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廿年一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清晨雾浓,朦胧而幽静的山间,传来朗朗吟诵之声,诗曰: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山间小径,只见一个弱冠书生长得眉清目秀,着一身雪白的长衫,风流倜傥,正悠然信步走来。书生姓白名清逸,时而昂首,观赏山林秋色,时而低头,吟诵手中书卷。手中的书卷已经旧的发黄,却保存的完好无损,白清逸一首诗才吟诵完毕,仿佛意犹未尽,脱口又出:
春吟桃花诗,
夏游绿河池。
秋饮黄花酒,
冬赏寒梅雪。
溪水潺潺,鸟鸣嘤嘤,山色朦胧,恍如仙境一般,白清逸并没有留恋山水景色,而是不紧不慢地赶往南京,参加今年的秋试。这一路风餐夜宿,终于到达了南京城,此时离秋试日期还早,白清逸便找了一家客栈暂先住下,温习功课。没过几日,客栈里陆续注满了客人,俱是参加科举的秀才,众人见了面,大多谈论些“诗书礼易乐春秋”,不知情者,误以为此处乃一座书院呢。
且说客栈里有两个秀才,一个姓许,另一个姓陆,二人无心温习功课,整日花钱请人喝酒,攀谈交情。这许生与陆生自知才疏学浅,难以高中,便想着多结识有才学之人,若结识的人有幸中得举人,凭着这番交情,或许日后能受些眷顾。
这一日午时,白清逸点了几碟小菜,一只手拿着馒头在啃,另一只手卷着书籍在读,正自入迷。这时,许生与陆生见白清逸午饭吃的寒碜,心生怜悯,遂走近说道:“这位兄台,客栈里人满,拼个桌用用如何……”
白清逸道声:“无妨”,作了个请的手势。
二人落座,让店小二上了酒肉,许生道:“小生姓许名斌,这位姓陆,双名天维,敢问兄台高姓大名?”白清逸搁下手中馒头,连忙答礼:“小生姓白名清逸。”双方又相互通了年龄、籍贯,算是结识了。
陆生为白清逸倒满一杯酒,说道:“我与白生有缘,请白生喝上几杯……”说完,先干为敬。
白清逸推辞道:“萍水相逢,岂敢生受?况且……此时饮酒,耽误午后的功课。”
陆生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小酌三、两杯,倒不打紧。”
白清逸推辞不过,前后饮了三杯,出言感谢。
三人交谈片刻,许生忽道:“白生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文采必然也不差……在下昨夜路经林苑,遇清风袭来,偶然得来一诗,还请白生指点指点。”稍后,许生晃首而吟:“一叶香樟落荒丘,目断天南星辰孤。当年旧梦今犹在,满腹诗书入仕途。”
此诗前面两句倒也凑合,后两句显得重于名利,污了诗文意气,白清逸虽如此想,却违心赞赏一番:“一叶香樟落荒丘,目断天南星辰孤之句颇有意境,许生高才也!”
这时,陆生递出一张纸,对白清逸道:“小生也有一诗,乃前些时日所写,还请白生过目。”
白清逸将纸展开,原来是一首《黄昏》,诗曰:
残日落山崖,
新月照人家。
吟诗唱新曲,
看花赏烟霞。
看毕,白清逸暗自思忖,这位陆生所作比许生高明许多,不由赞道:“好一句吟诗唱新曲,看花赏烟霞,可谓悠然而惬意。”许生、陆生献诗已毕,要求拜读白清逸之作。白清逸抱歉说道:“近日忙于温习四书五经,疏于作诗,还请二位兄台见谅。”二人见白清逸执意不肯,猜是不敢献丑,只能作罢。
八月初九,秋试之日,众考生相继入场,白清逸领了考卷将题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这考题竟见过类似的,遂提笔作答,一气呵成。又加上八月十二、十五两场考试,白清逸凭着经纶满腹,下笔如神,只觉得中举志在必得。
放榜之日,桂花飘香,白清逸夹在人群中争相观望着桂榜,榜首之人写的是唐易云,遂暗暗赞道:“唐公子天赋异禀,五岁成文,七岁作诗,‘解元’当之无愧。”便又往下观看,见第二名写的是苏凯,叹息说道:“苏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惜与唐公子同期考试,只能屈居第二了。”再往下看,第三个名字写的是李亚平,此刻,白清逸却有些不服气,自言自语地道:“这位李兄与小生交往了多次,虽有些文笔,却也算不上出类拔萃,没想到竟让他占了第三名。”说完摇了摇头又往下看,第四、第五名乃仇文浩与王林,第六、七、八、九、十名,也没有自己的名字,直看到榜末,也不见“白清逸”三个字。白清逸猜是看漏了,遂又使劲地揉了揉眼睛,将桂榜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却连一个“白”字也不曾见着。
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桂榜之前,众考生形态各异,有那张生、李生春风得意,额手相庆;又有那周生、吴生号啕大哭,失魂落魄。此时,那许生与陆生走了过来,问白清逸:“白生可有中榜?”见白清逸面色苦闷,低头不语,早已猜出答案,许生安慰说道:“白生勿虞,小生同也落榜……大不了下期乡试再考便是。”
白清逸暗暗气愤,这许生才疏学浅,怕是再考上十次也难中举,又岂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许生又道:“陆生的运气却好,竟中了倒数第三名……陆生要在飘香楼设宴庆祝,白生一同前去喝上几杯?”
白清逸再看一眼桂榜,倒数第三名当真写了“陆天维”的名字,得知陆生中榜后,心中更觉失落,敷衍向陆生恭贺几句,婉拒道:“小生还有要事在身,不能与兄台作陪……”作别二人,黯然神伤地离开。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城繁花似锦,热闹非凡,街上许多好吃好玩的,白清逸却没看上一眼,魂不守舍地一路而走,漫无目的。这一走,从街头至街尾,忽传来一阵臭味,白清逸捂鼻看时,苦笑一声,说道:“竟来到买卖牲畜的地方!”
近处便是买卖马匹的地方,远一些也有买卖牛、羊、骡子的。白清逸穿一袭雪白长衫,风流倜傥,见落脚处都是污泥,正打算离开。不及转身,贩马之人见有客至,老远便迎上前,招手道:“来来来,这位公子哥,这儿有好马。”
白清逸苦笑着,摇头而道:“小生错走此地,不是来买马的。”
那马贩名叫老幺,是个十足的生意精,不仅能说会道,更能察言观色,见白清逸的穿着打扮,猜出是个有钱的主儿,遂跨上前伸手拦住,说道:“公子留步……即使不买,看看有何妨?”白清逸不忍拂了老幺的热情,点头答道:“小生便随你看看。”二人来到马厩旁,围着看了一遍,老幺问道:“瞧公子模样,像是今年参加科举的考生,不知可有中榜?”提及此事,白清逸又黯然神伤起来,轻轻摇了摇头,并不答话。老幺何等精明,摇头叹息:“唉,自宪宗皇帝采用八股取仕以来,不知埋没了多少有才学之人?恐怕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也写不出一篇好的八股文。”
八股文始于成化年间,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须出自四书五经。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句须对仗工整不说,更要借鉴孔、孟之语气。这般苛刻的要求,竟难倒了无数书生,即使绞尽脑汁,也只能敷衍成文,谈何文采,谈何新意?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有人能将苛刻的八股文写的文采斐然,定然是有真才实学。
白清逸听老幺说了八股取仕的弊端,难免也要评判一番,贬其形式古板,令人深恶痛绝。而老幺既是马贩,却没有闲工夫扯这些学术之道,话锋一转,说道:“我有句话,不知公子愿听不愿听?”
“阁下但说无妨,”白清逸说道。
“当今天子重武轻文,即使科考中举,也难有作为,我见公子额头饱满,猜是习武之人,何不弃文从武,必有一番作为。”老幺一语道破天下事,惊醒梦中人。白清逸若有所思,想自己五岁学文,七岁习武,可算是文韬武略。老幺又道:“想那锦衣卫石文义,兵部王敞,最初乃江湖上一介莽夫,便是凭一身武艺,仕途平步青云。”听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白清逸豁然开朗,谢过老幺后,正待离开。老幺又将人留住,说道:“公子即打算弃文从武,眼下没有一匹像样的坐骑可不行。”
“吓!说了半天,却是想要小生买马。”白清逸心里暗骂老幺奸诈,转而又想,自己科考失利,无颜回乡,本打算四处游玩一阵,如今买一匹马也好,只是自己不知买马要花多少银两,可不能吃了亏。白清逸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围着马厮慢慢地走,将圈中的骏马一一打量,时而点头,时而摇首,像是极懂相马的样子。
见白清逸看了半天,仍没有相中的马匹,老幺可耐不住性子,引着白清逸来到一匹乌骓马前:“公子请看,这一匹乌骓日行千里,不论赶路,还是行军打仗,乃万里挑一。”
白清逸见乌骓马通体黑缎子一般油光放亮,背肉坚实,四肢筋腱,不由赞道:“果然是好马,不知要几两银子?”
老幺高兴地道:“公子真是识货之人,正所谓‘自古英雄配好马’,只有像公子这样的青年才俊才配得上这匹千里乌骓,既然是千里乌骓,要价也自然高一些,卖你一百两银子,另外再赠送一副马鞍。”
白清逸先听到恭维的话,本已飘飘欲仙,突闻要价一百两银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故推辞道:“小生也不要千里马,只需寻常的马充当脚力便可。”
老幺脸色不悦,却只是稍纵即逝,转又露出之前的笑容,指着另外几匹马,说道:“若是充当脚力,这几匹也不错,而且价格实惠,只需三四十两不等。”
白清逸捏着下巴,不懂装懂地说道:“这几匹也算不错,只是称不上三四十两银子。”白清逸继续朝前走去,赫然见旮旯之处有一白马,身上粘了污渍,不停地晃头踢腿,时而传来一声低沉哀怨的马嘶,如那落第的秀才,寂寞长叹。白清逸心中不由一喜,像是找到知音一般,赞道:“马厮有白驹,遗世而独立。”说着便伸手去拍那白马,岂料白马性子倔,容不得有人抚摸,“咈咈”地闪过一旁。
相马是门学问,白清逸不懂相马之术,只凭喜爱白色,以为白马必然是好。岂不知这匹白马乃是圈中最劣的马,奔跑缓慢不说,又不愿拉车载物,老幺本打算将白马宰了卖肉,可是马肉有酸味,无人食用,便只好丢弃在马厮一旁,不管不顾。
老幺看出白清逸对白马有兴趣,心想能卖个三、五两银子也好,遂道:“这匹白马性子烈,只要有人靠近便会发狂,而且吃的多……”
白清逸迫不及待想买下白马,怎能领会老幺话中之意,连忙问道:“小生愿买下这匹白马,却不知要多少银两?”
老幺乃精明之人,却不立即回答,而是出言反问:“公子愿意出多少银子?”
白清逸心想,刚才老幺说千里良驹要一百两,其余马匹三四十两不等,此价定然有得还,待我再压压价格,遂道:“这匹马吧,小生最多出二十两银子。”
老幺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还装出很是为难的样子,说道:“这匹白马,我养了好些年都不舍得卖掉,公子出价未免太低了吧。”
“再加你二两,不能再多,”白清逸道。
“至少也得二十八两,不能再少,”老幺抬价说道。
“二十五两,再不肯卖,小生找别家买去,”白清逸使一招欲擒故纵,说完后假装离开。
欲擒故纵乃兵家常用之计,自古屡建奇功,岂不知经商的生意人早已数见不鲜。老幺背对着白清逸,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说道:“二十五两不卖,我再让步一两银子,算公子二十七两,少一个子儿也不能卖。”
欲擒故纵之计已收成效,白清逸不免沾沾自喜,高兴地折了回来,笑道:“那小生便二十七两银子买下你的白马。”说完后,忍不住又去抚摸白马。
老幺见白清逸诚心,佯装委屈地将白马卖了。
离了马市,白清逸先将白... -->>
清晨雾浓,朦胧而幽静的山间,传来朗朗吟诵之声,诗曰: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山间小径,只见一个弱冠书生长得眉清目秀,着一身雪白的长衫,风流倜傥,正悠然信步走来。书生姓白名清逸,时而昂首,观赏山林秋色,时而低头,吟诵手中书卷。手中的书卷已经旧的发黄,却保存的完好无损,白清逸一首诗才吟诵完毕,仿佛意犹未尽,脱口又出:
春吟桃花诗,
夏游绿河池。
秋饮黄花酒,
冬赏寒梅雪。
溪水潺潺,鸟鸣嘤嘤,山色朦胧,恍如仙境一般,白清逸并没有留恋山水景色,而是不紧不慢地赶往南京,参加今年的秋试。这一路风餐夜宿,终于到达了南京城,此时离秋试日期还早,白清逸便找了一家客栈暂先住下,温习功课。没过几日,客栈里陆续注满了客人,俱是参加科举的秀才,众人见了面,大多谈论些“诗书礼易乐春秋”,不知情者,误以为此处乃一座书院呢。
且说客栈里有两个秀才,一个姓许,另一个姓陆,二人无心温习功课,整日花钱请人喝酒,攀谈交情。这许生与陆生自知才疏学浅,难以高中,便想着多结识有才学之人,若结识的人有幸中得举人,凭着这番交情,或许日后能受些眷顾。
这一日午时,白清逸点了几碟小菜,一只手拿着馒头在啃,另一只手卷着书籍在读,正自入迷。这时,许生与陆生见白清逸午饭吃的寒碜,心生怜悯,遂走近说道:“这位兄台,客栈里人满,拼个桌用用如何……”
白清逸道声:“无妨”,作了个请的手势。
二人落座,让店小二上了酒肉,许生道:“小生姓许名斌,这位姓陆,双名天维,敢问兄台高姓大名?”白清逸搁下手中馒头,连忙答礼:“小生姓白名清逸。”双方又相互通了年龄、籍贯,算是结识了。
陆生为白清逸倒满一杯酒,说道:“我与白生有缘,请白生喝上几杯……”说完,先干为敬。
白清逸推辞道:“萍水相逢,岂敢生受?况且……此时饮酒,耽误午后的功课。”
陆生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小酌三、两杯,倒不打紧。”
白清逸推辞不过,前后饮了三杯,出言感谢。
三人交谈片刻,许生忽道:“白生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文采必然也不差……在下昨夜路经林苑,遇清风袭来,偶然得来一诗,还请白生指点指点。”稍后,许生晃首而吟:“一叶香樟落荒丘,目断天南星辰孤。当年旧梦今犹在,满腹诗书入仕途。”
此诗前面两句倒也凑合,后两句显得重于名利,污了诗文意气,白清逸虽如此想,却违心赞赏一番:“一叶香樟落荒丘,目断天南星辰孤之句颇有意境,许生高才也!”
这时,陆生递出一张纸,对白清逸道:“小生也有一诗,乃前些时日所写,还请白生过目。”
白清逸将纸展开,原来是一首《黄昏》,诗曰:
残日落山崖,
新月照人家。
吟诗唱新曲,
看花赏烟霞。
看毕,白清逸暗自思忖,这位陆生所作比许生高明许多,不由赞道:“好一句吟诗唱新曲,看花赏烟霞,可谓悠然而惬意。”许生、陆生献诗已毕,要求拜读白清逸之作。白清逸抱歉说道:“近日忙于温习四书五经,疏于作诗,还请二位兄台见谅。”二人见白清逸执意不肯,猜是不敢献丑,只能作罢。
八月初九,秋试之日,众考生相继入场,白清逸领了考卷将题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这考题竟见过类似的,遂提笔作答,一气呵成。又加上八月十二、十五两场考试,白清逸凭着经纶满腹,下笔如神,只觉得中举志在必得。
放榜之日,桂花飘香,白清逸夹在人群中争相观望着桂榜,榜首之人写的是唐易云,遂暗暗赞道:“唐公子天赋异禀,五岁成文,七岁作诗,‘解元’当之无愧。”便又往下观看,见第二名写的是苏凯,叹息说道:“苏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惜与唐公子同期考试,只能屈居第二了。”再往下看,第三个名字写的是李亚平,此刻,白清逸却有些不服气,自言自语地道:“这位李兄与小生交往了多次,虽有些文笔,却也算不上出类拔萃,没想到竟让他占了第三名。”说完摇了摇头又往下看,第四、第五名乃仇文浩与王林,第六、七、八、九、十名,也没有自己的名字,直看到榜末,也不见“白清逸”三个字。白清逸猜是看漏了,遂又使劲地揉了揉眼睛,将桂榜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却连一个“白”字也不曾见着。
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桂榜之前,众考生形态各异,有那张生、李生春风得意,额手相庆;又有那周生、吴生号啕大哭,失魂落魄。此时,那许生与陆生走了过来,问白清逸:“白生可有中榜?”见白清逸面色苦闷,低头不语,早已猜出答案,许生安慰说道:“白生勿虞,小生同也落榜……大不了下期乡试再考便是。”
白清逸暗暗气愤,这许生才疏学浅,怕是再考上十次也难中举,又岂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许生又道:“陆生的运气却好,竟中了倒数第三名……陆生要在飘香楼设宴庆祝,白生一同前去喝上几杯?”
白清逸再看一眼桂榜,倒数第三名当真写了“陆天维”的名字,得知陆生中榜后,心中更觉失落,敷衍向陆生恭贺几句,婉拒道:“小生还有要事在身,不能与兄台作陪……”作别二人,黯然神伤地离开。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城繁花似锦,热闹非凡,街上许多好吃好玩的,白清逸却没看上一眼,魂不守舍地一路而走,漫无目的。这一走,从街头至街尾,忽传来一阵臭味,白清逸捂鼻看时,苦笑一声,说道:“竟来到买卖牲畜的地方!”
近处便是买卖马匹的地方,远一些也有买卖牛、羊、骡子的。白清逸穿一袭雪白长衫,风流倜傥,见落脚处都是污泥,正打算离开。不及转身,贩马之人见有客至,老远便迎上前,招手道:“来来来,这位公子哥,这儿有好马。”
白清逸苦笑着,摇头而道:“小生错走此地,不是来买马的。”
那马贩名叫老幺,是个十足的生意精,不仅能说会道,更能察言观色,见白清逸的穿着打扮,猜出是个有钱的主儿,遂跨上前伸手拦住,说道:“公子留步……即使不买,看看有何妨?”白清逸不忍拂了老幺的热情,点头答道:“小生便随你看看。”二人来到马厩旁,围着看了一遍,老幺问道:“瞧公子模样,像是今年参加科举的考生,不知可有中榜?”提及此事,白清逸又黯然神伤起来,轻轻摇了摇头,并不答话。老幺何等精明,摇头叹息:“唉,自宪宗皇帝采用八股取仕以来,不知埋没了多少有才学之人?恐怕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也写不出一篇好的八股文。”
八股文始于成化年间,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须出自四书五经。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句须对仗工整不说,更要借鉴孔、孟之语气。这般苛刻的要求,竟难倒了无数书生,即使绞尽脑汁,也只能敷衍成文,谈何文采,谈何新意?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有人能将苛刻的八股文写的文采斐然,定然是有真才实学。
白清逸听老幺说了八股取仕的弊端,难免也要评判一番,贬其形式古板,令人深恶痛绝。而老幺既是马贩,却没有闲工夫扯这些学术之道,话锋一转,说道:“我有句话,不知公子愿听不愿听?”
“阁下但说无妨,”白清逸说道。
“当今天子重武轻文,即使科考中举,也难有作为,我见公子额头饱满,猜是习武之人,何不弃文从武,必有一番作为。”老幺一语道破天下事,惊醒梦中人。白清逸若有所思,想自己五岁学文,七岁习武,可算是文韬武略。老幺又道:“想那锦衣卫石文义,兵部王敞,最初乃江湖上一介莽夫,便是凭一身武艺,仕途平步青云。”听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白清逸豁然开朗,谢过老幺后,正待离开。老幺又将人留住,说道:“公子即打算弃文从武,眼下没有一匹像样的坐骑可不行。”
“吓!说了半天,却是想要小生买马。”白清逸心里暗骂老幺奸诈,转而又想,自己科考失利,无颜回乡,本打算四处游玩一阵,如今买一匹马也好,只是自己不知买马要花多少银两,可不能吃了亏。白清逸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围着马厮慢慢地走,将圈中的骏马一一打量,时而点头,时而摇首,像是极懂相马的样子。
见白清逸看了半天,仍没有相中的马匹,老幺可耐不住性子,引着白清逸来到一匹乌骓马前:“公子请看,这一匹乌骓日行千里,不论赶路,还是行军打仗,乃万里挑一。”
白清逸见乌骓马通体黑缎子一般油光放亮,背肉坚实,四肢筋腱,不由赞道:“果然是好马,不知要几两银子?”
老幺高兴地道:“公子真是识货之人,正所谓‘自古英雄配好马’,只有像公子这样的青年才俊才配得上这匹千里乌骓,既然是千里乌骓,要价也自然高一些,卖你一百两银子,另外再赠送一副马鞍。”
白清逸先听到恭维的话,本已飘飘欲仙,突闻要价一百两银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故推辞道:“小生也不要千里马,只需寻常的马充当脚力便可。”
老幺脸色不悦,却只是稍纵即逝,转又露出之前的笑容,指着另外几匹马,说道:“若是充当脚力,这几匹也不错,而且价格实惠,只需三四十两不等。”
白清逸捏着下巴,不懂装懂地说道:“这几匹也算不错,只是称不上三四十两银子。”白清逸继续朝前走去,赫然见旮旯之处有一白马,身上粘了污渍,不停地晃头踢腿,时而传来一声低沉哀怨的马嘶,如那落第的秀才,寂寞长叹。白清逸心中不由一喜,像是找到知音一般,赞道:“马厮有白驹,遗世而独立。”说着便伸手去拍那白马,岂料白马性子倔,容不得有人抚摸,“咈咈”地闪过一旁。
相马是门学问,白清逸不懂相马之术,只凭喜爱白色,以为白马必然是好。岂不知这匹白马乃是圈中最劣的马,奔跑缓慢不说,又不愿拉车载物,老幺本打算将白马宰了卖肉,可是马肉有酸味,无人食用,便只好丢弃在马厮一旁,不管不顾。
老幺看出白清逸对白马有兴趣,心想能卖个三、五两银子也好,遂道:“这匹白马性子烈,只要有人靠近便会发狂,而且吃的多……”
白清逸迫不及待想买下白马,怎能领会老幺话中之意,连忙问道:“小生愿买下这匹白马,却不知要多少银两?”
老幺乃精明之人,却不立即回答,而是出言反问:“公子愿意出多少银子?”
白清逸心想,刚才老幺说千里良驹要一百两,其余马匹三四十两不等,此价定然有得还,待我再压压价格,遂道:“这匹马吧,小生最多出二十两银子。”
老幺心里不由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还装出很是为难的样子,说道:“这匹白马,我养了好些年都不舍得卖掉,公子出价未免太低了吧。”
“再加你二两,不能再多,”白清逸道。
“至少也得二十八两,不能再少,”老幺抬价说道。
“二十五两,再不肯卖,小生找别家买去,”白清逸使一招欲擒故纵,说完后假装离开。
欲擒故纵乃兵家常用之计,自古屡建奇功,岂不知经商的生意人早已数见不鲜。老幺背对着白清逸,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说道:“二十五两不卖,我再让步一两银子,算公子二十七两,少一个子儿也不能卖。”
欲擒故纵之计已收成效,白清逸不免沾沾自喜,高兴地折了回来,笑道:“那小生便二十七两银子买下你的白马。”说完后,忍不住又去抚摸白马。
老幺见白清逸诚心,佯装委屈地将白马卖了。
离了马市,白清逸先将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