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臣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转眼便到了上元节,若说上元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吃元宵和赏花灯了。
宁艳殊根据原主记忆得知,这里最常做的元宵馅是豆沙、白糖、山楂、芝麻、枣泥、黄桂、红豆等。
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鸡蛋略小的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笸箩中,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前世宁艳殊是南方人,南方人过元宵节习惯吃汤圆。汤圆的口感和元宵不同。汤圆的含水量比元宵多,所以汤圆吃起来,很软,很滑,很糯。所以突然换了口味,宁艳殊颇有些不习惯。
这里的交通不发达,南方北方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入的交流了。
顶了天的,便是家中有人在南方为官,每年会送一些南方的土产回来让家人尝尝鲜。
所以当董嬷嬷和明心听宁艳殊一再提及南方汤圆的美味时,脸上都是半信半疑的。
闲着没什么事,宁艳殊便打算给他们露一手。
若说汤圆中,她最为喜欢的,是芝麻、花生馅、巧克力馅、核桃仁的也不错,还有各种水果味儿的,集香软糯于一身,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巧克力馅的是没法做了,其他的馅倒还能琢磨一二。
元宵节前一天晚上,宁艳殊便让董嬷嬷将糯米给浸泡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让大强用石磨将之磨成米浆。米浆全都装进洗干净的白色布袋里,打好结,将之压在石磨下,过滤掉水分。
其实,如果放在现代,不用那么麻烦,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再揉捏入各种馅料便成。在这里虽然也有将糯米磨成粉的,但终究比不得在现代用辗米机辗得精细。
只是因为他们住得偏僻,海棠春院中也只得一方石磨,并无那种将米辗磨得细细的那种由大小石磨组成的复合磨。只能选择上面那种方法。
接着,便是准备各种各样的馅儿。宁艳珠就准备弄三种馅儿,芝麻花生馅、枣泥馅、还有核桃仁馅。
到下午,宁艳殊的汤圆已经做好了。院子里其他三人吃了都赞不绝口,这倒不是恭维话,他们小姐这汤圆做得确实好,吃起来又香又软又有弹性,口感十分不错。
若非董嬷嬷见她动作确实有些生疏,像新手一般,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以前是做过汤圆的呢。董嬷嬷转眼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小姐从小到大都是她伺候的,不说对她十足十的了解,却也能知道八分了。眼前之人分明是她从小奶大的四小姐没错,许是从哪些杂书上看到这汤圆的做法了吧,她暗暗想着。
就在小院子里的人沉浸在欢乐中之时,徐平来了,“四小姐,有你的信。”
“信?”宁艳殊目露疑惑,她还真想不到有谁会给她写信。
她接过来看,只见上面写着艳殊表妹亲启的字样,唤她表妹而她又认识的,是徐楚盛还是徐楚钰?
打开信一看,竟然是徐楚钰的?而且通篇信看下来,只是一封普通的问候信。
将信看了两遍,宁艳殊都没看出来是什么名堂。
徐平眼观鼻鼻观心地立于一旁,闻着一室的食物香味而面不改色。
“小姐。”明心扯了扯宁艳殊的衣袖。
嗯?宁艳殊看向明心,突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对徐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徐管事,今年我们还做了一些南方的汤圆,你一会拿些回去尝尝鲜吧。”
“这怎么好意思?”徐平推辞。
“这有什么,我们住在这里,平时没少麻烦徐管事,你都没说啥。再说,这不过是一些小吃食,我们也做了不少,不用那么客气。”宁艳殊不以为意,她不是小气的人,对看得顺眼的人一向都挺大方的。再者,住在这里,他们确实没少麻烦人家,好在徐平夫妇也不是那种势利的奴才,住在这里,很舒心。
“那奴才就却之不恭了,也让孩子们和婆娘尝尝这新鲜吃食,奴才在此谢过小姐赏。”
“客气了。”
“四小姐可要回信?”徐平提醒。
“嗯。徐管事稍等一会,我且去回信。”
不管宁艳殊如何疑惑,根据礼尚往来,她还是给徐楚钰回了一封信,内容和他的来信差不多。写完后将信交给了宁安,让他转交给徐楚钰,想了想,又让明心将各种馅的汤圆都拣了一些,用竹子编制的龛装好连信一起送过去。
那边,徐楚钰早就派贴身小厮留意信件了,那小厮收到信,第一时间交到了徐楚钰手上,“三少爷,有信到。”
“哪里来的信?”徐楚钰满怀期待地问。
“表四小姐差人送来的,连同这封信,还送了一盒龛的元宵过来。”说到后面,小厮的声音有些迟疑,那是元宵吧?是吧?
听了前面的话,徐楚钰眼前一亮,忙不迭地打开,见到那心心念念的字时,骚动不已的心终是满足了,小厮后面的话根本就没怎么入耳。
时下的欧体,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而宁艳殊的字,虽与之相似,但细看之下,其字婉雅秀逸,有种外柔内刚之美。初时,他私以为乃宁艳殊为女子之故,但她的字中,确实有一丝沉厚安详之韵,自成一格,不明显,但的确存在。如果不是他师从——,嗯,也看不出来。
可是,他不知宁艳殊这字究竟是师承何人。从宁楹殊口中得知教过她们姐妹的夫子,那些人中确实没有一个像是能教出她这等学生的。难道他这表妹确实有那么高的天资,自创一体?可她的年纪,太不像了。越想越迷惑,徐楚钰不由得揉了揉眉心。将信摩挲了一翻,方提笔写了一封信,写好后,连带... -->>
转眼便到了上元节,若说上元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吃元宵和赏花灯了。
宁艳殊根据原主记忆得知,这里最常做的元宵馅是豆沙、白糖、山楂、芝麻、枣泥、黄桂、红豆等。
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鸡蛋略小的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笸箩中,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前世宁艳殊是南方人,南方人过元宵节习惯吃汤圆。汤圆的口感和元宵不同。汤圆的含水量比元宵多,所以汤圆吃起来,很软,很滑,很糯。所以突然换了口味,宁艳殊颇有些不习惯。
这里的交通不发达,南方北方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入的交流了。
顶了天的,便是家中有人在南方为官,每年会送一些南方的土产回来让家人尝尝鲜。
所以当董嬷嬷和明心听宁艳殊一再提及南方汤圆的美味时,脸上都是半信半疑的。
闲着没什么事,宁艳殊便打算给他们露一手。
若说汤圆中,她最为喜欢的,是芝麻、花生馅、巧克力馅、核桃仁的也不错,还有各种水果味儿的,集香软糯于一身,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巧克力馅的是没法做了,其他的馅倒还能琢磨一二。
元宵节前一天晚上,宁艳殊便让董嬷嬷将糯米给浸泡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让大强用石磨将之磨成米浆。米浆全都装进洗干净的白色布袋里,打好结,将之压在石磨下,过滤掉水分。
其实,如果放在现代,不用那么麻烦,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再揉捏入各种馅料便成。在这里虽然也有将糯米磨成粉的,但终究比不得在现代用辗米机辗得精细。
只是因为他们住得偏僻,海棠春院中也只得一方石磨,并无那种将米辗磨得细细的那种由大小石磨组成的复合磨。只能选择上面那种方法。
接着,便是准备各种各样的馅儿。宁艳珠就准备弄三种馅儿,芝麻花生馅、枣泥馅、还有核桃仁馅。
到下午,宁艳殊的汤圆已经做好了。院子里其他三人吃了都赞不绝口,这倒不是恭维话,他们小姐这汤圆做得确实好,吃起来又香又软又有弹性,口感十分不错。
若非董嬷嬷见她动作确实有些生疏,像新手一般,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以前是做过汤圆的呢。董嬷嬷转眼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小姐从小到大都是她伺候的,不说对她十足十的了解,却也能知道八分了。眼前之人分明是她从小奶大的四小姐没错,许是从哪些杂书上看到这汤圆的做法了吧,她暗暗想着。
就在小院子里的人沉浸在欢乐中之时,徐平来了,“四小姐,有你的信。”
“信?”宁艳殊目露疑惑,她还真想不到有谁会给她写信。
她接过来看,只见上面写着艳殊表妹亲启的字样,唤她表妹而她又认识的,是徐楚盛还是徐楚钰?
打开信一看,竟然是徐楚钰的?而且通篇信看下来,只是一封普通的问候信。
将信看了两遍,宁艳殊都没看出来是什么名堂。
徐平眼观鼻鼻观心地立于一旁,闻着一室的食物香味而面不改色。
“小姐。”明心扯了扯宁艳殊的衣袖。
嗯?宁艳殊看向明心,突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对徐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徐管事,今年我们还做了一些南方的汤圆,你一会拿些回去尝尝鲜吧。”
“这怎么好意思?”徐平推辞。
“这有什么,我们住在这里,平时没少麻烦徐管事,你都没说啥。再说,这不过是一些小吃食,我们也做了不少,不用那么客气。”宁艳殊不以为意,她不是小气的人,对看得顺眼的人一向都挺大方的。再者,住在这里,他们确实没少麻烦人家,好在徐平夫妇也不是那种势利的奴才,住在这里,很舒心。
“那奴才就却之不恭了,也让孩子们和婆娘尝尝这新鲜吃食,奴才在此谢过小姐赏。”
“客气了。”
“四小姐可要回信?”徐平提醒。
“嗯。徐管事稍等一会,我且去回信。”
不管宁艳殊如何疑惑,根据礼尚往来,她还是给徐楚钰回了一封信,内容和他的来信差不多。写完后将信交给了宁安,让他转交给徐楚钰,想了想,又让明心将各种馅的汤圆都拣了一些,用竹子编制的龛装好连信一起送过去。
那边,徐楚钰早就派贴身小厮留意信件了,那小厮收到信,第一时间交到了徐楚钰手上,“三少爷,有信到。”
“哪里来的信?”徐楚钰满怀期待地问。
“表四小姐差人送来的,连同这封信,还送了一盒龛的元宵过来。”说到后面,小厮的声音有些迟疑,那是元宵吧?是吧?
听了前面的话,徐楚钰眼前一亮,忙不迭地打开,见到那心心念念的字时,骚动不已的心终是满足了,小厮后面的话根本就没怎么入耳。
时下的欧体,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而宁艳殊的字,虽与之相似,但细看之下,其字婉雅秀逸,有种外柔内刚之美。初时,他私以为乃宁艳殊为女子之故,但她的字中,确实有一丝沉厚安详之韵,自成一格,不明显,但的确存在。如果不是他师从——,嗯,也看不出来。
可是,他不知宁艳殊这字究竟是师承何人。从宁楹殊口中得知教过她们姐妹的夫子,那些人中确实没有一个像是能教出她这等学生的。难道他这表妹确实有那么高的天资,自创一体?可她的年纪,太不像了。越想越迷惑,徐楚钰不由得揉了揉眉心。将信摩挲了一翻,方提笔写了一封信,写好后,连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