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山渐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一十章 湖上论青苗
许清在杭州又留了几天,茶园已经顺利拿下来,剩下的就是吴静邦的事,许清负责选址及与地方官员打交道,还有后期的宣传,目前如何管理就看吴静邦的了,将来必要的话,自己再物色几个人来一起管理即可。
许清没事便带着红菱几个四处游玩,这天许清与红菱正单独泛舟西湖上,许清弄了条乌蓬船,自己摇桨。
红菱婷婷坐于前,素手抚琴弦,琴声清润如仙音飘散在湖面上,两人来到湖心,许清干脆放开双桨,任由船儿随波飘荡。自己仰面躺在船板上,看着天上闲云野鹤比翼飞翔。
他心里正感舒畅,莲叶深处便传来了一支橹声,接着听到有人说道:“这位兄台真乃神仙中人也,轻舟自放,随波逐流,更难得的是舟上佳人的琴技,让我等如闻九天仙乐,不禁寻声而来,相见即是有缘,兄台能否赏光过来一起小酌几杯? 许清起身一看,莲叶深处划出一条船来,船头站着两位年轻士子,见许清起身便于船头弯腰作揖。
许清见人家诚心相邀,便含笑答道:“如二位所言,相见即是有缘,二位既然盛情相邀,把酒言欢自无不可,在下许清,敢问两位仁兄高姓大名。”
“莫非大人便是官家钦赐同进士出身的许子澄?”其中一个相貌英俊的士子愕然问题。
其实由皇帝特旨钦赐的同进士,社会声望并不比正途科举出身的进士差,甚至更受人钦羡也有,所以对方这样问倒没有轻视的意思。
各人互通姓名后,许清得知刚才发问的士子叫于清泉,字淮阳;乃淮南东路提刑官于子曾的幼子,今年的新科进士,在杭州府做了个从七品小官。
另外一个叫冯雨,字安溪;乃杭州府有名的才子。两人年纪都比许清还大一两岁,在计清的坚持下,各人以兄弟相称。
许清与红菱来到于清泉的船上,船上于清泉他们还带了两位红颜知己游湖,都是清丽的俏佳人,一桌素斋,几杯清酒,淡雅怡人。
众人落坐,于清泉先开口道:“在下对子澄之才十分仰慕,词作堪称一绝,特别是制神臂弓,建银行,建船厂,种种举措着实让在下佩服不已。未料今日竟能得与子澄于这西湖之上偶遇,实乃三生有幸。”
许清一直以来都是剑走偏锋,文人士大夫虽对他的奇思妙想赞叹,但很少露出这种由衷的佩服之情,见到于清泉竟如数家珍的提及他的作为,许清反而有些诧异。
“哦,两位对银行和船厂似乎也有高见,今日闲来无事,咱们正该好好聊聊。”难得遇见有人认同的自己的举措,许清也来了兴趣,望着于清泉和冯雨笑道。
冯雨身边的俏佳人起身为许清和红菱斟满酒,然后款款退到冯雨身边坐下,舟外荷花香清远,坐中玉人胭脂轻。远观近看总觉心怡。
于清泉此时也忘了要听红菱抚琴了,兴致勃勃地开口道:“在我看来,子澄于银行船厂两样举措,都是经世致用的大手笔,银行可以把民间散落的钱财聚集起来,为朝廷所用,并将极大地促进各地的货物流通,使市面更加繁荣,加上子澄提出由银行给民户提供青苗款,逐步建起国家粮食储备,皆乃神来之笔啊。”
于清泉说到这里望了望许清,见他没什么表示,复与冯雨开心一笑,接说道:“至于船厂,想来子澄自是要发展海外商贸,海外行商利润惊人,人所共知,只是风险也极大,十船出海,返者往往不过三四船,子澄大力研造适航海外的大船,据说还提出一条海丝绸之路的设想,我常与安溪论及,诸事若成,子澄来日必成我大宋第一名臣。”
于清泉不愧是官宦之后,幸好许清未及多饮,否则非被他夸上天去不可。
其实许清提出由银行发放青苗款,思路就是后来王安石实施的青苗法,只是王安石纯粹是为了抵制土地兼并,没有顺势提出粮食储备而已。
青苗法无疑是一条很好的改革法规,可惜实施时,在下面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成了地方官员营私舞弊的帮凶。
于清泉说完要和冯雨起身给许清作揖,许清赶忙摆摆手制止,然后徐徐对两人说道:“二位仁兄不必过喻,几条策略之中,我一直最担心的是利用青苗款建立粮食储备这一条,涉及面太广,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两位仁兄可有什么方法,防止地方上阳奉阴违、营私舞弊?”
红菱第一次见到许清以如此严谨的态度,和别人讨论有关国家大计的事情,以前许清从没跟她提及这些,她甚至不知道许清曾提出过这些构想,不禁看着他有些痴了。
冯雨沉吟一下先开口道:“青苗款可以有力地抑制... -->>
第一百一十章 湖上论青苗
许清在杭州又留了几天,茶园已经顺利拿下来,剩下的就是吴静邦的事,许清负责选址及与地方官员打交道,还有后期的宣传,目前如何管理就看吴静邦的了,将来必要的话,自己再物色几个人来一起管理即可。
许清没事便带着红菱几个四处游玩,这天许清与红菱正单独泛舟西湖上,许清弄了条乌蓬船,自己摇桨。
红菱婷婷坐于前,素手抚琴弦,琴声清润如仙音飘散在湖面上,两人来到湖心,许清干脆放开双桨,任由船儿随波飘荡。自己仰面躺在船板上,看着天上闲云野鹤比翼飞翔。
他心里正感舒畅,莲叶深处便传来了一支橹声,接着听到有人说道:“这位兄台真乃神仙中人也,轻舟自放,随波逐流,更难得的是舟上佳人的琴技,让我等如闻九天仙乐,不禁寻声而来,相见即是有缘,兄台能否赏光过来一起小酌几杯? 许清起身一看,莲叶深处划出一条船来,船头站着两位年轻士子,见许清起身便于船头弯腰作揖。
许清见人家诚心相邀,便含笑答道:“如二位所言,相见即是有缘,二位既然盛情相邀,把酒言欢自无不可,在下许清,敢问两位仁兄高姓大名。”
“莫非大人便是官家钦赐同进士出身的许子澄?”其中一个相貌英俊的士子愕然问题。
其实由皇帝特旨钦赐的同进士,社会声望并不比正途科举出身的进士差,甚至更受人钦羡也有,所以对方这样问倒没有轻视的意思。
各人互通姓名后,许清得知刚才发问的士子叫于清泉,字淮阳;乃淮南东路提刑官于子曾的幼子,今年的新科进士,在杭州府做了个从七品小官。
另外一个叫冯雨,字安溪;乃杭州府有名的才子。两人年纪都比许清还大一两岁,在计清的坚持下,各人以兄弟相称。
许清与红菱来到于清泉的船上,船上于清泉他们还带了两位红颜知己游湖,都是清丽的俏佳人,一桌素斋,几杯清酒,淡雅怡人。
众人落坐,于清泉先开口道:“在下对子澄之才十分仰慕,词作堪称一绝,特别是制神臂弓,建银行,建船厂,种种举措着实让在下佩服不已。未料今日竟能得与子澄于这西湖之上偶遇,实乃三生有幸。”
许清一直以来都是剑走偏锋,文人士大夫虽对他的奇思妙想赞叹,但很少露出这种由衷的佩服之情,见到于清泉竟如数家珍的提及他的作为,许清反而有些诧异。
“哦,两位对银行和船厂似乎也有高见,今日闲来无事,咱们正该好好聊聊。”难得遇见有人认同的自己的举措,许清也来了兴趣,望着于清泉和冯雨笑道。
冯雨身边的俏佳人起身为许清和红菱斟满酒,然后款款退到冯雨身边坐下,舟外荷花香清远,坐中玉人胭脂轻。远观近看总觉心怡。
于清泉此时也忘了要听红菱抚琴了,兴致勃勃地开口道:“在我看来,子澄于银行船厂两样举措,都是经世致用的大手笔,银行可以把民间散落的钱财聚集起来,为朝廷所用,并将极大地促进各地的货物流通,使市面更加繁荣,加上子澄提出由银行给民户提供青苗款,逐步建起国家粮食储备,皆乃神来之笔啊。”
于清泉说到这里望了望许清,见他没什么表示,复与冯雨开心一笑,接说道:“至于船厂,想来子澄自是要发展海外商贸,海外行商利润惊人,人所共知,只是风险也极大,十船出海,返者往往不过三四船,子澄大力研造适航海外的大船,据说还提出一条海丝绸之路的设想,我常与安溪论及,诸事若成,子澄来日必成我大宋第一名臣。”
于清泉不愧是官宦之后,幸好许清未及多饮,否则非被他夸上天去不可。
其实许清提出由银行发放青苗款,思路就是后来王安石实施的青苗法,只是王安石纯粹是为了抵制土地兼并,没有顺势提出粮食储备而已。
青苗法无疑是一条很好的改革法规,可惜实施时,在下面的环节上出了问题,成了地方官员营私舞弊的帮凶。
于清泉说完要和冯雨起身给许清作揖,许清赶忙摆摆手制止,然后徐徐对两人说道:“二位仁兄不必过喻,几条策略之中,我一直最担心的是利用青苗款建立粮食储备这一条,涉及面太广,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两位仁兄可有什么方法,防止地方上阳奉阴违、营私舞弊?”
红菱第一次见到许清以如此严谨的态度,和别人讨论有关国家大计的事情,以前许清从没跟她提及这些,她甚至不知道许清曾提出过这些构想,不禁看着他有些痴了。
冯雨沉吟一下先开口道:“青苗款可以有力地抑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