急,绕道进入宣政门。皇上怒目呵叱他,内官郄志荣奋力挥拳击中他的胸部,李训立即僵仆在地。皇上进入东上阁门,门便关闭,内官连声呼喊万岁。一会儿,内官率禁兵五百人,拔刀冲出阁门,逢人便杀。宰相王涯、贾饣束、舒元舆正在中书署衙会餐,听说祸事发生便逃走了,众官署吏员被杀死六七百人。
当天,李训中拳仆地,知事已失败,便单人匹马跑到终南山,投奔寺僧宗密。宗密同李训素来相好,打算给李训剃发让他藏在寺中,被手下人劝止,于是李训只好奔凤翔,企图投靠郑注。出了终南山,便被周至守将宗楚捉住,加了械具押送京师。行至昆明池,李训害怕到军中倍受拷打,便对兵士说:“到处有兵,捉住我就能富贵,不如携带我的首级前行,免被别人夺取。”于是兵士杀了李训,带着他的首级赶路。李训弟仲景、隔房堂弟户部员外郎李元皋,皆被诛伏法。
仇士良因宗密收容李训,派人将他绑赴左军,谴责他犯有不举报之罪,打算将他处死。宗密镇静自若地说:“贫僧认识李训很久了,也知他反叛朝廷。然而本师教导佛法,遇苦难即解救,不吝惜自己的生命,纵然一死本也甘心。”中尉鱼弘志赞扬他的品格,奏请赦免他的罪过。
郑注,绛州翼城人,最初以药术交游于长安权豪之门。本姓鱼,冒姓郑氏,故当时号称鱼郑,郑注被重用时,人们称他为“水族”
元和十三年(818),李訫任襄阳节度使,郑注前往投靠他。李訫得益于他的药力,因而优礼相待,委用他为节度衙推。郑注跟从李訫移镇徐州,又任职事,军政大事之可否,李訫均与他商议决定。郑注为人诡秘阴险狡猾,善于揣摩他人心思,与李訫筹划商议,从无不符合李訫意图的。然而他心怀邪念玩弄手段,专好作威作福,军府上下都认为是个祸根。当时王守澄为徐州监军,非常恼恨郑注。一日,将军中舆论以郑注为祸害之事告诉李訫,李訫道:“他虽如此,但的确是个奇才。将军试同他交谈,如果不满意,再让他离开犹未为晚。”李訫即令郑注谒见监军,王守澄开始面有难色,及至让他坐下同他谈话,郑注机警善辩谈锋纵横,完全符合王守澄的心意,于是请入内室,促膝而谈心志契合,真是相见恨晚。次日,王守澄对李訫道:“的确如公所言,实在是个奇士啊。”从此郑注任意出入王守澄之门,毫无阻碍。李訫任用他为巡官,当作贵宾对待。
及至王守澄入朝执掌枢密院,时值长庆、宝历之际,国政多为他所垄断。郑注白昼蛰伏夜间活动,结交拉拢赠遗贿赂,起初只是那些谗邪奸狡之徒依附他以图进取,数年之后,大官权臣,都争相挤进他的门庭。屡屡在山东、京西诸军任职,历任卫佐、评事、御史,又检校库部郎中,任昭义节度副使。直到郑注以阴私之事诬陷宋申锡,恪守人道的正直之士,这才对他怒目相看。
大和七年(833),郑注被免去。。宁行军司马,召入京师,御史李款于紫宸殿弹劾他道:“郑注内通敕使,外结朝官,两地往来,牟取财货,昼伏夜动,窃位求权。人们虽不敢言,但行道怒目而视。请交付执法官署。”十日内,上章谏奏十数本,文宗不听纳。不久授郑注通王府司马,充任右神策判官,朝廷内外人皆惊叹。大和八年(834)九月,郑注进献药方一卷,皇上命王守澄召郑注到浴堂门应对,赐锦彩。召入应对的当晚,彗星出现在东方,长三尺,光辉耀眼。当年十二月,拜太仆卿、兼御史大夫。
郑注在善和里修建宅第,有深巷相通,长廊夹壁,每日聚集京师轻浮子弟、方镇将吏,以图招徕权势及财货。隔日入禁军,与王守澄亲热,谈话不止一个时辰,有时通宵不寐。李训既依附郑注而进升,伺隙入府谒见,只见那些轻薄浮躁之人,挤满了郑注的宅门。大和九年(835)八月,升工部尚书,充任翰林侍讲学士。皇上面赐委任文牒。此时李训已在宫中,二人相互应合,每日侍奉于君侧,讲习建造太平盛世的方略,以为朝夕之间即可导致太平安乐的局面。两奸合谋,天子愈加被其邪说所迷惑。此时,李训、郑注之权势,已煊赫于天下。既然其意愿得逞,平生之恩仇,点滴必报。因杨虞卿一案,对李宗闵、李德裕胸怀嫉恨,只要心中厌恶的人,便看作二人之党徒。朝官相继被斥逐,朝谒天子的行列大量空缺,人人心中战栗,犹如畜兽之头角遭崩摧一般。皇上略知一二,下诏抚慰,人心稍安。
李训、郑注天性狂妄,偷巧苟合,至于治政谋略,毫无可称道之处。当初在浴堂召见应对,皇上询问有什么致富的方针措施,郑注回答可实行茶叶专卖。其办法,拟将各地百姓茶园,由官府统一管理,根据上交数量付给报酬,朝廷可命专使主管此事。皇上被其言语迷惑,于是命王涯兼榷茶使。郑注又说秦中有灾荒,应兴土木以禳除灾祸。文宗善诗,曾吟诵杜甫江头篇诗句:“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始知天宝以前,环绕曲江池四岸有楼台行宫廨署,心中极为向往。听郑注奏报之后,立即命左右神策军差派役工疏浚曲江、昆明二池,并允许公卿士大夫之家在池岸修建亭馆,届时追加赏赐。当时两军修造紫云楼、彩霞亭,宫中赐以匾额。皇上对郑注言无不从,皆如此类事。
九月,郑注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凤翔尹、凤翔节度使。这大概是因为同李训商定如期举事,企图造成内外配合之势。十一月,郑注得知李训动手翦灭中官,自凤翔率亲兵五百余人奔赴京城。至扶风,听说李训已败,便返回凤翔。监军使张仲清已得密诏,迎接郑注并表示慰劳,召至监军府议事。郑注仗着有军队护卫立即前往,哪知张仲清已在帐幕后埋伏了兵士。郑注刚坐下,伏兵便冲出,斩杀郑注,将首级送往京师,郑注的部下皆溃散。郑注之家属被屠杀灭门,无一幸免。先前未捕获郑注时,京师人士忧惧不已。至此,人人相庆。
郑注双目不能远视,自称有金丹之术,可消除痿弱肿胀之病。起先李訫自称得其药术之效,便引荐给王守澄,王守澄也认为有神奇效验。从此中官见到郑注皆亲近他,因此他的狂妄计谋终能得逞。而王守澄自遭其祸,后来导致衣冠涂地,难道只是一时中了邪气吗?郑注家财被朝廷没收后,查出有绢一百万匹,其他财物价值与此相当。
军士释之,独执遐休诛之。
初璠在浙西,缮城壕。役人掘得方石,上有十二字,云:“山有石,石有玉, 玉有瑕,瑕即休。”璠视莫知其旨,京口老人讲之曰:“此石非尚书之吉兆也。尚 书祖名崟,崟生础,是山有石也。础生尚书,是石有玉也。尚书之子名遐休,休, 绝也。此非吉征。”果赤族。
贾餗,字子美,河南人。祖渭。大父宁。餗进士擢第,又登制策甲科,文史兼 美,四迁至考功员外郎。长庆初,策召贤良,选当时名士考策,餗与白居易俱为考 策官,选文人以为公。寻以本官知制诰,迁库部郎中,充职。四年,为张又新所构, 出为常州刺史。太和初,入为太常少卿。二年,以本官知制诰。三年七月,拜中书 舍人。四年九月,权知礼部贡举。五年,榜出后,正拜礼部侍郎。凡典礼闱三岁, 所选士七十五人,得其名人多至公卿者。七年五月,转兵部侍郎。八年十一月,迁 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九年四月,检校礼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制出未 行,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金紫阶,封姑臧男,食邑三百户。未几,加集贤殿 学士,监修国史。
其年十一月,李训事发,兵交殿廷,禁军肆掠。餗易服步行出内,潜身人间。 翌日,自投神策军,与王涯等皆族诛。餗虽中立自持,然不能以身犯难,排斥奸纤, 脂韦其间,遂至覆族。逢时多僻,死非其罪,世多冤之。
舒元舆者,江州人。元和八年登进士第,释褐诸府从事。太和初,入朝为监察, 转侍御史。
初,天宝中,玄宗祀九宫坛,次郊坛行事,御署祝板。元舆为监察,监祭事, 以为太重,奏曰:“臣伏见祀九宫贵神祝板九片,陛下亲署御名,及称臣于九宫之 神。臣伏以天子之尊,除祭天地宗庙之外,无合称臣者。王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 而贵神以九宫为目,是宜分方而守其位。臣数其名号,太一、天一、招摇、轩辕、 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也。此九神,于天地犹子男也,于日月犹侯伯也。 陛下为天子,岂可反臣于天之子男耶?臣窃以为过。纵阴阳者流言其合祀,则陛下 当合称‘皇帝遣某官致祭于九宫之神’,不宜称臣与名。臣虽愚瞽;未知其可。乞 下礼官详议。”从之。寻转刑部员外郎。
元舆自负奇才,锐于进取,乃进所业文章,乞试效用,宰执谓其躁竞。五年八 月,改授著作郎,分司东都。时李训丁母忧在洛,与元舆性俱诡激,乘险蹈利,相 得甚欢。及训为文宗宠遇,复召为尚书郎。九年,以右司郎中知台杂。七月,权知 中丞事。九年,拜御史中丞,兼判刑部侍郎。是月,以本官同平章事,与训同知政 事。而深谋诡算,荧惑主听,皆生于二凶也。训窃发之日,兵自内出。元舆易服单 马出安化门,为追骑所擒,送左军族诛之。
郭行余者,亦登进士第。太和初,累官至楚州刺史。五年,移刺汝州,兼御史 中丞。九月,入为大理卿。李训在东都时,与行余亲善,行余数相饷遗,至是用为 九列,十一月,训欲窃发,令其募兵,乃授邠宁节度使。训败,族诛。
罗立言者,父名欢。贞元末,登进士第。宝历初,检校主客员外郎,为盐铁河 阴院官。二年,坐籴米不实,计赃一万九千贯,盐铁使惜其吏能,定罪止削所兼侍 御史。太和中,为司农少卿,主太仓出纳物,以货厚赂郑注,李训亦重之。训将窃 发,须兵集事,以京兆府多吏卒,用立言为京兆少尹,知府事。训败日,族诛。
长安县令孟琯贬硖州长史,万年县令姚中立朗州长史。以两县捕贼官受立言指 使故也。初立言集两县吏卒,万年捕贼官郑洪惧祸托疾,既而诈死,令家人丧服聚 哭。姚中立阴知其故,恐以诈闻,不免其累,乃以状告洪之诈。仇士良拘洪入军, 洪衔中立之告,谓士良曰:“追集所由,皆因县令处分,予何罪也。”故中立坐贬, 洪免死。
李孝本者,宗室之子也。累官至刑部郎中,而依于训、注以求进。舒元舆作相, 训用孝本知台杂,权知中丞事,最预训谋。窃发之日,孝本从人杀内官十余人于殿 廷。知事不济,单骑走投郑注。至咸阳西原,为追骑所捕,族诛之。坐训、注而族 者,凡十一家,人以为冤。
史臣曰:王者之政以德,霸者之政以权。古先后王,率由兹道,而遂能息人靖 乱,垂统作则者。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独胜,盖在得其术,则事无后艰。 昭献皇帝端冕深帷,愤其厮养,欲铲宫居之弊,载澄刑政之源。当宜礼一代正人, 访先朝耆德,修文教而厚风俗,设武备以服要荒。俾西被东渐,皆陶于景化;柔祗 苍昊,必降于阙祥,自然怀德以宁,无思不服。况区区宦者,独能悖化哉?故竖刁、 易牙,不废齐桓之霸;韩嫣、籍孺,何妨汉帝之明。盖有管仲、亚夫之贤,属之以 大政故也。此二君者,制御阍寺,得其道也。而昭献忽君人之大体,惑纤狡之庸儒。 虽终日横经,连篇属思,但得好文之誉,庸非致治之先。且李训者,狙诈百端,阴 险万状,背守澄而劝鸩,出郑注以擅权。只如尽陨四星,兼权八校,小人方寸,即 又难知。但虑为蚤虱而采溪荪,翻获螾蜓之患也。呜呼明主!夫何不思,遽致血溅 黄门,兵交青琐。苟无籓后之势,黄屋危哉!涯、餗绰有士风,晚为利丧,致身鬼 蜮之伍,何逃瞰室之灾。非天不仁,子失道也!
赞曰:奭、旦兴周,斯、高亡秦。祸福非天,治乱由人。训、注奸伪,血颓象 魏。非时乏贤,君迷倒置。
<b>部分译文</b>
李训,肃宗时宰相李揆之族孙。原名李仲言。进士及第。形貌魁梧,神情潇洒大方,言辞机智思维敏捷,善解人意。宝历年间,他的叔父李逢吉任宰相,因李训阴险善于谋划,越发亲近和厚待他。当初与茅汇等人打算中伤李程,等到武昭之事发作,李训获罪远远流放岭南,后遇赦才得以回京。又遭母丧,居处洛中。
这时李逢吉任留守,想重做宰相,加上深恨裴度,时常郁郁不乐。李训理解他的心思,便出奇计打动他。李训自称同郑注有交情。李逢吉信以为真,交给李训价值数百万的金帛珍宝,让他带到长安,用以贿赂郑注。郑注得了贿赂十分高兴,寻机将李训推荐给中尉王守澄,王守澄便将郑注的炼药术、李训的易学造诣,一并推荐给文宗。王守澄说李训衣著粗鄙,难入宫禁,皇上便命他改换戎装,号称王山人,同郑注一道入宫。皇上听他分析易理,觉得不同凡响。等到李训脱下戎装,便留在京师了。大和八年(834),李训从一无官阶补任四门助教,被皇上召入内殿,面赐绯衣银鱼袋。这年十月,调任国子周易博士,充当翰林侍讲学士。入院那天,皇上赐宴,宣召法曲弟子二十人到院中演奏法曲以示恩宠。中书门下两省谏官俯身阁下极力劝谏,说李训为人奸邪,海内尽知,不宜让他侍奉圣上。皇上始终不听。
文宗性情正直嫉恨邪恶,觉得宦官所享权力恩宠过多,日后会成祸根,加上元和末年那帮“诛杀叛逆”的人尚在身边,虽然表面上重用他们,内心却不能忍受。想要斩草除根,报仇雪恨,但身陷深宫,难对将相明说。先前曾与侍讲宋申锡谋划,谋划未妥,却差点被反咬,从此宦官更加横行。现因郑注受王守澄宠幸,让他协助李训,想来宦官们不会生疑。李训到翰林院后,乘讲解易理之时,不时谈及宦官之事,便一再表示愤激,以打动皇上。皇上因他极善分析,认为他必能成事,于是吐露真心同李训、郑注商议。从此二人获宠,意见无不被采纳,但密谋之事往往流传到外面。皇上担心宦官猜疑,便将五条易义理的详注,诏示百官览阅,有能超过李训之说解者给予奖赏,其用心是想让百官知道皇上不过把李训当作师友宠幸而已。大和九年(835)七月,李训改任兵部郎中、知制诰,充任翰林学士。九月,升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依例赐紫服金鱼袋。诏令李训于平章职事之闲暇,三五日到翰林院去一次。
李训既掌大权,立即策划诛杀宦官。宦官陈弘庆,自从元和末年享受诛杀叛逆的美名,忠义之士无不愤恨。当时陈弘庆任襄阳监军,便将他从汉南召回,等他行至青泥驿,派人用御赐之杖将他打死。王守澄从长庆以来执掌枢密院,统率禁军,作威作福。李训做宰相后,让王守澄任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罢免他统率禁军之权,不久赐药酒将他毒杀。此后李训愈加受皇上恩宠,每逢在便殿奏对,别的宰相没有不顺着他说话的,宦官或禁军遇见他都恭敬揖拜。李训原本靠精细机智成功,到他门下趋炎附势的,大都是狂放怪诞阴险奇异的人,李训当时也能启用一些正直之人,利用他们的崇高声望,来安定人心。天下的人,有寄希望于李训实现国家太平的,不只是皇上被他的话所迷惑。
李训虽由郑注引荐得以重用,等到他官高禄厚,便与郑注势不两立,假托朝中朝外相应合,派郑注出京任凤翔节度使。等到诛杀宦官时,便同时设法除掉郑注。约定当年十一月诛杀宦官,必须凭借兵力,于是派大理卿郭行余任。。宁节度使,户部尚书王。。任太原节度使,京兆府少尹罗立言临时掌管太尹职务,太府卿韩约为金吾街使,刑部郎中知杂李孝本临时掌管中丞职务,这些人均系李训心腹。要求王。。、郭行余赴镇之前,广为召募豪侠及金吾府随从,协助完成大事。
当月二十一日,皇上驾临紫宸殿。朝臣分班站定,韩约不报平安,奏道:“金吾左仗院石榴树,夜来有甘露,臣已具状奏禀。”于是手舞足蹈再拜,宰相百官依次称贺。李训奏道:“甘露降下吉祥,俯(福)在宫禁。陛下应亲幸左仗院观看。”即刻退班,皇上乘软轿出紫宸门,由含元殿东阶升殿,宰相侍臣分立于侧阶,文武两班官员,列队站立殿前。皇上命宰相及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先去察看,看罢回来,奏道:“臣等担心并非真的甘露,不敢轻易发言。一言既出,四方必来称贺。”皇上道:“韩约胡说吗?”于是命左右军中尉、枢密内臣前去察看。
中尉、枢密去后,李训召王。。、郭行余说道:“来领圣旨!”王。。害怕不敢上前,郭行余独自拜于殿下。当时两镇官兵,皆手持武器守候在丹凤门外,李训已下令召他们前来,只有王。。的随从军士入宫,郭行余的军队竟然不来。中尉、枢密来到左仗院,听见帐幕下有兵器声,惊恐跑出,把门人打算将门锁上,被宦官呵叱,手持门闩而不敢放下。内官回禀皇上,韩约心惧汗流,不敢抬头。宦官问他:“将军为何到这地步?”又奏道:“事情紧急,请陛下入内。”随即举软轿迎接皇上。李训在殿上呼叫:“金吾卫士上殿来,护卫圣驾的,人人重赏。”内官踢倒殿后屏风,抬轿疾奔,李训攀住软轿喊道:“陛下不能入内。”金吾卫士数十人,跟随李训入内宫。罗立言率府中役卒从东边冲过来,李孝本率府中役卒从西边冲过来,共四百余人,上殿大打出手,内官死伤数十人。李训这时愈加焦急,绕道进入宣政门。皇上怒目呵叱他,内官郄志荣奋力挥拳击中他的胸部,李训立即僵仆在地。皇上进入东上阁门,门便关闭,内官连声呼喊万岁。一会儿,内官率禁兵五百人,拔刀冲出阁门,逢人便杀。宰相王涯、贾饣束、舒元舆正在中书署衙会餐,听说祸事发生便逃走了,众官署吏员被杀死六七百人。
当天,李训中拳仆地,知事已失败,便单人匹马跑到终南山,投奔寺僧宗密。宗密同李训素来相好,打算给李训剃发让他藏在寺中,被手下人劝止,于是李训只好奔凤翔,企图投靠郑注。出了终南山,便被周至守将宗楚捉住,加了械具押送京师。行至昆明池,李训害怕到军中倍受拷打,便对兵士说:“到处有兵,捉住我就能富贵,不如携带我的首级前行,免被别人夺取。”于是兵士杀了李训,带着他的首级赶路。李训弟仲景、隔房堂弟户部员外郎李元皋,皆被诛伏法。
仇士良因宗密收容李训,派人将他绑赴左军,谴责他犯有不举报之罪,打算将他处死。宗密镇静自若地说:“贫僧认识李训很久了,也知他反叛朝廷。然而本师教导佛法,遇苦难即解救,不吝惜自己的生命,纵然一死本也甘心。”中尉鱼弘志赞扬他的品格,奏请赦免他的罪过。
郑注,绛州翼城人,最初以药术交游于长安权豪之门。本姓鱼,冒姓郑氏,故当时号称鱼郑,郑注被重用时,人们称他为“水族”
元和十三年(818),李訫任襄阳节度使,郑注前往投靠他。李訫得益于他的药力,因而优礼相待,委用他为节度衙推。郑注跟从李訫移镇徐州,又任职事,军政大事之可否,李訫均与他商议决定。郑注为人诡秘阴险狡猾,善于揣摩他人心思,与李訫筹划商议,从无不符合李訫意图的。然而他心怀邪念玩弄手段,专好作威作福,军府上下都认为是个祸根。当时王守澄为徐州监军,非常恼恨郑注。一日,将军中舆论以郑注为祸害之事告诉李訫,李訫道:“他虽如此,但的确是个奇才。将军试同他交谈,如果不满意,再让他离开犹未为晚。”李訫即令郑注谒见监军,王守澄开始面有难色,及至让他坐下同他谈话,郑注机警善辩谈锋纵横,完全符合王守澄的心意,于是请入内室,促膝而谈心志契合,真是相见恨晚。次日,王守澄对李訫道:“的确如公所言,实在是个奇士啊。”从此郑注任意出入王守澄之门,毫无阻碍。李訫任用他为巡官,当作贵宾对待。
及至王守澄入朝执掌枢密院,时值长庆、宝历之际,国政多为他所垄断。郑注白昼蛰伏夜间活动,结交拉拢赠遗贿赂,起初只是那些谗邪奸狡之徒依附他以图进取,数年之后,大官权臣,都争相挤进他的门庭。屡屡在山东、京西诸军任职,历任卫佐、评事、御史,又检校库部郎中,任昭义节度副使。直到郑注以阴私之事诬陷宋申锡,恪守人道的正直之士,这才对他怒目相看。
大和七年(833),郑注被免去。。宁行军司马,召入京师,御史李款于紫宸殿弹劾他道:“郑注内通敕使,外结朝官,两地往来,牟取财货,昼伏夜动,窃位求权。人们虽不敢言,但行道怒目而视。请交付执法官署。”十日内,上章谏奏十数本,文宗不听纳。不久授郑注通王府司马,充任右神策判官,朝廷内外人皆惊叹。大和八年(834)九月,郑注进献药方一卷,皇上命王守澄召郑注到浴堂门应对,赐锦彩。召入应对的当晚,彗星出现在东方,长三尺,光辉耀眼。当年十二月,拜太仆卿、兼御史大夫。
郑注在善和里修建宅第,有深巷相通,长廊夹壁,每日聚集京师轻浮子弟、方镇将吏,以图招徕权势及财货。隔日入禁军,与王守澄亲热,谈话不止一个时辰,有时通宵不寐。李训既依附郑注而进升,伺隙入府谒见,只见那些轻薄浮躁之人,挤满了郑注的宅门。大和九年(835)八月,升工部尚书,充任翰林侍讲学士。皇上面赐委任文牒。此时李训已在宫中,二人相互应合,每日侍奉于君侧,讲习建造太平盛世的方略,以为朝夕之间即可导致太平安乐的局面。两奸合谋,天子愈加被其邪说所迷惑。此时,李训、郑注之权势,已煊赫于天下。既然其意愿得逞,平生之恩仇,点滴必报。因杨虞卿一案,对李宗闵、李德裕胸怀嫉恨,只要心中厌恶的人,便看作二人之党徒。朝官相继被斥逐,朝谒天子的行列大量空缺,人人心中战栗,犹如畜兽之头角遭崩摧一般。皇上略知一二,下诏抚慰,人心稍安。
李训、郑注天性狂妄,偷巧苟合,至于治政谋略,毫无可称道之处。当初在浴堂召见应对,皇上询问有什么致富的方针措施,郑注回答可实行茶叶专卖。其办法,拟将各地百姓茶园,由官府统一管理,根据上交数量付给报酬,朝廷可命专使主管此事。皇上被其言语迷惑,于是命王涯兼榷茶使。郑注又说秦中有灾荒,应兴土木以禳除灾祸。文宗善诗,曾吟诵杜甫江头篇诗句:“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始知天宝以前,环绕曲江池四岸有楼台行宫廨署,心中极为向往。听郑注奏报之后,立即命左右神策军差派役工疏浚曲江、昆明二池,并允许公卿士大夫之家在池岸修建亭馆,届时追加赏赐。当时两军修造紫云楼、彩霞亭,宫中赐以匾额。皇上对郑注言无不从,皆如此类事。
九月,郑注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凤翔尹、凤翔节度使。这大概是因为同李训商定如期举事,企图造成内外配合之势。十一月,郑注得知李训动手翦灭中官,自凤翔率亲兵五百余人奔赴京城。至扶风,听说李训已败,便返回凤翔。监军使张仲清已得密诏,迎接郑注并表示慰劳,召至监军府议事。郑注仗着有军队护卫立即前往,哪知张仲清已在帐幕后埋伏了兵士。郑注刚坐下,伏兵便冲出,斩杀郑注,将首级送往京师,郑注的部下皆溃散。郑注之家属被屠杀灭门,无一幸免。先前未捕获郑注时,京师人士忧惧不已。至此,人人相庆。
郑注双目不能远视,自称有金丹之术,可消除痿弱肿胀之病。起先李訫自称得其药术之效,便引荐给王守澄,王守澄也认为有神奇效验。从此中官见到郑注皆亲近他,因此他的狂妄计谋终能得逞。而王守澄自遭其祸,后来导致衣冠涂地,难道只是一时中了邪气吗?郑注家财被朝廷没收后,查出有绢一百万匹,其他财物价值与此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