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新宋英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近日闲人工作较忙,影响了更新,还望书友多多包涵。今日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因此奉上五千字大章,算是对前几日更新不正常的补偿,希望书友继续支持闲人。
徐绍安的这句话多少有些出乎柴荣的意料,令认为徐绍安又要强调周军如何强大、辽军如何虚弱、如何畏战、幽云百姓盼望王师光复河山如久旱盼甘霖这些陈辞滥调,准备等对方话音一落便用三两句话将对方敷衍过去的他好奇心顿起,决定踏下心来听对方把话说明白——虽说柴荣此时因为敌我双方实力此消彼涨,己方大军后勤补给不力,一众文臣武将纷纷要求撤军罢兵等原因,也已经起了退兵之心。但作为一个雄才大略,同时又有雄心壮志的明君,若有一线希望,柴荣还是非常不愿意让自己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北伐——半途而废。
因此,柴荣并不去理会帐中一众文臣武将在听到这句话后的议论纷纷,而是盯着徐绍安问道:“不知爱卿有何妙法可使我北伐大军军力提升,且无后顾之忧?”
见柴荣发问,原本不顾君前失仪而交头接耳的文武众臣也随之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将视线转到徐绍安身上,等待着这位大周朝廷中支持北伐的态度最坚定、经常会想出一些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办法的天子近臣再次爆出惊人之语。
早已胸有成竹的徐绍安丝毫没有被群臣的表现所影响,他向柴荣说道:“启禀陛下,臣的方法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妙法,不过是将当初臣及臣的那一众兄弟对陛下的承诺予以兑现罢了。”
“兑现爱卿及爱卿的兄弟对朕的承诺?”柴荣闻言有些迷惑不解。他先是看了看左右的文武群臣,见众人回答他的都是很迷茫的眼神,这才重新将目光转回徐绍安的身上,等着对方给自己一个解释。
徐绍安见状,连忙答道:“北伐之前,臣及臣的兄弟曾经向陛下请旨,表示愿意为我大周北伐效犬马之劳,以自家粮秣供给大军、以自家私兵协助大军作战,希望陛下能够恩准臣及臣的兄弟们为大周出一份力。当时,陛下体恤臣等,不愿幽云子弟有所损伤,只是同意由臣的兄弟们为大军供给粮草。臣的兄弟们接到陛下的圣旨后,便全力准备,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只待王师到时用来犒劳三军。后来由于我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辽军望风披靡,大军粮道一直畅通无阻,使陛下并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北伐大军无需臣的兄弟们供给粮草,这件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如今,由于辽军偏师偷袭后军、威胁粮道,使得我北伐大军面临缺粮之困,正是臣的兄弟们遵奉陛下旨意,履行当初供给王师粮草承诺之时。虽然从臣的兄弟们所住的‘凉园’”到我北伐大军大营与固安县城到大营的距离差不多,均在五十里上下。但辽军时刻盯着的是保兴庄到固安城这一段路,其偏师也是在这段路上往来袭扰,而对保兴庄到‘凉园’之间的区域,或者说是对保兴庄以北直到幽州城这一大片地方不但没有做到戒备森严,甚至连探马、侦骑派出的都较少。从这个方向运粮过来,要远比从固安城起运要安全得多、也容易得多。”
“从‘凉园’到保兴庄这一段路虽然没有辽军的袭扰,但辽军大营正卡在从良乡到我军大营的官道之上。且不说徐厢主的兄弟们能否顺利将粮草辎重从良乡运出,就算他们能运出来,其又打算如何穿过辽军八万大军的大营,将这些军资运进我北伐大军的大营?”眼见徐绍安又在用他那张能言善辩的嘴说服天子,以达到其借此战赚军功、得赏识,进而继续平步青云、努力向上爬的目的,一直将其视为朝堂新星,总是不失时机的利用所有机会予以打压的张永德有些不屑的问道。
“这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徐绍安不慌不忙的答道,“辽军在保兴庄以北的官道上虽然派出了些探马、侦骑,但一则数量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这么大的一片地方。二则,前几年为了能在幽州立住脚跟,不会被本地的贪官污吏、豪强恶霸抢走自家的钱财与买卖,臣的兄弟们花重金从契丹官府那里买来了几个统辖‘乡丁’的武将官凭,作为臣的兄弟们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才挣到的这点家业的一个倚仗。
现下,臣的兄弟王峰正率手下‘乡丁’驻扎良乡城,协助当地守军一起守城。臣可立即修书给他,让他设法说动良乡县令,将押运粮草到辽军大营的差事交予自己。当王峰所率辽军运粮队离开良乡后,便去某个隐密的所在,与等在那里的我军运粮队汇合一处,大大方方的一起南下。待到距离辽军大营四、五里的地方,再在确认并无辽军探马、侦骑出现的迹象后,重新分为两路。一路给辽军运送粮草,另一路则进入山中,走山路将粮草送到我军大营。这种方法运粮虽然会有些慢,但却很安全,不会受到辽军探马、侦骑的干扰。”
“与辽军的运粮队一起南下?”张永德再次轻蔑的撇了撇嘴,“徐厢主的兄弟们就不怕那些被调来运送粮草的役夫回去乱说吗?”
徐绍安闻言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却是不怕,因为开战以来,为辽军运送粮草的役夫均来自下官兄弟们手下的佃户与伙计,没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回去乱说话。”
正如徐绍安刚才所说,这个运粮的法子在最后十里地虽然会比较慢,但却是最安全的一个办法。因此,在徐绍安回答完有关保密的问题后,不少文武大臣都露出了赞同的意思。眼见部分大臣对徐绍安的观点表示认可,这次军议又可能以徐绍安“力挽狂澜”的结局收场,张永德再次问道:“如今我北伐大军与辽军陷于对峙僵局,一时怕是难以解决,搞不好这场大战可能会拖上数月。尽管徐厢主的兄弟们囤积了大量粮草,但我北伐大军如今有七万余人,厢主的兄弟就是再有钱、再有田产,又能让大军将士吃上多久?。”
说到这儿,张永德转向柴荣方向,施礼禀报道:“陛下,以臣看来,粮草固然重要,但若想将北伐继续进行下去,为今之计还是应该以击破当面辽军为根本。方才徐厢主曾说过,其有一计不但能令我北伐大军粮草无忧,而且还能增强我北伐大军实力,战胜辽军。不知其打算如何增强我北伐大军实力,难不成想要就地抓丁,在短时间内将我军人数增加上去,利用人多势众来战胜辽军?”——张永德将徐绍安根本没说过的“战胜辽军”四个字偷偷加到了自己的话里,打算借此给徐绍安下个套,日后一旦北伐失利,也好给对方多安一个罪名。
徐绍安并没有在意张永德话里的“玄机”,而是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下官所说增加北伐大军实力,是指下官及下官的兄弟们再次恳请陛下同意,让吾等兄弟手下的私兵前来助战,力求在辽军援兵到来之前击败萧思温所部、占据幽州城。”
“区区几百私兵家丁能济得什么事,也敢在官家面前大言不惭的提出来。”参与军议的韩令坤不以为然的小声嘀咕了一句
由于此时帐中比较安静,所以尽管韩令坤这句话说的声音不大,却还是被在场的一众文武大臣听到了。那些不明真相的大臣自然是和韩令坤一个想法,而那些对徐绍安及他那一班兄弟的实力有所了解的大臣却暗叹这个韩令坤只会打仗,对朝廷上的许多事情却是一窍不通,此番怕是要在徐绍安面前吃瘪了。
果不其然,韩令坤这边话音刚落,徐绍安那边就已接话道:“韩大人所言极是,若只有区区数百家丁私兵,自然是济不得什么事。在下之所以要向陛下请旨,是因为在下及在下的兄弟手下有私兵家丁五千,其中半数以上配备有与‘神机军’类似的火器。若是能够与我北伐大军共同对敌,便可弥补‘神机军’因后军被袭而造成的伤亡,使我军重新占据上风。”
闻听徐绍安及其兄弟的手下竟有五千私兵,且其中半数配有火器,韩令坤在被对方这番话噎得够呛的... -->>
ps:近日闲人工作较忙,影响了更新,还望书友多多包涵。今日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因此奉上五千字大章,算是对前几日更新不正常的补偿,希望书友继续支持闲人。
徐绍安的这句话多少有些出乎柴荣的意料,令认为徐绍安又要强调周军如何强大、辽军如何虚弱、如何畏战、幽云百姓盼望王师光复河山如久旱盼甘霖这些陈辞滥调,准备等对方话音一落便用三两句话将对方敷衍过去的他好奇心顿起,决定踏下心来听对方把话说明白——虽说柴荣此时因为敌我双方实力此消彼涨,己方大军后勤补给不力,一众文臣武将纷纷要求撤军罢兵等原因,也已经起了退兵之心。但作为一个雄才大略,同时又有雄心壮志的明君,若有一线希望,柴荣还是非常不愿意让自己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北伐——半途而废。
因此,柴荣并不去理会帐中一众文臣武将在听到这句话后的议论纷纷,而是盯着徐绍安问道:“不知爱卿有何妙法可使我北伐大军军力提升,且无后顾之忧?”
见柴荣发问,原本不顾君前失仪而交头接耳的文武众臣也随之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将视线转到徐绍安身上,等待着这位大周朝廷中支持北伐的态度最坚定、经常会想出一些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办法的天子近臣再次爆出惊人之语。
早已胸有成竹的徐绍安丝毫没有被群臣的表现所影响,他向柴荣说道:“启禀陛下,臣的方法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妙法,不过是将当初臣及臣的那一众兄弟对陛下的承诺予以兑现罢了。”
“兑现爱卿及爱卿的兄弟对朕的承诺?”柴荣闻言有些迷惑不解。他先是看了看左右的文武群臣,见众人回答他的都是很迷茫的眼神,这才重新将目光转回徐绍安的身上,等着对方给自己一个解释。
徐绍安见状,连忙答道:“北伐之前,臣及臣的兄弟曾经向陛下请旨,表示愿意为我大周北伐效犬马之劳,以自家粮秣供给大军、以自家私兵协助大军作战,希望陛下能够恩准臣及臣的兄弟们为大周出一份力。当时,陛下体恤臣等,不愿幽云子弟有所损伤,只是同意由臣的兄弟们为大军供给粮草。臣的兄弟们接到陛下的圣旨后,便全力准备,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只待王师到时用来犒劳三军。后来由于我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辽军望风披靡,大军粮道一直畅通无阻,使陛下并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北伐大军无需臣的兄弟们供给粮草,这件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如今,由于辽军偏师偷袭后军、威胁粮道,使得我北伐大军面临缺粮之困,正是臣的兄弟们遵奉陛下旨意,履行当初供给王师粮草承诺之时。虽然从臣的兄弟们所住的‘凉园’”到我北伐大军大营与固安县城到大营的距离差不多,均在五十里上下。但辽军时刻盯着的是保兴庄到固安城这一段路,其偏师也是在这段路上往来袭扰,而对保兴庄到‘凉园’之间的区域,或者说是对保兴庄以北直到幽州城这一大片地方不但没有做到戒备森严,甚至连探马、侦骑派出的都较少。从这个方向运粮过来,要远比从固安城起运要安全得多、也容易得多。”
“从‘凉园’到保兴庄这一段路虽然没有辽军的袭扰,但辽军大营正卡在从良乡到我军大营的官道之上。且不说徐厢主的兄弟们能否顺利将粮草辎重从良乡运出,就算他们能运出来,其又打算如何穿过辽军八万大军的大营,将这些军资运进我北伐大军的大营?”眼见徐绍安又在用他那张能言善辩的嘴说服天子,以达到其借此战赚军功、得赏识,进而继续平步青云、努力向上爬的目的,一直将其视为朝堂新星,总是不失时机的利用所有机会予以打压的张永德有些不屑的问道。
“这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徐绍安不慌不忙的答道,“辽军在保兴庄以北的官道上虽然派出了些探马、侦骑,但一则数量有限,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这么大的一片地方。二则,前几年为了能在幽州立住脚跟,不会被本地的贪官污吏、豪强恶霸抢走自家的钱财与买卖,臣的兄弟们花重金从契丹官府那里买来了几个统辖‘乡丁’的武将官凭,作为臣的兄弟们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才挣到的这点家业的一个倚仗。
现下,臣的兄弟王峰正率手下‘乡丁’驻扎良乡城,协助当地守军一起守城。臣可立即修书给他,让他设法说动良乡县令,将押运粮草到辽军大营的差事交予自己。当王峰所率辽军运粮队离开良乡后,便去某个隐密的所在,与等在那里的我军运粮队汇合一处,大大方方的一起南下。待到距离辽军大营四、五里的地方,再在确认并无辽军探马、侦骑出现的迹象后,重新分为两路。一路给辽军运送粮草,另一路则进入山中,走山路将粮草送到我军大营。这种方法运粮虽然会有些慢,但却很安全,不会受到辽军探马、侦骑的干扰。”
“与辽军的运粮队一起南下?”张永德再次轻蔑的撇了撇嘴,“徐厢主的兄弟们就不怕那些被调来运送粮草的役夫回去乱说吗?”
徐绍安闻言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却是不怕,因为开战以来,为辽军运送粮草的役夫均来自下官兄弟们手下的佃户与伙计,没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回去乱说话。”
正如徐绍安刚才所说,这个运粮的法子在最后十里地虽然会比较慢,但却是最安全的一个办法。因此,在徐绍安回答完有关保密的问题后,不少文武大臣都露出了赞同的意思。眼见部分大臣对徐绍安的观点表示认可,这次军议又可能以徐绍安“力挽狂澜”的结局收场,张永德再次问道:“如今我北伐大军与辽军陷于对峙僵局,一时怕是难以解决,搞不好这场大战可能会拖上数月。尽管徐厢主的兄弟们囤积了大量粮草,但我北伐大军如今有七万余人,厢主的兄弟就是再有钱、再有田产,又能让大军将士吃上多久?。”
说到这儿,张永德转向柴荣方向,施礼禀报道:“陛下,以臣看来,粮草固然重要,但若想将北伐继续进行下去,为今之计还是应该以击破当面辽军为根本。方才徐厢主曾说过,其有一计不但能令我北伐大军粮草无忧,而且还能增强我北伐大军实力,战胜辽军。不知其打算如何增强我北伐大军实力,难不成想要就地抓丁,在短时间内将我军人数增加上去,利用人多势众来战胜辽军?”——张永德将徐绍安根本没说过的“战胜辽军”四个字偷偷加到了自己的话里,打算借此给徐绍安下个套,日后一旦北伐失利,也好给对方多安一个罪名。
徐绍安并没有在意张永德话里的“玄机”,而是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下官所说增加北伐大军实力,是指下官及下官的兄弟们再次恳请陛下同意,让吾等兄弟手下的私兵前来助战,力求在辽军援兵到来之前击败萧思温所部、占据幽州城。”
“区区几百私兵家丁能济得什么事,也敢在官家面前大言不惭的提出来。”参与军议的韩令坤不以为然的小声嘀咕了一句
由于此时帐中比较安静,所以尽管韩令坤这句话说的声音不大,却还是被在场的一众文武大臣听到了。那些不明真相的大臣自然是和韩令坤一个想法,而那些对徐绍安及他那一班兄弟的实力有所了解的大臣却暗叹这个韩令坤只会打仗,对朝廷上的许多事情却是一窍不通,此番怕是要在徐绍安面前吃瘪了。
果不其然,韩令坤这边话音刚落,徐绍安那边就已接话道:“韩大人所言极是,若只有区区数百家丁私兵,自然是济不得什么事。在下之所以要向陛下请旨,是因为在下及在下的兄弟手下有私兵家丁五千,其中半数以上配备有与‘神机军’类似的火器。若是能够与我北伐大军共同对敌,便可弥补‘神机军’因后军被袭而造成的伤亡,使我军重新占据上风。”
闻听徐绍安及其兄弟的手下竟有五千私兵,且其中半数配有火器,韩令坤在被对方这番话噎得够呛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