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台湾娱乐197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台北某报摊,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正坐在板凳上,脚翘着二郎腿,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东风破》,手指敲着扶手,一边陶醉得摇头晃脑。
“徐伯伯,您老不听京剧,改听流行歌曲了?”杜克邦走笑道。
叫徐伯伯的老人马着脸说谁说我老头子就不能听歌曲了,我爱听就听,谁管得着?”
杜克邦连忙道我不是说你不该听,可你听着流行歌,脑袋却像听戏一样摇来摇去,看上去好别扭。”
“别扭吗不跳字。徐伯伯道,“那些小青年听摇滚,屁股也摇来摇去的,我摇脑袋了?”
“当我没说。”杜克邦忍住笑说,“我要一份这一期的《壹周刊》。”
“要娱乐版还是时政版?”徐伯伯问。
“当然是娱乐版。”杜克邦说。
徐伯伯叹气道这娱乐版的几天就卖脱销,时政版摆一个月也就卖出几本,下次我都懒得进了。”
《壹周刊》的娱乐版此时已经成为台湾发行量最大的同类刊物,但剥离出来的时政版,由于关于本岛和大陆之间的许多不能写,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减,好在里面还有经济股票之类的内容,不然根本就卖不出去,所以与娱乐版的火爆相比,时政版仅仅能勉强盈利。
杜克邦拿了一本娱乐版的《壹周刊》,又要了一份报纸,的时候又带了些卤菜和啤酒。
回到家里,刚刚开门就闻见一股炒菜的香味,袁颖正在厨房做饭呢。
作为王梓钧在台北最大一个歌友会的会长,因为会中有一些会员是官员和富商的子弟,杜克邦虽然没有刻意去攀附,但也因此搭上了一些关系,小生意越做越红火,今年年初更是把袁颖娶回了家。
袁颖做好饭端出来,却见杜克邦正在沙发上看着杂志,笑道那么好看,吃饭了都不收拾桌子。”
“我在看这上面关于《东风破》的评论,你也看看。”杜克邦说,“乐评人对梓钧这次的新专辑评价出奇的高啊。”
两口子都是王梓钧的歌迷,袁颖见看得起劲,她也凑了。
“……不得不说,王梓钧今天的唱片非常的怪异。国语、粤语和英文歌各三首,能这样发片的歌手,恐怕也就是王梓钧一人了,能容忍王梓钧这么做的,好像也只有郑振坤而已。作为一个歌手,肯定会羡慕王梓钧有那么一个宽容信任的好老板;而作为一个唱片公司的老板,也一定会妒忌郑振坤有那么一个创作编曲和唱歌样样精通的吸金怪物……
我们来说说里面的歌曲。比如《Yell》和《开心的马骝》,一首是非常抒情的英式摇滚歌曲,另一首则是非常动感的粤语摇滚口水歌,很难令人,它们居然出现在同一张专辑中,并且作者和歌手是同一个人。学生、白领,或者自认为有些听歌品味的人,都会喜欢《Yell》这首歌,抒情、文艺,带有那种淡淡的忧郁气质,让人百听不厌。
而《开心的马骝》呢?你看看现在街头阿飞们的打扮就谁最喜欢了。自从王梓钧的新唱片发售以后,阿飞和耍酷的小青年,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淘汰他们原本非常喜欢,甚至冒着被少年组抓捕危险都要穿的喇叭裤。取而代之的是《开心的马骝》中表述的打扮,必定不扣上面几个纽扣的灰色衬衫、从裆部到裤腿都肥大宽松的裤子,还有手腕上的胶表……
当然,这不代表前者就不听《开心的马骝》,后者就不听《Yell》。这才是王梓钧真正的神奇之处,他用原本类型与受众不统一的歌,征服了他的听众。那些阿飞们,即便是听不懂英文,也会偶尔抱着收音机收听《Yell》,还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张唱片的精髓在于《东风破》这首歌。只要是华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在乍听到《东风破》时,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初看《东风破》的名字,笔者很是惊讶王梓钧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不对呀,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著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回头一想,才发觉被王梓钧给欺骗了,不过能听到这么精彩的华语歌,笔者受骗也心甘情愿……”
杜克邦和袁颖两口子还没把乐评看完,又忍不住把唱机搬出来,放入王梓钧的新唱片听了起来。
如果说《壹周刊》是王梓钧请来的人自吹自擂,那么香港《明报周刊》中余光中的文章就更加客观了。
余光中现在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一项只对写诗作文感兴趣的余光中,这个时候居然跑出来写了一篇乐评。准确的说,这不是一片称职的乐评,更像是一片科普学术文章。
“昨日,我在中文系的学生像我推荐了一首歌,说这首歌的歌词有一种诗的意境,并询问我是否有《东风破》这个词牌。
这位学生对于文字还是有一定造诣的,这一点我深知。所以在他推荐之后,我便准备去音像店买仔细听一听。出了大学的校门我才,大街小巷上,每走一段路,都会听到这首歌,传唱度之高令人咋舌。
当我拿到歌词后,这首歌其实我已经被动地听了无数遍。确实如我那位学生所说,这首歌的歌词有一种诗的意境。经历过民国战乱的人,想必看了歌词会更加感触。听说这张唱片卖得非常好,我想从大陆逃亡到香港、台湾的一些老人是起了很大作用,这首歌会很轻易地勾起他们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
我的学生问我,古代是否有《东风破》这个词牌。答案是没有。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唐宋时的流行歌曲,词牌就是词的一种固定曲调。只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词的文字虽然流传下来,但词牌的曲调却早已遗失殆尽,所以现在我们只能读词,不能唱词。
这首歌名为《东风破》。关于东风的词牌有很多,而破,则是写词的一种手法,即刻意打破原先词牌的节律。最典型的如《摊破浣溪纱》、《木兰花慢》。更确切地说,词有减字与偷声,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东风破》的“破”应该就是曲破,是指一种词调,宋朝江浙一带盛行这类琵琶曲,多填唱而演变为词牌。当然了,虽然后世有大部分学者甚至我们的很多宋词读本上都归其为“词牌”,但实际上,《东风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牌,应该是词调。词调是指词的曲谱,词调名有称为遍、序、歌头、曲破的,都表示它是出于大曲。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许多人原先只是喜欢听《东风破》,看了余光中的文章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歌名还有这么多说道。词牌、词调之类的专业术语,虽然大多数人都听不懂,... -->>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台北某报摊,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正坐在板凳上,脚翘着二郎腿,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东风破》,手指敲着扶手,一边陶醉得摇头晃脑。
“徐伯伯,您老不听京剧,改听流行歌曲了?”杜克邦走笑道。
叫徐伯伯的老人马着脸说谁说我老头子就不能听歌曲了,我爱听就听,谁管得着?”
杜克邦连忙道我不是说你不该听,可你听着流行歌,脑袋却像听戏一样摇来摇去,看上去好别扭。”
“别扭吗不跳字。徐伯伯道,“那些小青年听摇滚,屁股也摇来摇去的,我摇脑袋了?”
“当我没说。”杜克邦忍住笑说,“我要一份这一期的《壹周刊》。”
“要娱乐版还是时政版?”徐伯伯问。
“当然是娱乐版。”杜克邦说。
徐伯伯叹气道这娱乐版的几天就卖脱销,时政版摆一个月也就卖出几本,下次我都懒得进了。”
《壹周刊》的娱乐版此时已经成为台湾发行量最大的同类刊物,但剥离出来的时政版,由于关于本岛和大陆之间的许多不能写,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减,好在里面还有经济股票之类的内容,不然根本就卖不出去,所以与娱乐版的火爆相比,时政版仅仅能勉强盈利。
杜克邦拿了一本娱乐版的《壹周刊》,又要了一份报纸,的时候又带了些卤菜和啤酒。
回到家里,刚刚开门就闻见一股炒菜的香味,袁颖正在厨房做饭呢。
作为王梓钧在台北最大一个歌友会的会长,因为会中有一些会员是官员和富商的子弟,杜克邦虽然没有刻意去攀附,但也因此搭上了一些关系,小生意越做越红火,今年年初更是把袁颖娶回了家。
袁颖做好饭端出来,却见杜克邦正在沙发上看着杂志,笑道那么好看,吃饭了都不收拾桌子。”
“我在看这上面关于《东风破》的评论,你也看看。”杜克邦说,“乐评人对梓钧这次的新专辑评价出奇的高啊。”
两口子都是王梓钧的歌迷,袁颖见看得起劲,她也凑了。
“……不得不说,王梓钧今天的唱片非常的怪异。国语、粤语和英文歌各三首,能这样发片的歌手,恐怕也就是王梓钧一人了,能容忍王梓钧这么做的,好像也只有郑振坤而已。作为一个歌手,肯定会羡慕王梓钧有那么一个宽容信任的好老板;而作为一个唱片公司的老板,也一定会妒忌郑振坤有那么一个创作编曲和唱歌样样精通的吸金怪物……
我们来说说里面的歌曲。比如《Yell》和《开心的马骝》,一首是非常抒情的英式摇滚歌曲,另一首则是非常动感的粤语摇滚口水歌,很难令人,它们居然出现在同一张专辑中,并且作者和歌手是同一个人。学生、白领,或者自认为有些听歌品味的人,都会喜欢《Yell》这首歌,抒情、文艺,带有那种淡淡的忧郁气质,让人百听不厌。
而《开心的马骝》呢?你看看现在街头阿飞们的打扮就谁最喜欢了。自从王梓钧的新唱片发售以后,阿飞和耍酷的小青年,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淘汰他们原本非常喜欢,甚至冒着被少年组抓捕危险都要穿的喇叭裤。取而代之的是《开心的马骝》中表述的打扮,必定不扣上面几个纽扣的灰色衬衫、从裆部到裤腿都肥大宽松的裤子,还有手腕上的胶表……
当然,这不代表前者就不听《开心的马骝》,后者就不听《Yell》。这才是王梓钧真正的神奇之处,他用原本类型与受众不统一的歌,征服了他的听众。那些阿飞们,即便是听不懂英文,也会偶尔抱着收音机收听《Yell》,还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张唱片的精髓在于《东风破》这首歌。只要是华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在乍听到《东风破》时,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初看《东风破》的名字,笔者很是惊讶王梓钧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不对呀,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著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回头一想,才发觉被王梓钧给欺骗了,不过能听到这么精彩的华语歌,笔者受骗也心甘情愿……”
杜克邦和袁颖两口子还没把乐评看完,又忍不住把唱机搬出来,放入王梓钧的新唱片听了起来。
如果说《壹周刊》是王梓钧请来的人自吹自擂,那么香港《明报周刊》中余光中的文章就更加客观了。
余光中现在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一项只对写诗作文感兴趣的余光中,这个时候居然跑出来写了一篇乐评。准确的说,这不是一片称职的乐评,更像是一片科普学术文章。
“昨日,我在中文系的学生像我推荐了一首歌,说这首歌的歌词有一种诗的意境,并询问我是否有《东风破》这个词牌。
这位学生对于文字还是有一定造诣的,这一点我深知。所以在他推荐之后,我便准备去音像店买仔细听一听。出了大学的校门我才,大街小巷上,每走一段路,都会听到这首歌,传唱度之高令人咋舌。
当我拿到歌词后,这首歌其实我已经被动地听了无数遍。确实如我那位学生所说,这首歌的歌词有一种诗的意境。经历过民国战乱的人,想必看了歌词会更加感触。听说这张唱片卖得非常好,我想从大陆逃亡到香港、台湾的一些老人是起了很大作用,这首歌会很轻易地勾起他们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
我的学生问我,古代是否有《东风破》这个词牌。答案是没有。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唐宋时的流行歌曲,词牌就是词的一种固定曲调。只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词的文字虽然流传下来,但词牌的曲调却早已遗失殆尽,所以现在我们只能读词,不能唱词。
这首歌名为《东风破》。关于东风的词牌有很多,而破,则是写词的一种手法,即刻意打破原先词牌的节律。最典型的如《摊破浣溪纱》、《木兰花慢》。更确切地说,词有减字与偷声,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浇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东风破》的“破”应该就是曲破,是指一种词调,宋朝江浙一带盛行这类琵琶曲,多填唱而演变为词牌。当然了,虽然后世有大部分学者甚至我们的很多宋词读本上都归其为“词牌”,但实际上,《东风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牌,应该是词调。词调是指词的曲谱,词调名有称为遍、序、歌头、曲破的,都表示它是出于大曲。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许多人原先只是喜欢听《东风破》,看了余光中的文章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歌名还有这么多说道。词牌、词调之类的专业术语,虽然大多数人都听不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