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四 (2/2)
九零文学 www.90wx.cc,宋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召见考试,却与王旦有亲之嫌,特地召见他,改任职官知洋州。州中豪强李甲,兄长死后强迫嫂子改嫁,于是诬陷她的儿子是他姓,以便专门占有兄长的财产。嫂子向官府控告,李甲就贿赂官吏进行拷打让她屈服,前后十余年,诉讼不断。韩亿查看以往的案书没有引用乳医作为证明,召见李甲拿出出生时的医书给他看,李甲无辞以答,冤案于是被辨清。多次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河北发生干旱,转运使不将实情上告,韩亿独自上言说发生灾荒,希望借贷给老百姓租米。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接受贿赂,韩亿请求自己办理这件官司,事情虽然弄清楚了,还是被降职任大名府通判。不久任殿中侍御史,升为侍御史,安抚淮、浙,升为开封府判官,任河北转运使。
仁宗即位初年,韩亿任直史馆、知青州,以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大理寺丞。吴植知临江军,派人向宰相王钦若敬献金子,由于小吏来到京师,审问,事情败露,王钦若知道无法掩盖,捉拿小吏。诏令交付台司处理,而吴植自己说并未交纳金子,反而诬陷小吏误将自己要对亲戚朋友的问候带给了王钦若。韩亿穷尽一切加以审理,原来吴植得病害怕被免职,金子未送而事情已经败露了。吴植于是被除名。并按问王钦若,诏令不过问此事。三司变更茶法,每年考核结果不加登记,韩亿秉承诏令进行弹劾,从丞相以下都由于失当而受处罚,韩亿就是如此不屈服。从薛奎以后,韩亿单独执掌台务超过一年。
授职龙图阁待制,奉命出使契丹。这时的副使,是章献太后的姻亲,向契丹妄自传达皇太后旨意,告诉契丹南北欢好并且子孙万代相传的意图,韩亿起初不知道。契丹主问韩亿说“:皇太后已经有旨,大使为何不言说?”韩亿对答说:“本朝每次派遣使者,皇太后一定以此来告诫使者,并非想依靠北朝。”契丹主大喜,说:“这是两朝老百姓的福气啊。”人们说副使已经失辞,而韩亿却因势利导,将失言变成了恩惠,十分推许赞美他。
任亳州知州,召知审刑院,再升任兵部郎中、同判吏部流内铨,以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按以往惯例,益州每年拿出官粟六万石,赈济贫民。这年发生大旱灾,韩亿拿出数倍的粮食,先发给老百姓,老百姓因此不挨饿。又疏通九升江口,灌溉民田数千顷。维州、茂州与羌夷相邻,蕃部每年到永康官场卖马,韩亿考虑到蕃部趁机侦察两川情况,上奏将卖马场迁到黎州境上。授职御史中丞,请求像唐朝的官制一样,设置御史里行。
景祐二年(1035),以尚书工部侍郎的身份同知枢密院事。这时天下太平已久,不修武备,于是请求二府各自列出上等才能的人任将帅数十人,逐步试用他们。又说武臣应该懂得军事,但书被禁止没有流传,请纂集要领进行传授。这样仁宗亲自纂集神武秘略,来赐予守边大臣。
口角厮口罗与赵元昊互相对攻,派人传来捷报。朝廷议论加封口角厮口罗节制。韩亿说“:他们都是蕃臣,如今不能告谕让他们解除仇恨,却因此而加赏,不是安绥统御天下的办法。”加封之议就停止了。赵元昊每年派遣人到京师,出入民间没有任何禁令,韩亿请求下诏替他建馆舍来礼待他,官府主管贸易,表面好像很烦扰,实际上是约束提防他。
知开封府范仲淹敬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等级提拔不平均,但韩亿却被暗中推荐可以任用。范仲淹被贬官后,仁宗将百官图之事告诉韩亿。韩亿说“:范仲淹以公心推举臣下,臣下的无能陛下知道;以私心推举臣下,则臣下委质以来,从没有交付托予别人。”于是升为户部、参知政事。正好忻州地方发生大地震,谏官韩琦上书说宰相王随、陈尧佐不是辅佐皇上的人才,又说韩亿的儿子韩综为群牧判官,不应当自己请求以兄长韩纲代替他,于是与宰相都被罢官,知应天府,不久兼任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改任澶州,又知亳州,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宪。
韩亿性情稳重正直,治家严谨,即使闲居,也不曾有懒惰之色。见到亲戚故旧有贫穷孤苦伶仃的人,经常接济他们结婚和丧葬的费用。每见到天下各路有收集拾取官吏的小过失的人,就满脸不高兴,说:“天下太平,圣主之心,即使是昆虫草木,都想使他们各得所处。如今做官的人大则希望成为公卿,次等也希望成为侍从、职司一千石,其下等也希望成为京朝、幕职,为什么要在盛世禁锢他们呢?”韩亿有八个儿子:韩纲、韩综、韩绛、韩维、韩缜、韩纬、韩缅。
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推举为进士甲科,任陈州通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有一个男子叫冷青,妄言称说他的母亲曾在后宫得到皇帝的宠幸,怀孕后生下自己,府吏认为是狂言,上奏流放汝州。韩绛说,留在京外将迷惑民众。追责穷治,大概是他母亲曾在宫禁中执役,嫁给冷绪,生下一女后,才生下冷青,于是论定将他斩首弃市。
历任户部判官。江南发生饥荒,韩绛为体量安抚使,实行方便老百姓的措施数十条。宣州太守廖询贪污残暴不守法度,下令官吏进行治理,老百姓十分高兴。道士赵清贶出入宰相庞籍家,由于行贿事情败露,开封府将其杖打流放,在路上死亡。韩绛说庞籍暗示讽劝开封府而杀死赵清贶,庞籍与开封府尹都被降职离京。不久又进入京师,韩绛力争不能阻止,于是解除言官职务。第二年,知制诰,乞求留守河阳,召令主管吏部流内铨。黄河在商胡决口,用李仲昌建议,开通六塔河但水患更加严重,朝廷命韩绛安抚河北。这时宰相器重李仲昌,别人都不敢对他提出异议。韩绛弹劾李仲昌败坏国家侵害老百姓,罪行不能宽恕,李仲昌于是流放岭表。升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瀛州。欧阳修以及同僚们说:“韩绛应在朝廷,瀛州不适宜他呆。”留知谏院,纠察在京师刑狱。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仁宗在茅山祈祷子嗣,韩绛草写祝辞,于是规劝仁宗减少宫人,以及限制内臣养子,来表示对绝人之世的重视,仁宗都听从了。宫中刘氏与请谒者通奸,韩绛将之告诉仁宗。仁宗说“:不是你说我还不知道。”不几天,将刘氏及其他不谨慎者全部逐出宫中。真定太守吕溱犯法,从官上章请求赦免他,韩绛说“:实行法律应当从地位高的人开始,从官相继求情,这样就废除了公道。”并对求情的各位官吏进行弹劾,吕溱于是被贬职。富弼任用张茂实执掌禁兵,韩绛说:“人们说张茂实为真宗的儿子,怎能用他来执掌宿卫?”没有得到答复,关门待罪,自称不敢再称为御史中丞。下诏召见他,到出朝时,没拿朝笏穿过朝堂,谏官对此进行议论,于是罢官任蔡州知州。
数月后,韩绛以翰林侍读学士知庆州。熟羌占据堡垒发动叛乱,不久就对羌人进行讨伐并平定了羌人叛乱。兼任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张咏镇守蜀地的时候,秋季卖盐,官府发给奖券来对贫弱者给予优惠,时间一长,权益全部归了豪强;宦官奉命出使到蜀地,使酒吏执掌贸易,于是依附豪强来取悦他们,韩绛全部上奏请求罢免这些人。召知开封府,为三司使。请求以川、陕职田谷输常平仓,根据官吏所任事和道路的远近给予俸禄。仁宗感叹说:“众人刚平息,你独不能顺从时俗!”立即实行。宫内众多官吏多次求取恩惠,韩绛却坚持不行。对仁宗说“:我冒犯众人,害怕有各种流言蜚语。”仁宗说:“朕在藩邸的时候,经常听说官吏以国事做人情。你所坚持的本来是好的,又担心谗言干什么呢?”
神宗即位,韩琦推荐说韩绛有辅佐人主的才能,授职枢密副使,开始请求设置审官西院,掌管武臣升朝之事,来防止官吏为奸。神宗曾经询问天下剩余之利,韩绛请求尽地力。于是指出差役的弊病,希望重新制定法规,役议就从这时开始了。代替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王安石每次上奏言事,韩绛必定会说:“臣下见王安石所陈述的与其他人不一样,都十分恰当可以采用,陛下应当反省考察。”王安石依靠他来作为援助。
熙宁三年(1070),为参知政事。夏人进犯边境,韩绛请求巡视边防,王安石也请求前往。韩绛说“:朝廷正依赖王安石,臣下应当前行。”于是朝廷任命韩绛为陕西宣抚使。以后,又兼管河东,所有事情都不等候禀报,听任随便办理,授以空名告敕,得以自行任命官吏。十二月,在军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在延安设置幕府。韩绛向来不熟悉军事,行动失常,选用蕃兵七个军,运用青涧城知府种谔的谋略,打算夺取横山,命令各位将领听从种谔的命令,对蕃兵赏赐优厚犒劳丰富,众人都抱怨;又夺取骑兵的战马给予蕃兵,有的抱着马头哭泣。在口罗兀筑城后,又冒雪修筑抚宁堡,调度混乱。不久二座城堡被攻陷,派遣各路出兵救援,庆州士兵于是发生叛乱。议者怪罪韩绛,免为邓州知州。第二年,以观文殿学士调任许州,任大学士,调往大名府。
熙宁七年(1074),又代替王安石为宰相。虽位在中书,事情大多争辩不能决断,并多次与吕惠卿争执论辩,于是暗中上奏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王安石任宰相后,与韩绛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有位叫刘佐的人,由于犯法被免职,王安石打算试用刘佐,韩绛不同意。在神宗面前商议不能决断,就再次拜谢请求离职。神宗惊讶地说:“这是小事,何必这样呢?”韩绛回答说:“小事情都不能决断,又何况大事呢?”神宗于是驱逐刘佐。不久,韩绛也离京师为许州知州。
元丰元年(1078),授职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进入京师为西太一宫使。元丰六年(1073),知河南府。夏季,天下大雨,伊、洛之间老百姓被水淹死的人达十分之五六。韩绛发放粮食赈济,围绕全城修筑堤防。数月后,又发生大水,老百姓因此而免除水患。哲宗即位,为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康国公,为北京留守。黄河在小吴决口,都水司建议依傍魏城开凿水渠东达金堤,劳役十分紧迫。韩绛说“:一定不能收到实效,白白耗费国家财力,让魏人流浪迁移,不是一种办法。”三次上奏,请求停止这一举动。元。。二年(1086),请求告老,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第二年,死,终年七十七岁。赠太傅,谥号为献肃。
韩绛遇事果敢,不为今后考虑。喜欢接交士大夫,多次推荐司马光可以任用,最后由于与王安石结党又得到任用,因此被清议之士轻视。
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以进士奏名礼部,这时韩亿辅佐朝政,不肯试于大廷,受恩荫做官。父亲死后,闭门不仕。宰相向朝廷推荐韩维喜好学习和古礼,安心静退,奉召考试学士院,辞谢不任职。富弼在河东建置幕府,史馆欧阳修推荐他为检讨、知太常礼院。礼官议论祭祀应东向位,韩维请求虚室而侍太祖。温成后建庙使用音乐,韩维认为不合礼仪,请求全部免去。议论陈执中的谥号,认为张贵妃死后得以在皇仪殿办理丧事、追位册封号,都是陈执中所建,应当谥为荣灵。诏令谥号为恭,韩维说:“向君主责难叫作恭,陈执中凭借什么能享受这个称号呢?”议论完后没有允许,乞求免去知礼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泾州。
神宗被封淮阳郡王、颍王,韩维都是记室参军。淮阳郡王、颍王每次有事咨询,韩维全部对答,至于拜谢立起进退的表情,都体现了他的气节。曾经与神宗议论天下事,谈到功名,韩维说“:圣人的功名,因事才可显见,不能有获取功名之心。”神宗听说韩维有病请求到州郡,上章留在京师。这时朝廷派遣使者广泛到各位大臣家中,替王选妃。韩维上疏说:“王孝顺友爱聪明,一举一动都遵守礼度,正在学习经学,来仿效以往的道德。如今卜族寻找家室,应挑选功勋卓著的名门望族,谨慎地选择善良美丽的女子,考古代纳采、问名的仪式,都按照礼仪办理,不应仅仅选择貌美的女子。”
左、右史空缺,英宗询问授职的旧例,执政者说:“任用在馆阁时间长的人以及进士及第的人。”英宗说“:仅仅选择人员,不一定专门选取考中高榜的人。”执政者认为韩维所说正确,于是任韩维同修起居注、迩英阁侍讲。英宗刚办完丧事,沉默不语。韩维上疏说:“迩英阁,是陛下安居的地方。任侍讲的人,都是进献采纳议论思索的人。在陛下面前陈述的,不是经就是史。能够广泛咨询查访,穷尽仁义之理,考究成败的原因。如今礼制完毕,臣下倾心专听玉音,陛下的言论,在这时就是玉音。臣下请求拿着笔等待。”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
御史吕诲等由于议论濮王而获罪,韩维进谏说:“吕诲等审议尽职,不过是想要陛下完全像先王所实行的制度一样罢了。请求收回上次的诏令,让百官详细议论,以便尽人情;又恢复吕诲等的职务,来建全政治体制。”不久规定不让门下参与,韩维又上言说:“罢免御史,事情关系到政体,却不让有司参预议论,朝廷纲纪的破坏,没有超过这样的。请求解除银台司之职。”没有听从,于是就关门等待发落。诏令推举台官二人,韩维说:“吕诲、范纯仁已有试用的效果,希望恢复他们的职位。”翰林学士范镇作批答不符合圣旨,离开京师补为郡官。韩维说:“范镇的失误之处只在文字,应当包涵容忍他。以前钱公辅降职,朝廷内外都认为处罚太重,连续斥退二位重臣,而其他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此后又有谁敢尽忠心呢?”
颍王为皇太子,兼右庶子。神宗即位,韩维进言说:“各位执事都有各自的职责,应当各负其责,如果互相代替行事,是最失体的事。天下大事不能仓猝办理,人君所建立的各项制度,自然有先有后。”于是向神宗解释滕文公问孟子居丧之礼,推论后世礼仪的变化,以便伸张规谏之风,神宗都认为好而加以采纳。升为龙图阁直学士。
御史中丞王陶弹劾宰相韩琦专横霸道,被免职为翰林学士。韩维说:“中丞所说如果正确,宰相又怎会无罪?如果不正确,又怎能只免除台职?如今任学士,是升职。”参知政事吴奎议论王陶之事,出为青州知州。韩维说任用斥退大臣,不应当这样。诏令吴奎升官。韩维又说“:宰相免职,才是降职免官;如今又升官,是褒奖进用。这两者按理难以一并施行,这与王陶免除中丞之职又加封学士之职有什么不同呢?”奏章献上,吴奎回京师任职。韩维援引前次所说请求离开京师,为汝州知州。数月后,奉召兼侍讲、判太常寺。
起初,僖祖庙已迁走,到英宗纎祭祖庙时,中书认为僖祖与稷、契同等,不应毁坏他们的庙宇。韩维说“:太祖平定叛乱,子孙继承其事业,叫宋太祖,没有什么可议论的。僖祖虽然为高祖,但考察他的功业,没有因袭,如果以对待稷、契的礼仪对待僖祖,担心有所不妥,应像过去一样。”王安石正主张毁坏僖祖庙,坚持不准。
熙宁二年(1069),升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第二年,为御史中丞,由于兄长韩绛在枢府,坚决辞谢。王安石也讨厌他议论保甲之事,又让他为开封知府。开始设置八厢判决轻刑,部下清整严肃。这时吴充任三司使,英宗说:“韩维、吴充以文学进用,任职繁重,但都尽职尽责,可以说任人得当。”兼侍读学士,充群牧使。考试制举人,孔文仲进对策被录取,但由于正直而罢职回家。韩维说“:陛下不要说孔文仲是一位贫贱之士,贬职有什么损失。臣下担心贤才俊杰解体,忠良被陷害,阿谀苟合之徒将乘机而被任用,造成的祸害不小。”王安石更加讨厌他。枢 密使文彦博请求离开京师,神宗说“:枢密院事情繁多,应当授予韩维佐卿之职。”第二天,韩维在殿中上奏言事,说不被任用,请求补为郡官。神宗说:“你是东宫旧人,应当留在京师辅佐朝政。”韩维说:“让臣下的建议得以实行,比富贵要好;如果由于攀附旧恩被任用,不是臣下的愿望。”于是离开京师知襄州,又改任许州知州。
熙宁七年(1074)二月,召为学士承旨。入朝言对,神宗说:“天许久不下雨,朕日夜焦急,怎么办?”韩维说:“陛下担忧发生旱灾,减损膳食避住殿中,这是过去的老办法,恐怕不足以应付上天的变化。应当对自己痛加责备,广泛征求正直的言论。”退朝后,又上疏说:“最近京畿诸县,督责索要青苗钱十分紧迫,往往用鞭子抽打来获得,至于砍伐桑树作为柴禾来交换钱物,旱灾发生之际,又遭遇这种苦难。再如出动军队,危害士兵老百姓,将钱财全部用在荒凉之地,朝廷实行坚决,行动十分迅速。至于免除租税,宽限逃亡负债期限,来拯救贫苦百姓,则迟迟不肯实行。希望陛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以决定实行,过于养尊处优,比杀人还要厉害。”神宗深受感动并有所觉悟,就任命韩维草写诏书征求正直之言。大致是说:“我想知道的是:听纳不符合事理吗?案件诉讼不符合人情吗?征敛税赋失去了节制吗?忠诚正直之言被阻隔皇上不能听到,而阿谀阻塞来成就私意者众多吗?”诏令颁布,人情十分高兴。有圣旨体量市易、免行利的弊病,暂时停止方田、保甲法,这天就下雨了。
王安石被罢相后,正好韩绛入朝为相,韩维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又知许州。神宗巡幸旧邸,为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韩维纯洁正直,神宗命令韩维改动命词,韩维知道神宗的心意,于是请求提举嵩山崇福宫。
神宗驾崩,韩维奔赴朝廷。宣仁后亲自书写诏令进行慰劳,韩维对答说:“人的性情是贫穷的时候就想着富裕,痛苦的时候就想着欢乐,疲劳的时候就想着休息,忧郁的时候就想着通畅。确实能够经常以老百姓的利益作为根本,那么老百姓就会富裕;经常将老百姓的忧愁挂在心上,那么老百姓就会快乐;各种不是人力所能承受的赋役都免掉,那么劳累困顿就没有了;免除各种不符合人情的法令,这样烦冤阻滞就通畅了。推而广之,全部诚心诚意地实行,那么子孙后代看到陛下的德行,不用教育就养成了这些品德。”
不久,出任陈州知州,没有上任,奉召兼侍读,加大学士。曾经说:“先帝因为夏国主秉常被废除,因此发动军队来问罪。如今已复位,行蕃臣的礼节,应归还其原有的领地。”于是陈述了不能不停止战争的三条理由,以及领地不能不放弃的五条理由。又说:“仁宗选立皇储,一时的忠诚、功绩显赫之臣都受到宠爱得到俸禄;范镇第一个提出这建议,但没有任何赏赐,希望褒奖显示他的功绩。”范镇于是又被起用。
元丰年间更改役法,命韩维详细制定。这时各地纷纷上疏说明十分方便,韩维对司马光说:“小人的议论,都违心迎合,不能不深察。”成都转运判官蔡日蒙附会定等级,韩维讨厌而弹劾他。执政者想废除王安石新经义,韩维认为应当和先儒的学说共同流行,论者都佩服他处理妥当。授任门下侍郎。御史张舜民由于上书言事被免职,王岩叟挽救他,用书信暗中询问上官均。谈话泄露,诏令王岩叟分官析职。韩维说“:臣下用书信聚集会谈,互相监督,这样互相为善,对事理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接连不断地责怪善人,恐怕对国家之事没有好处。”
韩维在东省任职一年多,有妒嫉他的人暗中诬陷他,诏令分司南京。尚书右司王存在帘前大声说:“韩维获罪,不知道根源,臣下私下替朝廷惋惜。”于是又任大学士、知邓州。兄长韩绛替他请求,改任汝州。一段时间后,以太子少傅致仕,转少师。
绍圣(1094~1098)年间,由于元。。党案,降职为左朝议大夫,又降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在均州安置。他的几个儿子请求朝廷给予官爵,让父亲住在故里。哲宗看了上奏后感到悲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元符元年(1098),随哲宗巡幸睿成宫,又恢复左朝议大夫之职,这年死,终年八十二岁。徽宗即位之初,又全部追赠恢复以前所任官职。
韩缜字玉汝,开封雍丘人。考中进士,签书南京判官。仁宗由于发生水灾征求正直的言论,韩缜上疏说:“如今国家的根本没有建立,无法笼络天下人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言辞十分切合事理。刘沆向朝廷推荐他有才能,任命为编修三班敕。在此之前,武臣不给亲人服丧。韩缜建议说:“三年服丧,是从古到今执行的礼制;晋襄公穿着丧服出征,是一时之事。”于是制定法令,从崇班以上听任他们服丧。任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孙扌卞尸位素餐;暂代陕西转运使薛向奔赴朝廷,枢密院就发布诏令授予转运使;刘永年由于是外戚升为防御使;内侍史志聪私自役使皇城亲从,韩缜都详尽地论说。仁宗为了罢免孙扌卞,停止薛向与刘永年的任命,而纠正史志聪的过失。升为侍御史、度支判官,离开京师任两浙、淮南转运使,调往河北。
夏人谅祚死,他的儿子秉常即位,派人请求册封。朝廷正责备夏人不尽职责,打算选派人诘问使者。韩缜刚好向皇帝辞谢,神宗让他前往。韩缜到驿站问罪,使者服帖,到晚上,将奏书奉上。神宗高兴,改为陕西转运使。进入京师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由于其兄长韩绛执政,改为集贤殿修撰、盐铁副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曾经设宴招待客人晚上归来,让傅京力喝酒,误随入州宅,与侍妾相遇,韩缜大怒,令军校用铁杖杀死他。傅京力的妻子拿着血衣,击打登闻鼓进行上诉,由此被降职,分司南京。秦人俗语说:“宁愿遇到小虎,不要遇到玉汝。”韩缜就是这样残暴。一段时间后,恢复待制,知瀛州。
熙宁七年(1074),辽使萧禧来议定北地的边界。召韩缜到馆迎客,于是回访,令他拿着图册到辽国君主那里,没能见到辽主就返回了。知开封府,萧禧又来,再次在别馆款待他。诏令乘坐驿车到河东,和萧禧分别划定地界,以分水岭作为界限。回复君命,被赐予袭衣、金带,为枢密都承旨,还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五年(1082),实行官制,改为太中大夫、同知枢密,进知院事。
哲宗即位,授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席宰相蔡确与章。。谋划诬陷东朝,到蔡确为山陵使时,韩缜公布他的罪行,这样东朝及外廷都知道了这件事。蔡确出使回来,打算让其属下高遵惠、张。。、韩宗文担任好官职。宣仁后来询访韩缜,韩缜说:“高遵惠为太后伯父;张。。是中书郎张。。的弟弟;宗文,是臣下的侄儿。如今提拔选用不依照秩序,这样君臣各自私爱他的亲戚,又用什么来昭示天下呢?”于是任用被废止。
元丰元年(1086),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议论韩缜才能低下声望轻,在先朝任奉使,割地六百里来送给契丹,边人对他怀着刻骨仇恨,不能让他位居相位。数十次上章,罢职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移永兴、河南,授予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易节奉宁军。请求告老,为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1097)死,终年七十九岁。追赠司空,谥号为“庄敏”
韩缜外表庄重,因而以严厉著称。虽然任将相但却默默无闻没有任何建树,奉养丰厚,世人将他与晋朝何曾相比。儿子韩宗武。
想召见考试,却与王旦有亲之嫌,特地召见他,改任职官知洋州。州中豪强李甲,兄长死后强迫嫂子改嫁,于是诬陷她的儿子是他姓,以便专门占有兄长的财产。嫂子向官府控告,李甲就贿赂官吏进行拷打让她屈服,前后十余年,诉讼不断。韩亿查看以往的案书没有引用乳医作为证明,召见李甲拿出出生时的医书给他看,李甲无辞以答,冤案于是被辨清。多次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河北发生干旱,转运使不将实情上告,韩亿独自上言说发生灾荒,希望借贷给老百姓租米。有人诬陷韩亿的儿子韩纲接受贿赂,韩亿请求自己办理这件官司,事情虽然弄清楚了,还是被降职任大名府通判。不久任殿中侍御史,升为侍御史,安抚淮、浙,升为开封府判官,任河北转运使。
仁宗即位初年,韩亿任直史馆、知青州,以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大理寺丞。吴植知临江军,派人向宰相王钦若敬献金子,由于小吏来到京师,审问,事情败露,王钦若知道无法掩盖,捉拿小吏。诏令交付台司处理,而吴植自己说并未交纳金子,反而诬陷小吏误将自己要对亲戚朋友的问候带给了王钦若。韩亿穷尽一切加以审理,原来吴植得病害怕被免职,金子未送而事情已经败露了。吴植于是被除名。并按问王钦若,诏令不过问此事。三司变更茶法,每年考核结果不加登记,韩亿秉承诏令进行弹劾,从丞相以下都由于失当而受处罚,韩亿就是如此不屈服。从薛奎以后,韩亿单独执掌台务超过一年。
授职龙图阁待制,奉命出使契丹。这时的副使,是章献太后的姻亲,向契丹妄自传达皇太后旨意,告诉契丹南北欢好并且子孙万代相传的意图,韩亿起初不知道。契丹主问韩亿说“:皇太后已经有旨,大使为何不言说?”韩亿对答说:“本朝每次派遣使者,皇太后一定以此来告诫使者,并非想依靠北朝。”契丹主大喜,说:“这是两朝老百姓的福气啊。”人们说副使已经失辞,而韩亿却因势利导,将失言变成了恩惠,十分推许赞美他。
任亳州知州,召知审刑院,再升任兵部郎中、同判吏部流内铨,以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按以往惯例,益州每年拿出官粟六万石,赈济贫民。这年发生大旱灾,韩亿拿出数倍的粮食,先发给老百姓,老百姓因此不挨饿。又疏通九升江口,灌溉民田数千顷。维州、茂州与羌夷相邻,蕃部每年到永康官场卖马,韩亿考虑到蕃部趁机侦察两川情况,上奏将卖马场迁到黎州境上。授职御史中丞,请求像唐朝的官制一样,设置御史里行。
景祐二年(1035),以尚书工部侍郎的身份同知枢密院事。这时天下太平已久,不修武备,于是请求二府各自列出上等才能的人任将帅数十人,逐步试用他们。又说武臣应该懂得军事,但书被禁止没有流传,请纂集要领进行传授。这样仁宗亲自纂集神武秘略,来赐予守边大臣。
口角厮口罗与赵元昊互相对攻,派人传来捷报。朝廷议论加封口角厮口罗节制。韩亿说“:他们都是蕃臣,如今不能告谕让他们解除仇恨,却因此而加赏,不是安绥统御天下的办法。”加封之议就停止了。赵元昊每年派遣人到京师,出入民间没有任何禁令,韩亿请求下诏替他建馆舍来礼待他,官府主管贸易,表面好像很烦扰,实际上是约束提防他。
知开封府范仲淹敬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等级提拔不平均,但韩亿却被暗中推荐可以任用。范仲淹被贬官后,仁宗将百官图之事告诉韩亿。韩亿说“:范仲淹以公心推举臣下,臣下的无能陛下知道;以私心推举臣下,则臣下委质以来,从没有交付托予别人。”于是升为户部、参知政事。正好忻州地方发生大地震,谏官韩琦上书说宰相王随、陈尧佐不是辅佐皇上的人才,又说韩亿的儿子韩综为群牧判官,不应当自己请求以兄长韩纲代替他,于是与宰相都被罢官,知应天府,不久兼任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改任澶州,又知亳州,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号忠宪。
韩亿性情稳重正直,治家严谨,即使闲居,也不曾有懒惰之色。见到亲戚故旧有贫穷孤苦伶仃的人,经常接济他们结婚和丧葬的费用。每见到天下各路有收集拾取官吏的小过失的人,就满脸不高兴,说:“天下太平,圣主之心,即使是昆虫草木,都想使他们各得所处。如今做官的人大则希望成为公卿,次等也希望成为侍从、职司一千石,其下等也希望成为京朝、幕职,为什么要在盛世禁锢他们呢?”韩亿有八个儿子:韩纲、韩综、韩绛、韩维、韩缜、韩纬、韩缅。
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推举为进士甲科,任陈州通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有一个男子叫冷青,妄言称说他的母亲曾在后宫得到皇帝的宠幸,怀孕后生下自己,府吏认为是狂言,上奏流放汝州。韩绛说,留在京外将迷惑民众。追责穷治,大概是他母亲曾在宫禁中执役,嫁给冷绪,生下一女后,才生下冷青,于是论定将他斩首弃市。
历任户部判官。江南发生饥荒,韩绛为体量安抚使,实行方便老百姓的措施数十条。宣州太守廖询贪污残暴不守法度,下令官吏进行治理,老百姓十分高兴。道士赵清贶出入宰相庞籍家,由于行贿事情败露,开封府将其杖打流放,在路上死亡。韩绛说庞籍暗示讽劝开封府而杀死赵清贶,庞籍与开封府尹都被降职离京。不久又进入京师,韩绛力争不能阻止,于是解除言官职务。第二年,知制诰,乞求留守河阳,召令主管吏部流内铨。黄河在商胡决口,用李仲昌建议,开通六塔河但水患更加严重,朝廷命韩绛安抚河北。这时宰相器重李仲昌,别人都不敢对他提出异议。韩绛弹劾李仲昌败坏国家侵害老百姓,罪行不能宽恕,李仲昌于是流放岭表。升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瀛州。欧阳修以及同僚们说:“韩绛应在朝廷,瀛州不适宜他呆。”留知谏院,纠察在京师刑狱。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仁宗在茅山祈祷子嗣,韩绛草写祝辞,于是规劝仁宗减少宫人,以及限制内臣养子,来表示对绝人之世的重视,仁宗都听从了。宫中刘氏与请谒者通奸,韩绛将之告诉仁宗。仁宗说“:不是你说我还不知道。”不几天,将刘氏及其他不谨慎者全部逐出宫中。真定太守吕溱犯法,从官上章请求赦免他,韩绛说“:实行法律应当从地位高的人开始,从官相继求情,这样就废除了公道。”并对求情的各位官吏进行弹劾,吕溱于是被贬职。富弼任用张茂实执掌禁兵,韩绛说:“人们说张茂实为真宗的儿子,怎能用他来执掌宿卫?”没有得到答复,关门待罪,自称不敢再称为御史中丞。下诏召见他,到出朝时,没拿朝笏穿过朝堂,谏官对此进行议论,于是罢官任蔡州知州。
数月后,韩绛以翰林侍读学士知庆州。熟羌占据堡垒发动叛乱,不久就对羌人进行讨伐并平定了羌人叛乱。兼任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张咏镇守蜀地的时候,秋季卖盐,官府发给奖券来对贫弱者给予优惠,时间一长,权益全部归了豪强;宦官奉命出使到蜀地,使酒吏执掌贸易,于是依附豪强来取悦他们,韩绛全部上奏请求罢免这些人。召知开封府,为三司使。请求以川、陕职田谷输常平仓,根据官吏所任事和道路的远近给予俸禄。仁宗感叹说:“众人刚平息,你独不能顺从时俗!”立即实行。宫内众多官吏多次求取恩惠,韩绛却坚持不行。对仁宗说“:我冒犯众人,害怕有各种流言蜚语。”仁宗说:“朕在藩邸的时候,经常听说官吏以国事做人情。你所坚持的本来是好的,又担心谗言干什么呢?”
神宗即位,韩琦推荐说韩绛有辅佐人主的才能,授职枢密副使,开始请求设置审官西院,掌管武臣升朝之事,来防止官吏为奸。神宗曾经询问天下剩余之利,韩绛请求尽地力。于是指出差役的弊病,希望重新制定法规,役议就从这时开始了。代替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王安石每次上奏言事,韩绛必定会说:“臣下见王安石所陈述的与其他人不一样,都十分恰当可以采用,陛下应当反省考察。”王安石依靠他来作为援助。
熙宁三年(1070),为参知政事。夏人进犯边境,韩绛请求巡视边防,王安石也请求前往。韩绛说“:朝廷正依赖王安石,臣下应当前行。”于是朝廷任命韩绛为陕西宣抚使。以后,又兼管河东,所有事情都不等候禀报,听任随便办理,授以空名告敕,得以自行任命官吏。十二月,在军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在延安设置幕府。韩绛向来不熟悉军事,行动失常,选用蕃兵七个军,运用青涧城知府种谔的谋略,打算夺取横山,命令各位将领听从种谔的命令,对蕃兵赏赐优厚犒劳丰富,众人都抱怨;又夺取骑兵的战马给予蕃兵,有的抱着马头哭泣。在口罗兀筑城后,又冒雪修筑抚宁堡,调度混乱。不久二座城堡被攻陷,派遣各路出兵救援,庆州士兵于是发生叛乱。议者怪罪韩绛,免为邓州知州。第二年,以观文殿学士调任许州,任大学士,调往大名府。
熙宁七年(1074),又代替王安石为宰相。虽位在中书,事情大多争辩不能决断,并多次与吕惠卿争执论辩,于是暗中上奏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王安石任宰相后,与韩绛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有位叫刘佐的人,由于犯法被免职,王安石打算试用刘佐,韩绛不同意。在神宗面前商议不能决断,就再次拜谢请求离职。神宗惊讶地说:“这是小事,何必这样呢?”韩绛回答说:“小事情都不能决断,又何况大事呢?”神宗于是驱逐刘佐。不久,韩绛也离京师为许州知州。
元丰元年(1078),授职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进入京师为西太一宫使。元丰六年(1073),知河南府。夏季,天下大雨,伊、洛之间老百姓被水淹死的人达十分之五六。韩绛发放粮食赈济,围绕全城修筑堤防。数月后,又发生大水,老百姓因此而免除水患。哲宗即位,为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康国公,为北京留守。黄河在小吴决口,都水司建议依傍魏城开凿水渠东达金堤,劳役十分紧迫。韩绛说“:一定不能收到实效,白白耗费国家财力,让魏人流浪迁移,不是一种办法。”三次上奏,请求停止这一举动。元。。二年(1086),请求告老,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第二年,死,终年七十七岁。赠太傅,谥号为献肃。
韩绛遇事果敢,不为今后考虑。喜欢接交士大夫,多次推荐司马光可以任用,最后由于与王安石结党又得到任用,因此被清议之士轻视。
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以进士奏名礼部,这时韩亿辅佐朝政,不肯试于大廷,受恩荫做官。父亲死后,闭门不仕。宰相向朝廷推荐韩维喜好学习和古礼,安心静退,奉召考试学士院,辞谢不任职。富弼在河东建置幕府,史馆欧阳修推荐他为检讨、知太常礼院。礼官议论祭祀应东向位,韩维请求虚室而侍太祖。温成后建庙使用音乐,韩维认为不合礼仪,请求全部免去。议论陈执中的谥号,认为张贵妃死后得以在皇仪殿办理丧事、追位册封号,都是陈执中所建,应当谥为荣灵。诏令谥号为恭,韩维说:“向君主责难叫作恭,陈执中凭借什么能享受这个称号呢?”议论完后没有允许,乞求免去知礼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泾州。
神宗被封淮阳郡王、颍王,韩维都是记室参军。淮阳郡王、颍王每次有事咨询,韩维全部对答,至于拜谢立起进退的表情,都体现了他的气节。曾经与神宗议论天下事,谈到功名,韩维说“:圣人的功名,因事才可显见,不能有获取功名之心。”神宗听说韩维有病请求到州郡,上章留在京师。这时朝廷派遣使者广泛到各位大臣家中,替王选妃。韩维上疏说:“王孝顺友爱聪明,一举一动都遵守礼度,正在学习经学,来仿效以往的道德。如今卜族寻找家室,应挑选功勋卓著的名门望族,谨慎地选择善良美丽的女子,考古代纳采、问名的仪式,都按照礼仪办理,不应仅仅选择貌美的女子。”
左、右史空缺,英宗询问授职的旧例,执政者说:“任用在馆阁时间长的人以及进士及第的人。”英宗说“:仅仅选择人员,不一定专门选取考中高榜的人。”执政者认为韩维所说正确,于是任韩维同修起居注、迩英阁侍讲。英宗刚办完丧事,沉默不语。韩维上疏说:“迩英阁,是陛下安居的地方。任侍讲的人,都是进献采纳议论思索的人。在陛下面前陈述的,不是经就是史。能够广泛咨询查访,穷尽仁义之理,考究成败的原因。如今礼制完毕,臣下倾心专听玉音,陛下的言论,在这时就是玉音。臣下请求拿着笔等待。”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
御史吕诲等由于议论濮王而获罪,韩维进谏说:“吕诲等审议尽职,不过是想要陛下完全像先王所实行的制度一样罢了。请求收回上次的诏令,让百官详细议论,以便尽人情;又恢复吕诲等的职务,来建全政治体制。”不久规定不让门下参与,韩维又上言说:“罢免御史,事情关系到政体,却不让有司参预议论,朝廷纲纪的破坏,没有超过这样的。请求解除银台司之职。”没有听从,于是就关门等待发落。诏令推举台官二人,韩维说:“吕诲、范纯仁已有试用的效果,希望恢复他们的职位。”翰林学士范镇作批答不符合圣旨,离开京师补为郡官。韩维说:“范镇的失误之处只在文字,应当包涵容忍他。以前钱公辅降职,朝廷内外都认为处罚太重,连续斥退二位重臣,而其他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此后又有谁敢尽忠心呢?”
颍王为皇太子,兼右庶子。神宗即位,韩维进言说:“各位执事都有各自的职责,应当各负其责,如果互相代替行事,是最失体的事。天下大事不能仓猝办理,人君所建立的各项制度,自然有先有后。”于是向神宗解释滕文公问孟子居丧之礼,推论后世礼仪的变化,以便伸张规谏之风,神宗都认为好而加以采纳。升为龙图阁直学士。
御史中丞王陶弹劾宰相韩琦专横霸道,被免职为翰林学士。韩维说:“中丞所说如果正确,宰相又怎会无罪?如果不正确,又怎能只免除台职?如今任学士,是升职。”参知政事吴奎议论王陶之事,出为青州知州。韩维说任用斥退大臣,不应当这样。诏令吴奎升官。韩维又说“:宰相免职,才是降职免官;如今又升官,是褒奖进用。这两者按理难以一并施行,这与王陶免除中丞之职又加封学士之职有什么不同呢?”奏章献上,吴奎回京师任职。韩维援引前次所说请求离开京师,为汝州知州。数月后,奉召兼侍讲、判太常寺。
起初,僖祖庙已迁走,到英宗纎祭祖庙时,中书认为僖祖与稷、契同等,不应毁坏他们的庙宇。韩维说“:太祖平定叛乱,子孙继承其事业,叫宋太祖,没有什么可议论的。僖祖虽然为高祖,但考察他的功业,没有因袭,如果以对待稷、契的礼仪对待僖祖,担心有所不妥,应像过去一样。”王安石正主张毁坏僖祖庙,坚持不准。
熙宁二年(1069),升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第二年,为御史中丞,由于兄长韩绛在枢府,坚决辞谢。王安石也讨厌他议论保甲之事,又让他为开封知府。开始设置八厢判决轻刑,部下清整严肃。这时吴充任三司使,英宗说:“韩维、吴充以文学进用,任职繁重,但都尽职尽责,可以说任人得当。”兼侍读学士,充群牧使。考试制举人,孔文仲进对策被录取,但由于正直而罢职回家。韩维说“:陛下不要说孔文仲是一位贫贱之士,贬职有什么损失。臣下担心贤才俊杰解体,忠良被陷害,阿谀苟合之徒将乘机而被任用,造成的祸害不小。”王安石更加讨厌他。枢 密使文彦博请求离开京师,神宗说“:枢密院事情繁多,应当授予韩维佐卿之职。”第二天,韩维在殿中上奏言事,说不被任用,请求补为郡官。神宗说:“你是东宫旧人,应当留在京师辅佐朝政。”韩维说:“让臣下的建议得以实行,比富贵要好;如果由于攀附旧恩被任用,不是臣下的愿望。”于是离开京师知襄州,又改任许州知州。
熙宁七年(1074)二月,召为学士承旨。入朝言对,神宗说:“天许久不下雨,朕日夜焦急,怎么办?”韩维说:“陛下担忧发生旱灾,减损膳食避住殿中,这是过去的老办法,恐怕不足以应付上天的变化。应当对自己痛加责备,广泛征求正直的言论。”退朝后,又上疏说:“最近京畿诸县,督责索要青苗钱十分紧迫,往往用鞭子抽打来获得,至于砍伐桑树作为柴禾来交换钱物,旱灾发生之际,又遭遇这种苦难。再如出动军队,危害士兵老百姓,将钱财全部用在荒凉之地,朝廷实行坚决,行动十分迅速。至于免除租税,宽限逃亡负债期限,来拯救贫苦百姓,则迟迟不肯实行。希望陛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以决定实行,过于养尊处优,比杀人还要厉害。”神宗深受感动并有所觉悟,就任命韩维草写诏书征求正直之言。大致是说:“我想知道的是:听纳不符合事理吗?案件诉讼不符合人情吗?征敛税赋失去了节制吗?忠诚正直之言被阻隔皇上不能听到,而阿谀阻塞来成就私意者众多吗?”诏令颁布,人情十分高兴。有圣旨体量市易、免行利的弊病,暂时停止方田、保甲法,这天就下雨了。
王安石被罢相后,正好韩绛入朝为相,韩维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又知许州。神宗巡幸旧邸,为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韩维纯洁正直,神宗命令韩维改动命词,韩维知道神宗的心意,于是请求提举嵩山崇福宫。
神宗驾崩,韩维奔赴朝廷。宣仁后亲自书写诏令进行慰劳,韩维对答说:“人的性情是贫穷的时候就想着富裕,痛苦的时候就想着欢乐,疲劳的时候就想着休息,忧郁的时候就想着通畅。确实能够经常以老百姓的利益作为根本,那么老百姓就会富裕;经常将老百姓的忧愁挂在心上,那么老百姓就会快乐;各种不是人力所能承受的赋役都免掉,那么劳累困顿就没有了;免除各种不符合人情的法令,这样烦冤阻滞就通畅了。推而广之,全部诚心诚意地实行,那么子孙后代看到陛下的德行,不用教育就养成了这些品德。”
不久,出任陈州知州,没有上任,奉召兼侍读,加大学士。曾经说:“先帝因为夏国主秉常被废除,因此发动军队来问罪。如今已复位,行蕃臣的礼节,应归还其原有的领地。”于是陈述了不能不停止战争的三条理由,以及领地不能不放弃的五条理由。又说:“仁宗选立皇储,一时的忠诚、功绩显赫之臣都受到宠爱得到俸禄;范镇第一个提出这建议,但没有任何赏赐,希望褒奖显示他的功绩。”范镇于是又被起用。
元丰年间更改役法,命韩维详细制定。这时各地纷纷上疏说明十分方便,韩维对司马光说:“小人的议论,都违心迎合,不能不深察。”成都转运判官蔡日蒙附会定等级,韩维讨厌而弹劾他。执政者想废除王安石新经义,韩维认为应当和先儒的学说共同流行,论者都佩服他处理妥当。授任门下侍郎。御史张舜民由于上书言事被免职,王岩叟挽救他,用书信暗中询问上官均。谈话泄露,诏令王岩叟分官析职。韩维说“:臣下用书信聚集会谈,互相监督,这样互相为善,对事理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接连不断地责怪善人,恐怕对国家之事没有好处。”
韩维在东省任职一年多,有妒嫉他的人暗中诬陷他,诏令分司南京。尚书右司王存在帘前大声说:“韩维获罪,不知道根源,臣下私下替朝廷惋惜。”于是又任大学士、知邓州。兄长韩绛替他请求,改任汝州。一段时间后,以太子少傅致仕,转少师。
绍圣(1094~1098)年间,由于元。。党案,降职为左朝议大夫,又降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在均州安置。他的几个儿子请求朝廷给予官爵,让父亲住在故里。哲宗看了上奏后感到悲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元符元年(1098),随哲宗巡幸睿成宫,又恢复左朝议大夫之职,这年死,终年八十二岁。徽宗即位之初,又全部追赠恢复以前所任官职。
韩缜字玉汝,开封雍丘人。考中进士,签书南京判官。仁宗由于发生水灾征求正直的言论,韩缜上疏说:“如今国家的根本没有建立,无法笼络天下人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言辞十分切合事理。刘沆向朝廷推荐他有才能,任命为编修三班敕。在此之前,武臣不给亲人服丧。韩缜建议说:“三年服丧,是从古到今执行的礼制;晋襄公穿着丧服出征,是一时之事。”于是制定法令,从崇班以上听任他们服丧。任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孙扌卞尸位素餐;暂代陕西转运使薛向奔赴朝廷,枢密院就发布诏令授予转运使;刘永年由于是外戚升为防御使;内侍史志聪私自役使皇城亲从,韩缜都详尽地论说。仁宗为了罢免孙扌卞,停止薛向与刘永年的任命,而纠正史志聪的过失。升为侍御史、度支判官,离开京师任两浙、淮南转运使,调往河北。
夏人谅祚死,他的儿子秉常即位,派人请求册封。朝廷正责备夏人不尽职责,打算选派人诘问使者。韩缜刚好向皇帝辞谢,神宗让他前往。韩缜到驿站问罪,使者服帖,到晚上,将奏书奉上。神宗高兴,改为陕西转运使。进入京师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由于其兄长韩绛执政,改为集贤殿修撰、盐铁副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曾经设宴招待客人晚上归来,让傅京力喝酒,误随入州宅,与侍妾相遇,韩缜大怒,令军校用铁杖杀死他。傅京力的妻子拿着血衣,击打登闻鼓进行上诉,由此被降职,分司南京。秦人俗语说:“宁愿遇到小虎,不要遇到玉汝。”韩缜就是这样残暴。一段时间后,恢复待制,知瀛州。
熙宁七年(1074),辽使萧禧来议定北地的边界。召韩缜到馆迎客,于是回访,令他拿着图册到辽国君主那里,没能见到辽主就返回了。知开封府,萧禧又来,再次在别馆款待他。诏令乘坐驿车到河东,和萧禧分别划定地界,以分水岭作为界限。回复君命,被赐予袭衣、金带,为枢密都承旨,还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五年(1082),实行官制,改为太中大夫、同知枢密,进知院事。
哲宗即位,授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席宰相蔡确与章。。谋划诬陷东朝,到蔡确为山陵使时,韩缜公布他的罪行,这样东朝及外廷都知道了这件事。蔡确出使回来,打算让其属下高遵惠、张。。、韩宗文担任好官职。宣仁后来询访韩缜,韩缜说:“高遵惠为太后伯父;张。。是中书郎张。。的弟弟;宗文,是臣下的侄儿。如今提拔选用不依照秩序,这样君臣各自私爱他的亲戚,又用什么来昭示天下呢?”于是任用被废止。
元丰元年(1086),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议论韩缜才能低下声望轻,在先朝任奉使,割地六百里来送给契丹,边人对他怀着刻骨仇恨,不能让他位居相位。数十次上章,罢职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移永兴、河南,授予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易节奉宁军。请求告老,为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1097)死,终年七十九岁。追赠司空,谥号为“庄敏”
韩缜外表庄重,因而以严厉著称。虽然任将相但却默默无闻没有任何建树,奉养丰厚,世人将他与晋朝何曾相比。儿子韩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