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家议论纷纷的科考 (2/2)
九零文学 www.90wx.cc,论红楼的倒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唐代就已是公开的秘密,以致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的说法。晚唐时期,诞生了历史上最出名的枪手——大才子温庭筠。温才子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文思超捷,少年驰名。但他爱赌爱嫖,行为浪荡,常把**感受写成“花间艳词”,所以他每次应试,都因人品低下(唐朝科举还附带道德评价)而被踢出局。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做“枪手”,来报复众人的偏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会试,考官为了防止小温“出枪”,特地安排他坐在主考办门口。好个小温,刷刷下笔写了千把字后,早早就退了场,监考老师长舒了一口气。但事后让考官大跌眼镜的是,小温同学竟然在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神鬼不知地帮八个人完成了考卷!从此小温一战成名,成为“枪神”。只是新旧《唐书》记得简略,其“私占授者已八人”究竟用何手段?只引得当今跨世纪枪手们羡眼迷离,恨不相逢。
作弊手段四:小抄夹带。
说到此,鄙人看见不少看官露出会心的微笑。的确,这一招“袖里乾坤”的手段,至今名列“作弊手段排行榜”榜首。记得小时候,还未流行打印机,一切小抄均手工制作,班上同学把这种微雕技术称为“臊子”,典故来源于语文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向郑屠“再要十斤寸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贿赂考官、雇佣枪手都要花大钱,牵涉的人多,危险系数大;而夹带臊子,全凭个人眼力和藏功,操作性强,私密性高,还经济实惠,因此被考生广泛使用。唐天宝十年九月,玄宗亲临勤政楼试“怀才抱器科”,考生中居然有人在皇帝鼻子底下“私怀文策”——弄臊子,真是胆大包天!但当时的学子们主要精力是放在走后门引荐上,“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夹带问题并不是主要问题。
到了宋代,考试方式有了改革,废除了权势者的荐举,考试只设在白天,全凭“一日之艺”定成绩,夹带作弊的一下多了起来。与今天相似的是,夹带的并不都是差生,很多高材生也爱弄小抄。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搜出了夹带的18人被要求重考,结果仍有12人合格。搞得朝廷宣布改革:以后高考不搜身。
南宋的考场很乱,因为钦、徽二帝被捉到北方,偏安江南一隅的赵构,为笼络知识分子,经常搞“扩招”,科考杂乱,考生常常达到数万人,考场内供应砚水、点心、泡饭、茶酒、菜肉之类的货卖,俨然一个考场大超市。而且遇到疑难处,允许向监考老师举手提问。所以此时的夹带已不入流,其间传递答案的、涂改卷号的、调换试卷的、传场外代答的、考后篡改的,以及其他更“生猛”的手段开始端上台面。
到了明代,对科考的管理开始严厉。据《东方古州》介绍,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当年参加县考,因为有位同学被查出鞋子里藏小抄,全体考生被光脚罚站,当时正值大雪天,众生惨相可以想象。明朝凡查出带夹带的,当场扒掉裤子杖责,并取消考试资格,令其回家为民。清代更严,搜出夹带,就给你“枷带”,哪里搜出来,就站在哪里,带上重枷示众,情节严重的,还会送边地充军,甚至砍头。
尽管如此,仍不乏铤而走险的夹带高手。最常见的夹带是将必考的四书五经抄在薄纸上,再卷叠起来,藏在笔管中、砚台底、鞋层里;也有的抄在布条上,混扎成腰带;还有的抄在衣服夹里上、夹在特制的蜡烛里、做在馒头里,甚至有的买通守门员,预先藏放,入场再取。
蛮新奇的是,有高手采取了古代的科技手段——用“墨鱼牌显影墨水”搞夹带。我国的读书人早在唐代就已发现,用墨鱼汁做墨汁可以密写。考生把夹带内容先用墨鱼汁写在衣服的夹里上,涂上烂泥,混入场后,把泥去掉,文字就显现出来了。据说墨鱼汁有个特点,用它写成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不用洗,自己也会褪,所以《酉阳杂俎》记载,有些骗子用它写借据赖账。
作弊手段五:做记号,通关节。
这一点在讲鲁迅他爷爷行贿的时候提到过。所谓关节,就是指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进行作弊的暗号。因为唐代就开始实行“弥封制”,即糊名制,隐去考生信息。宋真宗时开始实行“誊录”,让收卷老师用红墨水再誊抄一个副本,给考官批阅,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考卷则称为“墨卷”。古代科举报考的人太多,而能够被录取的人很少,所以要想让打过招呼的主考官认识你的考卷,必须事先约定好“关节”。
历史上最搞笑的“关节事件”出自光绪的老师翁同龢。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状元出身的翁同龢出任主考,参加会试的有他特欣赏的江苏小老乡张謇(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考运一直不好,虽然乡试得了解元(举人第一),但会试考了两次,竟都没中。第三次会试前,张謇与好友刘可毅一起去拜访翁老师。翁老师见面寒暄后,反复叮嘱张謇说:“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憨直的张謇以为翁老师爱主持《今日国际》,没想到他是在抖“关节”,一旁不动声色的刘可毅却默记在心。第一场考试,小刘在八股“开篇破题”时,一下先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翁老师一看卷子,以为必是张謇的,二话不说,直接批:“为国家得人庆。”并将此定为本场第一。等到拆封才发现是刘可毅的,翁同龢十分沮丧,后打听到小刘也算江南名士,才自我安慰:“差强人意。”第二场考试,翁老师发现一份卷子中有“策马三韩,雪花如掌”的句子,认定此卷必是张謇的,因为张謇曾随清军去过朝鲜,赶忙录取。待拆封一看,还是刘可毅的。小刘就这样中了进士,张謇再次落榜。真是“不怪小张不努力,全怪小刘太聪明”!不过张謇还是好样的,两年后回炉,竟得了个状元!
慕容骁掏感:
列位看官也许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古代作弊很少有伸脖子偷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除了童生试考秀才、考明经才多出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外,高级的进士考试都考文采策论。众所周知,考作文是没法偷看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大学生”的汉语底子好的缘故。
其实古代的作弊手段还有提前露题、仿造名人风格出“模拟试卷”等,不一而足。总之,现代的作弊手段,除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外,其余的大都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出现过。至于朝廷的防范措施,除了前面提到的复试、糊名、誊录、严肃纪律外,还出现过回避制、多人审核制度等,但通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过,古代科举也有诚信的好榜样。比如晏殊,沈括在《梦溪笔谈·人事一》中提到“晏殊质朴”。这位晏相少年时,被人推荐到皇上御前殿试,拿到试题看过后,竟然说:“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晏殊当官后,同事们都在“择胜燕饮”,就他在家和兄弟们读书。皇帝招他来问,答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皇帝对他的诚实很满意,到了仁宗朝“卒至大用”。
这才叫高人!直到他官居宰相,拥着私伎,踱着方步,荣华富贵地吟出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您才会想起他以前诚实装穷的妙用,不排除其中“讪君卖直”之嫌呢!
列位看官,听了这么多作弊手段,莫以为古代考场很乱,其实相对现在的考场,那时的纪律严得多,至少现在看不到作弊被带枷、被砍头的。作弊之风通常随着朝代兴衰,沿着人的本性,盈虚有时。
C
唐代就已是公开的秘密,以致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的说法。晚唐时期,诞生了历史上最出名的枪手——大才子温庭筠。温才子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文思超捷,少年驰名。但他爱赌爱嫖,行为浪荡,常把**感受写成“花间艳词”,所以他每次应试,都因人品低下(唐朝科举还附带道德评价)而被踢出局。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做“枪手”,来报复众人的偏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会试,考官为了防止小温“出枪”,特地安排他坐在主考办门口。好个小温,刷刷下笔写了千把字后,早早就退了场,监考老师长舒了一口气。但事后让考官大跌眼镜的是,小温同学竟然在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神鬼不知地帮八个人完成了考卷!从此小温一战成名,成为“枪神”。只是新旧《唐书》记得简略,其“私占授者已八人”究竟用何手段?只引得当今跨世纪枪手们羡眼迷离,恨不相逢。
作弊手段四:小抄夹带。
说到此,鄙人看见不少看官露出会心的微笑。的确,这一招“袖里乾坤”的手段,至今名列“作弊手段排行榜”榜首。记得小时候,还未流行打印机,一切小抄均手工制作,班上同学把这种微雕技术称为“臊子”,典故来源于语文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向郑屠“再要十斤寸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贿赂考官、雇佣枪手都要花大钱,牵涉的人多,危险系数大;而夹带臊子,全凭个人眼力和藏功,操作性强,私密性高,还经济实惠,因此被考生广泛使用。唐天宝十年九月,玄宗亲临勤政楼试“怀才抱器科”,考生中居然有人在皇帝鼻子底下“私怀文策”——弄臊子,真是胆大包天!但当时的学子们主要精力是放在走后门引荐上,“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夹带问题并不是主要问题。
到了宋代,考试方式有了改革,废除了权势者的荐举,考试只设在白天,全凭“一日之艺”定成绩,夹带作弊的一下多了起来。与今天相似的是,夹带的并不都是差生,很多高材生也爱弄小抄。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搜出了夹带的18人被要求重考,结果仍有12人合格。搞得朝廷宣布改革:以后高考不搜身。
南宋的考场很乱,因为钦、徽二帝被捉到北方,偏安江南一隅的赵构,为笼络知识分子,经常搞“扩招”,科考杂乱,考生常常达到数万人,考场内供应砚水、点心、泡饭、茶酒、菜肉之类的货卖,俨然一个考场大超市。而且遇到疑难处,允许向监考老师举手提问。所以此时的夹带已不入流,其间传递答案的、涂改卷号的、调换试卷的、传场外代答的、考后篡改的,以及其他更“生猛”的手段开始端上台面。
到了明代,对科考的管理开始严厉。据《东方古州》介绍,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当年参加县考,因为有位同学被查出鞋子里藏小抄,全体考生被光脚罚站,当时正值大雪天,众生惨相可以想象。明朝凡查出带夹带的,当场扒掉裤子杖责,并取消考试资格,令其回家为民。清代更严,搜出夹带,就给你“枷带”,哪里搜出来,就站在哪里,带上重枷示众,情节严重的,还会送边地充军,甚至砍头。
尽管如此,仍不乏铤而走险的夹带高手。最常见的夹带是将必考的四书五经抄在薄纸上,再卷叠起来,藏在笔管中、砚台底、鞋层里;也有的抄在布条上,混扎成腰带;还有的抄在衣服夹里上、夹在特制的蜡烛里、做在馒头里,甚至有的买通守门员,预先藏放,入场再取。
蛮新奇的是,有高手采取了古代的科技手段——用“墨鱼牌显影墨水”搞夹带。我国的读书人早在唐代就已发现,用墨鱼汁做墨汁可以密写。考生把夹带内容先用墨鱼汁写在衣服的夹里上,涂上烂泥,混入场后,把泥去掉,文字就显现出来了。据说墨鱼汁有个特点,用它写成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不用洗,自己也会褪,所以《酉阳杂俎》记载,有些骗子用它写借据赖账。
作弊手段五:做记号,通关节。
这一点在讲鲁迅他爷爷行贿的时候提到过。所谓关节,就是指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进行作弊的暗号。因为唐代就开始实行“弥封制”,即糊名制,隐去考生信息。宋真宗时开始实行“誊录”,让收卷老师用红墨水再誊抄一个副本,给考官批阅,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考卷则称为“墨卷”。古代科举报考的人太多,而能够被录取的人很少,所以要想让打过招呼的主考官认识你的考卷,必须事先约定好“关节”。
历史上最搞笑的“关节事件”出自光绪的老师翁同龢。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状元出身的翁同龢出任主考,参加会试的有他特欣赏的江苏小老乡张謇(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考运一直不好,虽然乡试得了解元(举人第一),但会试考了两次,竟都没中。第三次会试前,张謇与好友刘可毅一起去拜访翁老师。翁老师见面寒暄后,反复叮嘱张謇说:“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憨直的张謇以为翁老师爱主持《今日国际》,没想到他是在抖“关节”,一旁不动声色的刘可毅却默记在心。第一场考试,小刘在八股“开篇破题”时,一下先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翁老师一看卷子,以为必是张謇的,二话不说,直接批:“为国家得人庆。”并将此定为本场第一。等到拆封才发现是刘可毅的,翁同龢十分沮丧,后打听到小刘也算江南名士,才自我安慰:“差强人意。”第二场考试,翁老师发现一份卷子中有“策马三韩,雪花如掌”的句子,认定此卷必是张謇的,因为张謇曾随清军去过朝鲜,赶忙录取。待拆封一看,还是刘可毅的。小刘就这样中了进士,张謇再次落榜。真是“不怪小张不努力,全怪小刘太聪明”!不过张謇还是好样的,两年后回炉,竟得了个状元!
慕容骁掏感:
列位看官也许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古代作弊很少有伸脖子偷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除了童生试考秀才、考明经才多出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外,高级的进士考试都考文采策论。众所周知,考作文是没法偷看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大学生”的汉语底子好的缘故。
其实古代的作弊手段还有提前露题、仿造名人风格出“模拟试卷”等,不一而足。总之,现代的作弊手段,除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外,其余的大都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出现过。至于朝廷的防范措施,除了前面提到的复试、糊名、誊录、严肃纪律外,还出现过回避制、多人审核制度等,但通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过,古代科举也有诚信的好榜样。比如晏殊,沈括在《梦溪笔谈·人事一》中提到“晏殊质朴”。这位晏相少年时,被人推荐到皇上御前殿试,拿到试题看过后,竟然说:“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晏殊当官后,同事们都在“择胜燕饮”,就他在家和兄弟们读书。皇帝招他来问,答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皇帝对他的诚实很满意,到了仁宗朝“卒至大用”。
这才叫高人!直到他官居宰相,拥着私伎,踱着方步,荣华富贵地吟出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您才会想起他以前诚实装穷的妙用,不排除其中“讪君卖直”之嫌呢!
列位看官,听了这么多作弊手段,莫以为古代考场很乱,其实相对现在的考场,那时的纪律严得多,至少现在看不到作弊被带枷、被砍头的。作弊之风通常随着朝代兴衰,沿着人的本性,盈虚有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