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90wx.cc,梦穿康熙换乾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顺治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
木兰演武场上,旌旗招展,将士雀跃!按照计划,今天要演练这星堡的攻防战术。
汤若望在之前的上疏中说,星形要塞的特点在于其众多相互掩护的棱角,所以不论在哪个方向遭到进攻,都可以从侧后方用火枪、弓箭等武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不仅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墙,星形城堡的棱角使得敌人即便用重炮也很难轰开一条开阔而缺乏防守的缺口,难以发动大规模攻城。侧斜的墙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为减小,而星形的棱角又可以让守军前出,在城头施以火炮、火枪作为掩护和反击。即便进攻一方花大力气打开了城墙上的缺口,也仍然要面对各方棱角发动的密集射击,难以迅速突破缺口。这使得破坏城墙发动总攻几乎成为不可能。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今天的呼玛尔城堡和旁边的星堡都没有守兵,而是专门用红衣大炮等“神器”在五里之外采取齐射的办法,看哪一个先被轰出一个能够让大队骑兵和步兵发起冲锋的巨大豁口。
演练先从四方形城堡开始。二十门红衣大炮、十门臼炮[1]在城堡以南、点将台以北一字排开。随着福临一声令下,伴随着炮火齐鸣、地动山摇,火炮演武正式开始了。
这红衣大炮,又叫做“红夷大炮”,自从清军入关后,清朝也大力使用并发展红夷大炮,但清朝人嫌名字不好听,便将“夷”改成“衣”。红衣大炮本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后世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明朝开始,就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而从中牵线搭桥的,就是我们的汤玛法汤若望老人家。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领海就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清军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八旗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射程可达2-4公里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 -->>
顺治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艳阳高照,秋高气爽。
木兰演武场上,旌旗招展,将士雀跃!按照计划,今天要演练这星堡的攻防战术。
汤若望在之前的上疏中说,星形要塞的特点在于其众多相互掩护的棱角,所以不论在哪个方向遭到进攻,都可以从侧后方用火枪、弓箭等武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不仅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墙,星形城堡的棱角使得敌人即便用重炮也很难轰开一条开阔而缺乏防守的缺口,难以发动大规模攻城。侧斜的墙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为减小,而星形的棱角又可以让守军前出,在城头施以火炮、火枪作为掩护和反击。即便进攻一方花大力气打开了城墙上的缺口,也仍然要面对各方棱角发动的密集射击,难以迅速突破缺口。这使得破坏城墙发动总攻几乎成为不可能。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今天的呼玛尔城堡和旁边的星堡都没有守兵,而是专门用红衣大炮等“神器”在五里之外采取齐射的办法,看哪一个先被轰出一个能够让大队骑兵和步兵发起冲锋的巨大豁口。
演练先从四方形城堡开始。二十门红衣大炮、十门臼炮[1]在城堡以南、点将台以北一字排开。随着福临一声令下,伴随着炮火齐鸣、地动山摇,火炮演武正式开始了。
这红衣大炮,又叫做“红夷大炮”,自从清军入关后,清朝也大力使用并发展红夷大炮,但清朝人嫌名字不好听,便将“夷”改成“衣”。红衣大炮本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后世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明朝开始,就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而从中牵线搭桥的,就是我们的汤玛法汤若望老人家。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领海就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清军攻城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八旗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显著。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射程可达2-4公里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