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山海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文】
又南五百里,曰山,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见则其国多疫。
【译文】
再向南五百里,是山,南面临近水,从山上向东可以望见湖泽。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羊一样的眼睛、四只角、牛一样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叫作峳峳,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里就会有很多奸猾的政客。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野鸭子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擅长攀缘树木,叫作絜钩,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里就多次发生瘟疫。
【原文】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①。其祠:毛用一鸡祈,婴②用一璧瘗。
【注释】
①载:戴。一般指将东西戴在头上。觡:骨角。专指麋、鹿等动物头上的角,这种角的骨质与角质合二为一,没有差异,所以叫骨角。②婴:
古代人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
【译文】
总计东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尾,自空桑山起到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经六千六百四十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而且头上戴着觡角。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鸡献祭,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玉璧献祭后埋入地下。
【原文】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胡,其鸣自。
【译文】
东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座山,是尸胡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茂密的酸枣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麋鹿却长着鱼一样的眼睛,叫作妴胡,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译文】
再向南行八百里水路,是座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桃树和李树,而野兽大多是老虎。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①。
【注释】
①寐鱼:又叫嘉鱼,古人称为鱼。这种鱼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暗褐色。须二对,粗长。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是诸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很多寐鱼。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中父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
【原文】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译文】
再向东行一千里水路,是胡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①,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②。
【注释】
①菌蒲:即紫菜、石花菜、海带、海苔之类。②鳣:鳣鱼,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鱼,体形像鱼而鼻子短,口在颔下,体有斜行甲,没有鳞,肉是黄色,大的有二三丈长。鲔:鲔鱼,据说就是鱼。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孟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梓树和桐树,还生长着茂密的桃树和李树,山中的草大多是菌蒲,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麋、鹿。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条河水从山上流出,叫作碧阳,水中生长着很多鳣和鲔。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①。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之鱼,其鸣自叫。
【注释】
①蠵龟:也叫赤蠵龟,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龟,甲有纹彩,像玳瑁而薄一些。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流沙五百里,有一座山,叫跂踵山,方圆二百里,没有花草树木,有大蛇,山上有丰富的玉石。这里有一水潭,方圆四十里都在喷涌泉水,叫作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水中还生长着一种鱼,长得像一般的鲤鱼,却有六只脚和鸟一样的尾巴,叫作鱼,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译文】
再向南行九百里水路,是踇隅山,山上有茂密的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还有许多赭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牛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叫作精精,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①,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注释】
①榑木:即扶桑,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叶似桑树叶,长数千丈,粗二十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而太阳就是从这里升起的。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无皋山,从山上向南可以望见幼海,向东可以望见榑木,这里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刮大风。这座山,方圆一百里。
【原文】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①羊,米用黍②。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注释】
①牡:鸟兽的雄性。②黍:一种谷物,性黏,子粒供食用或酿酒。在脱皮以后,北方人称它为黄米。
【译文】
总计东... -->>
【原文】
又南五百里,曰山,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嗥狗,其名曰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见则其国多疫。
【译文】
再向南五百里,是山,南面临近水,从山上向东可以望见湖泽。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羊一样的眼睛、四只角、牛一样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叫作峳峳,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里就会有很多奸猾的政客。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野鸭子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擅长攀缘树木,叫作絜钩,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里就多次发生瘟疫。
【原文】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①。其祠:毛用一鸡祈,婴②用一璧瘗。
【注释】
①载:戴。一般指将东西戴在头上。觡:骨角。专指麋、鹿等动物头上的角,这种角的骨质与角质合二为一,没有差异,所以叫骨角。②婴:
古代人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
【译文】
总计东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尾,自空桑山起到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经六千六百四十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而且头上戴着觡角。祭祀山神:在毛物中用一只鸡献祭,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玉璧献祭后埋入地下。
【原文】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胡,其鸣自。
【译文】
东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座山,是尸胡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茂密的酸枣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麋鹿却长着鱼一样的眼睛,叫作妴胡,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译文】
再向南行八百里水路,是座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桃树和李树,而野兽大多是老虎。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①。
【注释】
①寐鱼:又叫嘉鱼,古人称为鱼。这种鱼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暗褐色。须二对,粗长。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是诸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很多寐鱼。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中父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
【原文】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译文】
再向东行一千里水路,是胡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
【原文】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①,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②。
【注释】
①菌蒲:即紫菜、石花菜、海带、海苔之类。②鳣:鳣鱼,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鱼,体形像鱼而鼻子短,口在颔下,体有斜行甲,没有鳞,肉是黄色,大的有二三丈长。鲔:鲔鱼,据说就是鱼。
【译文】
再向南行七百里水路,是孟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梓树和桐树,还生长着茂密的桃树和李树,山中的草大多是菌蒲,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麋、鹿。这座山,方圆一百里。有条河水从山上流出,叫作碧阳,水中生长着很多鳣和鲔。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①。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之鱼,其鸣自叫。
【注释】
①蠵龟:也叫赤蠵龟,据古人说是一种大龟,甲有纹彩,像玳瑁而薄一些。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流沙五百里,有一座山,叫跂踵山,方圆二百里,没有花草树木,有大蛇,山上有丰富的玉石。这里有一水潭,方圆四十里都在喷涌泉水,叫作深泽,水中有很多蠵龟。水中还生长着一种鱼,长得像一般的鲤鱼,却有六只脚和鸟一样的尾巴,叫作鱼,发出的叫声便是它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译文】
再向南行九百里水路,是踇隅山,山上有茂密的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还有许多赭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牛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叫作精精,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原文】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①,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注释】
①榑木:即扶桑,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叶似桑树叶,长数千丈,粗二十围,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而太阳就是从这里升起的。
【译文】
再向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无皋山,从山上向南可以望见幼海,向东可以望见榑木,这里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刮大风。这座山,方圆一百里。
【原文】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①羊,米用黍②。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注释】
①牡:鸟兽的雄性。②黍:一种谷物,性黏,子粒供食用或酿酒。在脱皮以后,北方人称它为黄米。
【译文】
总计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