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信仰顿悟 (1/2)
九零文学 www.90wx.cc,太平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胜之后,太平军忙着抢救伤者,各军抓紧时间休息,翌日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打扫战场。抱着节俭精神的太平军将士们没有放过任何可以收集的东西,火枪、刀剑、长矛、火炮这些武器器械他们当然不会放过,就连清军兵卒口袋中的铜钱也被搜刮得一干二净。令萧云贵高兴的是这一战之后,打扫战场收集到了三千余支完好的各式鸟枪、火铳,各种各样的火枪都有。
为什么一支清军装备的鸟枪和火铳会说是各种各样呢?因为此时向荣的清军绿营兵来自不同的三、四个省,清廷虽然曾今颁布过火枪、火炮营造的官方版式,但按照中国这时候的工业水平根本不可能造出标准化的东西。各省造出来的火枪,管壁厚薄不均,虽然大体肉眼上看起来差不多,但要是用游标卡尺一测便知道其中的差异。火枪管壁的厚薄直接导致吃红粉(即火药)多少的差异,红粉的多少又直接导致了射程上的差异和炸膛的概率。其实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一直到后世七十年代才从美国人那里学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标准化。
让有经验的兵卒们试验了几把火枪之后,萧云贵有些沮丧的发现,清军的火枪有好几种口径,甚至一省绿营兵所用的火枪之内也有较大的差异。原本萧云贵想通过发展配置定装纸包火药来提高火枪射速的美梦破灭了,就因为这些靠手工打制出来的火枪管壁厚薄不一,导致定装药量成了空想。这时候只能依靠火枪手的经验对用多少药量来进行判断,否则极易造成炸膛。而太平军自己所造的火炮也习惯在炮身上刻下用药量。例如七十年代,苏州娄门内城河发现一尊太平军铜炮,炮体完整无损,光亮如新,全长178.5cm,炮口直径12cm,外径16.8cm,后身外围105.5cm,炮身上面有双钩阴刻正书“太平天国壬戍拾贰年苏福省造”“重壹千斤”“红粉肆拾捌两”铭文二行,分别说明了制造时间、地点、重量以及火药配量。
萧云贵只能将火枪集中起来,从各军中抽出有经验的老兵和一些有潜力的新兵装备这些火枪,他们需要浪费一些红药才能逐渐摸准这些火枪的脾性。老道的火枪手往往只会装填红药的下限用量,也就是射程上能达到比弓箭远就行,是不会刻意追求射程而盲目添加药量。
除了火枪之外,火炮缴获的也很多,总计有四百斤的劈山炮二十门,八百斤的铁炮十门。最让萧云贵高兴的是红药一共收集到了两万余斤,加上衡州城内囤积的红药,他们一下子有了十万余斤的红药。虽然这些红药的配比威力不大好,但却是太平军急需的。其余粮草、银钱、旗帜、各种清军甲胄、棉衣、辎重也收获颇丰,西殿太平军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到了第三天清晨,太平军才打扫完战场,甚至连清军的尸体也做了统一的掩埋,这是萧云贵特意安排的,他不想大战之后又瘟疫横行,那样受害的只会是当地的百姓。
凯旋北归的太平军带着数百匹驮马运载的战利品从东阳镇渡口四渡湘江回到了衡州城,延绵数里之远。两千余清军俘虏也被用作搬运工,一起回到了衡州。
在衡州城内,萧云贵召集诸将敬告天父并做了祷文,随后升赏了这一役中有功的将领,其中以李以文部的功劳最大。萧云贵命何震川写了奏捷文书报与长沙的天王和东王,升赏李以文等诸将和有功的将士。
随后萧云贵让诸将都说了各自对这一战的看法,算是总结经验,参加讨论的将领包括了旅帅以上的各级将官,萧云贵想让这些人能尽快的知道战到底该怎么打。
但一开始诸将都是习惯性的说了太平军的长处,最后还是李以文点出了清军的长处。向荣部清军在这次战役之中,仗着火器的优势,给太平军造成了三千余人的伤亡,南下的八千太平军几乎伤亡一半,要不是太平军一早占据了地形之利,此战甚至是讨不到便宜的。在最后的包围剿灭战中,太平军以密集队形冲击清军的阵势,清军在野外无营垒可守,加上回旋的余地很小,最后才在肉搏战中崩溃。但清军还是用火器给太平军造成了两千余人的伤亡,这是参战各部都明显感觉到的。以往向荣部和太平军对战,能够从容逸去,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清军用火枪回环轰打,交替掩护后撤,保持一个很好整体,让太平军无从下手,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军退回营垒或是占据险要地形而失去战机。
听了李以文的话后,诸将有赞同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萧云贵和左宗棠对望一眼,两人都知道李以文说中了这一战中双方的优劣。太平军以强大的机动能力占据了地势,而清军则是占据着器械的优势。太平军中火枪的配比远远达不到清军的比例,清军... -->>
大胜之后,太平军忙着抢救伤者,各军抓紧时间休息,翌日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打扫战场。抱着节俭精神的太平军将士们没有放过任何可以收集的东西,火枪、刀剑、长矛、火炮这些武器器械他们当然不会放过,就连清军兵卒口袋中的铜钱也被搜刮得一干二净。令萧云贵高兴的是这一战之后,打扫战场收集到了三千余支完好的各式鸟枪、火铳,各种各样的火枪都有。
为什么一支清军装备的鸟枪和火铳会说是各种各样呢?因为此时向荣的清军绿营兵来自不同的三、四个省,清廷虽然曾今颁布过火枪、火炮营造的官方版式,但按照中国这时候的工业水平根本不可能造出标准化的东西。各省造出来的火枪,管壁厚薄不均,虽然大体肉眼上看起来差不多,但要是用游标卡尺一测便知道其中的差异。火枪管壁的厚薄直接导致吃红粉(即火药)多少的差异,红粉的多少又直接导致了射程上的差异和炸膛的概率。其实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一直到后世七十年代才从美国人那里学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标准化。
让有经验的兵卒们试验了几把火枪之后,萧云贵有些沮丧的发现,清军的火枪有好几种口径,甚至一省绿营兵所用的火枪之内也有较大的差异。原本萧云贵想通过发展配置定装纸包火药来提高火枪射速的美梦破灭了,就因为这些靠手工打制出来的火枪管壁厚薄不一,导致定装药量成了空想。这时候只能依靠火枪手的经验对用多少药量来进行判断,否则极易造成炸膛。而太平军自己所造的火炮也习惯在炮身上刻下用药量。例如七十年代,苏州娄门内城河发现一尊太平军铜炮,炮体完整无损,光亮如新,全长178.5cm,炮口直径12cm,外径16.8cm,后身外围105.5cm,炮身上面有双钩阴刻正书“太平天国壬戍拾贰年苏福省造”“重壹千斤”“红粉肆拾捌两”铭文二行,分别说明了制造时间、地点、重量以及火药配量。
萧云贵只能将火枪集中起来,从各军中抽出有经验的老兵和一些有潜力的新兵装备这些火枪,他们需要浪费一些红药才能逐渐摸准这些火枪的脾性。老道的火枪手往往只会装填红药的下限用量,也就是射程上能达到比弓箭远就行,是不会刻意追求射程而盲目添加药量。
除了火枪之外,火炮缴获的也很多,总计有四百斤的劈山炮二十门,八百斤的铁炮十门。最让萧云贵高兴的是红药一共收集到了两万余斤,加上衡州城内囤积的红药,他们一下子有了十万余斤的红药。虽然这些红药的配比威力不大好,但却是太平军急需的。其余粮草、银钱、旗帜、各种清军甲胄、棉衣、辎重也收获颇丰,西殿太平军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到了第三天清晨,太平军才打扫完战场,甚至连清军的尸体也做了统一的掩埋,这是萧云贵特意安排的,他不想大战之后又瘟疫横行,那样受害的只会是当地的百姓。
凯旋北归的太平军带着数百匹驮马运载的战利品从东阳镇渡口四渡湘江回到了衡州城,延绵数里之远。两千余清军俘虏也被用作搬运工,一起回到了衡州。
在衡州城内,萧云贵召集诸将敬告天父并做了祷文,随后升赏了这一役中有功的将领,其中以李以文部的功劳最大。萧云贵命何震川写了奏捷文书报与长沙的天王和东王,升赏李以文等诸将和有功的将士。
随后萧云贵让诸将都说了各自对这一战的看法,算是总结经验,参加讨论的将领包括了旅帅以上的各级将官,萧云贵想让这些人能尽快的知道战到底该怎么打。
但一开始诸将都是习惯性的说了太平军的长处,最后还是李以文点出了清军的长处。向荣部清军在这次战役之中,仗着火器的优势,给太平军造成了三千余人的伤亡,南下的八千太平军几乎伤亡一半,要不是太平军一早占据了地形之利,此战甚至是讨不到便宜的。在最后的包围剿灭战中,太平军以密集队形冲击清军的阵势,清军在野外无营垒可守,加上回旋的余地很小,最后才在肉搏战中崩溃。但清军还是用火器给太平军造成了两千余人的伤亡,这是参战各部都明显感觉到的。以往向荣部和太平军对战,能够从容逸去,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清军用火枪回环轰打,交替掩护后撤,保持一个很好整体,让太平军无从下手,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军退回营垒或是占据险要地形而失去战机。
听了李以文的话后,诸将有赞同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萧云贵和左宗棠对望一眼,两人都知道李以文说中了这一战中双方的优劣。太平军以强大的机动能力占据了地势,而清军则是占据着器械的优势。太平军中火枪的配比远远达不到清军的比例,清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