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山渐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因此,学子在叩阙上书时,才喊出‘许清无罪’的口号。
在他们想来,在澶渊之盟上,许清也一定是持反对意见的,现在他却抛出了妥协的言论,怎么不教人惊讶?
许清淡淡笑道:“我认为当初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基于以下原因,一,当时是辽国先主动进攻,我大宋被动应战,也就是说,在辽国进攻之前,我大宋对此战缺少准备,而大举反攻想一举收回燕云,这将是一场浩大的战争,事前没有充足的准备,根本不可能办到。
二,当时辽国的国力并不输于我大宋,张环虽然在澶州射杀了萧挞凛,使得辽军士气受损,但当时辽国并不缺善战之将,而且我大宋一但攻入辽国控制的疆域,辽军必会誓死抵抗,到时就不存在士气低落的问题了。
三,当时朝中是战是和,大臣们意见各有不同,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力量拧不成一第绳,大举反攻是极为危险的事。
四,辽军骑兵众多,而我大宋缺少骑兵,而幽燕一带地势平坦,对骑兵作战极为有利,我大宋若仓促反攻,极有可能先胜后败,若真如此,恐怕东京都为之难保。
基于以上种种,所以本人认为,与其打一场没丝毫把握的、并可能引来更严重后果的反击大战,不如就地和谈,换来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所以我说当时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
但是……”
在场的人都以为许清下了最后的结论,许清最后抛出一个但是,让人不禁充满了期待,毕竟他上面分析的几个论点都是他们没有细想过的,可以说比较新颖且中肯。
特别是第一点,当初太宗作了充分的准备,北伐之战尚且失败,何况是事前没什么准备的仓促反攻?
许清以前没接触多少朝中之事,持的观点和第一个发言的士子差不多,也认为当时没有大举反攻,而且签下澶渊之盟是极耻辱的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大宋中央机构的运作后,想法也慢慢的变了。
许清没有让众人等多久,清了清嗓子再度说道:“我说当时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但是,却不认为它是合理的,那也不过是当时情况下比较好的选择,首先,无论我们说是赐岁币也好,或换成别的冠冕堂皇的说法也好,说白了就一个,我们在送钱给辽国花,为什么不能是他们送钱给我们花呢?
方才这位同学说,所赐的岁币不足一个中州的赋税多,我要说的是,那怕一文钱,也是我大宋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为什么我们要送给别人花呢?
再者,说赐给辽国的岁币数量造不成我大宋沉重的负担,若在承平年景,三十万贯对我大宋来说,或许不多,但如今国库空虚,别说三十万贯,就是三万贯,也足以成为朝廷的负担。
另外,说澶渊之盟促进了两国的边贸,在坐的诸位请想一想,就算不签澶渊之盟,难道辽国就不需要与我大宋贸易了吗?
辽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国情,使得他必须依赖于我大宋的边贸,我大宋可以不与辽国贸易,但辽国缺了我们的贸易却不行,由此可见,签不签澶渊之盟,两国的边贸必然存在。
签订之后不过是使边贸更顺畅些而已,我们从辽国赚到的,主要是一些浮财,而辽国从我大宋得到的,是紧缺的物资,从战略的角度而言,我们并没有占到人家什么便宜。
澶渊之盟签订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大宋赢得了几十年潜心发展的机会,但我们不应该因为签了这份和议,便以为万事无忧了,而是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发展民生,富国强军,期待有朝一日夺回燕云之地。
我大宋东京四方无险可守,不夺回燕云,为防辽国长驱而入,直逼东京,大宋就必须在京畿驻守大量的军队,耗费无数。
而辽国呢,占有燕云之地后,却只要少量军队据险而守即可保平安,因此,即使宋辽不开战,我大宋仍然吃亏万分,所以,燕云之地,大宋必须拿回来!”
许清铿锵有力的话语,赢来了成片的喝彩,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夏宁侯嘛!
许清等他们平静下来,才作最后的总结道:“各位听到这里,大概也明白本人的意思了,总而之言,现在再争论澶渊之盟,以岁币赢得和平是对是错,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
吃些小亏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能不能利用好吃亏后换来的和平,增强国力,壮大自己。若能,澶渊之盟便是积极的;若不能,澶渊之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正因此,学子在叩阙上书时,才喊出‘许清无罪’的口号。
在他们想来,在澶渊之盟上,许清也一定是持反对意见的,现在他却抛出了妥协的言论,怎么不教人惊讶?
许清淡淡笑道:“我认为当初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基于以下原因,一,当时是辽国先主动进攻,我大宋被动应战,也就是说,在辽国进攻之前,我大宋对此战缺少准备,而大举反攻想一举收回燕云,这将是一场浩大的战争,事前没有充足的准备,根本不可能办到。
二,当时辽国的国力并不输于我大宋,张环虽然在澶州射杀了萧挞凛,使得辽军士气受损,但当时辽国并不缺善战之将,而且我大宋一但攻入辽国控制的疆域,辽军必会誓死抵抗,到时就不存在士气低落的问题了。
三,当时朝中是战是和,大臣们意见各有不同,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力量拧不成一第绳,大举反攻是极为危险的事。
四,辽军骑兵众多,而我大宋缺少骑兵,而幽燕一带地势平坦,对骑兵作战极为有利,我大宋若仓促反攻,极有可能先胜后败,若真如此,恐怕东京都为之难保。
基于以上种种,所以本人认为,与其打一场没丝毫把握的、并可能引来更严重后果的反击大战,不如就地和谈,换来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所以我说当时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
但是……”
在场的人都以为许清下了最后的结论,许清最后抛出一个但是,让人不禁充满了期待,毕竟他上面分析的几个论点都是他们没有细想过的,可以说比较新颖且中肯。
特别是第一点,当初太宗作了充分的准备,北伐之战尚且失败,何况是事前没什么准备的仓促反攻?
许清以前没接触多少朝中之事,持的观点和第一个发言的士子差不多,也认为当时没有大举反攻,而且签下澶渊之盟是极耻辱的事,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大宋中央机构的运作后,想法也慢慢的变了。
许清没有让众人等多久,清了清嗓子再度说道:“我说当时签订澶渊之盟是明智的,但是,却不认为它是合理的,那也不过是当时情况下比较好的选择,首先,无论我们说是赐岁币也好,或换成别的冠冕堂皇的说法也好,说白了就一个,我们在送钱给辽国花,为什么不能是他们送钱给我们花呢?
方才这位同学说,所赐的岁币不足一个中州的赋税多,我要说的是,那怕一文钱,也是我大宋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为什么我们要送给别人花呢?
再者,说赐给辽国的岁币数量造不成我大宋沉重的负担,若在承平年景,三十万贯对我大宋来说,或许不多,但如今国库空虚,别说三十万贯,就是三万贯,也足以成为朝廷的负担。
另外,说澶渊之盟促进了两国的边贸,在坐的诸位请想一想,就算不签澶渊之盟,难道辽国就不需要与我大宋贸易了吗?
辽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国情,使得他必须依赖于我大宋的边贸,我大宋可以不与辽国贸易,但辽国缺了我们的贸易却不行,由此可见,签不签澶渊之盟,两国的边贸必然存在。
签订之后不过是使边贸更顺畅些而已,我们从辽国赚到的,主要是一些浮财,而辽国从我大宋得到的,是紧缺的物资,从战略的角度而言,我们并没有占到人家什么便宜。
澶渊之盟签订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大宋赢得了几十年潜心发展的机会,但我们不应该因为签了这份和议,便以为万事无忧了,而是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发展民生,富国强军,期待有朝一日夺回燕云之地。
我大宋东京四方无险可守,不夺回燕云,为防辽国长驱而入,直逼东京,大宋就必须在京畿驻守大量的军队,耗费无数。
而辽国呢,占有燕云之地后,却只要少量军队据险而守即可保平安,因此,即使宋辽不开战,我大宋仍然吃亏万分,所以,燕云之地,大宋必须拿回来!”
许清铿锵有力的话语,赢来了成片的喝彩,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夏宁侯嘛!
许清等他们平静下来,才作最后的总结道:“各位听到这里,大概也明白本人的意思了,总而之言,现在再争论澶渊之盟,以岁币赢得和平是对是错,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
吃些小亏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能不能利用好吃亏后换来的和平,增强国力,壮大自己。若能,澶渊之盟便是积极的;若不能,澶渊之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