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新宋英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玉米在海外岛国价值几何,与麦、稻、粟等食粮相比,贵还是贱?”
徐绍安答道:“禀陛下,海外之民虽喜食玉米,但因长期以玉米为主食而不辅以其他食粮,容易得一种唤作‘糙皮病’的病症,非常难受。且玉米喜旱而不喜湿,而海外岛国与我中土一样北方多旱地而南方多水田。所以这玉米在海外岛国通常只在北方种植,其种植面积亦不如麦、稻、粟等食粮。不过,因其产量较其他几种食粮为大,故而其市价较之其他几种食粮虽略高一些,普通百姓却也消受得起。”
“噢!其产量比麦、稻、粟为大?”柴荣闻言来了精神道,“这玉米每亩可产多少石?”
“禀陛下,这玉米在海外岛国普通旱地每亩所产若磨成面粉,大约可出四至五石。若是精耕细作,产量还可提高两、三成。”徐绍安答道——作为前世北方农民出身的军人,徐绍安对玉米这种常见作物的许多特性还是非常了解的,而亩产四、五石(五、六百斤)的数据则是他根据麦、稻等农作物前世与这个时代产量的差异,按照前世玉米一千到两千斤的亩产推算出来的。
“一亩地可以打四、五石!”听到这一数字,不单是柴荣,在场的其他文臣武将也无不惊讶万分。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北方旱田的亩产一般在一石半到两石,南方水田因能做到一年两熟,其产量方能达到三至四石。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北方种植玉米,那么在一年只一熟的情况下,就可达到南方水田的粮食产量。而这还只是玉米最一般的产量,若能仔细耕作,每亩出产六石也不是不可能的。
惊讶之余,柴荣连忙又问道:“既然这玉米有如此高的出产,想必在爱卿及爱卿兄弟们的田庄之中一定是多有种植?”
柴荣这个问题问得很自然也很正常,因此徐绍安听了并没有多想,下意识的便将日常通过电报得到的一些团队农业部的信息拿来用,回答道:“禀陛下,玉米虽然出产较多,但正如臣之前所讲,以其为主食容易得‘糙皮病’,所以吾等兄弟名下近百万亩田产中,用来住玉米的尚不到十分之一。”
尽管徐绍安回答得很随意,但听在柴荣耳朵里却令其不由得心中一动。一方面,柴荣惊讶于“清园”兄弟的能力与实力。其在短短几年之间便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坐拥百万亩田产,以及大量的商铺、酒楼,“清园”兄弟的能力与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虽说这百万亩田产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种玉米,但即使是按每亩出产五百斤来算,一年也有近五千万斤的产出。可是,与供应充足的麦、粟等常见粮食相比,在“清园”兄弟名下几乎遍布幽云十六州各地的粮米店中,却从未见到过有玉米出售。就算“清园”兄弟都喜欢吃这种东西,其府中的家丁仆役甚至是其手下的那四五千私兵也都以玉米为主食,一年所能消耗的玉米也依然与五千万斤的产出相去甚远。
出现这种情形通常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徐绍安夸大了玉米的产量,令计算出现了误差。然而作为一名朝廷重臣,天子身边的红人,徐绍安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做这种欺君罔上,对其自身又没什么好处的事情。另一种则是“清园”兄弟手下的私兵远超张永德手下探子打探到的四五千人之数。其种植玉米主要是为了养兵,而不是像种植麦、粟那样为了用于出售赚钱——玉米的高产出可以使其在不影响粮米店生意、不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养兵。至于他们为何要养这许多私兵,为何要隐瞒自己豢养如此众多私兵的实情,那可就要仔细思之了。
想到这里,柴荣因为校阅三军而带来的好心情几乎是被一扫而空,金黄晶莹的玉米在口中也没有了刚才那种甘甜的味道。而且,随着柴荣从满心欢喜变成了疑虑重重,原本并不让人讨厌的淅漓细雨此时也渐渐变成了令人反感的倾盆大雨。在雨势加大的同时,风力也渐渐变强。阵阵冷风吹得柴荣很不舒服,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寒意,使得他下意识的裹紧了身上的裘皮大氅。
玉米在海外岛国价值几何,与麦、稻、粟等食粮相比,贵还是贱?”
徐绍安答道:“禀陛下,海外之民虽喜食玉米,但因长期以玉米为主食而不辅以其他食粮,容易得一种唤作‘糙皮病’的病症,非常难受。且玉米喜旱而不喜湿,而海外岛国与我中土一样北方多旱地而南方多水田。所以这玉米在海外岛国通常只在北方种植,其种植面积亦不如麦、稻、粟等食粮。不过,因其产量较其他几种食粮为大,故而其市价较之其他几种食粮虽略高一些,普通百姓却也消受得起。”
“噢!其产量比麦、稻、粟为大?”柴荣闻言来了精神道,“这玉米每亩可产多少石?”
“禀陛下,这玉米在海外岛国普通旱地每亩所产若磨成面粉,大约可出四至五石。若是精耕细作,产量还可提高两、三成。”徐绍安答道——作为前世北方农民出身的军人,徐绍安对玉米这种常见作物的许多特性还是非常了解的,而亩产四、五石(五、六百斤)的数据则是他根据麦、稻等农作物前世与这个时代产量的差异,按照前世玉米一千到两千斤的亩产推算出来的。
“一亩地可以打四、五石!”听到这一数字,不单是柴荣,在场的其他文臣武将也无不惊讶万分。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北方旱田的亩产一般在一石半到两石,南方水田因能做到一年两熟,其产量方能达到三至四石。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北方种植玉米,那么在一年只一熟的情况下,就可达到南方水田的粮食产量。而这还只是玉米最一般的产量,若能仔细耕作,每亩出产六石也不是不可能的。
惊讶之余,柴荣连忙又问道:“既然这玉米有如此高的出产,想必在爱卿及爱卿兄弟们的田庄之中一定是多有种植?”
柴荣这个问题问得很自然也很正常,因此徐绍安听了并没有多想,下意识的便将日常通过电报得到的一些团队农业部的信息拿来用,回答道:“禀陛下,玉米虽然出产较多,但正如臣之前所讲,以其为主食容易得‘糙皮病’,所以吾等兄弟名下近百万亩田产中,用来住玉米的尚不到十分之一。”
尽管徐绍安回答得很随意,但听在柴荣耳朵里却令其不由得心中一动。一方面,柴荣惊讶于“清园”兄弟的能力与实力。其在短短几年之间便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坐拥百万亩田产,以及大量的商铺、酒楼,“清园”兄弟的能力与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虽说这百万亩田产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种玉米,但即使是按每亩出产五百斤来算,一年也有近五千万斤的产出。可是,与供应充足的麦、粟等常见粮食相比,在“清园”兄弟名下几乎遍布幽云十六州各地的粮米店中,却从未见到过有玉米出售。就算“清园”兄弟都喜欢吃这种东西,其府中的家丁仆役甚至是其手下的那四五千私兵也都以玉米为主食,一年所能消耗的玉米也依然与五千万斤的产出相去甚远。
出现这种情形通常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徐绍安夸大了玉米的产量,令计算出现了误差。然而作为一名朝廷重臣,天子身边的红人,徐绍安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做这种欺君罔上,对其自身又没什么好处的事情。另一种则是“清园”兄弟手下的私兵远超张永德手下探子打探到的四五千人之数。其种植玉米主要是为了养兵,而不是像种植麦、粟那样为了用于出售赚钱——玉米的高产出可以使其在不影响粮米店生意、不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养兵。至于他们为何要养这许多私兵,为何要隐瞒自己豢养如此众多私兵的实情,那可就要仔细思之了。
想到这里,柴荣因为校阅三军而带来的好心情几乎是被一扫而空,金黄晶莹的玉米在口中也没有了刚才那种甘甜的味道。而且,随着柴荣从满心欢喜变成了疑虑重重,原本并不让人讨厌的淅漓细雨此时也渐渐变成了令人反感的倾盆大雨。在雨势加大的同时,风力也渐渐变强。阵阵冷风吹得柴荣很不舒服,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寒意,使得他下意识的裹紧了身上的裘皮大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