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大唐风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业十三年夏,李渊与太原起兵,率兵十余万向西都长安攻来,关中虽然险固,然而因为山西太原土厚等自然因素,能够隔绝两地的阻碍也唯有霍邑等少许屏障,此时的大帝杨广远在遥远的江都,而长安则由年幼的代王杨侑镇守,屈突通等将领辅佐,关中兵力空虚,一旦李渊大军突破霍邑一线,形式将不堪设想,代王杨侑即立刻调牙将宋老生并精兵两万,进驻霍邑用来抵御自太原而来的李渊大军,屈突通则另率一支精锐部队进驻潼关,以其自侧翼形成对于李渊所部军队的威胁,代王杨侑则坐镇长安,并积极加强长安守卫力量,以防止李渊被阻于霍邑进退不得之时,会放任大军不动,暗地里却排出一支偏师前来夺城。
就在李渊忙于集结兵力,同时向突厥称臣以换取突厥的支持的时候。长安方面也在一直不停的准备着防御李渊的进攻,而当李渊的大军集结完毕,并且一路向西终于来到霍邑的时候,长安的驻军,已经在此久候多时了。
漆黑的夜雨淅淅沥沥,划过了李渊的大军的军营,营帐里,李世民正眉头紧锁,深深的盯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发呆,自太原到关中的路途虽然并非坦途,但是也决不能成为这支军队的阻碍,唯一的一道关隘,只有这一个点,霍邑,就在他们的面前,阻挡住了他们这支军队的前进脚步。
此时的李世民显然比之从前更加的沉稳,年少时的轻浮气已经丝毫的不能够在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的身上看到,此时一身铁甲在身,更显英武不凡、李世民一直的盯着那个代表着霍邑的点,突然扬起了他那紧锁的眉头,似乎是下定了什么样的决心一般,李世民霍地大步走出营帐,向着自己的父亲的营帐所在地走去,丝毫没有顾忌到此时的天气,以及正在不停的自他的身下滴落的雨水。
“二公子,还是请回吧,老爷最近几日因为军事上的事情非常的劳累,此时已经睡下了。”老太监冯友渔正在劝着面前正站立于李渊的营帐前,要求入内的李世民,虽然他也知道,这个倔强的孩子一定会坚持的守在这里,但是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冯友渔还是想要更多的尽一份长辈的责任。
与裴寂一样,冯友渔也是出身与晋阳宫中,不同于裴寂的晋阳宫监一职,冯友渔却是晋阳宫中的主事太监,两人同在晋阳宫中做事,时间久了,倒也称得上非常熟悉,后来也熟悉了李渊,以及李渊的这个英雄年少的二儿子。
众所周知,李渊,是一个念旧的人,因此此次李渊举起了义旗,老朋友自然也是要关照一下的,加上冯友渔为人忠厚,办事有很实在,很合李渊的意,所以也就被调来了李渊的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要知道,李世民跟随李渊到太原的时候刚刚十五,到如今已经四年有余,而冯友渔因为是太监的缘故,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小辈也就非常的关爱,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冯友渔可以说是见证着李世民的每一步的成长,而如今,昔日的少年,已经变成了果敢刚毅的青年,而每一次的见到这样的青年,冯友渔都会油然而感的产生出岁月不饶人的念头,冯友渔知道,那是因为,他真的已经老了。
已感天年的老冯自然是对青年极好的,可是此次,即便是老冯也只能无奈的婉拒,回晋阳是裴寂与大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在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面前青年的强烈反对,可是无论是对于李渊还是裴寂甚或面前的青年来说,晋阳,都是他们的根本,虽然突厥背约,马邑刘武周进犯都只是流言,但是如果事情玩意是真的呢,此时前进无路,玩意老巢又被端掉,那眼前的这一支大军很有可能瞬间崩溃,到时候不要说争霸天下,即便能够在乱世中保住性命也是不可能的了。李渊不是胆小惜命之人,只是,他总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
因此,他最终选择了裴寂的意见,决定返回太原看紧自己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家当,也是知道李世民的性子,知道他一定会不依不饶的追着自己提出反驳意见,索性,李渊下了到命令,“就说我已经睡下了,任何人都不许打扰。”就这... -->>
大业十三年夏,李渊与太原起兵,率兵十余万向西都长安攻来,关中虽然险固,然而因为山西太原土厚等自然因素,能够隔绝两地的阻碍也唯有霍邑等少许屏障,此时的大帝杨广远在遥远的江都,而长安则由年幼的代王杨侑镇守,屈突通等将领辅佐,关中兵力空虚,一旦李渊大军突破霍邑一线,形式将不堪设想,代王杨侑即立刻调牙将宋老生并精兵两万,进驻霍邑用来抵御自太原而来的李渊大军,屈突通则另率一支精锐部队进驻潼关,以其自侧翼形成对于李渊所部军队的威胁,代王杨侑则坐镇长安,并积极加强长安守卫力量,以防止李渊被阻于霍邑进退不得之时,会放任大军不动,暗地里却排出一支偏师前来夺城。
就在李渊忙于集结兵力,同时向突厥称臣以换取突厥的支持的时候。长安方面也在一直不停的准备着防御李渊的进攻,而当李渊的大军集结完毕,并且一路向西终于来到霍邑的时候,长安的驻军,已经在此久候多时了。
漆黑的夜雨淅淅沥沥,划过了李渊的大军的军营,营帐里,李世民正眉头紧锁,深深的盯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发呆,自太原到关中的路途虽然并非坦途,但是也决不能成为这支军队的阻碍,唯一的一道关隘,只有这一个点,霍邑,就在他们的面前,阻挡住了他们这支军队的前进脚步。
此时的李世民显然比之从前更加的沉稳,年少时的轻浮气已经丝毫的不能够在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的身上看到,此时一身铁甲在身,更显英武不凡、李世民一直的盯着那个代表着霍邑的点,突然扬起了他那紧锁的眉头,似乎是下定了什么样的决心一般,李世民霍地大步走出营帐,向着自己的父亲的营帐所在地走去,丝毫没有顾忌到此时的天气,以及正在不停的自他的身下滴落的雨水。
“二公子,还是请回吧,老爷最近几日因为军事上的事情非常的劳累,此时已经睡下了。”老太监冯友渔正在劝着面前正站立于李渊的营帐前,要求入内的李世民,虽然他也知道,这个倔强的孩子一定会坚持的守在这里,但是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冯友渔还是想要更多的尽一份长辈的责任。
与裴寂一样,冯友渔也是出身与晋阳宫中,不同于裴寂的晋阳宫监一职,冯友渔却是晋阳宫中的主事太监,两人同在晋阳宫中做事,时间久了,倒也称得上非常熟悉,后来也熟悉了李渊,以及李渊的这个英雄年少的二儿子。
众所周知,李渊,是一个念旧的人,因此此次李渊举起了义旗,老朋友自然也是要关照一下的,加上冯友渔为人忠厚,办事有很实在,很合李渊的意,所以也就被调来了李渊的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要知道,李世民跟随李渊到太原的时候刚刚十五,到如今已经四年有余,而冯友渔因为是太监的缘故,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小辈也就非常的关爱,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冯友渔可以说是见证着李世民的每一步的成长,而如今,昔日的少年,已经变成了果敢刚毅的青年,而每一次的见到这样的青年,冯友渔都会油然而感的产生出岁月不饶人的念头,冯友渔知道,那是因为,他真的已经老了。
已感天年的老冯自然是对青年极好的,可是此次,即便是老冯也只能无奈的婉拒,回晋阳是裴寂与大人共同商议的结果,在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就已经遭到了面前青年的强烈反对,可是无论是对于李渊还是裴寂甚或面前的青年来说,晋阳,都是他们的根本,虽然突厥背约,马邑刘武周进犯都只是流言,但是如果事情玩意是真的呢,此时前进无路,玩意老巢又被端掉,那眼前的这一支大军很有可能瞬间崩溃,到时候不要说争霸天下,即便能够在乱世中保住性命也是不可能的了。李渊不是胆小惜命之人,只是,他总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
因此,他最终选择了裴寂的意见,决定返回太原看紧自己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家当,也是知道李世民的性子,知道他一定会不依不饶的追着自己提出反驳意见,索性,李渊下了到命令,“就说我已经睡下了,任何人都不许打扰。”就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