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大秦帝国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站得高看得远,可以让人高瞻远瞩。但人终究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仙,看过之后还是要回到现实,继续过自己的凡人日子,该干啥干啥。
未来无法把握,谁也不知道匈奴人是否统一大漠,是否南下入侵中土,除非像宝鼎这样从未来穿越而至的人,所以有人对宝鼎的言论不屑一顾,有人则认为是杞人忧天,当然也有人认可。不过现实很残酷,在自己生存面临危机之刻,在一头恶狼正扑来的时候,明知恶狼的后面还有一头老虎,也依旧毫不犹疑地与恶狼厮杀,宁愿与恶狼一起做老虎的口中食,也不愿让恶狼吃了自己,再让恶狼精神抖擞的与老虎搏斗。自己都灰飞烟灭了,老虎胜出,抑或恶狼胜出,对一个孤魂野鬼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对于太子丹等人来说。西秦是扑上来的老虎,而匈奴人则是尚未长出獠牙的野狼,即使宝鼎说对了又如何?两相比较,当然是先打虎后驱狼了。
宝鼎本无意说服他们,只求这些人一路上不要背后捅刀子就行。此话可以说服秦王政,因为秦王政站得高,有志统一天下,况且秦国与两个强悍北虏毗邻而居,当然要防患于未然。而太子丹、张良等人都在为生存而搏斗,不存在说服他们以身喂虎的可能,但他们却从宝鼎这番话里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或者说给了他们一个抵御强秦继续生存下去的新思路。
公子宝鼎此次出塞是不是意味秦国正有意把攻击方向由关东转到西北疆?不管秦国的策略如何变化,假如关东诸国能够挑起北虏入侵秦国,那岂不可以迫使咸阳改变策略,将其主力调到西北疆与北虏作战?
这个想法的确不错,但能够实施的只有赵燕两国。赵国与秦国正面作战,自顾不暇,如此只有燕国可行使此计,但燕王喜并没有决心与秦毁盟,接受此策的可能不大,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必须把太子丹送回燕国,让他掌权,这样无论是合纵关东诸国,还是实施驱虎吞狼之计,都有成功的可能。
几个人各怀鬼胎,谈笑风生。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商量联月氏、东胡,左右钳制匈奴之策。宝鼎笑得最开心,因为他又冠冕堂皇地把太子丹和张良忽悠了一次。
当公子宝鼎带人大肆砍伐树木的时候,乌原则带着乌氏短兵在周边寻找诸种部落以物易物,以盐茶布帛木竹器具等东西交换他们手里的各种动物皮毛,尤其是羊皮胎,有多少收多少。
宝鼎这支庞大车队自走出长城便迅速被周边诸种部落所探知,大家都很害怕,纷纷拨营躲避。这支车队太庞大了,军队又多,如果是来扫荡的,那谁也不是对手。至于说打劫,那倒是有心思,可惜没实力,各部落都不敢轻捋虎须,以免打虎不成反被虎咬。
乌氏义渠人四下一走,大秦公子宝鼎的大名便在部落间传开了,知道他是出使大月氏途经路过而已,不过有商队随行,物品丰富,是一次难得的交易机会。于是有胆大的先跑来试探。商队当然不愿错过赚钱的机会,有钱就赚嘛。
很快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四面八方的部落云集而来,大河边竟然开起了简易军市,热闹非凡。
宝鼎闲着无聊,带着赵仪也跑去凑热闹。韩非、南山子则左右跟随,也去见识见识传闻中的北虏西羌,看看野蛮人长啥样,有什么奇风异俗。
一路走去,眼见所见让他们大开眼界。两个乌氏的执事跟随于后,他们长年累月在塞外贩马,见识多,熟悉的诸族语言也多,临时充当了公子宝鼎等人的解说。几个人走了一圈,兴致勃勃的心情随即烟消云散,赵仪更是抱着宝鼎的胳膊要拉着他回去。
“师傅今夜打算写些什么?”宝鼎语含双关地问道。
“苦寒之地,苦寒之民。”韩非叹道。
宝鼎转身望向南山子,“先生久居吴越,到了这陇西蛮荒之地,有何感受?”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南山子说道,“我常南下五岭,原以为南越、闽越应该是极苦之民,如今才知道还有比他们更苦的生灵。”
宝鼎笑笑,又转目望向姜平、马骕两位墨者,“这里是我大秦疆域,这些都是我大秦子民,墨家以天下兼爱为己任,一心一意救济贫困。请问墨家为何偏偏遗忘了极苦之民?”
两位墨者无言以对。
“所以我说,兼爱是王国的责任,是君王的责任,若要救助他们,王国须富强,中土必须统一,如此才能兼爱天下,恩泽万民。”宝鼎说到这里轻声叹息,“但是,师傅、先生,还有两位墨者,你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苦,可曾看到他们的心?他们向往富裕,他们希望过上好日子,他们的身体里藏着一颗不屈的心,他们为了生存与天斗,与地斗,当但有一天上苍抛弃了他们,用干旱雪灾和瘟疫夺走他们的希望、毁去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不屈的心就会爆发,他们会越过长城杀进中土。”
“长城可以挡住他们的身体,但挡不住他们不屈的心,挡不住他们为生存而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
宝鼎振聋发聩。众人则暗自惊凛,所有人的脑海里都突然掠过了一幕血腥的画面,不是北虏西羌杀进长城,而是宝鼎挥舞着长剑砍下了北虏西羌的头颅,烧毁了他们的帐篷,抢走了他们的牛羊,霸占了他们的家园。
公子宝鼎是一个疯狂的权贵,他正在不遗余力地宣扬大一统,为吞并六国寻找一个正义的借口;他还在竭尽全力地宣扬北虏威胁论,为未来王国烧杀掳掠开疆拓土寻找一个正义的理由。他是一个杀人狂,一头嗜血猛兽。
宝鼎或许没有想到。他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面对一群错误的人说了一句错误的话,结果适得其反。韩非深爱他的国,南山子也一样,而墨者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宝鼎却是一个矢志夺走他们的国,把战争推向中土之外的疯子。
“我会记下武烈侯说的每一个字。”韩非黯然长叹,“未来是你的,而天下是大王的。”
宝鼎笑了起来,牵着赵仪的手,对两位墨者叫道,“走,我们再转一圈,做一回乐善好施的中土人。”
“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南山子急忙申明自己穷光蛋一个。
“师傅、先生,你们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宝鼎笑道,“我家婢子给你们付帐。”(婢子是君侯妻妾的谦称。)
众人一听顿时高兴了,韩非也是兴冲冲地当先举步。刚才他看中了一件上等毛皮,有心买回去给老妻,奈何囊中羞涩。他虽贵为公子,又是当世大贤,但终归属于落魄一流,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早就举债度日了。这次要不是宝鼎拜师送了一笔丰厚的礼金,他恐怕就要破产了。现在这位慷慨大方的弟子又要为他付帐,当然要狠狠宰一下了。
赵仪看到韩非和南山子争先恐后急步而行,不禁掩嘴娇笑。
“不管是夫子还是大师,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一个夫君,一个父亲。”宝鼎笑道。
“嗯,他还是一个孝子,一个孝孙。”赵仪抱着宝鼎的胳膊,一边轻快而行,一边接着宝鼎的话说道。
“他还是一个慈祥的大父,一个和蔼的外祖父。”
赵仪“扑哧”娇笑,“只有我们家的公子是个地地道道的败家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宝鼎却是想到了前世的窘迫。感慨叹道,“这是我今生的理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都高兴,我才会快乐。”
赵仪看到他那副与年龄极度反差的老成沧桑之态,忍不住大声笑了出来。
宝鼎和赵仪的败家之举在普通人看来不可原谅,但在乌氏和琴氏眼里却是不值一哂。赶来交易的部落大小首领和普通牧民不知行情,在他们看来或许是赚了,但在商贾们看来这次却是赚翻了。蛮荒之地也有好东西,比如皮毛就是,价廉物美。韩非如愿以偿买下了那块上等皮毛,高兴不已,但更高兴的却是诸种部落的族众。
公子宝鼎豪爽慷慨,将所有东西不论贵贱一扫而空。部落族众满载而归,公子宝鼎的大名也因此传得更远,于是更多的部落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这天从湟水河上游又来了一队人马,大河附近的诸种部落们纷纷跪拜相迎,恭敬至极。
乌氏急报,湟中羌的大萨满来了,要拜会武烈侯。大萨满就是大漠上的巫师。北虏西羌的诸种部落中萨满地位很尊崇,这些人除了主持祭礼预言吉凶外,还给人畜治病。
韩非等人不知萨满是何方神圣,宝鼎却一清二楚,他急忙解释了一下,随即携众人出迎。
大家都没看过大漠上的巫师,觉得非常神秘,纷纷跟上看热闹,结果把个欢迎仪式搞得很隆重。诸种部落大感意外,没想到来自中土的礼仪之邦如此尊重他们的萨满,心中对公子宝鼎和大秦人的戒备顿时减了几份,对这支千里迢迢而来的车队更是好感大增。
大萨满是位白须长者,又黑又瘦,满脸皱纹,一嘴牙全部掉光了,但精神不错,中气足,嗓音洪亮,笑容可掬,是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和善可亲的小老头。
大萨满感谢了公子的慷慨,然后说出了此行目的,他想见见墨者。乌氏家那位临时充当翻译的执事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证明无误后他把萨满的话转述了一下。韩非等人大惑不解,心想这老头还真邪门,他怎么知道墨者出塞了?
宝鼎却是隐约猜到了几分。墨家最早的职业就是巫祝,即使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墨者还是在穷乡穷乡僻壤兼职做巫师,做些祈福祭祀冶病之类的事。这两家在源头上还是有相近之处。
南山子抬头望天,视而不见,他没兴趣与一个蛮夷巫师交流。
宝鼎手指姜平,把他介绍给了大萨满。一番沟通之后,众人才知道大萨满曾与西墨前钜子雁稼子见过两次,彼此切磋了一下,各有所获。此次大萨满前来与墨者相会,还是抱着同样心思,尤其希望在医术和草药上进行探讨。
姜平谨遵钜子命,请示宝鼎。宝鼎大手一挥,“天下兼爱,墨家宗旨,岂容亵渎?”
大萨满与墨者专心探讨,宝鼎等人则与大萨满的陪侍相谈,趁机询问一些西羌的事。羌人倒是坦诚,有什么说什么。韩非临时充当了书录,当场挥毫,可谓收获颇丰。
交谈之中自然谈到大月氏。大萨满这时主动插言,说近来月氏局势动荡,河西形势不好,并不是合适的出使时间。
宝鼎急忙询问具体细节。
“起因缘于乌孙。”大萨满说,乌孙与楼兰等小王试图脱离大月氏,月氏王大怒,准备动武,这时匈奴人从潴野泽方向杀来,林胡则从流沙方向夹攻,大月氏内忧外患,形势岌岌可危。
宝鼎闻言则是大喜,暗道天助我。他不知道河西大月氏具体的败亡时间,但他记得冒顿单于年轻时曾在大月氏为质任,后来逃走了。按冒顿单于崛起的时间倒推,他现在要么没有出世,要么年幼,总之不会在大月氏充当质子。也就是说,大月氏将有惊无险地度过这次危机。
既然大月氏不会在此刻败亡,我怕什么?冲进去,大杀四方,杀个酣畅淋漓。有大月氏在匈奴人的侧后翼虎视眈眈,足以延缓匈奴人崛起的步伐了。
这时一个疑问忽然掠过宝鼎的脑海。几十年后大月氏为什么败于匈奴之手?月氏人被迫逃进西域,后来甚至逃到了葱岭以西,这个曾经称雄河西的王国因何突然倾覆?记得历史记载,匈奴老上单于率军击败月氏后,砍下了月氏王的脑袋做饮器。这个不仅仅是月氏人的耻辱,更说明月氏人和匈奴人之间有血海深仇,到底什么样的仇恨让匈奴人砍下月氏王的脑袋做饮器?
宝鼎想到这里又问道:“月氏人与匈奴人因何而交战?”在他眼里,匈奴人有万里大漠,有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河西走廊而屡次挑战大月氏?难道河西的富裕让匈奴人到了日思梦想的地步?不会吧,河西不过弹丸之地,就算祁连山的草场再好,也比不上代北丰茂肥美的水草。
大萨满笑道:“因为匈奴人想走进更加遥远的西域。”
西域?宝鼎愣了片刻,旋即恍然。大漠的西方与西域之间横亘着一座大金山,也就是现在的阿尔泰山,翻越不便。假若匈奴人垂涎西域那片辽阔的大疆域,它就必须拿下河西,由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宝鼎暗自惊骇,河西走廊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不容有失。一旦让匈奴人抢占了河西走廊,向西他们就可以横扫整个西域,而向南则可以攻打陇西,威胁关中。
记得《汉书》记载,西域有三十六国,在大汉军队占据祁连山进入玉门关、阳关之前,西域诸国实际上被匈奴所控制。由此可以证明大萨满的话是正确的,匈奴人雄心万丈,单于庭深谋远略,他们并不满足于统一大漠,他们心里有一个更大的“天下”。恰好这时候匈奴人出了一个天之骄子冒顿单于,结果这个宏图大志仅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便在匈奴人手里实现了。
 ... -->>
站得高看得远,可以让人高瞻远瞩。但人终究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仙,看过之后还是要回到现实,继续过自己的凡人日子,该干啥干啥。
未来无法把握,谁也不知道匈奴人是否统一大漠,是否南下入侵中土,除非像宝鼎这样从未来穿越而至的人,所以有人对宝鼎的言论不屑一顾,有人则认为是杞人忧天,当然也有人认可。不过现实很残酷,在自己生存面临危机之刻,在一头恶狼正扑来的时候,明知恶狼的后面还有一头老虎,也依旧毫不犹疑地与恶狼厮杀,宁愿与恶狼一起做老虎的口中食,也不愿让恶狼吃了自己,再让恶狼精神抖擞的与老虎搏斗。自己都灰飞烟灭了,老虎胜出,抑或恶狼胜出,对一个孤魂野鬼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对于太子丹等人来说。西秦是扑上来的老虎,而匈奴人则是尚未长出獠牙的野狼,即使宝鼎说对了又如何?两相比较,当然是先打虎后驱狼了。
宝鼎本无意说服他们,只求这些人一路上不要背后捅刀子就行。此话可以说服秦王政,因为秦王政站得高,有志统一天下,况且秦国与两个强悍北虏毗邻而居,当然要防患于未然。而太子丹、张良等人都在为生存而搏斗,不存在说服他们以身喂虎的可能,但他们却从宝鼎这番话里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或者说给了他们一个抵御强秦继续生存下去的新思路。
公子宝鼎此次出塞是不是意味秦国正有意把攻击方向由关东转到西北疆?不管秦国的策略如何变化,假如关东诸国能够挑起北虏入侵秦国,那岂不可以迫使咸阳改变策略,将其主力调到西北疆与北虏作战?
这个想法的确不错,但能够实施的只有赵燕两国。赵国与秦国正面作战,自顾不暇,如此只有燕国可行使此计,但燕王喜并没有决心与秦毁盟,接受此策的可能不大,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必须把太子丹送回燕国,让他掌权,这样无论是合纵关东诸国,还是实施驱虎吞狼之计,都有成功的可能。
几个人各怀鬼胎,谈笑风生。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商量联月氏、东胡,左右钳制匈奴之策。宝鼎笑得最开心,因为他又冠冕堂皇地把太子丹和张良忽悠了一次。
当公子宝鼎带人大肆砍伐树木的时候,乌原则带着乌氏短兵在周边寻找诸种部落以物易物,以盐茶布帛木竹器具等东西交换他们手里的各种动物皮毛,尤其是羊皮胎,有多少收多少。
宝鼎这支庞大车队自走出长城便迅速被周边诸种部落所探知,大家都很害怕,纷纷拨营躲避。这支车队太庞大了,军队又多,如果是来扫荡的,那谁也不是对手。至于说打劫,那倒是有心思,可惜没实力,各部落都不敢轻捋虎须,以免打虎不成反被虎咬。
乌氏义渠人四下一走,大秦公子宝鼎的大名便在部落间传开了,知道他是出使大月氏途经路过而已,不过有商队随行,物品丰富,是一次难得的交易机会。于是有胆大的先跑来试探。商队当然不愿错过赚钱的机会,有钱就赚嘛。
很快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四面八方的部落云集而来,大河边竟然开起了简易军市,热闹非凡。
宝鼎闲着无聊,带着赵仪也跑去凑热闹。韩非、南山子则左右跟随,也去见识见识传闻中的北虏西羌,看看野蛮人长啥样,有什么奇风异俗。
一路走去,眼见所见让他们大开眼界。两个乌氏的执事跟随于后,他们长年累月在塞外贩马,见识多,熟悉的诸族语言也多,临时充当了公子宝鼎等人的解说。几个人走了一圈,兴致勃勃的心情随即烟消云散,赵仪更是抱着宝鼎的胳膊要拉着他回去。
“师傅今夜打算写些什么?”宝鼎语含双关地问道。
“苦寒之地,苦寒之民。”韩非叹道。
宝鼎转身望向南山子,“先生久居吴越,到了这陇西蛮荒之地,有何感受?”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南山子说道,“我常南下五岭,原以为南越、闽越应该是极苦之民,如今才知道还有比他们更苦的生灵。”
宝鼎笑笑,又转目望向姜平、马骕两位墨者,“这里是我大秦疆域,这些都是我大秦子民,墨家以天下兼爱为己任,一心一意救济贫困。请问墨家为何偏偏遗忘了极苦之民?”
两位墨者无言以对。
“所以我说,兼爱是王国的责任,是君王的责任,若要救助他们,王国须富强,中土必须统一,如此才能兼爱天下,恩泽万民。”宝鼎说到这里轻声叹息,“但是,师傅、先生,还有两位墨者,你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苦,可曾看到他们的心?他们向往富裕,他们希望过上好日子,他们的身体里藏着一颗不屈的心,他们为了生存与天斗,与地斗,当但有一天上苍抛弃了他们,用干旱雪灾和瘟疫夺走他们的希望、毁去他们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不屈的心就会爆发,他们会越过长城杀进中土。”
“长城可以挡住他们的身体,但挡不住他们不屈的心,挡不住他们为生存而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
宝鼎振聋发聩。众人则暗自惊凛,所有人的脑海里都突然掠过了一幕血腥的画面,不是北虏西羌杀进长城,而是宝鼎挥舞着长剑砍下了北虏西羌的头颅,烧毁了他们的帐篷,抢走了他们的牛羊,霸占了他们的家园。
公子宝鼎是一个疯狂的权贵,他正在不遗余力地宣扬大一统,为吞并六国寻找一个正义的借口;他还在竭尽全力地宣扬北虏威胁论,为未来王国烧杀掳掠开疆拓土寻找一个正义的理由。他是一个杀人狂,一头嗜血猛兽。
宝鼎或许没有想到。他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面对一群错误的人说了一句错误的话,结果适得其反。韩非深爱他的国,南山子也一样,而墨者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宝鼎却是一个矢志夺走他们的国,把战争推向中土之外的疯子。
“我会记下武烈侯说的每一个字。”韩非黯然长叹,“未来是你的,而天下是大王的。”
宝鼎笑了起来,牵着赵仪的手,对两位墨者叫道,“走,我们再转一圈,做一回乐善好施的中土人。”
“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南山子急忙申明自己穷光蛋一个。
“师傅、先生,你们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宝鼎笑道,“我家婢子给你们付帐。”(婢子是君侯妻妾的谦称。)
众人一听顿时高兴了,韩非也是兴冲冲地当先举步。刚才他看中了一件上等毛皮,有心买回去给老妻,奈何囊中羞涩。他虽贵为公子,又是当世大贤,但终归属于落魄一流,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早就举债度日了。这次要不是宝鼎拜师送了一笔丰厚的礼金,他恐怕就要破产了。现在这位慷慨大方的弟子又要为他付帐,当然要狠狠宰一下了。
赵仪看到韩非和南山子争先恐后急步而行,不禁掩嘴娇笑。
“不管是夫子还是大师,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一个夫君,一个父亲。”宝鼎笑道。
“嗯,他还是一个孝子,一个孝孙。”赵仪抱着宝鼎的胳膊,一边轻快而行,一边接着宝鼎的话说道。
“他还是一个慈祥的大父,一个和蔼的外祖父。”
赵仪“扑哧”娇笑,“只有我们家的公子是个地地道道的败家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宝鼎却是想到了前世的窘迫。感慨叹道,“这是我今生的理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都高兴,我才会快乐。”
赵仪看到他那副与年龄极度反差的老成沧桑之态,忍不住大声笑了出来。
宝鼎和赵仪的败家之举在普通人看来不可原谅,但在乌氏和琴氏眼里却是不值一哂。赶来交易的部落大小首领和普通牧民不知行情,在他们看来或许是赚了,但在商贾们看来这次却是赚翻了。蛮荒之地也有好东西,比如皮毛就是,价廉物美。韩非如愿以偿买下了那块上等皮毛,高兴不已,但更高兴的却是诸种部落的族众。
公子宝鼎豪爽慷慨,将所有东西不论贵贱一扫而空。部落族众满载而归,公子宝鼎的大名也因此传得更远,于是更多的部落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这天从湟水河上游又来了一队人马,大河附近的诸种部落们纷纷跪拜相迎,恭敬至极。
乌氏急报,湟中羌的大萨满来了,要拜会武烈侯。大萨满就是大漠上的巫师。北虏西羌的诸种部落中萨满地位很尊崇,这些人除了主持祭礼预言吉凶外,还给人畜治病。
韩非等人不知萨满是何方神圣,宝鼎却一清二楚,他急忙解释了一下,随即携众人出迎。
大家都没看过大漠上的巫师,觉得非常神秘,纷纷跟上看热闹,结果把个欢迎仪式搞得很隆重。诸种部落大感意外,没想到来自中土的礼仪之邦如此尊重他们的萨满,心中对公子宝鼎和大秦人的戒备顿时减了几份,对这支千里迢迢而来的车队更是好感大增。
大萨满是位白须长者,又黑又瘦,满脸皱纹,一嘴牙全部掉光了,但精神不错,中气足,嗓音洪亮,笑容可掬,是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和善可亲的小老头。
大萨满感谢了公子的慷慨,然后说出了此行目的,他想见见墨者。乌氏家那位临时充当翻译的执事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证明无误后他把萨满的话转述了一下。韩非等人大惑不解,心想这老头还真邪门,他怎么知道墨者出塞了?
宝鼎却是隐约猜到了几分。墨家最早的职业就是巫祝,即使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墨者还是在穷乡穷乡僻壤兼职做巫师,做些祈福祭祀冶病之类的事。这两家在源头上还是有相近之处。
南山子抬头望天,视而不见,他没兴趣与一个蛮夷巫师交流。
宝鼎手指姜平,把他介绍给了大萨满。一番沟通之后,众人才知道大萨满曾与西墨前钜子雁稼子见过两次,彼此切磋了一下,各有所获。此次大萨满前来与墨者相会,还是抱着同样心思,尤其希望在医术和草药上进行探讨。
姜平谨遵钜子命,请示宝鼎。宝鼎大手一挥,“天下兼爱,墨家宗旨,岂容亵渎?”
大萨满与墨者专心探讨,宝鼎等人则与大萨满的陪侍相谈,趁机询问一些西羌的事。羌人倒是坦诚,有什么说什么。韩非临时充当了书录,当场挥毫,可谓收获颇丰。
交谈之中自然谈到大月氏。大萨满这时主动插言,说近来月氏局势动荡,河西形势不好,并不是合适的出使时间。
宝鼎急忙询问具体细节。
“起因缘于乌孙。”大萨满说,乌孙与楼兰等小王试图脱离大月氏,月氏王大怒,准备动武,这时匈奴人从潴野泽方向杀来,林胡则从流沙方向夹攻,大月氏内忧外患,形势岌岌可危。
宝鼎闻言则是大喜,暗道天助我。他不知道河西大月氏具体的败亡时间,但他记得冒顿单于年轻时曾在大月氏为质任,后来逃走了。按冒顿单于崛起的时间倒推,他现在要么没有出世,要么年幼,总之不会在大月氏充当质子。也就是说,大月氏将有惊无险地度过这次危机。
既然大月氏不会在此刻败亡,我怕什么?冲进去,大杀四方,杀个酣畅淋漓。有大月氏在匈奴人的侧后翼虎视眈眈,足以延缓匈奴人崛起的步伐了。
这时一个疑问忽然掠过宝鼎的脑海。几十年后大月氏为什么败于匈奴之手?月氏人被迫逃进西域,后来甚至逃到了葱岭以西,这个曾经称雄河西的王国因何突然倾覆?记得历史记载,匈奴老上单于率军击败月氏后,砍下了月氏王的脑袋做饮器。这个不仅仅是月氏人的耻辱,更说明月氏人和匈奴人之间有血海深仇,到底什么样的仇恨让匈奴人砍下月氏王的脑袋做饮器?
宝鼎想到这里又问道:“月氏人与匈奴人因何而交战?”在他眼里,匈奴人有万里大漠,有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河西走廊而屡次挑战大月氏?难道河西的富裕让匈奴人到了日思梦想的地步?不会吧,河西不过弹丸之地,就算祁连山的草场再好,也比不上代北丰茂肥美的水草。
大萨满笑道:“因为匈奴人想走进更加遥远的西域。”
西域?宝鼎愣了片刻,旋即恍然。大漠的西方与西域之间横亘着一座大金山,也就是现在的阿尔泰山,翻越不便。假若匈奴人垂涎西域那片辽阔的大疆域,它就必须拿下河西,由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宝鼎暗自惊骇,河西走廊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不容有失。一旦让匈奴人抢占了河西走廊,向西他们就可以横扫整个西域,而向南则可以攻打陇西,威胁关中。
记得《汉书》记载,西域有三十六国,在大汉军队占据祁连山进入玉门关、阳关之前,西域诸国实际上被匈奴所控制。由此可以证明大萨满的话是正确的,匈奴人雄心万丈,单于庭深谋远略,他们并不满足于统一大漠,他们心里有一个更大的“天下”。恰好这时候匈奴人出了一个天之骄子冒顿单于,结果这个宏图大志仅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便在匈奴人手里实现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