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表现出的“学业优势”也是短暂的,状态维持不了多久。人生培养战略,如长跑战略,开始跑在前面的人不一定就能领先。不信的话可以到小学三、四年级调查一下,孩子们学业上的差异和上没上过学前班并没有因果关系。
我的话可能确实让亲戚心有所动了,她说,哦,好像是这么回事,那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教育上早有这样的发现,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问题,体会不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只是反复咀嚼已熟知的东西,就会引起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态度。经过“学前班”的儿童,他的课程知识稍高于一般儿童;那么学习中的新鲜感、发现的乐趣、克服困难的兴致他就都没有,他很容易在学习上变得轻浮,不会用功。家长们以为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孩子的基础就更扎实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
再者,由于学前班师资水平较差,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学方式不恰当,特别容易在学习情感上对孩子形成消极影响,导致孩子厌学,让他们早早对上学这个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兴趣就是天才”,学习上什么样的“聪明”或“提前起跑”能敌得过“兴趣”两个字呢?所以,“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基础”,孩子们将来表现在学习上的潜能和才智也来源于这两方面。科学良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小小的身体像颗核弹头一样储备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却是把孩子造成一只花炮,只能炫目一时。
我的话看来对亲戚确实产生了影响,她说,我原来的想法也挺简单,倒没打算让孩子在学前班学多少东西,只是觉得在幼儿园是玩,学前班也是玩,学前班好歹还能学点东西,能学多少学多少。现在看来,即便是这样想,是不是也没必要把孩子送到学前班?
亲戚这种最初的想法确实也有代表性。可能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想的。认为学前班“好歹能学点东西”。这种想法包含着当前教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理念性的错误,就是蔑视儿童的玩耍权。把玩耍当作无价值的,认为玩耍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认为“学知识”是有价值的,学总比不学好。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不知道,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智力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游戏中进行。
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提出一个“最大胆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就是在儿童的早期学习上,“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他强调的是应该让儿童尽情地游戏玩耍,反对用课程学习挤占儿童的游戏时间。就当前的学前班教学来看,无论你是否对孩子提出一个学习要求,只要把孩子送进学前班,这种环境就会对儿童玩耍权进行主动剥夺。
儿童越是年龄幼小,启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强,越需要一个好的智力成长环境。他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被夺走一年,今后不知有多大的损失。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6岁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怎能让这黄金般的时间变成一段锈铁呢。哪怕是什么都不学习的纯粹的玩耍,也要好过反儿童天性的“提前学习”。
事实上,学前班存在的问题现在人们已开始意识到了,近年来各地纷纷取消学前班。北京市已出台文件,决定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学前班。这个决定不错,但不知为什么要这么慢悠悠地去做,可能牵扯到的利益太多吧。
2008年初北京某报与一家知名网络教育频道联合调查显示,在上不上学前班的问题上,只有18%的家长认为“没必要上”,而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上学前班——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可以想象,后面跟着的,是一块多么肥沃的市场啊。
学前班现在不仅是小学在办,一些少年宫、民办课外辅导机构也在办。把幼儿园小学化,这甚至成了许多幼儿园的“特色”,这些幼儿园讲自己的优势时,就会把“双语教学”、识字、数学等内容作为卖点进行宣传,它虽没举“学前班”之名,行的却是学前班之实。
行政命令可以让当下的学前班消失,但有这样的市场,它一定会产生新的变种,以新的面目出现。就在北京市政府决定逐步取消学前班时,北京市有名的课外辅导机构“伟人学校”却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全日制学前班”的招生宣传,从他们提供的课程表来看,也是以文化课学习内容为主。该机构的市场运作很出色,他们总是能抓住家长的心。
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人才,而不合适的“提前学习”只能让孩子变得平庸无才。反对“学前班”,实质上是反对不科学的、急功近利的学前教育。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学前教育还给孩子。
和亲戚打了好长时间电话,终于使她相信不送孩子上学前班更好,我能感觉出她很满意,心情很好,这也让我很愉快。
就在我们结束谈话,刚放下电话之际,我又接到另一位亲戚打来的电话。
这位亲戚是来抱怨我的。
当初她也向我咨询过要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的问题,我告诉她不用上,同时告诉她给孩子多买些书,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现在她的孩子已上小学三年级了。据她说孩子写字不好,做作业粗心大意;整天光是喜欢看课外书。她言语间抱怨这是因为孩子没上学前班,没提前学会写字;说她家邻居的孩子上过学前班,打好了基础,字就写得比她的孩子好,学习就是比她的孩子强。
我详细地询问了她孩子的情况,以及她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情况,心里基本上就清楚了。
家长一着急就会胡乱归因,就像一个人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却怪怨袜子的颜色穿得不对一样。很理解她的焦急,也愿意真心地帮助她,所以不得不批评她。
表现出的“学业优势”也是短暂的,状态维持不了多久。人生培养战略,如长跑战略,开始跑在前面的人不一定就能领先。不信的话可以到小学三、四年级调查一下,孩子们学业上的差异和上没上过学前班并没有因果关系。
我的话可能确实让亲戚心有所动了,她说,哦,好像是这么回事,那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教育上早有这样的发现,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问题,体会不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只是反复咀嚼已熟知的东西,就会引起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态度。经过“学前班”的儿童,他的课程知识稍高于一般儿童;那么学习中的新鲜感、发现的乐趣、克服困难的兴致他就都没有,他很容易在学习上变得轻浮,不会用功。家长们以为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孩子的基础就更扎实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
再者,由于学前班师资水平较差,大多数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学方式不恰当,特别容易在学习情感上对孩子形成消极影响,导致孩子厌学,让他们早早对上学这个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兴趣就是天才”,学习上什么样的“聪明”或“提前起跑”能敌得过“兴趣”两个字呢?所以,“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基础”,孩子们将来表现在学习上的潜能和才智也来源于这两方面。科学良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小小的身体像颗核弹头一样储备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却是把孩子造成一只花炮,只能炫目一时。
我的话看来对亲戚确实产生了影响,她说,我原来的想法也挺简单,倒没打算让孩子在学前班学多少东西,只是觉得在幼儿园是玩,学前班也是玩,学前班好歹还能学点东西,能学多少学多少。现在看来,即便是这样想,是不是也没必要把孩子送到学前班?
亲戚这种最初的想法确实也有代表性。可能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想的。认为学前班“好歹能学点东西”。这种想法包含着当前教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理念性的错误,就是蔑视儿童的玩耍权。把玩耍当作无价值的,认为玩耍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认为“学知识”是有价值的,学总比不学好。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不知道,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智力成长不是在书桌前进行,而是在游戏中进行。
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提出一个“最大胆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就是在儿童的早期学习上,“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他强调的是应该让儿童尽情地游戏玩耍,反对用课程学习挤占儿童的游戏时间。就当前的学前班教学来看,无论你是否对孩子提出一个学习要求,只要把孩子送进学前班,这种环境就会对儿童玩耍权进行主动剥夺。
儿童越是年龄幼小,启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强,越需要一个好的智力成长环境。他心智发育的黄金时间被夺走一年,今后不知有多大的损失。心理学认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6岁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怎能让这黄金般的时间变成一段锈铁呢。哪怕是什么都不学习的纯粹的玩耍,也要好过反儿童天性的“提前学习”。
事实上,学前班存在的问题现在人们已开始意识到了,近年来各地纷纷取消学前班。北京市已出台文件,决定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学前班。这个决定不错,但不知为什么要这么慢悠悠地去做,可能牵扯到的利益太多吧。
2008年初北京某报与一家知名网络教育频道联合调查显示,在上不上学前班的问题上,只有18%的家长认为“没必要上”,而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上学前班——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可以想象,后面跟着的,是一块多么肥沃的市场啊。
学前班现在不仅是小学在办,一些少年宫、民办课外辅导机构也在办。把幼儿园小学化,这甚至成了许多幼儿园的“特色”,这些幼儿园讲自己的优势时,就会把“双语教学”、识字、数学等内容作为卖点进行宣传,它虽没举“学前班”之名,行的却是学前班之实。
行政命令可以让当下的学前班消失,但有这样的市场,它一定会产生新的变种,以新的面目出现。就在北京市政府决定逐步取消学前班时,北京市有名的课外辅导机构“伟人学校”却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全日制学前班”的招生宣传,从他们提供的课程表来看,也是以文化课学习内容为主。该机构的市场运作很出色,他们总是能抓住家长的心。
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人才,而不合适的“提前学习”只能让孩子变得平庸无才。反对“学前班”,实质上是反对不科学的、急功近利的学前教育。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学前教育还给孩子。
和亲戚打了好长时间电话,终于使她相信不送孩子上学前班更好,我能感觉出她很满意,心情很好,这也让我很愉快。
就在我们结束谈话,刚放下电话之际,我又接到另一位亲戚打来的电话。
这位亲戚是来抱怨我的。
当初她也向我咨询过要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的问题,我告诉她不用上,同时告诉她给孩子多买些书,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现在她的孩子已上小学三年级了。据她说孩子写字不好,做作业粗心大意;整天光是喜欢看课外书。她言语间抱怨这是因为孩子没上学前班,没提前学会写字;说她家邻居的孩子上过学前班,打好了基础,字就写得比她的孩子好,学习就是比她的孩子强。
我详细地询问了她孩子的情况,以及她如何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情况,心里基本上就清楚了。
家长一着急就会胡乱归因,就像一个人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却怪怨袜子的颜色穿得不对一样。很理解她的焦急,也愿意真心地帮助她,所以不得不批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