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叶丛文自打参加工作起,便住进了单位的集体宿舍,只在周末或者周日才回家看父母。 他家里一共有四口人,父亲、母亲和弟弟。父亲叶英明,时年五十岁,六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他博学多才,睿智儒雅,现任职《南疆日报》社副总编。母亲曾颖,四十八岁,初中文化,是《南疆日报》社附属印刷厂的一名装订工人。弟弟叶丛林,十五岁,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阳光灿烂。叶丛文骑着自行车回父母家,约有二十分钟的路程。一路上,大街上可要比平时热闹多了。天气虽然有些过于闷热,可一想起又能吃上家中母亲做的好饭菜,他的心情顿时变得愉悦起来,嘴里吹着口哨,手上摇晃着响铃,一路沿街而来,悠哉游哉地骑车拐进《南疆日报》社大门。远远地,他就望见去年新建成的一栋六层高的宿舍楼。他父亲也有幸分到了新楼住房,是三楼的一套三室一厅。
夏天的太阳当空高悬,强烈而炽热的光线从人们的头顶直射下来,把脚下的影子压缩得很短。在宿舍楼前的那棵大桉树下,只见有一位中年男人身穿汗背心和大短裤,跨坐在一张长条板凳上,汗流狭背地忙着手中的木工活。他的身旁堆放着一些木条、板料和一只工具箱,周围遍地是木刨花和木屑。这时,叶丛文骑车来到大树下,停放好车后,扭头一瞧:正在干活的这位木匠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的父亲叶英明。
“哎呀,爸,你可真行啊!”叶丛文凑到父亲面前,看着他那干活的架势,饶有兴趣地说道:“这又是在做什么呀?”
“哦,回来啦,”叶英明抬头瞥了儿子一眼,并未终止手上刨着木板的活儿,不慌不忙地说道:“做个新样式的厨柜。你知道吗,这人哪,只要身怀一技之长,他走到哪里都不会饿饭的。你如果要想有我这般木工手艺,恐怕还得学上两、三年哟。”
“爸,你真是有些不务正业啦!瞧天气这么个热,你可别折腾出什么毛病来呀。”
“呵呵,我没事的。”叶英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手中换了一块木板继续刨着,对儿子不屑一顾地说道:“什么叫不务正业?学会这木工活,那可是我当年下放劳动的因祸得福。现在天天都坐办公室,偶尔抽空干点体力活,不是正有益于身体健康嘛。”
去年,叶英明从居住多年的两间平房搬进了这栋新楼房,住上了较为宽敞而舒适的三室一厅。原先居住平房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些十分简陋的家具,诸如大小床、木沙、书柜、书桌和椅子等等,而它们都是单位配给的并已使用多年。时至今日,这些旧家具有不少都已残破损坏了,而且那些老样式早已落伍而赶不上时代新潮流了。再看现在家里已经更新换代的木制家具,不仅样式新颖别致,而且用料与制作的质量都很不错。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家里所有新式的家具都是叶英明利用业余时间亲手打造出来的。
若说起叶英明这位老知识分子为何会有一手木匠的功夫,那可还得回顾旧日往事。当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单位都分化出了派系,虽然都归属群众组织,但彼此针锋相对,争权夺利。可叶英明哪派也没有参加,成了逍遥派。七十年代初,因为具有“臭老九”的身份,他从报社理论版编辑的位置上下放到附属印刷厂劳动改造,被指派到木工组组长李师傅手下干活。从那以后,他自内心地向李师傅学习这门手艺,虚心请教干木工活的各种技术和窍门,不仅踏踏踏实实地干活,而且诚心实意地要当好“学徒”。很快,他既学会了用锯子、创子、凿子、锤子、尺子等工具,又学会了看图样和画草图,后来,他独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让李师傅都能点头认可的“作品”。有时候,命运虽然挺捉弄人的,但也并非不无补偿。等回到报社工作时,他屈指一算,平生当过三年零两个月的木匠。实话实说,他为能学会木匠这门手艺而感到欣喜和自豪。此后,家里再也用不着掏钱购买木制家具了。
“爸,来,先休息一会儿吧。”叶丛文一屁股坐在工具箱上,从衣兜里掏出烟盒,给父亲递上一支烟,大大咧咧地说道:“依我看呀,与其这么费劲,还不如花钱去买一个厨柜划算呢。”
“呵呵,说得轻巧。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呀。你工作快两年了吧?我没见你拿钱买回一件家具来?”叶英明停下手中的活儿,拿条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汗水,居高临下地教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木工也算是一门手艺活,你懂不懂呀?”
“嘿嘿,等你退休了,是不是打算做木匠呀?”叶丛文有些尴尬地挠着头,掩饰心虚地说道:“就我领的那点工资,哪儿还有钱剩下来呀?现在的钱实在太不经花呀!……”
“你还是知足吧!”叶英明打断儿子无聊的絮叨。
八十年代初,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其标准工资第一年是四十七元,翌年转正后为五十四元。除此之外,工资单上还有二元五角的地区粮差补贴。叶丛文的每月收入不过如此,正是说高不算高,说低也不算低了。当年,市政府机关办公室都是清水衙门,不像企业那样可以搞自主创收并额外放奖金,其收入除那份基本工资外,多年来雷打不动。那怕就是十五元的煤气补贴费,也只属于处、厅级干部的福利待遇,科级以下干部根本就没份。改革开放几年后,社会上的物价已出现了大幅度攀升的现象。可是干部职工的基本工资却一直还没长,远远地跟不上当时形势的变化和展。身为政府机关干部的叶丛文只靠那份死工资,勉强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他属于“活得不好也不会饿死”的那类人,但囊中羞涩,也没有剩余的钱拿回家呀!
叶丛文自打参加工作起,便住进了单位的集体宿舍,只在周末或者周日才回家看父母。 他家里一共有四口人,父亲、母亲和弟弟。父亲叶英明,时年五十岁,六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他博学多才,睿智儒雅,现任职《南疆日报》社副总编。母亲曾颖,四十八岁,初中文化,是《南疆日报》社附属印刷厂的一名装订工人。弟弟叶丛林,十五岁,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阳光灿烂。叶丛文骑着自行车回父母家,约有二十分钟的路程。一路上,大街上可要比平时热闹多了。天气虽然有些过于闷热,可一想起又能吃上家中母亲做的好饭菜,他的心情顿时变得愉悦起来,嘴里吹着口哨,手上摇晃着响铃,一路沿街而来,悠哉游哉地骑车拐进《南疆日报》社大门。远远地,他就望见去年新建成的一栋六层高的宿舍楼。他父亲也有幸分到了新楼住房,是三楼的一套三室一厅。
夏天的太阳当空高悬,强烈而炽热的光线从人们的头顶直射下来,把脚下的影子压缩得很短。在宿舍楼前的那棵大桉树下,只见有一位中年男人身穿汗背心和大短裤,跨坐在一张长条板凳上,汗流狭背地忙着手中的木工活。他的身旁堆放着一些木条、板料和一只工具箱,周围遍地是木刨花和木屑。这时,叶丛文骑车来到大树下,停放好车后,扭头一瞧:正在干活的这位木匠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的父亲叶英明。
“哎呀,爸,你可真行啊!”叶丛文凑到父亲面前,看着他那干活的架势,饶有兴趣地说道:“这又是在做什么呀?”
“哦,回来啦,”叶英明抬头瞥了儿子一眼,并未终止手上刨着木板的活儿,不慌不忙地说道:“做个新样式的厨柜。你知道吗,这人哪,只要身怀一技之长,他走到哪里都不会饿饭的。你如果要想有我这般木工手艺,恐怕还得学上两、三年哟。”
“爸,你真是有些不务正业啦!瞧天气这么个热,你可别折腾出什么毛病来呀。”
“呵呵,我没事的。”叶英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手中换了一块木板继续刨着,对儿子不屑一顾地说道:“什么叫不务正业?学会这木工活,那可是我当年下放劳动的因祸得福。现在天天都坐办公室,偶尔抽空干点体力活,不是正有益于身体健康嘛。”
去年,叶英明从居住多年的两间平房搬进了这栋新楼房,住上了较为宽敞而舒适的三室一厅。原先居住平房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些十分简陋的家具,诸如大小床、木沙、书柜、书桌和椅子等等,而它们都是单位配给的并已使用多年。时至今日,这些旧家具有不少都已残破损坏了,而且那些老样式早已落伍而赶不上时代新潮流了。再看现在家里已经更新换代的木制家具,不仅样式新颖别致,而且用料与制作的质量都很不错。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家里所有新式的家具都是叶英明利用业余时间亲手打造出来的。
若说起叶英明这位老知识分子为何会有一手木匠的功夫,那可还得回顾旧日往事。当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单位都分化出了派系,虽然都归属群众组织,但彼此针锋相对,争权夺利。可叶英明哪派也没有参加,成了逍遥派。七十年代初,因为具有“臭老九”的身份,他从报社理论版编辑的位置上下放到附属印刷厂劳动改造,被指派到木工组组长李师傅手下干活。从那以后,他自内心地向李师傅学习这门手艺,虚心请教干木工活的各种技术和窍门,不仅踏踏踏实实地干活,而且诚心实意地要当好“学徒”。很快,他既学会了用锯子、创子、凿子、锤子、尺子等工具,又学会了看图样和画草图,后来,他独立完成了一件又一件让李师傅都能点头认可的“作品”。有时候,命运虽然挺捉弄人的,但也并非不无补偿。等回到报社工作时,他屈指一算,平生当过三年零两个月的木匠。实话实说,他为能学会木匠这门手艺而感到欣喜和自豪。此后,家里再也用不着掏钱购买木制家具了。
“爸,来,先休息一会儿吧。”叶丛文一屁股坐在工具箱上,从衣兜里掏出烟盒,给父亲递上一支烟,大大咧咧地说道:“依我看呀,与其这么费劲,还不如花钱去买一个厨柜划算呢。”
“呵呵,说得轻巧。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呀。你工作快两年了吧?我没见你拿钱买回一件家具来?”叶英明停下手中的活儿,拿条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汗水,居高临下地教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木工也算是一门手艺活,你懂不懂呀?”
“嘿嘿,等你退休了,是不是打算做木匠呀?”叶丛文有些尴尬地挠着头,掩饰心虚地说道:“就我领的那点工资,哪儿还有钱剩下来呀?现在的钱实在太不经花呀!……”
“你还是知足吧!”叶英明打断儿子无聊的絮叨。
八十年代初,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其标准工资第一年是四十七元,翌年转正后为五十四元。除此之外,工资单上还有二元五角的地区粮差补贴。叶丛文的每月收入不过如此,正是说高不算高,说低也不算低了。当年,市政府机关办公室都是清水衙门,不像企业那样可以搞自主创收并额外放奖金,其收入除那份基本工资外,多年来雷打不动。那怕就是十五元的煤气补贴费,也只属于处、厅级干部的福利待遇,科级以下干部根本就没份。改革开放几年后,社会上的物价已出现了大幅度攀升的现象。可是干部职工的基本工资却一直还没长,远远地跟不上当时形势的变化和展。身为政府机关干部的叶丛文只靠那份死工资,勉强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他属于“活得不好也不会饿死”的那类人,但囊中羞涩,也没有剩余的钱拿回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