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生命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
232、
云冈石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里面有很多讲解员,张寅和郭校长一边走,偶尔驻足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个女讲解员说:“云冈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达51ooo多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一个男讲解员说:“和后期开凿的龙门石窟不同的是,云冈石窟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文化艺术在此积淀,其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图像,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oo余件,27种,乐队组合6o余组。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侈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
在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石雕满目,蔚为大观。其中第五、六、二十窟是具代表性的作品。张寅和郭校长看得非常认真,他们被这人间的艺术珍品震撼了。
这时,一个旅游团在一个女导游的带领下走了过来,郭校长和张寅就混在其中一起向前走,他们一次走进了各个石窟,一窟的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第三窟:规模最大,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o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第五窟分前后室,后室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顶部。第六窟中央塔柱高约15米。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据导游说,这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罗天。第九、十窟:九窟分前后室,壁面满刻佛像、飞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
第十一至十三窟:十一窟东壁上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萧、琶邑、笛、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可以说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最后,他们来到 第十六至二十窟,这是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弥勒坐像,高15.6米。第十八窟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佛,高15.5米。东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练,堪称杰作。第十九窟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第二十窟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
郭校长让张寅和自己跪拜在释迦牟尼佛坐像前,郭校长心里默默地为张寅祈求,祈求佛祖保佑张寅一路平安。
从云冈石窟出来,郭校长对张寅说:“走,我带你去我的老家躲一段时间吧。我侄子郭明义是村里的村支书,让他安排你吧。”说完,他们就在云冈石窟附近公路旁,拦住一辆从大同至浑源的长途汽车,车上人很多,一看就知道都是农民子弟。张寅和郭校长挤在车上,汽车没走出多远,就在曲曲弯弯的上路上颠簸,进入浑源县地界,汽车更加颠簸。这里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地貌类型复杂,结构多样。
郭校长给张... -->>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
-------------------------------------------------------------------------------------------------------------------------------------------------------------------
232、
云冈石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里面有很多讲解员,张寅和郭校长一边走,偶尔驻足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个女讲解员说:“云冈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达51ooo多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一个男讲解员说:“和后期开凿的龙门石窟不同的是,云冈石窟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文化艺术在此积淀,其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图像,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oo余件,27种,乐队组合6o余组。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侈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
在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石雕满目,蔚为大观。其中第五、六、二十窟是具代表性的作品。张寅和郭校长看得非常认真,他们被这人间的艺术珍品震撼了。
这时,一个旅游团在一个女导游的带领下走了过来,郭校长和张寅就混在其中一起向前走,他们一次走进了各个石窟,一窟的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第三窟:规模最大,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o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第五窟分前后室,后室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顶部。第六窟中央塔柱高约15米。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据导游说,这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七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是三世佛,东、西、南三壁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和表现佛传故事的佛龛。窟顶平棋飞天和南壁门拱上部的六个供养天人,雕刻十分精美。门拱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琉罗天。第九、十窟:九窟分前后室,壁面满刻佛像、飞天。后室北壁主像是释迦佛;十窟也分前后中,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的图案花纹。
第十一至十三窟:十一窟东壁上有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十二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萧、琶邑、笛、鼓等乐器;十三窟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可以说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最后,他们来到 第十六至二十窟,这是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弥勒坐像,高15.6米。第十八窟正中的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佛,高15.5米。东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练,堪称杰作。第十九窟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第二十窟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
郭校长让张寅和自己跪拜在释迦牟尼佛坐像前,郭校长心里默默地为张寅祈求,祈求佛祖保佑张寅一路平安。
从云冈石窟出来,郭校长对张寅说:“走,我带你去我的老家躲一段时间吧。我侄子郭明义是村里的村支书,让他安排你吧。”说完,他们就在云冈石窟附近公路旁,拦住一辆从大同至浑源的长途汽车,车上人很多,一看就知道都是农民子弟。张寅和郭校长挤在车上,汽车没走出多远,就在曲曲弯弯的上路上颠簸,进入浑源县地界,汽车更加颠簸。这里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地貌类型复杂,结构多样。
郭校长给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