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新五代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告离间,哪能动摇你的地位呢?”郭崇韬认为说得对,于是上书请求立刘氏焉皇后。
郭崇韬素来廉洁奉公,自从到洛阳后,纔开始接受四面八方的贿赂债赠,老朋友和子弟有的提出意见,郭崇韬说:“我官居将相,俸禄和赏赐的财物价值上万,难道缺少这些东西吗?如今的藩镇诸侯,很多是梁过去的将领,都曾是与皇上同生死、共患难的人。
现在拒绝接受他们所有的礼物,难道不会产生怨恨吗?况且收藏在自己家裹,跟公家的仓库有什么不同?”第二年,天子在南郊祭天,于是全部贡献出他所收藏的财物,以便协助赏赐。
唐庄宗在南郊祭天后,就立刘氏为皇后。
郭崇韬多次上书自陈己见,请求依照唐的旧例,把枢密使的职务交还给内臣,而一同辞去镇阳的官职,庄宗以好言下韶不准许。
郭崇韬又说:“我跟随陛下驻扎朝城,设计攻破梁军时,陛下摸着我的背约定说:‘成功以后,给你一个镇。
’现在天下统一,杰出贤明的人都来到朝廷,我精疲力尽了,希望依照前约退职。”唐庄宗召见郭崇韬,对他说:“朝城的约定,我答应给你一个镇,没有答应你离去。
想丢下我,去哪里呢?”郭崇韬于是陈述关系天下利害的二十五件事,都按照他的意见施行丁。
李嗣源任成德军节度使,调郭崇韬到忠武军。
郭崇韬于是陈说自己的权位已到顶点,话说得很恳切。
唐庄宗说:“我怎么能够身居天下最高贵的位置,而让你没有尺寸安身的地方呢?”郭崇韬不断推辞,唐庄宗于是收回任命,仍然任他为侍中、枢密使。
同光三年夏,大雨久下不停,大水毁坏老百姓的土地,很多老百姓流亡而死。
唐庄宗担心宫中热湿不能居住,想修建高楼避暑。
宦官进言说:“我看见长安全盛时期,大明、兴庆宫楼阁上百。
现在的皇官还比不上那时公卿宰相家。”唐庄宗说:“我拥有天下,难道不能修建一座楼?”于是派宫苑使王允平办理此事。
宦官说:“郭崇韬皱着眉头不高兴,常常因租赋重而吝惜财物,陛下即使想建一座楼,那能成吗?”唐庄宗于是派人间郭崇韬说:“过去我和梁军在黄河边对峙,即使是寒冬盛夏,穿着镗甲骑在马上,都不觉得劳苦。
现在住在幽深的宫廷中,有大屋子遮荫,却受不了天热,为什么呢?”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以天下为己任,现在为自己一人作打算,艰难困苦和安逸快活,忧虑的事情不一样,情势自然这样。
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常常像在黄河边一样,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唐庄宗默默不语。
最后还是派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直言劝阻。
宦官说:“郭崇韬的家,跟皇帝的住处没有什么不同,哪里知道陛下多热呢!”从此挑拨离间的话就越来越多地传到官里。
河南县县令罗贯,为人刚强正直,很为郭崇韬所了解。
罗贯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不接受权贵富豪的请求托付,宦官、伶人有要向他请求的事情,书信堆满了案桌,一个都不答复,都拿给郭崇韬看。
郭崇韬多次为他说话,宦官、伶人因比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自从过去唐时张全义担任河南尹以来,县令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张全义像对下人一样养着他们。
到罗贯任县令时,不屈服于张全义,县中百姓依仗张全义犯法的人,都依法杀掉。
张全义大怒,曾派人报告刘皇后,刘皇后从容不迫地焉罗贯辩白,而手下的人日夜不停地一起攻击他的短处。
唐庄宗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谈这件事。
皇太后死,安葬在坤陵,坤陵在寿安,唐庄宗到修建陵墓的地方去,而道路泥泞,桥梁毁坏。
唐庄宗停车间道:“谁主管这个地方?”宦官说:“这里归河南县管。”于是紧急召见罗贯,罗贯到后,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收到诏书,请责问主管这事的人。”唐庄宗说:“这是你管的地方,还问什么人!”立即把罗贯投进监狱,狱中官吏拷打他,打得他体无完肤。
第二天,下诏杀掉罗贯。
郭崇韬劝阻说:“罗贯没有别的罪,桥梁和道路没有修好,按法不应当处死。”唐庄宗发怒说:“太后的灵车快要启程,天子的车马要从这里往来,桥梁道路没有修好,你说他无罪,你们是一伙的!”郭崇韬说:“罗贯虽然有罪,应当由官府整理罪案执行法律。
陛下以统领万乘大国的尊严,对一个县令发怒,使天下的人,说陛下执法不公,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唐庄宗说:“罗贯,是你喜欢的人,随你裁决吧!”于是起身进宫,郭崇韬紧跟唐庄宗,争论不已,唐庄宗自己关上殿门,郭崇韬不能进去。
罗贯结果被杀。
第二年伐蜀,拟议选派大将。
当时唐明宗任总管,应当去。
而郭崇韬因受到诬告处境危险,想立大功作为保全自己的办法,于是说:“契丹在北方边境形成祸患,不是总管去就不能抵御。
魏王李继岌,是国家的太子,但还没有建立大功;况且亲王任元帅,是唐的惯例。”唐庄宗说:“李继岌,还是小孩子,哪能担当国家大事?一定要替我为他选一个副手。”郭崇韬还没来得及说话,唐庄宗就说:“我找到副手了,没有人能代替你。”于是任李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大事都由郭崇韬决定。
唐军进入蜀地,所经过的地方都投降迎接他们。
王衍的弟弟王宗弼,暗中与郭崇韬通好,请求担任西川兵马留后,郭崇韬答应让他作节度使。
军队到达成都后,王宗弼把王衍迁移到西宫,把王衍的嫔妓、珍宝都献给郭崇韬和他出儿子郭廷诲。
又和蜀人联名上状见魏王,请求留下郭崇韬镇守蜀地。
李继岌很疑心郭崇韬,郭崇韬无法表白自己,于是借故杀掉王宗弼和他的弟弟王宗渥、王宗勋,没收他们的家产,蜀人十分恐惧。
郭崇韬素来嫉恨宦官,曾对李继岌说:“你有攻破蜀地的功劳,军队凯旋后,必定被立为太子,,等到皇上死后,应当全部消灭宦官,就是合割过的马,也不能骑。”李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眼见郭崇韬独揽军权,心中已很不满,听到他这样说,都切齿痛恨他,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
唐庄宗听说攻破蜀地,派宦官向延嗣前来慰劳军队,郭崇韬不去郊外迎接,向延嗣大怒,于是和李从袭等人一起设计陷害他。
向延嗣返回京师,献上从蜀地得到的兵马财物账单,一共得到士兵三十万人,马九千五百匹,兵器七百万件,粮食二百五十三万石,钱一百九十二万缙,金银二十二万两,珠宝、玉器、犀牛角、象牙两万件,绫罗绸缎五十万匹。
唐庄宗说:“人称蜀地为天下富国,得到的就是这些吗?;’向延嗣于是说蜀地的宝物都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别有打算,将会危及魏王。
唐庄宗大怒,派宦官马彦珪到蜀,观察郭崇韬的动向。
马彦珪报告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珪假造诏书令魏王杀掉郭崇韬。
郭崇韬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跟随郭崇韬死在蜀,其余的都被杀。
他攻破蜀地得到的财物,都被登记没收。
唐明宗登位后,下诏准许送回家乡安葬,把他在太原的旧居赐给他的两个孙子。
当郭崇韬当权时,从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以下都依附他。
郭崇韬的父亲名叫郭弘,豆卢革等人就藉别的事,上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
因为他姓郭,于是把他当成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就自认为是这样。
郭崇韬伐蜀时,经过郭子仪的墓地,下马悲号痛哭而离去,听见的人很以为可笑。
但郭崇韬对国家竭尽忠诚,有雄才大略。
他攻破蜀地后,就派遣使臣以唐的威武恩德晓谕南诏各蛮族,打算藉此安抚招降他们,堪称胸有大志啊!安重诲,应州人。
父亲安福迁,事奉晋任将领,以骁悍勇敢闻名。
梁在郫州进攻朱宣,晋军救援朱宣,朱宣被打败,安福迁战死。
安重诲年轻时跟随唐明宗,为人聪明机敏、谨慎恭敬。
唐明宗镇守安国军,任他为中门使,在魏州发动兵变时,所有参与谋划议论的大计,都由安重诲和霍彦威决断。
唐明宗登位,任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束道节度使。
他坚决推辞不接受,改任兵部尚书,依旧任中门使。
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重诲自从任中门使后,已受到皇帝的亲近、信任,而以辅助帝王创业的功臣身份,担负处理军国大事的重要职责,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参加决断,他的权势震动天下。
虽然他竭尽忠诚劳费心力,不时对国家有所帮助,但他仗恃功劳炫耀宠信,作威作福,又没有贤人君子的协助,他一孔之见的计虑,是灾祸产生的根源,以至于人臣君主都受到伤害,差不多要被灭族,造就是他可悲的地方啊。
安重诲曾经外出,经过御史台门前,殿直马延不小心冲闯了他的前导,安重诲发怒,就在御史台门前杀掉马延然后纔上奏。
这时,随行的厅子军士桑弘迁,打伤了相州录事参军;亲从兵马使安虔,驰马冲闯宰相的前导。
桑弘迁因罪被处死,安虔只是被判鞭打罢了。
安重诲由于杀死马延,于是请求下诏处分,唐明宗迫不得已听从了他,因此御史、谏官中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宰相任圜判三司,因他职责之内的事和安重诲发生争执,未能如愿,任圜发怒,借口有病辞职,退居在磁州。
朱守殷以汴州反叛,安重诲派人伪造诏书驰马到任圜家,杀掉任圜然后纔上报,诬告任圜和朱守殷合谋,唐明宗都不能察问。
而安重诲怕天下人对自己不满,于是将三司积欠未收的赋税钱两百多万,请求免除,希望以此取悦于人而搪塞责任,唐明宗迫不得已,为他下诏免除赋税。
他作威作福,大多是这样一些事情。
这时,各地上奏的事情。
都是先告诉安重诲然后纔上奏。
河南县进献吉祥的稻子,一根茎上长着五束稻穗,安重诲看了说:“假的。”鞭打送稻子的人并让他回去。
夏州李仁福进献白鹰,安重诲不接受,第二天,对唐明宗说:“陛下韶令天下不准进献鹰鹞,而李仁福违反诏令进献鹰,我已拒绝了。”安重诲走后,唐明宗暗中派人把白鹰取进宫中。
一天,在西郊试飞白鹰,告诫手下人说:“不要让安重诲知道了!”宿州进献白兔,安重诲说:“兔子既阴险又狡猾,即使是白色的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拒受而不上报。
唐明宗为人虽然宽厚,但他的性格野蛮,杀人很果断。
马牧军使田令方牧养的马,瘦弱而死得很多,被弹劾应当处死,安重诲劝阻说:“假如天下人听说由于马的缘故,杀死一个军使,这就叫看重畜牲而轻视人。”田令方于是得以免于一死。
唐明宗派回鹤侯三驰马传信到回鹊。
侯三到醴泉县,这个县素来偏僻,没有传信的马,县令刘知章外出打猎,没能及时供给马匹,侯三于是上奏。
唐明宗大怒,把刘知章捆绑押送到京师,准备杀掉他,安重诲从容地焉他辩护,刘知章纔得以不死。
安重诲竭尽忠心做好事,也大都是这一类。
安重诲既然以天下为己任,于是打算对内为国家谋划,对外钳制诸侯的强大。
但他轻信韩玫的诬告,而拒绝钱缪的称臣;枉自陷害杨彦温至死,而不能消除潞王的忧患;李严一出而孟知祥就产生贰心,李仁矩还没到董璋就反叛了;四面八方发生骚乱,军队各处作战,就像浇油膏灭火,恰恰足以加大火势。
这就是所谓一孔之见的计虑是灾祸产生的根源。
钱铿占据两浙,号称兼有昊、越而称王,从梁到唐庄宗,常常用特殊的礼节,来束缚并使他称臣罢了。
唐明宗登位后,钱锷派遣使臣到京师朝见,致信安重诲,礼节很傲慢。
安重诲很愤怒,但没有发泄,于是派他宠信的官吏韩玫、副供奉官乌昭遇出使到钱锷那里。
而韩玫仗恃安重诲的权势,多次凌辱乌昭遇,藉醉发酒疯,用马鞭打他。
钱锷打算将这事上报,乌昭遇认为有辱国体,坚决劝阻了。
韩玫返回时,反而向安重诲诬告说:“乌昭遇见到钱铿,行舞蹈礼自称为臣子,而把朝廷的事私下告诉钱锷。”乌昭遇因罪死在御史台狱中,于是下令取消钱锷的官爵,以太师退休家居,从此钱氏就与唐断绝来往了。
潞王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认为李从珂不是李家的儿子,以后必定造成国家的祸患,于是打算暗中算计他。
李从珂在黄龙庄检阅战马,他的牙内指挥使杨彦温关闭城门叛乱。
李从珂派人对杨彦温说:“我对你很好,何苦反叛呢?”回答说:“我杨彦温不是要反叛,得到枢密院的命令,要你赶回朝廷!”李从珂跑到虞乡,飞马上报兵变。
唐明宗疑心事情不清楚,想追查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派殿直都知范氲拿着有金带的夹衣、有金鞍金笼头的马赐给杨彦温,拜杨彦温为绛州刺史,以便引诱他来。
安重诲坚决请求出兵讨伐,唐明宗迫不得已,于是派侍卫指挥使药彦稠、西京留守索自通率兵讨伐杨彦温,但告诫说:“替我活捉杨彦温送来,我要亲自讯问此事。”药彦稠等人攻破河中,迎合安重诲的意旨,杀掉杨彦温灭口。
安重诲率领群臣祝贺,唐明宗大怒说:“我家的事还没完,你们不应祝贺!”李从珂被罢去节度使,住在清化里家中。
安重诲多次暗示宰相,说李从珂有失职守,应当按罪论处,冯道于是请求执法。
唐明宗发怒说:“我儿子被坏人中伤,事情还没有分辨明白,你们说这样的话,是不想让我的儿子活在人世间吗?”赵凤于是说:“春秋责备将帅的意义,就是用来勉励做臣子的人的。”唐明宗说:“这都不是你们的意思!”冯道等人诚惶诚恐地退下了。
过了几天,冯道等人又拿这事请求,唐明宗回视手下的人,说别的事情。
第二天,安重诲就亲自出面谈论这事,唐明宗说:“你想怎么处理,我就随你怎么处理!”安重诲说:“这是父子间的关系,不是我该说的,希望陛t裁定!”唐明宗说:“我任小校的时候,吃穿都不够,这个儿子替我担石灰,拾马粪,藉此纔能过活,如今我贵为天子,偏偏不能保护他吗!让他关在家里,对你又有什么妨害呢!”安重诲从此不再敢说这件事。
孟知祥镇守西川,董璋镇守束川,两人都有二心,安重诲凡事都压制他们,务必要抑制他们的阴谋,凡是两川更换守将,大多用自己亲信的人,一定派精兵跟随,慢慢让他们分守各州,准备危急的时候有用。
他们两人察觉后,认为这是算计他们,更加不安。
不久派李严任西川监军,孟知祥大怒,杀掉李严;又分板州为保宁军,任李仁矩为节度使来钳制董璋,并且削夺他的土地,董璋率兵进攻杀死李仁矩。
孟、董二人于是都反叛了。
唐军守蜀的,共三万人,后来孟知祥杀死董璋,占据两川,而唐的精兵都留在蜀了。
当初,唐明宗到汴州,安重诲建议,打算顺便伐昊,而唐明宗感到为难。
后来户部尚书李鳞抓到昊的探子说:“徐知诰打算拿昊国称藩,希望得到安公的一句话作为凭信。”李钻立即带来探子见安重诲,安重诲十分高兴认为应该这样,于是拿玉带给探子,让他带给徐知诰作为凭信,玉带价值干缉。
开始没有把这事上奏,后来过了一年,没有徐知诰的消息,纔上奏贬李鳞为行军司马。
不久捧圣都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报告事变,说:“枢密承旨李虔徽对他的门客边彦温说:‘安重诲私自招募士兵,整治武器,准备亲自伐昊。
又和探子作私下勾结。”’唐明宗拿这些话问安重诲,安重诲惊慌恐惧,请求调查这事。
唐明宗开始很怀疑,手下大臣都为他辩白,不久事情稍稍缓和些,纔把边彦温的话告诉安重诲,于是在朝廷上询问边彦温,边彦温承认都是假话,于是君臣相视而哭。
边彦温、李行德、张俭都因罪被灭族。
安重诲于是请求罢官,唐明宗安慰他说:“事情已经弄清楚,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安重诲不断请求,唐明宗发怒说:“随你去,我不怕没人!”示意武德使孟汉琼到中书省,催冯道等人前来商议代替安亘诲的人选,冯道说:“诸位如果怜惜安公,让他得以罢官离去,这纔是解除他的灾祸啊。”趟凤认为大臣不能随便更换。
于是任范延光为枢密使,而安重诲官居原位。
董璋等人反叛,朝廷派石敬瑭前去讨伐,而两川道路险阻,粮食运输很困难,每每花费一石,只能送到一斗。
从潼关以西,老百姓深受输送军饷的危害,常常逃亡聚积到山林做盗贼。
唐明宗对安重诲说:“事势已经这样,我应亲自前往。”安重诲说:“这是臣子的责任。”于是请求前往。
关西的人听说安重诲来了,都很恐惧震惊,而安重诲每天前进几百里,四面八方都震惊害怕。
监督催促运粮,日夜不停,死在路上的人马,数不胜敷。
安重诲经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把他请到家里,让他的妻子儿女在安重诲身边小心侍奉。
安重诲饮酒遇量,对朱弘昭说:“不久前被谗言陷害,差点不能保全性命,幸好皇上英明神圣,纔能够保住家族不被灭杀。”于是感叹着哭起来。
安重诲离去后,朱弘昭骑马飞驰上报说:“安重诲有怨恨之心,不能让他到行营,怕他会惹事。”而宣徽使孟汉琼从行营出使回来,也说起西边人震惊害怕的情况,于是说到安重诲的过失、罪恶。
安重诲走到三泉时,被召回。
经过凤翔时,朱弘昭拒绝接待他,安重诲害怕了,飞奔京师。
还没到,拜为河中节度使。
安重诲罢官后,迎合皇上的人争相找他的过失。
宦官安希伦,因和安重诲私下勾结,常常和安重诲一起暗中窥视宫中的动静,事情暴露后被杀。
安重诲更加恐惧,于是上书请求告老回家。
安重诲以太子太师离官居家;而以李从璋任河中节度使,派药彦稠率兵到河中防备发生变乱。
安重诲的儿子安崇绪、安崇赞,守卫京师,听说制诏下发,当天就跑到父亲那里,安重诲见到他们,吃惊地说:“你们怎么能来!”不久又说:“这不是他的本意,被人唆使罢了。
我以死报国,其余的还说什么呢!”于是捆绑两个儿子送往京师,走到陕州时,被投进狱中。
唐明宗又派翟光业到河中,监视安重诲的动向,告诫说:“如果他有二心,就和李从璋一起杀掉他。”又派宦官出使到安重诲那里。
使臣见到安重诲,不停地悲号哭泣,安重诲问他是什么原因,使臣说:“有人说你有二心,朝廷派药彦稠率兵到了!”安重诲说:“我死也不能抵塞罪责,还劳朝廷兴师动众,加重皇上的忧虑。”翟光业到后,李从瘴率兵包围安重诲的家,走进去在庭上拜见。
安重诲低身答拜,李从璋用褪打他的头,安重诲的妻子跑过来抱着他呼叫说:“要他自己死还不晚,何必就像这样!”又打安重诲妻子的头,夫妻两人都死了,血流满庭。
李从璋检查他的家产,不过几千缙罢了。
唐明宗下诏,因他与钱铿绝交,导致孟知祥、董璋反叛,以及拟议讨伐昊,把这些作为罪行。
同时杀掉他的两个儿子,其它的子孙都免于一死。
安重诲获罪后,知道自己必定被处死,叹息说:“我固然应当死,只是遣憾没有为国家消灭潞王!”这就是他的遗憾。
唉,做官不能尽职由来已久了!我读梁的告示的底稿,知道敬翔、李振任崇政院使时,凡是秉承皇上的意旨,都告诉宰相让他执行。
宰相有不同意见时而事情应当由皇上决断的,和虽秉承意旨而还有需要再请示的事情,就都记下来送进宫中,通过崇政使上奏,得到圣旨再宣布下发。
梁的崇政使,就是唐枢密使的职务,大概担负上下通报情况的责任,唐常常用宦官担任,到梁时为了防备祸患,纔改用士人担任,在皇官准备皇帝询问,参与谋划计议是有的,但不曾独自在外面管事。
到郭崇韬、安重诲担任这个职务时,纔恢复唐枢密使的名称,但权力却和宰相一样大。
后代沿袭,于是一分为二,属于文官的事归宰相管,武官的事归枢密使管。
枢密使的责任既然这样重大,因而宰相从此就不能尽宰相的职能了。
告离间,哪能动摇你的地位呢?”郭崇韬认为说得对,于是上书请求立刘氏焉皇后。
郭崇韬素来廉洁奉公,自从到洛阳后,纔开始接受四面八方的贿赂债赠,老朋友和子弟有的提出意见,郭崇韬说:“我官居将相,俸禄和赏赐的财物价值上万,难道缺少这些东西吗?如今的藩镇诸侯,很多是梁过去的将领,都曾是与皇上同生死、共患难的人。
现在拒绝接受他们所有的礼物,难道不会产生怨恨吗?况且收藏在自己家裹,跟公家的仓库有什么不同?”第二年,天子在南郊祭天,于是全部贡献出他所收藏的财物,以便协助赏赐。
唐庄宗在南郊祭天后,就立刘氏为皇后。
郭崇韬多次上书自陈己见,请求依照唐的旧例,把枢密使的职务交还给内臣,而一同辞去镇阳的官职,庄宗以好言下韶不准许。
郭崇韬又说:“我跟随陛下驻扎朝城,设计攻破梁军时,陛下摸着我的背约定说:‘成功以后,给你一个镇。
’现在天下统一,杰出贤明的人都来到朝廷,我精疲力尽了,希望依照前约退职。”唐庄宗召见郭崇韬,对他说:“朝城的约定,我答应给你一个镇,没有答应你离去。
想丢下我,去哪里呢?”郭崇韬于是陈述关系天下利害的二十五件事,都按照他的意见施行丁。
李嗣源任成德军节度使,调郭崇韬到忠武军。
郭崇韬于是陈说自己的权位已到顶点,话说得很恳切。
唐庄宗说:“我怎么能够身居天下最高贵的位置,而让你没有尺寸安身的地方呢?”郭崇韬不断推辞,唐庄宗于是收回任命,仍然任他为侍中、枢密使。
同光三年夏,大雨久下不停,大水毁坏老百姓的土地,很多老百姓流亡而死。
唐庄宗担心宫中热湿不能居住,想修建高楼避暑。
宦官进言说:“我看见长安全盛时期,大明、兴庆宫楼阁上百。
现在的皇官还比不上那时公卿宰相家。”唐庄宗说:“我拥有天下,难道不能修建一座楼?”于是派宫苑使王允平办理此事。
宦官说:“郭崇韬皱着眉头不高兴,常常因租赋重而吝惜财物,陛下即使想建一座楼,那能成吗?”唐庄宗于是派人间郭崇韬说:“过去我和梁军在黄河边对峙,即使是寒冬盛夏,穿着镗甲骑在马上,都不觉得劳苦。
现在住在幽深的宫廷中,有大屋子遮荫,却受不了天热,为什么呢?”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以天下为己任,现在为自己一人作打算,艰难困苦和安逸快活,忧虑的事情不一样,情势自然这样。
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常常像在黄河边一样,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唐庄宗默默不语。
最后还是派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直言劝阻。
宦官说:“郭崇韬的家,跟皇帝的住处没有什么不同,哪里知道陛下多热呢!”从此挑拨离间的话就越来越多地传到官里。
河南县县令罗贯,为人刚强正直,很为郭崇韬所了解。
罗贯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不接受权贵富豪的请求托付,宦官、伶人有要向他请求的事情,书信堆满了案桌,一个都不答复,都拿给郭崇韬看。
郭崇韬多次为他说话,宦官、伶人因比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自从过去唐时张全义担任河南尹以来,县令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张全义像对下人一样养着他们。
到罗贯任县令时,不屈服于张全义,县中百姓依仗张全义犯法的人,都依法杀掉。
张全义大怒,曾派人报告刘皇后,刘皇后从容不迫地焉罗贯辩白,而手下的人日夜不停地一起攻击他的短处。
唐庄宗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谈这件事。
皇太后死,安葬在坤陵,坤陵在寿安,唐庄宗到修建陵墓的地方去,而道路泥泞,桥梁毁坏。
唐庄宗停车间道:“谁主管这个地方?”宦官说:“这里归河南县管。”于是紧急召见罗贯,罗贯到后,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收到诏书,请责问主管这事的人。”唐庄宗说:“这是你管的地方,还问什么人!”立即把罗贯投进监狱,狱中官吏拷打他,打得他体无完肤。
第二天,下诏杀掉罗贯。
郭崇韬劝阻说:“罗贯没有别的罪,桥梁和道路没有修好,按法不应当处死。”唐庄宗发怒说:“太后的灵车快要启程,天子的车马要从这里往来,桥梁道路没有修好,你说他无罪,你们是一伙的!”郭崇韬说:“罗贯虽然有罪,应当由官府整理罪案执行法律。
陛下以统领万乘大国的尊严,对一个县令发怒,使天下的人,说陛下执法不公,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唐庄宗说:“罗贯,是你喜欢的人,随你裁决吧!”于是起身进宫,郭崇韬紧跟唐庄宗,争论不已,唐庄宗自己关上殿门,郭崇韬不能进去。
罗贯结果被杀。
第二年伐蜀,拟议选派大将。
当时唐明宗任总管,应当去。
而郭崇韬因受到诬告处境危险,想立大功作为保全自己的办法,于是说:“契丹在北方边境形成祸患,不是总管去就不能抵御。
魏王李继岌,是国家的太子,但还没有建立大功;况且亲王任元帅,是唐的惯例。”唐庄宗说:“李继岌,还是小孩子,哪能担当国家大事?一定要替我为他选一个副手。”郭崇韬还没来得及说话,唐庄宗就说:“我找到副手了,没有人能代替你。”于是任李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大事都由郭崇韬决定。
唐军进入蜀地,所经过的地方都投降迎接他们。
王衍的弟弟王宗弼,暗中与郭崇韬通好,请求担任西川兵马留后,郭崇韬答应让他作节度使。
军队到达成都后,王宗弼把王衍迁移到西宫,把王衍的嫔妓、珍宝都献给郭崇韬和他出儿子郭廷诲。
又和蜀人联名上状见魏王,请求留下郭崇韬镇守蜀地。
李继岌很疑心郭崇韬,郭崇韬无法表白自己,于是借故杀掉王宗弼和他的弟弟王宗渥、王宗勋,没收他们的家产,蜀人十分恐惧。
郭崇韬素来嫉恨宦官,曾对李继岌说:“你有攻破蜀地的功劳,军队凯旋后,必定被立为太子,,等到皇上死后,应当全部消灭宦官,就是合割过的马,也不能骑。”李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眼见郭崇韬独揽军权,心中已很不满,听到他这样说,都切齿痛恨他,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
唐庄宗听说攻破蜀地,派宦官向延嗣前来慰劳军队,郭崇韬不去郊外迎接,向延嗣大怒,于是和李从袭等人一起设计陷害他。
向延嗣返回京师,献上从蜀地得到的兵马财物账单,一共得到士兵三十万人,马九千五百匹,兵器七百万件,粮食二百五十三万石,钱一百九十二万缙,金银二十二万两,珠宝、玉器、犀牛角、象牙两万件,绫罗绸缎五十万匹。
唐庄宗说:“人称蜀地为天下富国,得到的就是这些吗?;’向延嗣于是说蜀地的宝物都进了郭崇韬的腰包,而且诬告郭崇韬别有打算,将会危及魏王。
唐庄宗大怒,派宦官马彦珪到蜀,观察郭崇韬的动向。
马彦珪报告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珪假造诏书令魏王杀掉郭崇韬。
郭崇韬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跟随郭崇韬死在蜀,其余的都被杀。
他攻破蜀地得到的财物,都被登记没收。
唐明宗登位后,下诏准许送回家乡安葬,把他在太原的旧居赐给他的两个孙子。
当郭崇韬当权时,从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以下都依附他。
郭崇韬的父亲名叫郭弘,豆卢革等人就藉别的事,上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
因为他姓郭,于是把他当成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就自认为是这样。
郭崇韬伐蜀时,经过郭子仪的墓地,下马悲号痛哭而离去,听见的人很以为可笑。
但郭崇韬对国家竭尽忠诚,有雄才大略。
他攻破蜀地后,就派遣使臣以唐的威武恩德晓谕南诏各蛮族,打算藉此安抚招降他们,堪称胸有大志啊!安重诲,应州人。
父亲安福迁,事奉晋任将领,以骁悍勇敢闻名。
梁在郫州进攻朱宣,晋军救援朱宣,朱宣被打败,安福迁战死。
安重诲年轻时跟随唐明宗,为人聪明机敏、谨慎恭敬。
唐明宗镇守安国军,任他为中门使,在魏州发动兵变时,所有参与谋划议论的大计,都由安重诲和霍彦威决断。
唐明宗登位,任为左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束道节度使。
他坚决推辞不接受,改任兵部尚书,依旧任中门使。
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重诲自从任中门使后,已受到皇帝的亲近、信任,而以辅助帝王创业的功臣身份,担负处理军国大事的重要职责,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参加决断,他的权势震动天下。
虽然他竭尽忠诚劳费心力,不时对国家有所帮助,但他仗恃功劳炫耀宠信,作威作福,又没有贤人君子的协助,他一孔之见的计虑,是灾祸产生的根源,以至于人臣君主都受到伤害,差不多要被灭族,造就是他可悲的地方啊。
安重诲曾经外出,经过御史台门前,殿直马延不小心冲闯了他的前导,安重诲发怒,就在御史台门前杀掉马延然后纔上奏。
这时,随行的厅子军士桑弘迁,打伤了相州录事参军;亲从兵马使安虔,驰马冲闯宰相的前导。
桑弘迁因罪被处死,安虔只是被判鞭打罢了。
安重诲由于杀死马延,于是请求下诏处分,唐明宗迫不得已听从了他,因此御史、谏官中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宰相任圜判三司,因他职责之内的事和安重诲发生争执,未能如愿,任圜发怒,借口有病辞职,退居在磁州。
朱守殷以汴州反叛,安重诲派人伪造诏书驰马到任圜家,杀掉任圜然后纔上报,诬告任圜和朱守殷合谋,唐明宗都不能察问。
而安重诲怕天下人对自己不满,于是将三司积欠未收的赋税钱两百多万,请求免除,希望以此取悦于人而搪塞责任,唐明宗迫不得已,为他下诏免除赋税。
他作威作福,大多是这样一些事情。
这时,各地上奏的事情。
都是先告诉安重诲然后纔上奏。
河南县进献吉祥的稻子,一根茎上长着五束稻穗,安重诲看了说:“假的。”鞭打送稻子的人并让他回去。
夏州李仁福进献白鹰,安重诲不接受,第二天,对唐明宗说:“陛下韶令天下不准进献鹰鹞,而李仁福违反诏令进献鹰,我已拒绝了。”安重诲走后,唐明宗暗中派人把白鹰取进宫中。
一天,在西郊试飞白鹰,告诫手下人说:“不要让安重诲知道了!”宿州进献白兔,安重诲说:“兔子既阴险又狡猾,即使是白色的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拒受而不上报。
唐明宗为人虽然宽厚,但他的性格野蛮,杀人很果断。
马牧军使田令方牧养的马,瘦弱而死得很多,被弹劾应当处死,安重诲劝阻说:“假如天下人听说由于马的缘故,杀死一个军使,这就叫看重畜牲而轻视人。”田令方于是得以免于一死。
唐明宗派回鹤侯三驰马传信到回鹊。
侯三到醴泉县,这个县素来偏僻,没有传信的马,县令刘知章外出打猎,没能及时供给马匹,侯三于是上奏。
唐明宗大怒,把刘知章捆绑押送到京师,准备杀掉他,安重诲从容地焉他辩护,刘知章纔得以不死。
安重诲竭尽忠心做好事,也大都是这一类。
安重诲既然以天下为己任,于是打算对内为国家谋划,对外钳制诸侯的强大。
但他轻信韩玫的诬告,而拒绝钱缪的称臣;枉自陷害杨彦温至死,而不能消除潞王的忧患;李严一出而孟知祥就产生贰心,李仁矩还没到董璋就反叛了;四面八方发生骚乱,军队各处作战,就像浇油膏灭火,恰恰足以加大火势。
这就是所谓一孔之见的计虑是灾祸产生的根源。
钱铿占据两浙,号称兼有昊、越而称王,从梁到唐庄宗,常常用特殊的礼节,来束缚并使他称臣罢了。
唐明宗登位后,钱锷派遣使臣到京师朝见,致信安重诲,礼节很傲慢。
安重诲很愤怒,但没有发泄,于是派他宠信的官吏韩玫、副供奉官乌昭遇出使到钱锷那里。
而韩玫仗恃安重诲的权势,多次凌辱乌昭遇,藉醉发酒疯,用马鞭打他。
钱锷打算将这事上报,乌昭遇认为有辱国体,坚决劝阻了。
韩玫返回时,反而向安重诲诬告说:“乌昭遇见到钱铿,行舞蹈礼自称为臣子,而把朝廷的事私下告诉钱锷。”乌昭遇因罪死在御史台狱中,于是下令取消钱锷的官爵,以太师退休家居,从此钱氏就与唐断绝来往了。
潞王李从珂任河中节度使,安重诲认为李从珂不是李家的儿子,以后必定造成国家的祸患,于是打算暗中算计他。
李从珂在黄龙庄检阅战马,他的牙内指挥使杨彦温关闭城门叛乱。
李从珂派人对杨彦温说:“我对你很好,何苦反叛呢?”回答说:“我杨彦温不是要反叛,得到枢密院的命令,要你赶回朝廷!”李从珂跑到虞乡,飞马上报兵变。
唐明宗疑心事情不清楚,想追查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派殿直都知范氲拿着有金带的夹衣、有金鞍金笼头的马赐给杨彦温,拜杨彦温为绛州刺史,以便引诱他来。
安重诲坚决请求出兵讨伐,唐明宗迫不得已,于是派侍卫指挥使药彦稠、西京留守索自通率兵讨伐杨彦温,但告诫说:“替我活捉杨彦温送来,我要亲自讯问此事。”药彦稠等人攻破河中,迎合安重诲的意旨,杀掉杨彦温灭口。
安重诲率领群臣祝贺,唐明宗大怒说:“我家的事还没完,你们不应祝贺!”李从珂被罢去节度使,住在清化里家中。
安重诲多次暗示宰相,说李从珂有失职守,应当按罪论处,冯道于是请求执法。
唐明宗发怒说:“我儿子被坏人中伤,事情还没有分辨明白,你们说这样的话,是不想让我的儿子活在人世间吗?”赵凤于是说:“春秋责备将帅的意义,就是用来勉励做臣子的人的。”唐明宗说:“这都不是你们的意思!”冯道等人诚惶诚恐地退下了。
过了几天,冯道等人又拿这事请求,唐明宗回视手下的人,说别的事情。
第二天,安重诲就亲自出面谈论这事,唐明宗说:“你想怎么处理,我就随你怎么处理!”安重诲说:“这是父子间的关系,不是我该说的,希望陛t裁定!”唐明宗说:“我任小校的时候,吃穿都不够,这个儿子替我担石灰,拾马粪,藉此纔能过活,如今我贵为天子,偏偏不能保护他吗!让他关在家里,对你又有什么妨害呢!”安重诲从此不再敢说这件事。
孟知祥镇守西川,董璋镇守束川,两人都有二心,安重诲凡事都压制他们,务必要抑制他们的阴谋,凡是两川更换守将,大多用自己亲信的人,一定派精兵跟随,慢慢让他们分守各州,准备危急的时候有用。
他们两人察觉后,认为这是算计他们,更加不安。
不久派李严任西川监军,孟知祥大怒,杀掉李严;又分板州为保宁军,任李仁矩为节度使来钳制董璋,并且削夺他的土地,董璋率兵进攻杀死李仁矩。
孟、董二人于是都反叛了。
唐军守蜀的,共三万人,后来孟知祥杀死董璋,占据两川,而唐的精兵都留在蜀了。
当初,唐明宗到汴州,安重诲建议,打算顺便伐昊,而唐明宗感到为难。
后来户部尚书李鳞抓到昊的探子说:“徐知诰打算拿昊国称藩,希望得到安公的一句话作为凭信。”李钻立即带来探子见安重诲,安重诲十分高兴认为应该这样,于是拿玉带给探子,让他带给徐知诰作为凭信,玉带价值干缉。
开始没有把这事上奏,后来过了一年,没有徐知诰的消息,纔上奏贬李鳞为行军司马。
不久捧圣都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报告事变,说:“枢密承旨李虔徽对他的门客边彦温说:‘安重诲私自招募士兵,整治武器,准备亲自伐昊。
又和探子作私下勾结。”’唐明宗拿这些话问安重诲,安重诲惊慌恐惧,请求调查这事。
唐明宗开始很怀疑,手下大臣都为他辩白,不久事情稍稍缓和些,纔把边彦温的话告诉安重诲,于是在朝廷上询问边彦温,边彦温承认都是假话,于是君臣相视而哭。
边彦温、李行德、张俭都因罪被灭族。
安重诲于是请求罢官,唐明宗安慰他说:“事情已经弄清楚,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安重诲不断请求,唐明宗发怒说:“随你去,我不怕没人!”示意武德使孟汉琼到中书省,催冯道等人前来商议代替安亘诲的人选,冯道说:“诸位如果怜惜安公,让他得以罢官离去,这纔是解除他的灾祸啊。”趟凤认为大臣不能随便更换。
于是任范延光为枢密使,而安重诲官居原位。
董璋等人反叛,朝廷派石敬瑭前去讨伐,而两川道路险阻,粮食运输很困难,每每花费一石,只能送到一斗。
从潼关以西,老百姓深受输送军饷的危害,常常逃亡聚积到山林做盗贼。
唐明宗对安重诲说:“事势已经这样,我应亲自前往。”安重诲说:“这是臣子的责任。”于是请求前往。
关西的人听说安重诲来了,都很恐惧震惊,而安重诲每天前进几百里,四面八方都震惊害怕。
监督催促运粮,日夜不停,死在路上的人马,数不胜敷。
安重诲经过凤翔,节度使朱弘昭把他请到家里,让他的妻子儿女在安重诲身边小心侍奉。
安重诲饮酒遇量,对朱弘昭说:“不久前被谗言陷害,差点不能保全性命,幸好皇上英明神圣,纔能够保住家族不被灭杀。”于是感叹着哭起来。
安重诲离去后,朱弘昭骑马飞驰上报说:“安重诲有怨恨之心,不能让他到行营,怕他会惹事。”而宣徽使孟汉琼从行营出使回来,也说起西边人震惊害怕的情况,于是说到安重诲的过失、罪恶。
安重诲走到三泉时,被召回。
经过凤翔时,朱弘昭拒绝接待他,安重诲害怕了,飞奔京师。
还没到,拜为河中节度使。
安重诲罢官后,迎合皇上的人争相找他的过失。
宦官安希伦,因和安重诲私下勾结,常常和安重诲一起暗中窥视宫中的动静,事情暴露后被杀。
安重诲更加恐惧,于是上书请求告老回家。
安重诲以太子太师离官居家;而以李从璋任河中节度使,派药彦稠率兵到河中防备发生变乱。
安重诲的儿子安崇绪、安崇赞,守卫京师,听说制诏下发,当天就跑到父亲那里,安重诲见到他们,吃惊地说:“你们怎么能来!”不久又说:“这不是他的本意,被人唆使罢了。
我以死报国,其余的还说什么呢!”于是捆绑两个儿子送往京师,走到陕州时,被投进狱中。
唐明宗又派翟光业到河中,监视安重诲的动向,告诫说:“如果他有二心,就和李从璋一起杀掉他。”又派宦官出使到安重诲那里。
使臣见到安重诲,不停地悲号哭泣,安重诲问他是什么原因,使臣说:“有人说你有二心,朝廷派药彦稠率兵到了!”安重诲说:“我死也不能抵塞罪责,还劳朝廷兴师动众,加重皇上的忧虑。”翟光业到后,李从瘴率兵包围安重诲的家,走进去在庭上拜见。
安重诲低身答拜,李从璋用褪打他的头,安重诲的妻子跑过来抱着他呼叫说:“要他自己死还不晚,何必就像这样!”又打安重诲妻子的头,夫妻两人都死了,血流满庭。
李从璋检查他的家产,不过几千缙罢了。
唐明宗下诏,因他与钱铿绝交,导致孟知祥、董璋反叛,以及拟议讨伐昊,把这些作为罪行。
同时杀掉他的两个儿子,其它的子孙都免于一死。
安重诲获罪后,知道自己必定被处死,叹息说:“我固然应当死,只是遣憾没有为国家消灭潞王!”这就是他的遗憾。
唉,做官不能尽职由来已久了!我读梁的告示的底稿,知道敬翔、李振任崇政院使时,凡是秉承皇上的意旨,都告诉宰相让他执行。
宰相有不同意见时而事情应当由皇上决断的,和虽秉承意旨而还有需要再请示的事情,就都记下来送进宫中,通过崇政使上奏,得到圣旨再宣布下发。
梁的崇政使,就是唐枢密使的职务,大概担负上下通报情况的责任,唐常常用宦官担任,到梁时为了防备祸患,纔改用士人担任,在皇官准备皇帝询问,参与谋划计议是有的,但不曾独自在外面管事。
到郭崇韬、安重诲担任这个职务时,纔恢复唐枢密使的名称,但权力却和宰相一样大。
后代沿袭,于是一分为二,属于文官的事归宰相管,武官的事归枢密使管。
枢密使的责任既然这样重大,因而宰相从此就不能尽宰相的职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