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九章、“义士”入城(下)
从北面进入杭州城的这队所谓“义士”,其实也就只有三条小船,统共二十来号人而已。不过其中倒是有一半都是身具功名的衣冠中人,而那为首之人更是让人眼神一脸,乃是名满天下的杭州名士、复社骨干张岱张宗子!刘知府深知此人虽无官职在身,却是官宦世家子弟,其交游广阔,在朝堂和民间的活动能量皆颇为惊人,故而忙不迭地在杭州最豪华的青楼行院置办了酒宴,给他们接风洗尘,唯恐有丝毫的慢待。
然而,面对知府大人的盛情款待,张岱却是愁眉不展——之前来杭州的一路上,他沿途的所见所闻,处处触目惊心,充分证明战场上的局势已经远远坏过了他最悲观的预期。
按照古代的一般惯例,为了以最快速度稳固占领区,减小统治新征服地区的阻力,任何传统封建军队的首领,都会对占领区的缙绅大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客气,因为还需要这些地头蛇来筹集赋税、征发劳役,以及维护地方秩序。尤其是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哪怕是最粗鄙的强盗山大王,也知道要敬重读书人。
而作为回报,在一定条件下,地主缙绅也会默认对方的强势地位,给征服者进贡若干钱粮和女子,破财消灾,以免惹恼了这伙强人,弄得玉石俱焚——当然,想要地主们真心效忠这些粗鄙武夫,则是基本不可能的。相反,在背地里搞各种小动作,不断地给新征服者添乱,这种事情几乎是地主缙绅们必做的……
总之,在张岱看来,任凭世间斗转星移,地方上这些缙绅大户的富贵尊荣都应该永恒不变才对。
可如今这批天杀的髡贼,却完全违反了上述常识,他们对待那些卑贱小民尚算客气,却丝毫没有礼遇缙绅的意思,居然公开地肆意屠戮士绅大户,每到一村必组织“公开审判”,把村里的地主缙绅满门抄斩——朝廷的功名官身在不讲道理的髡贼面前,非但不再是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在沿着大运河乘船赶赴杭州的一路上,张岱等人遇见了无数举家逃难的缙绅船队,甚至还有几个在杭州结交的酒肉朋友。按照这些逃难者的哭诉,这髡贼真是比倭寇凶残多了。昔年的倭寇说穿了不过是求财而已。如果能够跟倭寇合伙做走私生意的话,那些地主缙绅非但不会有损失,往往还能大发一笔横财。
——这也是当年倭寇之患屡禁不绝的原因,因为抵御倭患的核心关键是查走私而不是抵御外来入侵,所以江南各省从官宦到缙绅都颇有不少勾结倭寇的。即使以现代中国对社会的控制力度,各种走私问题依然屡禁不绝。至于明朝就更是别提了——除非是朱元璋下狠心治贪的那段时光!
而眼下横行浙江的髡贼,对待地主缙绅却是不但要钱还要命,尤其喜欢杀读书人,完全不知敬老尊贤为何物。哪怕是退休的老尚书,也被他们吊在树上用鞭子乱抽……听了那个老尚书的孙子的哭诉,张岱的心情异常沉重,他家乃是绍兴的官宦显贵世家,虽然他本人因为爱热闹的缘故,常年居住于杭州城中,但张家的绝大多数产业和族人,却依然分布在绍兴和杭州的乡下村镇。
偏偏髡贼不仅在钱塘江北岸的杭州郊野为祸,还对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绍兴发动了大扫荡……
怀着对家族安危的忧虑,本着人多力量大的想法,张岱一路上都在积极劝说这些缙绅跟他一起回转杭州,找髡贼报仇雪恨,无奈这些逃难缙绅固然多半都跟髡贼有着血海深仇,但更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眼下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地逃出了险境,哪里还肯回去自投罗网?
因此,饶是张岱打出了复社的金字招牌,又磨破了嘴皮子,最终也只说动了两个满门被害的举人和一个家破人亡的监生,带着他们的家仆加入了赶赴杭州的“义士”队伍中来。而之前跟着张岱从南京赶来杭州“慷慨赴难”的那几位青年士子,反倒因为见势不妙的缘故,在半路上一口气逃走了好几个……
正当张岱垂头丧气地回忆着这些灰暗的经历之时,突然有门子高声通报:知府大人来访。随后帘子一挑,刘梦谦知府便带着最近被收为亲信的高玄走了进来,先是跟张岱等诸位义士见礼,随后便朗声说道。
“……诸位皆知,这髡贼冒称宋室后裔,实乃海外蛮夷,之前窃据琼州,多行不义,朝廷尚且宽容待之。孰料此辈不思皇恩浩荡,犹效奋臂螳螂!竟然勾结朝廷叛将,大肆入寇江南,屠我士子,杀我百姓!所到之处,文气断绝,妖法横行!然所幸天不绝我大明。前几日有忠贞好学之士献木炮之法,格毙贼酋,力摧敌胆;今日又有诸位义士慷慨南下,奔赴戎机,力抗强暴!此乃我杭州百姓之幸事!诸君,共饮此杯!”
底下自是一片应和之声,不过眼下毕竟是兵危战凶之时,头顶不时还有呜呜怪叫的髡贼火箭飞过,实在容不得慢慢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待到一杯酒饮毕,众人也就开始谈正事了。
“……张先生,杭州父老久受贼人荼毒,日夜皆在渴盼天兵,不知南京援兵何时可到?”——这是知府老爷在迫不及待地发问了。困守孤城的日子久了,知府老爷当真是万分怀念着西湖上的湖光山色,还有娇俏船娘的温柔怀抱。恨不得明日髡贼就能退兵,他好再次泛舟西湖之上,高唱“大江东去”以抒胸臆。
“……这个……还请府尊大人海涵,就张某所知,眼下朝廷精兵尽在扬州与闻香教妖人厮杀,近来虽然捷报频传,但残余妖人毕竟还在负隅顽抗,督师扬州的吕尚书一时实在脱不得身。为了应对浙江战事,朝廷虽已在南京张榜招募新军,但练兵筹饷诸事都颇废时日,同样缓不济急。张乾度(张溥是松江人)又提议要分兵增强松江海防……所以,为了江南安危,还请府台大人在杭州多坚持些日子……”
听了张岱这个“朝廷非官方代表”吞吞吐吐的这番话,刘知府顿时心凉了半截,“……可浙江的全部精兵,亦是被巡抚大人带去了温州御敌啊!如今风雪大作,道路艰险,海路又被贼人封锁,巡抚大人不知何时才能回援省城。我杭州城中存粮虽多,奈何缺兵少将,处境实在凶险。”
说到此处,刘知府更是向张岱长揖不起,“……素闻先生急公好义。而今这髡贼围城已有一月,依照髡贼的嚣张气焰。这杭州一旦城破,必然生灵涂炭。还望先生设法为杭州求来朝廷援兵,拯救这一城百姓!”
“……可是南京朝堂诸公也有难处,任谁也没法凭空变出兵马和粮饷呐!”张岱摊手苦笑道,“……还请府尊大人设法与贼人周旋。只要能够退敌,纵然是行款贿赂敌酋,想来当朝诸公也是不会计较的……”
对于张岱这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傻话,刘知府听得是直翻白眼——以髡贼眼下表现出来的声势和胃口,如果没有几百万两银子的赎城费,怕是没法把他们送走的。杭州城里倒不是没有那么多银子,可仅仅凭着他一介知府的官位,又如何能逼着那些背景深厚的缙绅们倾家荡产,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来呢?
再说了,就算他撕下脸皮不要,硬逼着缙绅们破家捐出这许多银子,而髡贼收了银子之后也如约退兵。可待到髡贼退走之后,那些被夺了钱财却又手眼通天的缙绅,又怎么可能忍气吞声?以那帮大户的能量,就算报复不了那远在海外的髡贼,难道还整治不了他区区一个根基浅薄的知府吗?
>
第一百二十九章、“义士”入城(下)
从北面进入杭州城的这队所谓“义士”,其实也就只有三条小船,统共二十来号人而已。不过其中倒是有一半都是身具功名的衣冠中人,而那为首之人更是让人眼神一脸,乃是名满天下的杭州名士、复社骨干张岱张宗子!刘知府深知此人虽无官职在身,却是官宦世家子弟,其交游广阔,在朝堂和民间的活动能量皆颇为惊人,故而忙不迭地在杭州最豪华的青楼行院置办了酒宴,给他们接风洗尘,唯恐有丝毫的慢待。
然而,面对知府大人的盛情款待,张岱却是愁眉不展——之前来杭州的一路上,他沿途的所见所闻,处处触目惊心,充分证明战场上的局势已经远远坏过了他最悲观的预期。
按照古代的一般惯例,为了以最快速度稳固占领区,减小统治新征服地区的阻力,任何传统封建军队的首领,都会对占领区的缙绅大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客气,因为还需要这些地头蛇来筹集赋税、征发劳役,以及维护地方秩序。尤其是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哪怕是最粗鄙的强盗山大王,也知道要敬重读书人。
而作为回报,在一定条件下,地主缙绅也会默认对方的强势地位,给征服者进贡若干钱粮和女子,破财消灾,以免惹恼了这伙强人,弄得玉石俱焚——当然,想要地主们真心效忠这些粗鄙武夫,则是基本不可能的。相反,在背地里搞各种小动作,不断地给新征服者添乱,这种事情几乎是地主缙绅们必做的……
总之,在张岱看来,任凭世间斗转星移,地方上这些缙绅大户的富贵尊荣都应该永恒不变才对。
可如今这批天杀的髡贼,却完全违反了上述常识,他们对待那些卑贱小民尚算客气,却丝毫没有礼遇缙绅的意思,居然公开地肆意屠戮士绅大户,每到一村必组织“公开审判”,把村里的地主缙绅满门抄斩——朝廷的功名官身在不讲道理的髡贼面前,非但不再是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在沿着大运河乘船赶赴杭州的一路上,张岱等人遇见了无数举家逃难的缙绅船队,甚至还有几个在杭州结交的酒肉朋友。按照这些逃难者的哭诉,这髡贼真是比倭寇凶残多了。昔年的倭寇说穿了不过是求财而已。如果能够跟倭寇合伙做走私生意的话,那些地主缙绅非但不会有损失,往往还能大发一笔横财。
——这也是当年倭寇之患屡禁不绝的原因,因为抵御倭患的核心关键是查走私而不是抵御外来入侵,所以江南各省从官宦到缙绅都颇有不少勾结倭寇的。即使以现代中国对社会的控制力度,各种走私问题依然屡禁不绝。至于明朝就更是别提了——除非是朱元璋下狠心治贪的那段时光!
而眼下横行浙江的髡贼,对待地主缙绅却是不但要钱还要命,尤其喜欢杀读书人,完全不知敬老尊贤为何物。哪怕是退休的老尚书,也被他们吊在树上用鞭子乱抽……听了那个老尚书的孙子的哭诉,张岱的心情异常沉重,他家乃是绍兴的官宦显贵世家,虽然他本人因为爱热闹的缘故,常年居住于杭州城中,但张家的绝大多数产业和族人,却依然分布在绍兴和杭州的乡下村镇。
偏偏髡贼不仅在钱塘江北岸的杭州郊野为祸,还对钱塘江南岸的萧山、绍兴发动了大扫荡……
怀着对家族安危的忧虑,本着人多力量大的想法,张岱一路上都在积极劝说这些缙绅跟他一起回转杭州,找髡贼报仇雪恨,无奈这些逃难缙绅固然多半都跟髡贼有着血海深仇,但更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眼下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地逃出了险境,哪里还肯回去自投罗网?
因此,饶是张岱打出了复社的金字招牌,又磨破了嘴皮子,最终也只说动了两个满门被害的举人和一个家破人亡的监生,带着他们的家仆加入了赶赴杭州的“义士”队伍中来。而之前跟着张岱从南京赶来杭州“慷慨赴难”的那几位青年士子,反倒因为见势不妙的缘故,在半路上一口气逃走了好几个……
正当张岱垂头丧气地回忆着这些灰暗的经历之时,突然有门子高声通报:知府大人来访。随后帘子一挑,刘梦谦知府便带着最近被收为亲信的高玄走了进来,先是跟张岱等诸位义士见礼,随后便朗声说道。
“……诸位皆知,这髡贼冒称宋室后裔,实乃海外蛮夷,之前窃据琼州,多行不义,朝廷尚且宽容待之。孰料此辈不思皇恩浩荡,犹效奋臂螳螂!竟然勾结朝廷叛将,大肆入寇江南,屠我士子,杀我百姓!所到之处,文气断绝,妖法横行!然所幸天不绝我大明。前几日有忠贞好学之士献木炮之法,格毙贼酋,力摧敌胆;今日又有诸位义士慷慨南下,奔赴戎机,力抗强暴!此乃我杭州百姓之幸事!诸君,共饮此杯!”
底下自是一片应和之声,不过眼下毕竟是兵危战凶之时,头顶不时还有呜呜怪叫的髡贼火箭飞过,实在容不得慢慢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待到一杯酒饮毕,众人也就开始谈正事了。
“……张先生,杭州父老久受贼人荼毒,日夜皆在渴盼天兵,不知南京援兵何时可到?”——这是知府老爷在迫不及待地发问了。困守孤城的日子久了,知府老爷当真是万分怀念着西湖上的湖光山色,还有娇俏船娘的温柔怀抱。恨不得明日髡贼就能退兵,他好再次泛舟西湖之上,高唱“大江东去”以抒胸臆。
“……这个……还请府尊大人海涵,就张某所知,眼下朝廷精兵尽在扬州与闻香教妖人厮杀,近来虽然捷报频传,但残余妖人毕竟还在负隅顽抗,督师扬州的吕尚书一时实在脱不得身。为了应对浙江战事,朝廷虽已在南京张榜招募新军,但练兵筹饷诸事都颇废时日,同样缓不济急。张乾度(张溥是松江人)又提议要分兵增强松江海防……所以,为了江南安危,还请府台大人在杭州多坚持些日子……”
听了张岱这个“朝廷非官方代表”吞吞吐吐的这番话,刘知府顿时心凉了半截,“……可浙江的全部精兵,亦是被巡抚大人带去了温州御敌啊!如今风雪大作,道路艰险,海路又被贼人封锁,巡抚大人不知何时才能回援省城。我杭州城中存粮虽多,奈何缺兵少将,处境实在凶险。”
说到此处,刘知府更是向张岱长揖不起,“……素闻先生急公好义。而今这髡贼围城已有一月,依照髡贼的嚣张气焰。这杭州一旦城破,必然生灵涂炭。还望先生设法为杭州求来朝廷援兵,拯救这一城百姓!”
“……可是南京朝堂诸公也有难处,任谁也没法凭空变出兵马和粮饷呐!”张岱摊手苦笑道,“……还请府尊大人设法与贼人周旋。只要能够退敌,纵然是行款贿赂敌酋,想来当朝诸公也是不会计较的……”
对于张岱这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傻话,刘知府听得是直翻白眼——以髡贼眼下表现出来的声势和胃口,如果没有几百万两银子的赎城费,怕是没法把他们送走的。杭州城里倒不是没有那么多银子,可仅仅凭着他一介知府的官位,又如何能逼着那些背景深厚的缙绅们倾家荡产,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来呢?
再说了,就算他撕下脸皮不要,硬逼着缙绅们破家捐出这许多银子,而髡贼收了银子之后也如约退兵。可待到髡贼退走之后,那些被夺了钱财却又手眼通天的缙绅,又怎么可能忍气吞声?以那帮大户的能量,就算报复不了那远在海外的髡贼,难道还整治不了他区区一个根基浅薄的知府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