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重生之康熙荣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领后宫的实权人物,这宫里谁不知道讨好谁也比不上讨好贵妃管用,如今他居然得了贵妃的青眼,还特地问了他的名字,这简直是家里祖坟冒青烟了……
宜敏看着有些晕乎乎的李全,眸中一阵精光流转,没想到竟是李德全,之前只是觉得有些脸熟,又听着梁九宫唤他小李子,这才试探了一下,没成想倒是歪打正着钓了条大鱼,李德全原名李全,后来得了康熙青睐调到身边服侍,改名李德全。这李德全在康熙朝中后期可谓风光无限,但是比起梁九宫的张扬,他更加低调谨慎,从不接受阿哥们和后妃的招揽,所以到了后期李德全逐步取代了梁九宫在康熙身边的地位,尤其是废太子之后,李德全更是从梁九宫手中接过了首领大太监一职,成为康熙身边第一得用的红人。
宜敏垂下眼帘,心中对李德全可谓复杂难言,当初老四能够登基为帝,这李德全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否则他凭什么得到那个疑心病极重的老四信任,甚至让他继续担任雍正朝的首领太监?可见这奴才的眼光毒辣且胆大心细,否则前世九龙夺嫡何等的风高浪急,拉拢他的阿哥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偏偏能在那么多阿哥中选中了老四做主子?她在考虑该如何对待这个李德全,一个太聪明的奴才无疑是难以控制的,但是不够聪明的奴才在康熙身边又无法长久立足……
“李全是吗?起来吧,既然给本宫报了这样大一件喜事儿,本宫倒也不能小气了,莺儿,看赏!”宜敏决定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这李全若是真有本事,能够再度成为前世那个李德全,那么她不介意给他些恩惠收买其心,如果不成的话她也没有损失不是吗?李德全是个聪明人,总会知道谁才是值得他追随的对象,宜敏相信只要自己不失宠,承瑞和赛音察浑又教养得好,明眼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李全接过莺儿递过去的一个荷包,也没顾得上去猜里面有多丰厚的赏赐,连忙在地上磕了个头:“奴才谢贵主子赏——”梁公公果然给了他一个美差啊,这前脚刚出了储秀宫,后脚就得了贵主子的赏,今儿果然是福星高照啊!
“得了,这是你应得的,快去乾清宫报喜吧,别让皇上久等了。”宜敏挥了挥手将李全打发走,李全站起身却不敢先行离开,而是垂首肃立一旁,目送着贵妃的仪仗缓缓离开视线之后,这才转身向乾清宫的方向匆匆而去。
承瑞窝在宜敏身边,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个毫不起眼的小太监,心中游移不定,决定回钟粹宫之后就问问额娘,这个名叫李全的太监是不是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另一边的赛音察浑却毫不在意地凑在宜敏耳边逗趣撒娇,对于一个小小的奴才他根本懒得过问,反正该知道的额娘会让他知道的。
宜敏此时早已把李德全抛在脑后,一个奴才而已改变不了大局,不过是小节上的调剂罢了。她所需要重视的永远都在前朝之上,勾起嘴角望向明媚的天空,这大清就要变天了吧?所有的筹谋算计终于到了收获累累硕果的时候了,接下来她将稳居后宫,坐观天下风云变幻,且让她一试锋芒,看看这命运究竟经不经得起人心的挑战?
康熙十三年,有杨起隆者自称为明朝“朱三太子”,与黄吉、陈益等三十余八旗家奴密谋反清复明,组织“中兴官兵”,并改年号为“广德”。只是好景不长,就在众贼首在京城鼓楼密议掀起更大动乱之时,遭明珠、盖山等率兵镇压,而后京城全城宵禁,数日之间伪齐肩王焦三,护驾指挥朱尚贤,阁老张大等数百人被活捉随即磔死。
贼首黄吉与陈益在逃跑途中被杀,杨起隆本已易装逃脱,却被早有准备的九门步军布下天罗地网一举抓获,康熙将之伪称明朝太子,意图扰乱天下以饱私欲,并大肆拐掠孩童之罪行公布天下,并将其于闹市之中枭首示众,至此,朱三太子一事尘埃落定,京城人心也随着所有贼首的死而平息了下来。
同年五月,大清各省各道对“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实行了一次大清剿,或抓或杀之人不计其数,从中牵涉而出的官员更是多如牛毛,,短短一年的时间大清上下一片腥风血雨,全国八总督十六巡抚有半数以上受到牵连,或调任或降职,甚至直接落马者皆有,其下问罪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整个大清朝局几乎来个一次大换血。
这些落马的官员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即使是汉人官员背后也难保没有站着哪个大家族,若换了其他时候只怕康熙下旨也难以快刀斩乱麻,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在朝廷与南方三藩叛军对峙之际,满洲八大家族难得的同仇敌忾,不但帮助康熙稳定朝局,而且清剿前朝余孽不余遗力,更为怪异的是,素来爱惜羽毛的满洲八大氏族居然也不曾出声反对,即使落马的是自家官员亦不曾提出异议,此等局面唯有诡异二字可以形容,令那些本来蠢蠢欲动想要维护自家利益的各个世家大族都收回了爪子,不敢轻举妄动。
康熙十四年五月,为平定因镇压“伪朱三太子”和“天地会”引起的一系列动荡不安,康熙皇帝亲往天坛祭天,以上体天心,下安人心为由大赦天下,全国上下的刑徒除大不赦之罪外,一律酌情减轻刑罚。
六月里,康熙帝又以太皇太后尊体不缪,宜加恩典于下为由,对包衣三旗和后宫奴才大加恩赦,包衣三旗之中有功于社稷者抬旗而出,摆脱包衣身份成为普通旗人,同时不但将后宫逾越年岁的宫女放出宫去,更是皇恩浩荡地将无家可归之内监宫人安置于各处皇庄之中养老,博得全国上下一片颂扬之声,人人无不称颂皇上孝感动天,乃是仁德圣明之君。
包衣三旗的奴才们更是感恩戴德,纷纷对康熙死心塌地地效忠,服侍主子不遗余力,外放为官者更是力争上游,以求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自己和家族从此摆脱生为包衣,永世为奴的命运。
康熙十五年,朝廷与三藩之战有了根本性的转机,王辅臣败降平凉,台湾郑氏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之下,仓促撤兵请降。三月。朝廷奉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精忠,杰书军至福州,精忠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请命仍留靖南王爵,从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朝廷恩准。精忠率兵挫败郑军,郑经败退台湾。接着又进军潮州,打败平南王尚可喜军队,康熙诏命耿精忠驻守潮州。尚之信也相继投降。至此,三藩之乱已平二藩,仅余吴三桂一部负隅顽抗。
康熙十五年十月,孙延龄因孔四贞之故欲接受朝廷招抚,被吴世璠杀于桂林,孔四贞率军抵抗最终被清军接回京城。清军接手桂林之后,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不得已之下只能聚众固守。
康熙十六年夏,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此后清军和吴三桂大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对峙,并对沿途城池展开了反复争夺的拉锯战。
在此期间汉军八旗和绿营可谓损失惨重,逐渐变得裹足不前,遇战每多观望,旷日糜饷。接到密报的康熙果断撤换领军将领,将满洲八旗主力派上战场,而汉军退居二线。
康熙的临阵换将易军之策效果极为明显,随着叛军节节败退,吴三桂于同年秋病死。吴三桂一死,叛军无首,军心逐渐土崩瓦解,即使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也难以挽回颓势。清军趁机发动进攻,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收复。
康熙十七年,满洲将帅一改之前多有迁延之态势,八旗儿郎尤为奋勇争先,数月之间就一路高奏凯歌,势如破竹,兵进云南。
同年底,清军围攻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至此,康熙十二年底开始的三藩叛乱终告平定,这场战争历时五年,其间耗费的钱财兵力不计其数,双方战死之军兵将士更是足以堵塞沿途河道,只是此战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大清入关以来就脱离中央掌控的南方各省终于收归朝廷,康熙不但拔去了三藩这个心腹之患,更是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至此康熙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再无人敢因其年纪尚轻而掠其锋芒。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写得很是费劲,因为算是一个*的结束,也是对历史的重大改变,不想太过拖沓地将所有细节写出来,所有的信息的浓缩隐含在后面那些段落里面,接下来的皇子之争会慢慢渗透这一部分内容,因为宜敏为儿女埋下的先手和未来的投资不计其数,不想一一赘述,不然后面可就没有悬念了,能看出多少就看大家的想象力了。
PS.看了书评区,很感动大家对紫藤的维护,不过对于这些无聊的人就是不要理他直接沉底就好,一看那一开口就是质疑积分多的,就知道肯定是找茬的,不然作者积分多少关读者们什么事儿呢?总之咱写自己的,喜欢的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可以不看,至于逻辑性之类的东西太抽象,属于万精油一类的批评咱觉得太无聊,想看有逻辑的去读历史书好了,看什么小说呢?小说不就是yy用的么?所谓萝卜青菜各有人爱,不需要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在别人头上,123言情小说无数总有符合自己口味的,看不惯这不是伤人的理由。
PS.再次感谢所有喜爱宜敏的亲们这段时间支持,即使紫藤更新速度慢到了连自己都发指的地步,亲们也没有放弃过这本书,谢谢大家!紫藤虽然不能承诺更新速度,但是肯定会把这本书写完的,坑之类的是不会出现的,
领后宫的实权人物,这宫里谁不知道讨好谁也比不上讨好贵妃管用,如今他居然得了贵妃的青眼,还特地问了他的名字,这简直是家里祖坟冒青烟了……
宜敏看着有些晕乎乎的李全,眸中一阵精光流转,没想到竟是李德全,之前只是觉得有些脸熟,又听着梁九宫唤他小李子,这才试探了一下,没成想倒是歪打正着钓了条大鱼,李德全原名李全,后来得了康熙青睐调到身边服侍,改名李德全。这李德全在康熙朝中后期可谓风光无限,但是比起梁九宫的张扬,他更加低调谨慎,从不接受阿哥们和后妃的招揽,所以到了后期李德全逐步取代了梁九宫在康熙身边的地位,尤其是废太子之后,李德全更是从梁九宫手中接过了首领大太监一职,成为康熙身边第一得用的红人。
宜敏垂下眼帘,心中对李德全可谓复杂难言,当初老四能够登基为帝,这李德全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否则他凭什么得到那个疑心病极重的老四信任,甚至让他继续担任雍正朝的首领太监?可见这奴才的眼光毒辣且胆大心细,否则前世九龙夺嫡何等的风高浪急,拉拢他的阿哥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偏偏能在那么多阿哥中选中了老四做主子?她在考虑该如何对待这个李德全,一个太聪明的奴才无疑是难以控制的,但是不够聪明的奴才在康熙身边又无法长久立足……
“李全是吗?起来吧,既然给本宫报了这样大一件喜事儿,本宫倒也不能小气了,莺儿,看赏!”宜敏决定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这李全若是真有本事,能够再度成为前世那个李德全,那么她不介意给他些恩惠收买其心,如果不成的话她也没有损失不是吗?李德全是个聪明人,总会知道谁才是值得他追随的对象,宜敏相信只要自己不失宠,承瑞和赛音察浑又教养得好,明眼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李全接过莺儿递过去的一个荷包,也没顾得上去猜里面有多丰厚的赏赐,连忙在地上磕了个头:“奴才谢贵主子赏——”梁公公果然给了他一个美差啊,这前脚刚出了储秀宫,后脚就得了贵主子的赏,今儿果然是福星高照啊!
“得了,这是你应得的,快去乾清宫报喜吧,别让皇上久等了。”宜敏挥了挥手将李全打发走,李全站起身却不敢先行离开,而是垂首肃立一旁,目送着贵妃的仪仗缓缓离开视线之后,这才转身向乾清宫的方向匆匆而去。
承瑞窝在宜敏身边,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个毫不起眼的小太监,心中游移不定,决定回钟粹宫之后就问问额娘,这个名叫李全的太监是不是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另一边的赛音察浑却毫不在意地凑在宜敏耳边逗趣撒娇,对于一个小小的奴才他根本懒得过问,反正该知道的额娘会让他知道的。
宜敏此时早已把李德全抛在脑后,一个奴才而已改变不了大局,不过是小节上的调剂罢了。她所需要重视的永远都在前朝之上,勾起嘴角望向明媚的天空,这大清就要变天了吧?所有的筹谋算计终于到了收获累累硕果的时候了,接下来她将稳居后宫,坐观天下风云变幻,且让她一试锋芒,看看这命运究竟经不经得起人心的挑战?
康熙十三年,有杨起隆者自称为明朝“朱三太子”,与黄吉、陈益等三十余八旗家奴密谋反清复明,组织“中兴官兵”,并改年号为“广德”。只是好景不长,就在众贼首在京城鼓楼密议掀起更大动乱之时,遭明珠、盖山等率兵镇压,而后京城全城宵禁,数日之间伪齐肩王焦三,护驾指挥朱尚贤,阁老张大等数百人被活捉随即磔死。
贼首黄吉与陈益在逃跑途中被杀,杨起隆本已易装逃脱,却被早有准备的九门步军布下天罗地网一举抓获,康熙将之伪称明朝太子,意图扰乱天下以饱私欲,并大肆拐掠孩童之罪行公布天下,并将其于闹市之中枭首示众,至此,朱三太子一事尘埃落定,京城人心也随着所有贼首的死而平息了下来。
同年五月,大清各省各道对“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实行了一次大清剿,或抓或杀之人不计其数,从中牵涉而出的官员更是多如牛毛,,短短一年的时间大清上下一片腥风血雨,全国八总督十六巡抚有半数以上受到牵连,或调任或降职,甚至直接落马者皆有,其下问罪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整个大清朝局几乎来个一次大换血。
这些落马的官员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即使是汉人官员背后也难保没有站着哪个大家族,若换了其他时候只怕康熙下旨也难以快刀斩乱麻,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在朝廷与南方三藩叛军对峙之际,满洲八大家族难得的同仇敌忾,不但帮助康熙稳定朝局,而且清剿前朝余孽不余遗力,更为怪异的是,素来爱惜羽毛的满洲八大氏族居然也不曾出声反对,即使落马的是自家官员亦不曾提出异议,此等局面唯有诡异二字可以形容,令那些本来蠢蠢欲动想要维护自家利益的各个世家大族都收回了爪子,不敢轻举妄动。
康熙十四年五月,为平定因镇压“伪朱三太子”和“天地会”引起的一系列动荡不安,康熙皇帝亲往天坛祭天,以上体天心,下安人心为由大赦天下,全国上下的刑徒除大不赦之罪外,一律酌情减轻刑罚。
六月里,康熙帝又以太皇太后尊体不缪,宜加恩典于下为由,对包衣三旗和后宫奴才大加恩赦,包衣三旗之中有功于社稷者抬旗而出,摆脱包衣身份成为普通旗人,同时不但将后宫逾越年岁的宫女放出宫去,更是皇恩浩荡地将无家可归之内监宫人安置于各处皇庄之中养老,博得全国上下一片颂扬之声,人人无不称颂皇上孝感动天,乃是仁德圣明之君。
包衣三旗的奴才们更是感恩戴德,纷纷对康熙死心塌地地效忠,服侍主子不遗余力,外放为官者更是力争上游,以求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自己和家族从此摆脱生为包衣,永世为奴的命运。
康熙十五年,朝廷与三藩之战有了根本性的转机,王辅臣败降平凉,台湾郑氏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之下,仓促撤兵请降。三月。朝廷奉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精忠,杰书军至福州,精忠亲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请命仍留靖南王爵,从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朝廷恩准。精忠率兵挫败郑军,郑经败退台湾。接着又进军潮州,打败平南王尚可喜军队,康熙诏命耿精忠驻守潮州。尚之信也相继投降。至此,三藩之乱已平二藩,仅余吴三桂一部负隅顽抗。
康熙十五年十月,孙延龄因孔四贞之故欲接受朝廷招抚,被吴世璠杀于桂林,孔四贞率军抵抗最终被清军接回京城。清军接手桂林之后,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不得已之下只能聚众固守。
康熙十六年夏,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此后清军和吴三桂大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对峙,并对沿途城池展开了反复争夺的拉锯战。
在此期间汉军八旗和绿营可谓损失惨重,逐渐变得裹足不前,遇战每多观望,旷日糜饷。接到密报的康熙果断撤换领军将领,将满洲八旗主力派上战场,而汉军退居二线。
康熙的临阵换将易军之策效果极为明显,随着叛军节节败退,吴三桂于同年秋病死。吴三桂一死,叛军无首,军心逐渐土崩瓦解,即使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也难以挽回颓势。清军趁机发动进攻,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收复。
康熙十七年,满洲将帅一改之前多有迁延之态势,八旗儿郎尤为奋勇争先,数月之间就一路高奏凯歌,势如破竹,兵进云南。
同年底,清军围攻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至此,康熙十二年底开始的三藩叛乱终告平定,这场战争历时五年,其间耗费的钱财兵力不计其数,双方战死之军兵将士更是足以堵塞沿途河道,只是此战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大清入关以来就脱离中央掌控的南方各省终于收归朝廷,康熙不但拔去了三藩这个心腹之患,更是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至此康熙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再无人敢因其年纪尚轻而掠其锋芒。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写得很是费劲,因为算是一个*的结束,也是对历史的重大改变,不想太过拖沓地将所有细节写出来,所有的信息的浓缩隐含在后面那些段落里面,接下来的皇子之争会慢慢渗透这一部分内容,因为宜敏为儿女埋下的先手和未来的投资不计其数,不想一一赘述,不然后面可就没有悬念了,能看出多少就看大家的想象力了。
PS.看了书评区,很感动大家对紫藤的维护,不过对于这些无聊的人就是不要理他直接沉底就好,一看那一开口就是质疑积分多的,就知道肯定是找茬的,不然作者积分多少关读者们什么事儿呢?总之咱写自己的,喜欢的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可以不看,至于逻辑性之类的东西太抽象,属于万精油一类的批评咱觉得太无聊,想看有逻辑的去读历史书好了,看什么小说呢?小说不就是yy用的么?所谓萝卜青菜各有人爱,不需要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在别人头上,123言情小说无数总有符合自己口味的,看不惯这不是伤人的理由。
PS.再次感谢所有喜爱宜敏的亲们这段时间支持,即使紫藤更新速度慢到了连自己都发指的地步,亲们也没有放弃过这本书,谢谢大家!紫藤虽然不能承诺更新速度,但是肯定会把这本书写完的,坑之类的是不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