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韬——学治国用人之道 (7) (1/2)
九零文学 www.90wx.cc,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崛起归结于他与朋友们同心协力,为了企业美好前景不遗余力的奋斗。直到今天,新东方里无论中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教职工都叫俞敏洪为“俞老师”,没有一个人喊他“老板”。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他是否会介意这一问题时,俞敏洪这样回答:“新东方大量的人才在不同领域中的思想要比我先进,像向东老师是经济学毕业的,所以在经济领域、宏观领域中我根本就没法跟他比;徐小平、王强他们在国外待过好多年,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理解方面,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理解方面,我永远都没法跟他们比。我唯一能做到的是,不管会议上大家讨论得多么激烈,不管意见多么不一致,最后我都能够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采纳其中最好的东西,再重新整合成新东方的战略、文化和发展设计,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
在俞敏洪这种理念的带领下,新东方的团队很快扩展到为几十、上百人的规模,这些管理精英遍布全中国的各个新东方分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校,使得新东方的企业实力不断加强。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涵养、有想法的个体,要想创立一番事业的话,就要做到胸襟宽广,能够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不要凡事都亲力亲为,要为成员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然后自己只要做到高屋建瓴,让整体方向不偏离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离成功不远矣!
举贤第十:选才考能,实与名要相当
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能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①之所誉,而不得其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②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③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①世俗:指一般平常、凡庸的人。
②党:党羽。
③比周:串通勾结,结党营私。
文王问太公说:“虽然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却不能收到实效,而社会越来越动乱,以致国家陷于危亡,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太公答道:“选拔出了贤能却不加以任用,这就是只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实质。”
文王问道:“导致这种过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太公答说:“导致这一过失的原因在于君主喜欢任用的往往是世俗所称赞的人,因而就得不到真正的贤人了。”
文王问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太公说:“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肖,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得到重用,党羽少的人就会遭受排斥。这样邪恶之人就会结党营私,并因此而埋没贤能,忠臣无罪却被置于死地,奸臣却凭借虚名骗取了爵位,所以社会就越来越混乱,国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危亡了。”
文王问道:“那应该怎么举贤呢?”
太公答道:“将相分工,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再根据官吏的职责考核他们的工作业绩。选拔各类人才,应考查其能力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这样才是掌握了举贤的原则和方法。”
君子致力于举贤选能,却不能收到实效的原因是因为用世俗之誉取人,这样最终得不到实用的人才。要想让选用的人才名副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
东汉王朝在起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后,人民迎来的并不是太平盛世,而是诸侯割据,群雄混战。在北方地区,曹操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扫平了大小诸侯的割据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他不拘一格地招揽和任用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荀彧,说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事实上,这一称呼他当之无愧,他为曹操制定了许多攸关成败的重大决策和计谋,为魏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曹操和荀彧之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年曹操带领三十万青州兵,想进军中原,一统天下。虽有兵有将却少了谋士,想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于是他就去泰山请教一位高僧。高僧最后给了他一个锦囊,并且嘱咐他:“进兵中原的时候,如果有人骂你,你就拆开这个锦囊,那时候自有良将辅助你。”
曹操刚进兵中原,他的士兵就开始鱼肉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他进兵许昌的第二天早上,许昌城的四个城门上就都贴了一张纸,上书:曹操掠又抢,百姓苦难当,治军若不严,必然难久长。落款是:许昌荀彧。
一看到这张帖子,曹操大怒,没想到居然有人敢指名道姓地骂他,应该把这个人抓起来,让他看看自己的军威。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高僧给他的那个锦囊,于是急忙拆开,里面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晌午才说话,日月叠相加,十天头长草,两撇把或拉,喜遇贝又臣,才过姜子牙。
这一看就是个字谜,曹操一边看,一边思考着这几句话说的是谁。突然,他灵光一闪:这首诗说的不就是荀彧嘛,原来这还是个才过姜子牙的人。
得知谜底后,曹操非常高兴,认为如果能够得到荀彧这个人才,成就统一大业便指日可待了。于是他立刻写了帖子派曹仁去请荀彧,但是却没有请来。荀彧看到曹操的帖子的时候,直接就放在了一边,心里嘀咕着:曹操啊曹操,我荀彧好歹也是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怎么能被你轻易请了去。曹仁没有请到人,回去禀报曹操,然后想要派人把荀彧抓来。曹操立刻阻止了这种鲁莽的行为,亲自骑马去请,依旧是无功而返。曹操求贤若渴,于是又请了荀彧几次,结果还是徒劳无功。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曹操对荀彧朝思暮想,都快想出病来了。也许是他的真心... -->>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崛起归结于他与朋友们同心协力,为了企业美好前景不遗余力的奋斗。直到今天,新东方里无论中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教职工都叫俞敏洪为“俞老师”,没有一个人喊他“老板”。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他是否会介意这一问题时,俞敏洪这样回答:“新东方大量的人才在不同领域中的思想要比我先进,像向东老师是经济学毕业的,所以在经济领域、宏观领域中我根本就没法跟他比;徐小平、王强他们在国外待过好多年,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理解方面,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理解方面,我永远都没法跟他们比。我唯一能做到的是,不管会议上大家讨论得多么激烈,不管意见多么不一致,最后我都能够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采纳其中最好的东西,再重新整合成新东方的战略、文化和发展设计,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
在俞敏洪这种理念的带领下,新东方的团队很快扩展到为几十、上百人的规模,这些管理精英遍布全中国的各个新东方分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校,使得新东方的企业实力不断加强。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涵养、有想法的个体,要想创立一番事业的话,就要做到胸襟宽广,能够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不要凡事都亲力亲为,要为成员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然后自己只要做到高屋建瓴,让整体方向不偏离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离成功不远矣!
举贤第十:选才考能,实与名要相当
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能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①之所誉,而不得其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②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③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①世俗:指一般平常、凡庸的人。
②党:党羽。
③比周:串通勾结,结党营私。
文王问太公说:“虽然君主致力于举用贤能,却不能收到实效,而社会越来越动乱,以致国家陷于危亡,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太公答道:“选拔出了贤能却不加以任用,这就是只有举贤的虚名,而没有用贤的实质。”
文王问道:“导致这种过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太公答说:“导致这一过失的原因在于君主喜欢任用的往往是世俗所称赞的人,因而就得不到真正的贤人了。”
文王问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太公说:“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肖,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得到重用,党羽少的人就会遭受排斥。这样邪恶之人就会结党营私,并因此而埋没贤能,忠臣无罪却被置于死地,奸臣却凭借虚名骗取了爵位,所以社会就越来越混乱,国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危亡了。”
文王问道:“那应该怎么举贤呢?”
太公答道:“将相分工,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再根据官吏的职责考核他们的工作业绩。选拔各类人才,应考查其能力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这样才是掌握了举贤的原则和方法。”
君子致力于举贤选能,却不能收到实效的原因是因为用世俗之誉取人,这样最终得不到实用的人才。要想让选用的人才名副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能,名当其实”。
东汉王朝在起义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后,人民迎来的并不是太平盛世,而是诸侯割据,群雄混战。在北方地区,曹操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扫平了大小诸侯的割据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他不拘一格地招揽和任用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荀彧,说他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事实上,这一称呼他当之无愧,他为曹操制定了许多攸关成败的重大决策和计谋,为魏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曹操和荀彧之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年曹操带领三十万青州兵,想进军中原,一统天下。虽有兵有将却少了谋士,想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于是他就去泰山请教一位高僧。高僧最后给了他一个锦囊,并且嘱咐他:“进兵中原的时候,如果有人骂你,你就拆开这个锦囊,那时候自有良将辅助你。”
曹操刚进兵中原,他的士兵就开始鱼肉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他进兵许昌的第二天早上,许昌城的四个城门上就都贴了一张纸,上书:曹操掠又抢,百姓苦难当,治军若不严,必然难久长。落款是:许昌荀彧。
一看到这张帖子,曹操大怒,没想到居然有人敢指名道姓地骂他,应该把这个人抓起来,让他看看自己的军威。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高僧给他的那个锦囊,于是急忙拆开,里面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晌午才说话,日月叠相加,十天头长草,两撇把或拉,喜遇贝又臣,才过姜子牙。
这一看就是个字谜,曹操一边看,一边思考着这几句话说的是谁。突然,他灵光一闪:这首诗说的不就是荀彧嘛,原来这还是个才过姜子牙的人。
得知谜底后,曹操非常高兴,认为如果能够得到荀彧这个人才,成就统一大业便指日可待了。于是他立刻写了帖子派曹仁去请荀彧,但是却没有请来。荀彧看到曹操的帖子的时候,直接就放在了一边,心里嘀咕着:曹操啊曹操,我荀彧好歹也是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怎么能被你轻易请了去。曹仁没有请到人,回去禀报曹操,然后想要派人把荀彧抓来。曹操立刻阻止了这种鲁莽的行为,亲自骑马去请,依旧是无功而返。曹操求贤若渴,于是又请了荀彧几次,结果还是徒劳无功。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曹操对荀彧朝思暮想,都快想出病来了。也许是他的真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