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乱世第一名相谢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整个儿就是针锋相对啊。谢安说,天下万物都遵循着那自然之理,这样那长寿的彭祖和早逝的殇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完全是庄子“齐万物”的思想。
王羲之没他那么老庄,直接就说,什么“生和死没什么区别”、“彭祖和殇子都一样”,简直就是胡说!
谢安肯定是瞧出来了,但他是十分了解王羲之的性情的,自然也就一笑付之。
不过,谢安的这个“齐万物”的思想,其实还是很彻底的,比如他看待女人的态度,就没有什么礼节规矩。而另一方面,他看待当时十分敏感的“士庶差异”,也比其他人要淡漠得多。
谢安的好友王胡之(王羲之的堂兄)在隐居时,家里挺穷。这时,门第低下的陶范正好任乌程县令,就派人给王胡之送来了一船米。但王胡之却不肯接受,还说:“我没有得吃时自然会去找谢尚(谢安的堂兄),无须你陶范的米。”弄得陶范十分尴尬。
谢安听说这件事儿后,就跟刘夫人的哥哥刘惔说:阿龄(王胡之小字)这样做有些过份了。可刘惔却回答说:这正是名士的操守啊。意思就是说,名士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自己的尊贵,不能接受下等人的好处。谢安一看如此,也没有跟他争论。
还有一回,是王献之的事儿。
王献之来拜访谢安,正好习凿齿也在座,按理王献之是客人,应该跟人家坐在一张坐榻上。但王献之瞧不上习凿齿出身寒门,就不肯与他同坐,走来走去的,一直就不坐下来。谢安看到这情形,就让王献之跟自己对坐了,也没说什么。
等到王献之走后,谢安就告诉一直在一边儿瞧着的谢朗:“献之虽然清高超群,但这样矜持拘泥,会损害他自然的天性。”
(二)与王胡之诗
谢安和王胡之的关系一直非常好。这王胡之可算得王家最“落拓”的子弟了,就当过几天的官儿,后来干脆再不出仕。谢安在隐居时,常跟他写诗唱和。这几首都保存了下来。其中一首这样写到: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
膏以朗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
~你看那鲜洁的冰凝结如玉,但遇到温暖就会消融。白雪美丽如珠,但那光洁在早晨太阳初升时就会消尽~
~那膏油因为能够放光,所以会被燃尽。兰花由于出众的芳香,所以会被采撷而凋零。智慧的人懂得这个道理,随和任达而不炫耀~
这首诗几乎就是谢安人生思想的总结啊。“膏以朗煎,兰由芳凋,”智慧的人懂得这个道理,随和任达而不炫耀……当我们回看他的一生,其实正是这样做的啊。
我们谢太傅的个人生活,大略如此。《晋书》在评价了他一生的功业之后,对他这个奢华和无视礼法,也发表了看法。不过,虽然作者(不知是不是房玄龄)不能认同他,但却也能够理解他,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当时人们一直把王导和谢安相提并论,称他们是江左两位“风流宰相”,不过谢安要更“文雅”。后来直到南齐,王丞相的后代尚书仆射王俭说:“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一人而”……其实,也许在中国古代史上,论起宰相之风流,恐怕也没有人能出其右啊。这是一位“风流”到心里的人,他这“风流”,和外物并没有关系。
第八卷千年的回响---淝水鏊兵
引子温情谢将军
终于说到淝水之战。
首先得说,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大。不过,并不是这场战役有多大,却是这场战役的影响太大了,而这个影响,也并不是对东晋有多大,主要是对前秦太大了。那么,这场战争就引发了好多好多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去思考……不过,我们还是慢慢地来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因为天下的事儿,每一件,它的发生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不合理而存在,那是不可能啊。
引子:温情谢将军
“与妻书”
先说点儿轻松的事。应该说,在淝水之战里,我们谢玄将军,是扮演了最最重要的角色啊。这个也很自然,他一直是北府兵的统帅嘛,也不可能是别人。那么这段时间,从淮南之战歇战,作为徐兖刺史,他就一直在担当着守卫首都的任务,时常“游军在江淮之间”,密切地注视淮河北岸秦军的动向。不过,在这样紧张的对峙当中,他也还有自己的生活噢。
如果问,谢玄这辈子最大的爱好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垂钓!
他好像一生都对这项运动极感兴趣,后来,他放弃了北府兵权,到会稽自己的“始宁墅”幽居养病,也是常常靠垂钓来打发时光。在北府的这段时间,军务闲暇时,他也时不常就去放松一下,有一回,他想念在建康的妻子,就把自己钓来的鱼亲手腌制起来,还搞得挺精致,弄好后,就给妻子写了封信,连腌好的鱼一起送回去了。
这段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我们也正好可以看到,谢家子弟的另一个特点,他们都很温情,而且真情。这家风一传200年,他们宁可不要显赫的权势,也不做虚伪权变的事(可能想做也学不会了),虽然士族在日渐地衰败,但人家琅邪王氏的子弟仍然有很多都鱼游于官场之中,这能力比谢家人强多了。后来的谢家竟渐渐向另一方面发展,出了好几位诗人和琴家,最终孕育出了中国的山水诗篇。
两位大诗人的“渊源”
一说起,东晋最有名的大诗人,朋友们肯定会说,陶渊明!那第二呢,也无可争议,谢灵运!这里要说的这个故事,正是关于这两位的。其实,这两位了不起的人物,可还是有点儿关系的,这就是,陶渊明跟谢灵运的老爸谢涣,是好朋友。这件事儿,也正是发生在我们谢玄将军做这个徐兖刺史的时候,大约是在382年,就是淝水之战的前一年。
陶大诗人跟谢家,应该算做世交了,这是因为,陶渊明的父亲陶敏也曾经做过桓温的手下,一起跟谢玄共事。结果,两人一见面,谢玄就非常欣赏他,很快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陶敏后来生病死去,临终前就嘱咐妻子孟夫人:等渊明长大些,一定让他去投奔我的好朋友谢玄,把渊明托付给他,我在九泉之下,也就放心了。这时陶家门第不高,日子也过得艰难,到谢玄那儿去,也是陶渊明最好的出路了。
5年后,陶渊明到了17岁,就遵照父亲的遗言,赶到广陵,投奔谢玄。谢玄一见他,非常喜欢,准备请他给自己当参军。就先让他跟自己的儿子谢涣住在一起,每天一块儿读书、习武什么的。这个谢涣,就是我们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的老爹。其实,谢涣不是个聪明孩子,甚至有点呆头呆脑,这让谢玄一直不太满意。直到后来,谢灵运出生了,谢玄一瞧,哎呀,这孩子才几岁呀,就这么聪明伶俐,还有点儿鬼灵精怪,就感叹说,像我这样儿,还生出了谢涣这模样的,这谢涣居然能生出灵运这样的孩子!
不过,陶渊明的运气真是不好,还没住够一个月,他就得到家里传来的消息,说母亲病危,让他快回去。他只好辞别谢玄,回家去了。然后几年,他就为母亲守丧。淝水之战后两年,谢玄辞去了军职,不久又去世。谢涣给陶渊明写信来,告诉他这个消息。陶渊明也一下儿没有了出路,后来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出仕……
第一章不得不发动的战争
淝水之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啊。所以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总结一下儿,关于这场战争的疑问,比较大的主要是两个:
1.前秦号称百万大军,怎么可能被东晋8万北府兵打败?
2.淝水之战打败了,为什么前秦整个国家就跟着崩溃了?
更细节点儿的,还有:
1.如果前秦真有这么大优势的话,为什么战前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劝苻坚不要攻晋?
2.淝水之战前线战败,那后面的秦军主力呢?为什么一下子就都不见了?
……
我们把这个事儿慢慢说完,那么这些疑问,自然也就有了答案。在这之前,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许看上去挺平常,但它们对这场战争,还有对战后前秦这个国家的命运,都几乎是起着决定作用啊。
人口和民族
这个问题可是最最重要的。
它几乎是淝水之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战后前秦国家崩溃的真正原因。这里说的这个“淝水之战是不得不发动的战争”,也是由此而来。
那么就来看一看,当时前秦的人口和民族,大致是个什么样子。
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稿》里,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他说:
“北方整个胡族不及汉人多,统治者胡人不及被统治者胡人多,以此极少数统治极大多数不同种族的民族,问题遂至无穷”。
其实,这几乎就是前秦整个国家的写照!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
一些朋友提供的资料说:这个时候前秦的总人口是1600万左右。不过分析朱大渭先生《魏晋南北朝南北户口的消长及其原因》,我认为可能还会更多些,估计有1800万左右。这个是前秦的总人口,那么这里,胡人有多少呢?依据朱大渭先生的数据,490万。而这里面,氐族人又有多少呢?100万左右,或稍强。
这样儿,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前秦这个国家的情形了:
; 整个儿就是针锋相对啊。谢安说,天下万物都遵循着那自然之理,这样那长寿的彭祖和早逝的殇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完全是庄子“齐万物”的思想。
王羲之没他那么老庄,直接就说,什么“生和死没什么区别”、“彭祖和殇子都一样”,简直就是胡说!
谢安肯定是瞧出来了,但他是十分了解王羲之的性情的,自然也就一笑付之。
不过,谢安的这个“齐万物”的思想,其实还是很彻底的,比如他看待女人的态度,就没有什么礼节规矩。而另一方面,他看待当时十分敏感的“士庶差异”,也比其他人要淡漠得多。
谢安的好友王胡之(王羲之的堂兄)在隐居时,家里挺穷。这时,门第低下的陶范正好任乌程县令,就派人给王胡之送来了一船米。但王胡之却不肯接受,还说:“我没有得吃时自然会去找谢尚(谢安的堂兄),无须你陶范的米。”弄得陶范十分尴尬。
谢安听说这件事儿后,就跟刘夫人的哥哥刘惔说:阿龄(王胡之小字)这样做有些过份了。可刘惔却回答说:这正是名士的操守啊。意思就是说,名士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自己的尊贵,不能接受下等人的好处。谢安一看如此,也没有跟他争论。
还有一回,是王献之的事儿。
王献之来拜访谢安,正好习凿齿也在座,按理王献之是客人,应该跟人家坐在一张坐榻上。但王献之瞧不上习凿齿出身寒门,就不肯与他同坐,走来走去的,一直就不坐下来。谢安看到这情形,就让王献之跟自己对坐了,也没说什么。
等到王献之走后,谢安就告诉一直在一边儿瞧着的谢朗:“献之虽然清高超群,但这样矜持拘泥,会损害他自然的天性。”
(二)与王胡之诗
谢安和王胡之的关系一直非常好。这王胡之可算得王家最“落拓”的子弟了,就当过几天的官儿,后来干脆再不出仕。谢安在隐居时,常跟他写诗唱和。这几首都保存了下来。其中一首这样写到:
鲜冰玉凝,遇阳则消;素雪珠丽,洁不崇朝。
膏以朗煎,兰由芳凋。哲人悟之,和任不摽。
~你看那鲜洁的冰凝结如玉,但遇到温暖就会消融。白雪美丽如珠,但那光洁在早晨太阳初升时就会消尽~
~那膏油因为能够放光,所以会被燃尽。兰花由于出众的芳香,所以会被采撷而凋零。智慧的人懂得这个道理,随和任达而不炫耀~
这首诗几乎就是谢安人生思想的总结啊。“膏以朗煎,兰由芳凋,”智慧的人懂得这个道理,随和任达而不炫耀……当我们回看他的一生,其实正是这样做的啊。
我们谢太傅的个人生活,大略如此。《晋书》在评价了他一生的功业之后,对他这个奢华和无视礼法,也发表了看法。不过,虽然作者(不知是不是房玄龄)不能认同他,但却也能够理解他,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当时人们一直把王导和谢安相提并论,称他们是江左两位“风流宰相”,不过谢安要更“文雅”。后来直到南齐,王丞相的后代尚书仆射王俭说:“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一人而”……其实,也许在中国古代史上,论起宰相之风流,恐怕也没有人能出其右啊。这是一位“风流”到心里的人,他这“风流”,和外物并没有关系。
第八卷千年的回响---淝水鏊兵
引子温情谢将军
终于说到淝水之战。
首先得说,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大。不过,并不是这场战役有多大,却是这场战役的影响太大了,而这个影响,也并不是对东晋有多大,主要是对前秦太大了。那么,这场战争就引发了好多好多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去思考……不过,我们还是慢慢地来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因为天下的事儿,每一件,它的发生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不合理而存在,那是不可能啊。
引子:温情谢将军
“与妻书”
先说点儿轻松的事。应该说,在淝水之战里,我们谢玄将军,是扮演了最最重要的角色啊。这个也很自然,他一直是北府兵的统帅嘛,也不可能是别人。那么这段时间,从淮南之战歇战,作为徐兖刺史,他就一直在担当着守卫首都的任务,时常“游军在江淮之间”,密切地注视淮河北岸秦军的动向。不过,在这样紧张的对峙当中,他也还有自己的生活噢。
如果问,谢玄这辈子最大的爱好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垂钓!
他好像一生都对这项运动极感兴趣,后来,他放弃了北府兵权,到会稽自己的“始宁墅”幽居养病,也是常常靠垂钓来打发时光。在北府的这段时间,军务闲暇时,他也时不常就去放松一下,有一回,他想念在建康的妻子,就把自己钓来的鱼亲手腌制起来,还搞得挺精致,弄好后,就给妻子写了封信,连腌好的鱼一起送回去了。
这段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我们也正好可以看到,谢家子弟的另一个特点,他们都很温情,而且真情。这家风一传200年,他们宁可不要显赫的权势,也不做虚伪权变的事(可能想做也学不会了),虽然士族在日渐地衰败,但人家琅邪王氏的子弟仍然有很多都鱼游于官场之中,这能力比谢家人强多了。后来的谢家竟渐渐向另一方面发展,出了好几位诗人和琴家,最终孕育出了中国的山水诗篇。
两位大诗人的“渊源”
一说起,东晋最有名的大诗人,朋友们肯定会说,陶渊明!那第二呢,也无可争议,谢灵运!这里要说的这个故事,正是关于这两位的。其实,这两位了不起的人物,可还是有点儿关系的,这就是,陶渊明跟谢灵运的老爸谢涣,是好朋友。这件事儿,也正是发生在我们谢玄将军做这个徐兖刺史的时候,大约是在382年,就是淝水之战的前一年。
陶大诗人跟谢家,应该算做世交了,这是因为,陶渊明的父亲陶敏也曾经做过桓温的手下,一起跟谢玄共事。结果,两人一见面,谢玄就非常欣赏他,很快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陶敏后来生病死去,临终前就嘱咐妻子孟夫人:等渊明长大些,一定让他去投奔我的好朋友谢玄,把渊明托付给他,我在九泉之下,也就放心了。这时陶家门第不高,日子也过得艰难,到谢玄那儿去,也是陶渊明最好的出路了。
5年后,陶渊明到了17岁,就遵照父亲的遗言,赶到广陵,投奔谢玄。谢玄一见他,非常喜欢,准备请他给自己当参军。就先让他跟自己的儿子谢涣住在一起,每天一块儿读书、习武什么的。这个谢涣,就是我们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的老爹。其实,谢涣不是个聪明孩子,甚至有点呆头呆脑,这让谢玄一直不太满意。直到后来,谢灵运出生了,谢玄一瞧,哎呀,这孩子才几岁呀,就这么聪明伶俐,还有点儿鬼灵精怪,就感叹说,像我这样儿,还生出了谢涣这模样的,这谢涣居然能生出灵运这样的孩子!
不过,陶渊明的运气真是不好,还没住够一个月,他就得到家里传来的消息,说母亲病危,让他快回去。他只好辞别谢玄,回家去了。然后几年,他就为母亲守丧。淝水之战后两年,谢玄辞去了军职,不久又去世。谢涣给陶渊明写信来,告诉他这个消息。陶渊明也一下儿没有了出路,后来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出仕……
第一章不得不发动的战争
淝水之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啊。所以也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总结一下儿,关于这场战争的疑问,比较大的主要是两个:
1.前秦号称百万大军,怎么可能被东晋8万北府兵打败?
2.淝水之战打败了,为什么前秦整个国家就跟着崩溃了?
更细节点儿的,还有:
1.如果前秦真有这么大优势的话,为什么战前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劝苻坚不要攻晋?
2.淝水之战前线战败,那后面的秦军主力呢?为什么一下子就都不见了?
……
我们把这个事儿慢慢说完,那么这些疑问,自然也就有了答案。在这之前,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许看上去挺平常,但它们对这场战争,还有对战后前秦这个国家的命运,都几乎是起着决定作用啊。
人口和民族
这个问题可是最最重要的。
它几乎是淝水之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战后前秦国家崩溃的真正原因。这里说的这个“淝水之战是不得不发动的战争”,也是由此而来。
那么就来看一看,当时前秦的人口和民族,大致是个什么样子。
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稿》里,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他说:
“北方整个胡族不及汉人多,统治者胡人不及被统治者胡人多,以此极少数统治极大多数不同种族的民族,问题遂至无穷”。
其实,这几乎就是前秦整个国家的写照!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
一些朋友提供的资料说:这个时候前秦的总人口是1600万左右。不过分析朱大渭先生《魏晋南北朝南北户口的消长及其原因》,我认为可能还会更多些,估计有1800万左右。这个是前秦的总人口,那么这里,胡人有多少呢?依据朱大渭先生的数据,490万。而这里面,氐族人又有多少呢?100万左右,或稍强。
这样儿,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前秦这个国家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