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86春耕,良种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收藏和订阅啊!拜托了,兄弟们!)
挥手让大家解散之后,李子霄和这帮小子们说笑了一阵,然后将赵子龙带到了一旁,对他问道。
“子龙,你的伤势如何了?”
赵子龙挠挠头,笑呵呵的对李子霄问道:“将军放心,我身上的伤早就好了,哪怕是现在让我加入队伍,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子霄当然也听得出,赵子龙的意思,便板着脸肃穆的说道:“一切按规矩来,等今年夏天,你和其他几个年满十八的人,便可以离开少年营。”
“你小子别一天到晚就知道大大杀杀,多读书识字,以后领兵打仗,不但凭借武艺,更多的是需要动脑子的。
再者,你可是咱们少年营年纪最大,你要给后面这些师弟们做个好榜样!”
李子霄立即板起脸,训斥道。
赵子龙一听到李子霄的训斥,赶紧不敢多说了,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子龙知错了,将军的子龙铭记在心。
这些日子,教习教授的我都记下了,还有一些数算之法,我也学会了。
我将领一定要在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将军,就像将军一样。”
“你小子,好的不学,也学会拍马屁了。”
李子霄敲了一下赵子龙的脑袋,笑骂道。
李子霄点点头,对于教育这些少年们,他虽然很上心,但是他却没时间,亲自来教他们。
幸好李子霄找了一个识文断字的私塾先生,让他充任少年营文堂的教习,专门教授这些少年识字读书。
对于少年营学习的选材,李子霄没经验可言,他也不可能有时间,去自己设计出一套教材出来。
于是,他便先拿最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让先生先教授给他们。
华夏古代的教育,虽然确实有些迂腐,但是也不能全盘抹杀。
毕竟这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华夏文化。
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造就出华夏璀璨的文化了。
所以李子霄也不抵触让少年营这群少年们,先学习一些这些知识。
当然,周天自己也会时不时的带着卫宏等人,来给这帮小家伙们,讲授一些军事上的战术的东西。
同时,他也会让钱广元抽时间,来给少年营文堂的少年们,讲一些管理知识。
总之,他是在潜移默化的,将这帮小家伙们朝着未来军官和文官的方向培养。
李子霄一开始就知道,人各有志,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他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练武打仗。
这里面的不少少年,肯定有人不喜欢这个,才给他们因材施教。
喜欢练武做将军的,那就进武堂,喜欢读书学知识的,那就进文堂。
到今年夏天,首批从少年营毕业的少年中,一半多都是武堂的,也有几个是文堂的。
武堂的,他会直接送到各营去,当见习小队长,让他们积累学习一番后,再提拔。
而文堂的少年,到时候,他会安排人,直接将这几名孩子送到了钱广元那里,让他们跟着钱广元,先学着处理民务的事情。
有朝一日,希望他们能成才,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帮着他处理民政方面的事情。
他暂时不会搞什么科举,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有能力的人,放在他们该放的位置上去。
培养人才不能等下去,非要从孩子抓起才行。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他想要的专用人才,不求他们学识很高,只求他们知道事情该怎么办就行。
年后的日子,李子霄过的很悠闲,每天向自己的母亲乔氏问安,然后在白蛇寨内观看新兵营的操练。
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李子霄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扬州的信,而他每隔两三天也都会让来往于扬州和开封的商队,带一封信去扬州。
和李子霄书信交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扬州的林婉儿。
李子霄在书信中,屡屡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想法,和稀奇古怪的说辞,都让林婉儿惊奇。
比如说,李子霄告诉林婉儿地球是圆,月亮上没有嫦娥和玉兔,只有一片死寂。
还比如,他教授林婉儿制造一些稀奇的小玩意,甚至渐渐引出蒸汽机,汽车的概念。
而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深深让林婉儿着迷,她感觉这比她诵读四书五经,题词作赋更有意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李子霄暗中不断为自己积蓄着力量,粮食,兵甲,弹药,马皮等,早已大量储备。
而李子霄也深深的感觉到,什么叫做‘花钱如流水啊’,转眼间他从扬州带回来的四十多万两银子,就被花个精光。
而随后,春耕终于如期而至。
白龙军这是第二年春耕了,一切都驾轻就熟起来,对于这些当地的老百姓们来说,通过这一年的体悟,他们对白龙军彻底拥护。
当土地解冻之后,许多老百姓们立即便到自己的田地里面,开始了耕作。
拿种地来说,耕地很重要。
深耕的好处很多,既可以保水,又可以保肥,而且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具体原因他也说不清楚,但是耕田肯定是要进行深耕的,不过这对于种田的老百姓们来说,都是浅显的道理。
现在田地归他们种了,打的粮食也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了,所以不用白龙军的人去督促他们,他们也有多大力气会耕多深的。
一旦土地所属一变化,这老百姓的劳动热情,就更加高涨了许多,根本无需有人督促他们。
在春耕的时候,白龙军自己也留了三四千亩的自留地,基本上都是在白蛇寨和白虎寨附近,连成片的良田。
而这里田地的耕作,都是是白龙军的兵卒们亲自参与,作为军垦田使用。
而白龙军的将士,以前大部分也都是种田出身,干这个事情根本不陌生。
所以,在永城各村镇老百... -->>
286春耕,良种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收藏和订阅啊!拜托了,兄弟们!)
挥手让大家解散之后,李子霄和这帮小子们说笑了一阵,然后将赵子龙带到了一旁,对他问道。
“子龙,你的伤势如何了?”
赵子龙挠挠头,笑呵呵的对李子霄问道:“将军放心,我身上的伤早就好了,哪怕是现在让我加入队伍,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子霄当然也听得出,赵子龙的意思,便板着脸肃穆的说道:“一切按规矩来,等今年夏天,你和其他几个年满十八的人,便可以离开少年营。”
“你小子别一天到晚就知道大大杀杀,多读书识字,以后领兵打仗,不但凭借武艺,更多的是需要动脑子的。
再者,你可是咱们少年营年纪最大,你要给后面这些师弟们做个好榜样!”
李子霄立即板起脸,训斥道。
赵子龙一听到李子霄的训斥,赶紧不敢多说了,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子龙知错了,将军的子龙铭记在心。
这些日子,教习教授的我都记下了,还有一些数算之法,我也学会了。
我将领一定要在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将军,就像将军一样。”
“你小子,好的不学,也学会拍马屁了。”
李子霄敲了一下赵子龙的脑袋,笑骂道。
李子霄点点头,对于教育这些少年们,他虽然很上心,但是他却没时间,亲自来教他们。
幸好李子霄找了一个识文断字的私塾先生,让他充任少年营文堂的教习,专门教授这些少年识字读书。
对于少年营学习的选材,李子霄没经验可言,他也不可能有时间,去自己设计出一套教材出来。
于是,他便先拿最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让先生先教授给他们。
华夏古代的教育,虽然确实有些迂腐,但是也不能全盘抹杀。
毕竟这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华夏文化。
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造就出华夏璀璨的文化了。
所以李子霄也不抵触让少年营这群少年们,先学习一些这些知识。
当然,周天自己也会时不时的带着卫宏等人,来给这帮小家伙们,讲授一些军事上的战术的东西。
同时,他也会让钱广元抽时间,来给少年营文堂的少年们,讲一些管理知识。
总之,他是在潜移默化的,将这帮小家伙们朝着未来军官和文官的方向培养。
李子霄一开始就知道,人各有志,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他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练武打仗。
这里面的不少少年,肯定有人不喜欢这个,才给他们因材施教。
喜欢练武做将军的,那就进武堂,喜欢读书学知识的,那就进文堂。
到今年夏天,首批从少年营毕业的少年中,一半多都是武堂的,也有几个是文堂的。
武堂的,他会直接送到各营去,当见习小队长,让他们积累学习一番后,再提拔。
而文堂的少年,到时候,他会安排人,直接将这几名孩子送到了钱广元那里,让他们跟着钱广元,先学着处理民务的事情。
有朝一日,希望他们能成才,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帮着他处理民政方面的事情。
他暂时不会搞什么科举,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有能力的人,放在他们该放的位置上去。
培养人才不能等下去,非要从孩子抓起才行。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他想要的专用人才,不求他们学识很高,只求他们知道事情该怎么办就行。
年后的日子,李子霄过的很悠闲,每天向自己的母亲乔氏问安,然后在白蛇寨内观看新兵营的操练。
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李子霄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扬州的信,而他每隔两三天也都会让来往于扬州和开封的商队,带一封信去扬州。
和李子霄书信交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扬州的林婉儿。
李子霄在书信中,屡屡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想法,和稀奇古怪的说辞,都让林婉儿惊奇。
比如说,李子霄告诉林婉儿地球是圆,月亮上没有嫦娥和玉兔,只有一片死寂。
还比如,他教授林婉儿制造一些稀奇的小玩意,甚至渐渐引出蒸汽机,汽车的概念。
而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深深让林婉儿着迷,她感觉这比她诵读四书五经,题词作赋更有意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李子霄暗中不断为自己积蓄着力量,粮食,兵甲,弹药,马皮等,早已大量储备。
而李子霄也深深的感觉到,什么叫做‘花钱如流水啊’,转眼间他从扬州带回来的四十多万两银子,就被花个精光。
而随后,春耕终于如期而至。
白龙军这是第二年春耕了,一切都驾轻就熟起来,对于这些当地的老百姓们来说,通过这一年的体悟,他们对白龙军彻底拥护。
当土地解冻之后,许多老百姓们立即便到自己的田地里面,开始了耕作。
拿种地来说,耕地很重要。
深耕的好处很多,既可以保水,又可以保肥,而且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具体原因他也说不清楚,但是耕田肯定是要进行深耕的,不过这对于种田的老百姓们来说,都是浅显的道理。
现在田地归他们种了,打的粮食也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了,所以不用白龙军的人去督促他们,他们也有多大力气会耕多深的。
一旦土地所属一变化,这老百姓的劳动热情,就更加高涨了许多,根本无需有人督促他们。
在春耕的时候,白龙军自己也留了三四千亩的自留地,基本上都是在白蛇寨和白虎寨附近,连成片的良田。
而这里田地的耕作,都是是白龙军的兵卒们亲自参与,作为军垦田使用。
而白龙军的将士,以前大部分也都是种田出身,干这个事情根本不陌生。
所以,在永城各村镇老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