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重生明朝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大明太祖高皇帝是九月十八日的诞辰,且今年又刚好是整整三百年。
朱由校因此便下旨要亲自去祭祀孝陵,想着借此机会向天下士民宣扬大明朱氏王朝的正统性。
随着皇权被文官逐渐架空,以及多年来的阶级矛盾积累导致朱家王朝的民心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也正因为此,使得不少投机取巧或只注重个人功名的汉人开始背离自己的统治,甚至还投靠鞑子。
朱由校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次祭祀孝陵来告诫天下士子,他们真正该效忠的君王只能是大明的皇帝,也就是朱由校,因为只有朱由校才是华夏最正统的君王。
谁若是背叛朱由校就是背叛就是背叛整个华夏正统,是不忠不义之徒。
既然要祭祀孝陵,那就算得上是南巡,朱由校并不是想简单的去一次南0京。
朱由校发现随着大明历代君王被裹足在京城的日子一久,现在的南方的士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这个君王的存在。
这些士民似乎已经不知道是谁守在燕山之下,无数次以天子之身守着国门,从而抵挡住胡骑,使得他们有了现在纸醉金迷的生活。
不能让南方的人忘记了是谁打下的这太平江山,是谁庇佑了他们数百载。
因而,他要以一个君王的姿态去一次江南,去这个反动势力最强大却又是大明生产力最发达,社会经济形态最具有活力的地域。
朱由校在此之前就已让工部尚书霍维华疏通漕运和整改天下驰道,如今建立皇家工程院后,在进行京城改造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对南方水陆要道进行全面扩宽,这既是为了方便南北经济流通和为日后迅捷地军事调度打下基础也是为朱由校日后南巡铺好路子。
且朱由校严令,不准地方各省州府以自己南巡祭祀为由进行摊派,一切行程安排由礼部负责,而道路整改和行宫建设则由皇家工程公司全部负责,银子则也由朝廷出。
因朱由校启程去江南的时间在即,所以在朱由校从军事学堂回来后没多久,负责此次行程的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李明睿和负责此次道路交通管制的工部尚书霍维华就递牌子求见,向朱由校禀报此次南巡安排。
听了两人的安排后,朱由校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大的问题,李明睿之前在底层蛰伏多年,心性早已磨得沉稳内敛,如今即便已入阁,一国执宰,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得意之色,做事依旧是亲力亲为,考虑周全且细致入微。
而霍维华也算是老成持重的三朝元老,且做事并不呆板僵化,如今管着几乎等同于国库半年收入的工程款倒也没出现亏空之象,也奇迹般地只用了不到两月的时间完成了御道整改和行宫建设的任务。
不过,朱由校还是提出了一些补充的建议,并道:“此去江南,不单单只是祭祀孝陵,为教化地方,除了孝陵,前朝的忠臣良将尤其是抗击外侮有功的英雄,朕也会去他们墓前观瞻一番,如西湖边的岳武穆公和于少保的墓,还有戚少保与俞武襄等,工部和皇家工程公司得对这些忠臣良将的祠堂和陵墓好好整修,找专人守护打扫。”
霍维华应了一声,道:“陛下圣明,以敬重忠臣来教化士民实乃善政之举,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微臣想着是不是干脆就在西湖这等既埋有忠臣硬骨又葬有奸臣贱骨的风景优美之地,再建一忠臣祠,集合古往今来之英雄,特别是一些下落不明,被人忘记之英雄,以供天下百姓敬仰。”
“准奏!不要怕花钱,这些事比给朕多修几座宫殿前”,朱由校这么一说,霍维华不由得地有些感动,朝朱由校深深地鞠了一躬,在他看来,一个君王能有这觉悟,自然是江山社稷之福。
这边,朱由校也向李明睿嘱托道:“你们礼部也得趁此鼓励天下士民用诗词、话本、戏曲等方式多多的去讴歌这些忠烈之士,报刊也得多宣传这些人物的正面故事,另外,对于那些诋毁前朝忠臣如王安石王等的,你们礼部也要严加惩处,严重者可直接报给刑部或东厂。”
“微臣领旨,且微臣已着礼部会同翰林院准备在这段时间内对历朝历代忠臣良将进行一次家谱修订和其英勇故事整理,凡是失落无考者,则着人访查务必使得档案齐备,以供天下士民领略他们昔日的风采。”
李明睿说后,朱由校连忙点了点头:“很好,翰林院的老学究们也该做些正事,不能只去对那些四书五经追根问底,哪怕他们读的再深,也成不了孔老夫子,倒不如去多学学先贤们践行的故事。”
通过对忠臣良将的宣传和敬重来强化忠君思想,是朱由校此次南巡的重要目的,特别是在他即将实行改革之际,通过思想去束缚士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当然,朱由校也不能指望靠着这个去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心甘情愿的把蛋糕分出来。
随着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银行的发展,朱由校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控制着特别是整个北方的商业经济,财政基本上摆脱了靠着可怜兮兮的农业赋税来维持军事和民政开支的窘境,同时随着禁卫军在各地的募兵扩充,以及军事学堂的培训开始进行,朱由校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军队做保障。
对于改革,朱由校在此之前就已经秘密召见了保皇党的重臣,商量了如何改革,即如何朝这天下士绅们动手,如何让强制或威逼这些特权阶级放弃自己的特权地位,并同样为大明王朝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终朱由校和一干同他同样更看重国家利益的保皇党大臣们一致决定先选三个地方进行试点改革,实施者就选择同样是保皇党且同样有志于行大刀阔斧之策且敢向顽固势力动手的循吏。
在经过一番商讨后,朱由校和一干保皇党的重臣决定暂时在秦地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秦地商业... -->>
因大明太祖高皇帝是九月十八日的诞辰,且今年又刚好是整整三百年。
朱由校因此便下旨要亲自去祭祀孝陵,想着借此机会向天下士民宣扬大明朱氏王朝的正统性。
随着皇权被文官逐渐架空,以及多年来的阶级矛盾积累导致朱家王朝的民心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也正因为此,使得不少投机取巧或只注重个人功名的汉人开始背离自己的统治,甚至还投靠鞑子。
朱由校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次祭祀孝陵来告诫天下士子,他们真正该效忠的君王只能是大明的皇帝,也就是朱由校,因为只有朱由校才是华夏最正统的君王。
谁若是背叛朱由校就是背叛就是背叛整个华夏正统,是不忠不义之徒。
既然要祭祀孝陵,那就算得上是南巡,朱由校并不是想简单的去一次南0京。
朱由校发现随着大明历代君王被裹足在京城的日子一久,现在的南方的士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这个君王的存在。
这些士民似乎已经不知道是谁守在燕山之下,无数次以天子之身守着国门,从而抵挡住胡骑,使得他们有了现在纸醉金迷的生活。
不能让南方的人忘记了是谁打下的这太平江山,是谁庇佑了他们数百载。
因而,他要以一个君王的姿态去一次江南,去这个反动势力最强大却又是大明生产力最发达,社会经济形态最具有活力的地域。
朱由校在此之前就已让工部尚书霍维华疏通漕运和整改天下驰道,如今建立皇家工程院后,在进行京城改造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对南方水陆要道进行全面扩宽,这既是为了方便南北经济流通和为日后迅捷地军事调度打下基础也是为朱由校日后南巡铺好路子。
且朱由校严令,不准地方各省州府以自己南巡祭祀为由进行摊派,一切行程安排由礼部负责,而道路整改和行宫建设则由皇家工程公司全部负责,银子则也由朝廷出。
因朱由校启程去江南的时间在即,所以在朱由校从军事学堂回来后没多久,负责此次行程的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李明睿和负责此次道路交通管制的工部尚书霍维华就递牌子求见,向朱由校禀报此次南巡安排。
听了两人的安排后,朱由校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大的问题,李明睿之前在底层蛰伏多年,心性早已磨得沉稳内敛,如今即便已入阁,一国执宰,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得意之色,做事依旧是亲力亲为,考虑周全且细致入微。
而霍维华也算是老成持重的三朝元老,且做事并不呆板僵化,如今管着几乎等同于国库半年收入的工程款倒也没出现亏空之象,也奇迹般地只用了不到两月的时间完成了御道整改和行宫建设的任务。
不过,朱由校还是提出了一些补充的建议,并道:“此去江南,不单单只是祭祀孝陵,为教化地方,除了孝陵,前朝的忠臣良将尤其是抗击外侮有功的英雄,朕也会去他们墓前观瞻一番,如西湖边的岳武穆公和于少保的墓,还有戚少保与俞武襄等,工部和皇家工程公司得对这些忠臣良将的祠堂和陵墓好好整修,找专人守护打扫。”
霍维华应了一声,道:“陛下圣明,以敬重忠臣来教化士民实乃善政之举,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微臣想着是不是干脆就在西湖这等既埋有忠臣硬骨又葬有奸臣贱骨的风景优美之地,再建一忠臣祠,集合古往今来之英雄,特别是一些下落不明,被人忘记之英雄,以供天下百姓敬仰。”
“准奏!不要怕花钱,这些事比给朕多修几座宫殿前”,朱由校这么一说,霍维华不由得地有些感动,朝朱由校深深地鞠了一躬,在他看来,一个君王能有这觉悟,自然是江山社稷之福。
这边,朱由校也向李明睿嘱托道:“你们礼部也得趁此鼓励天下士民用诗词、话本、戏曲等方式多多的去讴歌这些忠烈之士,报刊也得多宣传这些人物的正面故事,另外,对于那些诋毁前朝忠臣如王安石王等的,你们礼部也要严加惩处,严重者可直接报给刑部或东厂。”
“微臣领旨,且微臣已着礼部会同翰林院准备在这段时间内对历朝历代忠臣良将进行一次家谱修订和其英勇故事整理,凡是失落无考者,则着人访查务必使得档案齐备,以供天下士民领略他们昔日的风采。”
李明睿说后,朱由校连忙点了点头:“很好,翰林院的老学究们也该做些正事,不能只去对那些四书五经追根问底,哪怕他们读的再深,也成不了孔老夫子,倒不如去多学学先贤们践行的故事。”
通过对忠臣良将的宣传和敬重来强化忠君思想,是朱由校此次南巡的重要目的,特别是在他即将实行改革之际,通过思想去束缚士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当然,朱由校也不能指望靠着这个去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心甘情愿的把蛋糕分出来。
随着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银行的发展,朱由校现在已经开始逐步控制着特别是整个北方的商业经济,财政基本上摆脱了靠着可怜兮兮的农业赋税来维持军事和民政开支的窘境,同时随着禁卫军在各地的募兵扩充,以及军事学堂的培训开始进行,朱由校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军队做保障。
对于改革,朱由校在此之前就已经秘密召见了保皇党的重臣,商量了如何改革,即如何朝这天下士绅们动手,如何让强制或威逼这些特权阶级放弃自己的特权地位,并同样为大明王朝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终朱由校和一干同他同样更看重国家利益的保皇党大臣们一致决定先选三个地方进行试点改革,实施者就选择同样是保皇党且同样有志于行大刀阔斧之策且敢向顽固势力动手的循吏。
在经过一番商讨后,朱由校和一干保皇党的重臣决定暂时在秦地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秦地商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