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甲午之军工霸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从罗斯福总统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在对华战局陷入僵持打不开局面的困境下,新开一个战场或许反而可以获得一些胜利来提升国内的支持率,因此西奥多·罗斯福的那番表态绝对是认真的。
不过,仅仅美法两国参战还不足以吓住实力强大、特别是陆军冠绝欧洲的德意志帝国,这个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没有提前爆发,主要还是昔日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功劳,而英国首相约瑟夫·张伯伦展现出的高超外交艺术也让后世的外交家们津津乐道......
老张伯伦在得知沙俄西南方面军惨败后就意识到了沙俄邻国趁火打劫的危险,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也就罢了,关键在于德国,一旦德国获得了波兰、甚至乌克兰弥补了农业这一短板,同时德国工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那么自己无论想出什么办法,都无法阻止德国独霸欧陆了,这是英国这个“欧洲搅屎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为此他们不惜一战。
甚至还在德国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之前,英国政府就命令本土舰队集结待命,同时正式对德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其马上停止一切可能激化地区紧张局势的行为。然而,被贪心迷住了双眼的德国容克们对此置若罔闻,于是老张伯伦很快就打出了第二张牌,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跟法国政府正式缔结了条约与其结盟并对外公开,里面明确表示,两国将在欧洲范围(老张伯伦还是不想与中国开战,除非能够拉着整个西方世界一起上。)内的一切重大问题上共同进退,包括战争,也就是说,如果德国对俄宣战导致法国对德宣战的话,英国也会跟着法国对德宣战,德国将要面对的敌人将是英美法俄四大列强!
而且英国政府不仅仅是说了,更重要的是还做出了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英法缔结协约之后的第三天,英国本土舰队主力就开到了德国海军的主基地基尔军港外面进行所谓的“演习”,在这支光是主力舰数量就超过40艘的史上最庞大舰队的威慑下,德国海军根本没有出海的勇气,始终都躲在军港里瑟瑟发抖,就像一只缩头的乌龟......
不过目前英德海军的实力差距的确很大,英国因为首先设计建造出无畏舰,能造2万吨级巨舰的大型船坞数量又是世界第一,如今已经拥有8艘无畏级战列舰和8艘无敌级战列巡洋舰,16艘无畏舰的数量冠绝天下,而德国海军却因为设计的落后,不久前才终于在图纸上设计出了他们的第一款无畏舰。而即使只比即使改装之后战斗力也不及无畏舰三分之一的前无畏舰,德国海军的保有量同样不到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半,这么大的差距,德国海军要敢冲出去的话,那就是墨西哥湾大海战的重演......
甚至就连海军要塞的保护也不能让港内的德国海军官兵获得多少安全感,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只要不怕损失,是完全有能力顶着要塞炮的攻击将港内德国海军主力全歼的,原因很简单,这些要塞还是较老的设计,针对的是以直瞄炮击为主的前无畏舰,顶部防御相当薄弱,而主要进行远程炮击的无畏舰恰恰是它们的克星。
英国皇家海军来到德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的目的显而易见,德国政府如果一意孤行的话,就得付出沿海地区全被打烂的惨重代价。就算德国是大陆国家,沿海地带也同样是经济发达地区,不是轻易就能下决心放弃的。何况就算真的下了那样的决心,德国也还是没有多大的胜算,因为光是英国一家,德国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并不仅仅因为英国的地理位置和他们的海军优势。
现在的英德两国的实力对比跟历史上一战之前可不一样,由于“张伯伦改革”的显著成果,以及乙未战争中惨遭失败的刺激,这个时空英国去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延缓,甚至某些时间段还出现了逆转,与之相反,德国工业却因为中国的突然崛起而一度受到了严重冲击,发展速度明显减慢。1905年的经济数据表明,英国即使只算本土,工业总产值也比德国高了接近15%,与历史上一战前期正好相反,而如果将殖民地也算上,差距更是超过了25%(英国几个主要殖民地的工业获得了比历史同期更多的投资,以保证即便海路被中国海军切断也不至于很快就丧失抵抗能力。),再加上广阔殖民地带来的资源和炮灰优势,德国拼国力是绝对没有胜算的。
身为欧洲最成功的墙头草,意大利政府比德国更早地看出了这一点,没等德国人作出反应,他们就率先宣布退出三国同盟,加入以英国为首的“2+2”协约。意大利的背信弃义给了德国政府沉重的一击,却从英国那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意大利大胆地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目标是夺取地中海对岸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被迫应战的奥斯曼帝国很快被意大利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暴露出自己的腐朽程度更甚于沙俄的虚弱实质,再加上意土战争的直接牵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对俄开战的打算。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组织不但直接威胁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样与之相邻的昔日盟友奥匈帝国也因此后院不稳,不敢再投入太多兵力对外扩张。这样一来,对俄开战就没那么大的把握了,这时英国政府暗示可以默许他们吞并塞尔维亚,这已经足以填饱奥匈帝国大大缩小了的胃口,于是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果断下令中止了已经快要完成的战争动员,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终于稍稍地松了口气。
而从罗斯福总统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说,在对华战局陷入僵持打不开局面的困境下,新开一个战场或许反而可以获得一些胜利来提升国内的支持率,因此西奥多·罗斯福的那番表态绝对是认真的。
不过,仅仅美法两国参战还不足以吓住实力强大、特别是陆军冠绝欧洲的德意志帝国,这个时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没有提前爆发,主要还是昔日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功劳,而英国首相约瑟夫·张伯伦展现出的高超外交艺术也让后世的外交家们津津乐道......
老张伯伦在得知沙俄西南方面军惨败后就意识到了沙俄邻国趁火打劫的危险,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也就罢了,关键在于德国,一旦德国获得了波兰、甚至乌克兰弥补了农业这一短板,同时德国工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那么自己无论想出什么办法,都无法阻止德国独霸欧陆了,这是英国这个“欧洲搅屎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为此他们不惜一战。
甚至还在德国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之前,英国政府就命令本土舰队集结待命,同时正式对德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其马上停止一切可能激化地区紧张局势的行为。然而,被贪心迷住了双眼的德国容克们对此置若罔闻,于是老张伯伦很快就打出了第二张牌,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跟法国政府正式缔结了条约与其结盟并对外公开,里面明确表示,两国将在欧洲范围(老张伯伦还是不想与中国开战,除非能够拉着整个西方世界一起上。)内的一切重大问题上共同进退,包括战争,也就是说,如果德国对俄宣战导致法国对德宣战的话,英国也会跟着法国对德宣战,德国将要面对的敌人将是英美法俄四大列强!
而且英国政府不仅仅是说了,更重要的是还做出了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英法缔结协约之后的第三天,英国本土舰队主力就开到了德国海军的主基地基尔军港外面进行所谓的“演习”,在这支光是主力舰数量就超过40艘的史上最庞大舰队的威慑下,德国海军根本没有出海的勇气,始终都躲在军港里瑟瑟发抖,就像一只缩头的乌龟......
不过目前英德海军的实力差距的确很大,英国因为首先设计建造出无畏舰,能造2万吨级巨舰的大型船坞数量又是世界第一,如今已经拥有8艘无畏级战列舰和8艘无敌级战列巡洋舰,16艘无畏舰的数量冠绝天下,而德国海军却因为设计的落后,不久前才终于在图纸上设计出了他们的第一款无畏舰。而即使只比即使改装之后战斗力也不及无畏舰三分之一的前无畏舰,德国海军的保有量同样不到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半,这么大的差距,德国海军要敢冲出去的话,那就是墨西哥湾大海战的重演......
甚至就连海军要塞的保护也不能让港内的德国海军官兵获得多少安全感,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只要不怕损失,是完全有能力顶着要塞炮的攻击将港内德国海军主力全歼的,原因很简单,这些要塞还是较老的设计,针对的是以直瞄炮击为主的前无畏舰,顶部防御相当薄弱,而主要进行远程炮击的无畏舰恰恰是它们的克星。
英国皇家海军来到德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的目的显而易见,德国政府如果一意孤行的话,就得付出沿海地区全被打烂的惨重代价。就算德国是大陆国家,沿海地带也同样是经济发达地区,不是轻易就能下决心放弃的。何况就算真的下了那样的决心,德国也还是没有多大的胜算,因为光是英国一家,德国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并不仅仅因为英国的地理位置和他们的海军优势。
现在的英德两国的实力对比跟历史上一战之前可不一样,由于“张伯伦改革”的显著成果,以及乙未战争中惨遭失败的刺激,这个时空英国去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延缓,甚至某些时间段还出现了逆转,与之相反,德国工业却因为中国的突然崛起而一度受到了严重冲击,发展速度明显减慢。1905年的经济数据表明,英国即使只算本土,工业总产值也比德国高了接近15%,与历史上一战前期正好相反,而如果将殖民地也算上,差距更是超过了25%(英国几个主要殖民地的工业获得了比历史同期更多的投资,以保证即便海路被中国海军切断也不至于很快就丧失抵抗能力。),再加上广阔殖民地带来的资源和炮灰优势,德国拼国力是绝对没有胜算的。
身为欧洲最成功的墙头草,意大利政府比德国更早地看出了这一点,没等德国人作出反应,他们就率先宣布退出三国同盟,加入以英国为首的“2+2”协约。意大利的背信弃义给了德国政府沉重的一击,却从英国那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意大利大胆地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目标是夺取地中海对岸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被迫应战的奥斯曼帝国很快被意大利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暴露出自己的腐朽程度更甚于沙俄的虚弱实质,再加上意土战争的直接牵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对俄开战的打算。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组织不但直接威胁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样与之相邻的昔日盟友奥匈帝国也因此后院不稳,不敢再投入太多兵力对外扩张。这样一来,对俄开战就没那么大的把握了,这时英国政府暗示可以默许他们吞并塞尔维亚,这已经足以填饱奥匈帝国大大缩小了的胃口,于是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果断下令中止了已经快要完成的战争动员,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终于稍稍地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