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古玩指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瓷之美恶系于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等之不同。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薄之器,属之。缸胎,亦名瓦胎,谓胎质粗如瓦器也。凡凝重粗厚之器,属之。石胎,非真石也,质凝重而坚,略似大理石琢成之器物焉,康熙有石胎三彩,是已。铁胎,非真铁也,磁质近黑,有如铁色,其胎之厚薄轻重亦不一致也。
浆胎质轻而松;缸胎质重而坚;瓷胎音清而脆,胎之沙底者,设其底露胎不涂釉也。沙底,贵白,贵细,以细沙底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贵亮,声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故鉴别家,往往叩其声而知是物历年之久暂也。
此外,尚有所谓脱胎者,其胎之薄,类卵壳,故又谓卵幂,如釉制而脱胎去者。然其薄者,能映见乎指之螺纹。此制始于明代永乐,亦以永乐所制为最精,宣德所制,亦可媲美永乐。清代康雍所制,虽亦极薄,然只能映见花与字耳。
浆胎必轻;缸胎必重,此恒例也。若缸胎而轻且薄者,则宋代之贵品矣。瓷胎而极轻、极重变为贵品也。
制瓷上釉有二法:一曰蘸釉,以皿入缸,荡匀其汁,蘸釉者其釉厚,故均哥诸窑,往往有若堆,所蘸不止一次也;一曰吹釉,截竹为筒,嘘气匀之,吹釉者,其釉薄,故瓷中有玻璃釉等名目,而薄者,甚至有卵膜也。
凡罩釉一次者,谓之一道釉;其青、黄、红、黑之一者,谓之纯色釉;若白色者,则谓之本色釉;古瓷釉厚者,有如堆脂,谓之密淋釉。其挂釉至底之处,往往垂若蜡泪,任其渗出,谓之鼻涕釉;又有釉不到底;露出胎骨者,露出部分太多者,曰露胎,少者则曰缩釉,釉内现粗纹,垂而直下者,视之若有起伏而扪之,甚乎者谓之泪痕,若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若釉中现蓝斑者,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若扪之不平,有如结痂之初落,谓之疙疸釉,又有釉汁中含最细之黑点,稍凹下者谓之麻癞。
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然而深,名鸡翅木纹。又有一种祭红釉,中露白本色之釉,微微凸起,有若鱼蝶等形,名曰露骨。更若涂以抹红之釉,而虚其中若为空白也者,颇似乎阴文之花纹,名曰盍雪鸡翅露骨,盍雪皆釉质之奇者也。
釉汁中凹而缩者,曰棕眼,亦曰发眼;浅大而滋润者,曰橘眼;隐含黑点而不凹下者,曰犀尘;点形较大而微发老米色者,曰褐斑;白中黑者,曰尘星;有小沫凝如水泡者,曰泡沫;星不起泡沫而含水晕者,曰水浪;尘星之晕成黄色者,曰鹧斑,又曰兔毫。
釉之最贵者为宝石釉。宝石釉含有红、绿、蓝、紫各色之不同。世俗只以红色为宝石釉,岂知绿、蓝、紫各色亦皆有之。
宝石釉之品莫贵于亮釉,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鸡血,其通如石之冻。《博物要览》所谓鲜红宝石者是也。亮釉,又名玻璃釉,乃薄釉也。宝石釉,亦有釉厚者,比之薄釉,其价值则稍逊。
釉汁翠也,紫斑细碎若鱼子,或若鸡翅木之纹理者,谓之均釉。
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亮如铁者,谓之铁锈;花星点痕稍长,其光闪烁不定者,谓之蝗股纹,又谓之蚱蜢腿,又谓之蜻蜓翅,皆形容其所似也。凡紫黑之釉,苟元是等纹者,则不足观矣。
混合五色之釉,其纹缭绕纷纶有如五色之玛瑙,又似海滨纹蛤之壳,名曰混釉,又名云釉,谓其如云蒸霞蔚也,施之于小瓶类为多。
乾隆有专仿木制各器,远视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有仿漆器者,名曰仿漆釉;有仿景泰蓝者,曰仿景泰釉。此外,更有玳瑁釉、石釉、花釉等。骤视绝不类瓷,细辨始知皆釉质变化神奇之至也。
瓷釉有纹者,谓之开片,有大开片、小开片之别。大开片之稀疏者,曰牛毛纹、曰柳叶纹、曰蟹爪纹。小开片之细碎者,曰鱼子纹,皆以其所似之也。
开片,有自然与人为两种。自然开片系历年久而渐渐内裂成为片纹者;人为者,系配合药料烧成之者,肇始于宋之哥窑,其后递仿之。
开片仿哥之粗糙者,谓之冰纹;开大片而瓷色发红者,谓之格瓷。
器小而开大片,或器大而开小片者,皆足贵也。晚清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
辨器之底而察新旧,此瓷学家所必要也。宋元诸器,底际率多露胎。明器有款者,底必挂釉,而无款露胎者,亦不鲜康雍仿明制之如也。若露胎,而有印字款者,昔时所轻,今之所罕也。底际款有釉,而外无釉者,明代及康熙亦间有之。若有釉无款者,则当细辨釉质之新旧矣,色微黄者曰米汤;底色稍黄而似烙痕者,曰炒米底;色微近豆青者,曰苹果;底自款字兴,而底露胎之器日渐少矣。
古瓷之底,每有钉痕者,盖古人思想较拙,以铁扦支底入窑而烧,烧成则撤去铁扦,故底有钉痕也。又有一种底露胎而印花纹,或作花形,或作物形,或深入各钉痕而作辘轳形者,亦古瓷之特色者。若作螺旋纹,则明瓷常有。清初,底挂釉之器,亦每有螺旋纹者。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纹,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栏内,绘花纹外填色彩或锦纹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红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由窑变而成红、绿、紫三色者,谓之天然三彩;里外皆有花者,谓之两面彩。
彩色浓厚,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谓之硬彩。粉彩又名软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此外有所谓豆彩者,究意豆作何书,作何解释,言人人殊,有谓豆彩者,大抵杂彩纹,独以豆青一色,古其多数,故纯色者,曰豆青。杂以他色者,曰豆彩。有谓为逗彩者,言其彩色碎点姘逗而成者也。又有谓为斗彩者,言杂彩鳞比,若斗者之争竞激烈也。盍古者,瓷无专书,肆贾随意立名。瓷器名词不成文义者甚多,岂止一斗彩已也。
青、黄、赤、白、黑通称五彩,概言之也。然由于深浅之不同,递衍递嬗颜色,种类已多至不可名状。即红之一色,已不下百余种,其次为青,青衍而为绿与蓝三者,一系不下数十种也。黄者较少,著名者,亦十余种。黄与绿之范围,时有出入。黑者最少,仅数种耳。盍黑为难变化之色也。白亦有数种。今就最流行之色,而以系统别之。
红之种类,有祭红、霁红、积红、醉红、鸡红、宝石红、朱红、大红、鲜红、抹红、珊瑚、胭脂水、胭脂红、粉红、美人祭、豇豆红、桃花浪、桃花片、海枣红、娃娃脸、美人脸、杨妃色、淡茄、云豆、均紫、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乳鼠皮、柿、红枣、红橘、红矾、红翻、红肉、红羊肝、猪肝、苹果、青苹、果绿等。
青则有天青、东青、豆青、梨青、蛋青、蟹甲青、虾青、毡仓青、影青、青花、夹紫、新橘、瓜皮绿、哥绿、果绿、孔雀绿、翠羽、子母绿、菠菜绿、鹦哥绿、秋葵绿、松花绿、葡萄水、西湖水、积蓝、洒蓝、宝石蓝、玻璃蓝、鱼子蓝、抹蓝、海鼠色、鳖裙、褐绿、粉色褐等。
黄有鹅黄、蛋黄、蜜腊、黄鸡、油黄、鱼子黄、牙色、淡黄、金酱、芝麻酱、茶叶末、鼻烟、菜尾、鳝鱼皮、黄褐色、老僧衣。
黑有黑彩、墨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等。
白有月白、鱼肚白、牙白、填白等。
以上计八色,但世俗以紫为红之变色,蓝绿为青之变色,故均附在原色之内,仍以五色计焉。
中国瓷器之颜色,从来并无定名,即帝王大内所有各器,亦均以式样,品物注册,并不以颜色称也。现在所有瓷器颜色之名称,多出自肆商之口,随意呼唤,既未经专家之决定,复无专书之记载,多年以来,只凭口传,遂致以讹传讹者,有之。毫无意义者,有之。瓷器术语中,有许多不可理解者,即此故。上述五彩之各颜色,其以实物名者,固可得知其颜色之概念,其他则非解释不易明也。兹将各特别名词略释如下:
祭红,色深,红如初凝之牛血。然曰祭红,究竟作何书法,有何意义,言人人殊。有谓宣德发明祭红,乃祭效坛用品所创之色也。夫颜色之名词,多为实物之疏状字,绝无以用途者。颜色者,若祭祀所用之红,名祭红,则吃饭喝茶之红器,必名饭红、茶红矣。其可乎。且祭祀之器,可限以颜色之别,不能限以深浅之别也。即宜用红器时,凡红器均可也,安能必限用某种程度之红乎,其为不伦也。明甚。盖世俗有此称谓,而文人故为穿凿,以求合理,岂知愈求合理,而愈不合理也。前人已知此种名词之不合理,故有写作霁红者,谓朝霞霁色相似也。朝霞霁色有牛血之红乎,其愈不合理也。又有写作积红者,更无意义也。又有写作鸡红者,谓似鸡血之红也,似尚有理。又有写作醉红者,则不知何所取义矣。
祭红之宝石釉者,谓之宝石红。
朱红者,朱砂之红色也。
祭红之非宝石釉者,谓之大红。
较之红之稍淡者,为鲜红。
>
瓷之美恶系于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等之不同。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薄之器,属之。缸胎,亦名瓦胎,谓胎质粗如瓦器也。凡凝重粗厚之器,属之。石胎,非真石也,质凝重而坚,略似大理石琢成之器物焉,康熙有石胎三彩,是已。铁胎,非真铁也,磁质近黑,有如铁色,其胎之厚薄轻重亦不一致也。
浆胎质轻而松;缸胎质重而坚;瓷胎音清而脆,胎之沙底者,设其底露胎不涂釉也。沙底,贵白,贵细,以细沙底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贵亮,声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故鉴别家,往往叩其声而知是物历年之久暂也。
此外,尚有所谓脱胎者,其胎之薄,类卵壳,故又谓卵幂,如釉制而脱胎去者。然其薄者,能映见乎指之螺纹。此制始于明代永乐,亦以永乐所制为最精,宣德所制,亦可媲美永乐。清代康雍所制,虽亦极薄,然只能映见花与字耳。
浆胎必轻;缸胎必重,此恒例也。若缸胎而轻且薄者,则宋代之贵品矣。瓷胎而极轻、极重变为贵品也。
制瓷上釉有二法:一曰蘸釉,以皿入缸,荡匀其汁,蘸釉者其釉厚,故均哥诸窑,往往有若堆,所蘸不止一次也;一曰吹釉,截竹为筒,嘘气匀之,吹釉者,其釉薄,故瓷中有玻璃釉等名目,而薄者,甚至有卵膜也。
凡罩釉一次者,谓之一道釉;其青、黄、红、黑之一者,谓之纯色釉;若白色者,则谓之本色釉;古瓷釉厚者,有如堆脂,谓之密淋釉。其挂釉至底之处,往往垂若蜡泪,任其渗出,谓之鼻涕釉;又有釉不到底;露出胎骨者,露出部分太多者,曰露胎,少者则曰缩釉,釉内现粗纹,垂而直下者,视之若有起伏而扪之,甚乎者谓之泪痕,若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若釉中现蓝斑者,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若扪之不平,有如结痂之初落,谓之疙疸釉,又有釉汁中含最细之黑点,稍凹下者谓之麻癞。
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然而深,名鸡翅木纹。又有一种祭红釉,中露白本色之釉,微微凸起,有若鱼蝶等形,名曰露骨。更若涂以抹红之釉,而虚其中若为空白也者,颇似乎阴文之花纹,名曰盍雪鸡翅露骨,盍雪皆釉质之奇者也。
釉汁中凹而缩者,曰棕眼,亦曰发眼;浅大而滋润者,曰橘眼;隐含黑点而不凹下者,曰犀尘;点形较大而微发老米色者,曰褐斑;白中黑者,曰尘星;有小沫凝如水泡者,曰泡沫;星不起泡沫而含水晕者,曰水浪;尘星之晕成黄色者,曰鹧斑,又曰兔毫。
釉之最贵者为宝石釉。宝石釉含有红、绿、蓝、紫各色之不同。世俗只以红色为宝石釉,岂知绿、蓝、紫各色亦皆有之。
宝石釉之品莫贵于亮釉,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鸡血,其通如石之冻。《博物要览》所谓鲜红宝石者是也。亮釉,又名玻璃釉,乃薄釉也。宝石釉,亦有釉厚者,比之薄釉,其价值则稍逊。
釉汁翠也,紫斑细碎若鱼子,或若鸡翅木之纹理者,谓之均釉。
紫黑之釉满现星点,其光莹亮如铁者,谓之铁锈;花星点痕稍长,其光闪烁不定者,谓之蝗股纹,又谓之蚱蜢腿,又谓之蜻蜓翅,皆形容其所似也。凡紫黑之釉,苟元是等纹者,则不足观矣。
混合五色之釉,其纹缭绕纷纶有如五色之玛瑙,又似海滨纹蛤之壳,名曰混釉,又名云釉,谓其如云蒸霞蔚也,施之于小瓶类为多。
乾隆有专仿木制各器,远视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有仿漆器者,名曰仿漆釉;有仿景泰蓝者,曰仿景泰釉。此外,更有玳瑁釉、石釉、花釉等。骤视绝不类瓷,细辨始知皆釉质变化神奇之至也。
瓷釉有纹者,谓之开片,有大开片、小开片之别。大开片之稀疏者,曰牛毛纹、曰柳叶纹、曰蟹爪纹。小开片之细碎者,曰鱼子纹,皆以其所似之也。
开片,有自然与人为两种。自然开片系历年久而渐渐内裂成为片纹者;人为者,系配合药料烧成之者,肇始于宋之哥窑,其后递仿之。
开片仿哥之粗糙者,谓之冰纹;开大片而瓷色发红者,谓之格瓷。
器小而开大片,或器大而开小片者,皆足贵也。晚清以来,则不贵哥窑之开片,而贵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器,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
辨器之底而察新旧,此瓷学家所必要也。宋元诸器,底际率多露胎。明器有款者,底必挂釉,而无款露胎者,亦不鲜康雍仿明制之如也。若露胎,而有印字款者,昔时所轻,今之所罕也。底际款有釉,而外无釉者,明代及康熙亦间有之。若有釉无款者,则当细辨釉质之新旧矣,色微黄者曰米汤;底色稍黄而似烙痕者,曰炒米底;色微近豆青者,曰苹果;底自款字兴,而底露胎之器日渐少矣。
古瓷之底,每有钉痕者,盖古人思想较拙,以铁扦支底入窑而烧,烧成则撤去铁扦,故底有钉痕也。又有一种底露胎而印花纹,或作花形,或作物形,或深入各钉痕而作辘轳形者,亦古瓷之特色者。若作螺旋纹,则明瓷常有。清初,底挂釉之器,亦每有螺旋纹者。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纹,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栏内,绘花纹外填色彩或锦纹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红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由窑变而成红、绿、紫三色者,谓之天然三彩;里外皆有花者,谓之两面彩。
彩色浓厚,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谓之硬彩。粉彩又名软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此外有所谓豆彩者,究意豆作何书,作何解释,言人人殊,有谓豆彩者,大抵杂彩纹,独以豆青一色,古其多数,故纯色者,曰豆青。杂以他色者,曰豆彩。有谓为逗彩者,言其彩色碎点姘逗而成者也。又有谓为斗彩者,言杂彩鳞比,若斗者之争竞激烈也。盍古者,瓷无专书,肆贾随意立名。瓷器名词不成文义者甚多,岂止一斗彩已也。
青、黄、赤、白、黑通称五彩,概言之也。然由于深浅之不同,递衍递嬗颜色,种类已多至不可名状。即红之一色,已不下百余种,其次为青,青衍而为绿与蓝三者,一系不下数十种也。黄者较少,著名者,亦十余种。黄与绿之范围,时有出入。黑者最少,仅数种耳。盍黑为难变化之色也。白亦有数种。今就最流行之色,而以系统别之。
红之种类,有祭红、霁红、积红、醉红、鸡红、宝石红、朱红、大红、鲜红、抹红、珊瑚、胭脂水、胭脂红、粉红、美人祭、豇豆红、桃花浪、桃花片、海枣红、娃娃脸、美人脸、杨妃色、淡茄、云豆、均紫、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乳鼠皮、柿、红枣、红橘、红矾、红翻、红肉、红羊肝、猪肝、苹果、青苹、果绿等。
青则有天青、东青、豆青、梨青、蛋青、蟹甲青、虾青、毡仓青、影青、青花、夹紫、新橘、瓜皮绿、哥绿、果绿、孔雀绿、翠羽、子母绿、菠菜绿、鹦哥绿、秋葵绿、松花绿、葡萄水、西湖水、积蓝、洒蓝、宝石蓝、玻璃蓝、鱼子蓝、抹蓝、海鼠色、鳖裙、褐绿、粉色褐等。
黄有鹅黄、蛋黄、蜜腊、黄鸡、油黄、鱼子黄、牙色、淡黄、金酱、芝麻酱、茶叶末、鼻烟、菜尾、鳝鱼皮、黄褐色、老僧衣。
黑有黑彩、墨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等。
白有月白、鱼肚白、牙白、填白等。
以上计八色,但世俗以紫为红之变色,蓝绿为青之变色,故均附在原色之内,仍以五色计焉。
中国瓷器之颜色,从来并无定名,即帝王大内所有各器,亦均以式样,品物注册,并不以颜色称也。现在所有瓷器颜色之名称,多出自肆商之口,随意呼唤,既未经专家之决定,复无专书之记载,多年以来,只凭口传,遂致以讹传讹者,有之。毫无意义者,有之。瓷器术语中,有许多不可理解者,即此故。上述五彩之各颜色,其以实物名者,固可得知其颜色之概念,其他则非解释不易明也。兹将各特别名词略释如下:
祭红,色深,红如初凝之牛血。然曰祭红,究竟作何书法,有何意义,言人人殊。有谓宣德发明祭红,乃祭效坛用品所创之色也。夫颜色之名词,多为实物之疏状字,绝无以用途者。颜色者,若祭祀所用之红,名祭红,则吃饭喝茶之红器,必名饭红、茶红矣。其可乎。且祭祀之器,可限以颜色之别,不能限以深浅之别也。即宜用红器时,凡红器均可也,安能必限用某种程度之红乎,其为不伦也。明甚。盖世俗有此称谓,而文人故为穿凿,以求合理,岂知愈求合理,而愈不合理也。前人已知此种名词之不合理,故有写作霁红者,谓朝霞霁色相似也。朝霞霁色有牛血之红乎,其愈不合理也。又有写作积红者,更无意义也。又有写作鸡红者,谓似鸡血之红也,似尚有理。又有写作醉红者,则不知何所取义矣。
祭红之宝石釉者,谓之宝石红。
朱红者,朱砂之红色也。
祭红之非宝石釉者,谓之大红。
较之红之稍淡者,为鲜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