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文学 www.90wx.cc,《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官,很多人也已经准备好包袱,南迁令一下马上就走。
但不管自己怎么打算,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还是走不成的,于是怕死一族做好了准备,要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提出建议,一定要让皇帝同意南迁。
在这些逃跑派中,有一个人叫做徐珵。
此时的徐珵正跃跃欲试,他将在第二天提出自己南迁的建议,而且他很有自信,自己的建议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
因为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第二天到来了。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
大明王朝的国运就在这一天被决定。
早上,朝会正式开始,由暂代皇帝执政的朱祁钰主持。
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朝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处理眼前的诸多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逃还是战。
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战则可能玉石俱焚。
朱祁钰初掌大权,十分紧张,他迫切地等待着群臣提出建议,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大出他的意料。
这些文武百官们上朝之后,竟然什么也不说,只是号啕大哭,整个朝廷哭成一片。
搞得朱祁钰手足无措,呆若木鸡。
其实这也容易理解,这些大臣们都有同事亲属在这次战乱中死去,而且好好的一个国家搞到如此地步,也实在让人心寒,多日的痛苦终于在朝会上得以发泄,算是哭了个痛快。
于是,这场关键朝会以痛哭拉开了序幕。
哭了一阵之后,大臣们渐渐恢复了理智,毕竟伤心总是难免的,活着的人还要应付眼前的难题。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讨论朝廷是走还是留的问题。
徐珵首先发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因为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永远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徐珵大声说道:“我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这似乎是算命先生的说法,在座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也不是三岁小孩,徐珵怎么会愚蠢到把所谓天象当成理论依据呢?他的这套理论又能说服谁呢,不是自取其辱吗?
可是奇怪的是,徐珵本人却扬扬得意,认定大家都会相信他。他到底凭什么如此自信呢?
这其中还是有原因的。
徐珵,吴县人(今苏州,姚广孝的同乡),宣德八年(1433)考中进士,正统十二年(1447)任侍讲学士。大家知道,所谓侍讲学士是个翰林官,如果不是博学之士是当不了的。而翰林院里往往书呆子多,每天只是不停地读圣人之言、四书五经,可是这位徐珵却是工作休闲两不误,除了经学、理学外,他还有自己的个人爱好——阴阳术数之学。
前面提到过,所谓阴阳术数之学范围很广,包括天文、地理、兵法、算命等,可以说,这门学问如果钻研透了,倒也确实能出人才。著名的阴谋家姚广孝就是研究这个的,不过徐珵和姚广孝有所不同,姚先生研究的主要是前面三项(天文、地理、兵法),徐珵却偏偏挑了第四项(算命)。
算命这玩意儿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准不准我们不好说,但只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仍旧存在,它就会不断延续下去。
徐珵就是一个有志于研究算命的人,他经常主动给人家算,虽说他不收钱,只是凭兴趣义务劳动,不过他经常算不准,所以人们也不大信他。
似乎上天想要挽救他的算命名声,在不久之后,这位失败的算命业余爱好者却对当时的一件重要事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这件事情就是土木堡之败。
在明英宗亲征前,他夜观天象,大惊失色,跑回家对老婆说:“我观天象,此战必败。到时瓦剌军队攻来就来不及了,你赶紧回老家躲躲吧。”
可是徐先生的算命水平连他的老婆都不相信,对他的这一忠告,人们只是笑笑而已。
所以当土木堡之败的消息传来后,徐珵除了对自己的将来命运的担忧之外,还有几分高兴。
“都不信我,现在信了吧!”
这件事情最终也挽救了他的算命威望,所以此刻他才能够如此有底气地说出那一番话。
让我们看看现在大明王朝的五个关键词:
军队惨败 皇帝被俘 京城空虚 人心惶惶 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国之象。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不错,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发生过极其相似的情况。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盘踞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大臣们全无战意,纷纷主张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初二,宋钦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颜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皇子、后妃、宫女四百余人及其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回朝,北宋灭亡。
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隔三百多年的两个朝代,境况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而且此时的大明境况更为不利,因为他们的皇帝已经落在了敌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和当年的北宋相比,此时的大明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声怒吼: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国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现属杭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未来帝国的拯救者,于谦。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于谦也是从四书五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
说老实话,像四书五经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的,但于谦似乎是个例外。他十分上进,读书用功刻苦,却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除了学习考试内容,他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行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赶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清风
在京城的这次会试中,于谦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在之后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乱中,于谦以其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词句、深厚的骂功狠狠地教训了这位极其失败的藩王,并给明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于谦走上了青云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这一年,于谦只有三十二岁。
年仅三十二岁,却已经位居正三品,副部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谦也成了他同年们羡慕的对象。
这当然与朝中有人赏识他是分不开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杨”。
像杨士奇、杨荣这种久经宦海的人自然是识货的,于谦这样的人才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对于谦升迁得如此之快表示不满,而杨士奇却笑着说:“此人是难遇之奇才,将来必成栋梁!我是为国家升迁他而已。”
奇才不奇才,栋梁不栋梁,也不是杨士奇说了算的,只有干出成绩,大家才会承认你。
于谦就此离开了京城,开始了他的地方官生涯,不过估计他也没有料到,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在这十九年中,于谦巡抚山西、河南一带。他没有辜负杨士奇的信任,工作兢兢业业,在任期间,威望很高,老百姓也十分尊重他。更为难得的是,他除了有能力外,还十分清廉。
正统年间,王振已经掌权,他这个人是属于雁过拔毛型的。地方官进京报告情况,多多少少都会带点东西,即使是些日常用品,王振也来者不拒,让人哭笑不得。可是于谦却大不相同,他是巡抚,权力很大,却能够做到不贪一针一线,不但自己不贪,也不让别人贪。
一个贪,一个不贪,矛盾就此产生了。
于是正统六年,一直看于谦不顺眼的王振找了个借口,把这位巡抚关了起来。结果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王振完全没有估计到于谦的人望如此之高,如果要杀掉这个人,后果可能会极其严重。于是王振退让了,他放出了于谦。
这件事情也让王振了解到,于谦这个人是不能得罪的。后来于谦官复原职,王振连个屁都不敢放,可见王振此人实在是欺软怕硬,纯种小人。
在牢里仍然大骂王振的于谦出狱后仍然坚持了他的原则,清廉如故。
曾经有人劝于谦多少送点东西做人情,对于这样的劝解,于谦做了一首诗来回答:
绢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正统十三年(1448),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顶头上司正是邝埜。
邝埜是一个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间,他与于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人合作无间,感情深厚。
如果就这么干下去,估计于谦会熬到邝埜退休,并接替他的位置,当一个正二品的大官,死后混一个太子太师(从一品)的荣誉称号,明史上留下两笔:于谦,钱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参考消息
大明有个于龙图
于谦任巡抚期间,对当地大小案件逐一查看,昭雪了狱中几百个被冤枉的囚犯。与此同时,他又运用铁腕,抓了好几个扰民的军官典型。这一放一抓,深得民心,一时间万民称颂,送了个“于龙图”的美称给他。于谦帮助过的人实在太多了,因此当于谦被释放,王振想借此机会贬他为大理寺少卿时,山西、河南的百姓直接向皇帝上书请愿,周王和晋王也进言保他。后世更是多次将他所审的案子记录成文,或编撰为小说,广为传播。
应该也就是这样吧。
对于于谦和邝埜自己而言,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可是历史不能假设,邝埜不会退休,于谦也不会这么平淡活下去,惊天动地的正统十四年终究还是来到了。
之后便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内容:贸易纠纷、边界吃了败仗、太监的梦想、愚蠢的决策、苦苦的劝阻、一意孤行、胡乱行军,最后一起完蛋了事。
于谦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但他无能为力,邝埜是一个好上司、好领导,他给了自己很多帮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牺牲在远征途中的命运可能本来应该属于自己。
不要再悲痛下去,是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英雄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一般看来,英雄有如下特点:
一、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但实际上,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只要过日子,就会有困难。有困难就会有障碍。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当你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的人,就是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于谦不是天生的英雄。
至少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的那个早晨之前,他还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
虽然他为官清廉,虽然他官居三品,手握大权,但这些都不足证明他是一个英雄。
他还需要去显示他的畏惧和战胜畏惧的力量。
于谦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从他怒斥朱高煦到不买王振的账,他一直都很强硬,似乎天下没有他怕的东西。
但这次不同,作为代理兵部事务的侍郎,他要面对的是瓦剌的大军和城内低迷的士气。自己的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如今国家的重担已经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必须谨慎处理,一旦出现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于谦十分清楚,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所以不能逃。
那么战呢,说说豪言壮语自然容易,但瓦剌攻来的时候,用语言是不可能退敌的。万一要是指挥失误,大明王朝有可能毁于一旦。
是战是逃,这是个问题。
于谦也是人,也会畏惧,但他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为他能战胜畏惧。
他并非天生就是硬汉。
从幼年的志向到青年的科举,再经过十余年的外放生涯,直到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他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平步青云,也曾被人排挤,身陷牢狱,几乎性命不保。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一直在磨炼着他。
也正是在这一天天的磨炼中,他逐渐变得坚毅,逐渐变得强大。
强大到足以战胜畏惧。
邝埜临走时期冀的目光还在他的眼前,到了这个时候,他应该站出来挽救危局。
可是身陷敌营成为人质的皇帝,也先精锐的士兵,城中惊慌失措的百姓,不堪一击士气低落的明军,还有类似徐珵这样只顾着自己的逃跑派煽风点火,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他:
这是一团乱麻,一盘死棋。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于谦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国家兴亡,我来担当!
官,很多人也已经准备好包袱,南迁令一下马上就走。
但不管自己怎么打算,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还是走不成的,于是怕死一族做好了准备,要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提出建议,一定要让皇帝同意南迁。
在这些逃跑派中,有一个人叫做徐珵。
此时的徐珵正跃跃欲试,他将在第二天提出自己南迁的建议,而且他很有自信,自己的建议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
因为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第二天到来了。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
大明王朝的国运就在这一天被决定。
早上,朝会正式开始,由暂代皇帝执政的朱祁钰主持。
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朝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处理眼前的诸多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逃还是战。
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战则可能玉石俱焚。
朱祁钰初掌大权,十分紧张,他迫切地等待着群臣提出建议,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大出他的意料。
这些文武百官们上朝之后,竟然什么也不说,只是号啕大哭,整个朝廷哭成一片。
搞得朱祁钰手足无措,呆若木鸡。
其实这也容易理解,这些大臣们都有同事亲属在这次战乱中死去,而且好好的一个国家搞到如此地步,也实在让人心寒,多日的痛苦终于在朝会上得以发泄,算是哭了个痛快。
于是,这场关键朝会以痛哭拉开了序幕。
哭了一阵之后,大臣们渐渐恢复了理智,毕竟伤心总是难免的,活着的人还要应付眼前的难题。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讨论朝廷是走还是留的问题。
徐珵首先发言,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因为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永远是自己的荣华富贵。
徐珵大声说道:“我夜观天象,对照历数,发现如今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这似乎是算命先生的说法,在座的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也不是三岁小孩,徐珵怎么会愚蠢到把所谓天象当成理论依据呢?他的这套理论又能说服谁呢,不是自取其辱吗?
可是奇怪的是,徐珵本人却扬扬得意,认定大家都会相信他。他到底凭什么如此自信呢?
这其中还是有原因的。
徐珵,吴县人(今苏州,姚广孝的同乡),宣德八年(1433)考中进士,正统十二年(1447)任侍讲学士。大家知道,所谓侍讲学士是个翰林官,如果不是博学之士是当不了的。而翰林院里往往书呆子多,每天只是不停地读圣人之言、四书五经,可是这位徐珵却是工作休闲两不误,除了经学、理学外,他还有自己的个人爱好——阴阳术数之学。
前面提到过,所谓阴阳术数之学范围很广,包括天文、地理、兵法、算命等,可以说,这门学问如果钻研透了,倒也确实能出人才。著名的阴谋家姚广孝就是研究这个的,不过徐珵和姚广孝有所不同,姚先生研究的主要是前面三项(天文、地理、兵法),徐珵却偏偏挑了第四项(算命)。
算命这玩意儿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体准不准我们不好说,但只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仍旧存在,它就会不断延续下去。
徐珵就是一个有志于研究算命的人,他经常主动给人家算,虽说他不收钱,只是凭兴趣义务劳动,不过他经常算不准,所以人们也不大信他。
似乎上天想要挽救他的算命名声,在不久之后,这位失败的算命业余爱好者却对当时的一件重要事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这件事情就是土木堡之败。
在明英宗亲征前,他夜观天象,大惊失色,跑回家对老婆说:“我观天象,此战必败。到时瓦剌军队攻来就来不及了,你赶紧回老家躲躲吧。”
可是徐先生的算命水平连他的老婆都不相信,对他的这一忠告,人们只是笑笑而已。
所以当土木堡之败的消息传来后,徐珵除了对自己的将来命运的担忧之外,还有几分高兴。
“都不信我,现在信了吧!”
这件事情最终也挽救了他的算命威望,所以此刻他才能够如此有底气地说出那一番话。
让我们看看现在大明王朝的五个关键词:
军队惨败 皇帝被俘 京城空虚 人心惶惶 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国之象。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不错,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发生过极其相似的情况。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盘踞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大臣们全无战意,纷纷主张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初二,宋钦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颜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皇子、后妃、宫女四百余人及其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回朝,北宋灭亡。
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隔三百多年的两个朝代,境况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而且此时的大明境况更为不利,因为他们的皇帝已经落在了敌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和当年的北宋相比,此时的大明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声怒吼: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国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现属杭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未来帝国的拯救者,于谦。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于谦也是从四书五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
说老实话,像四书五经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的,但于谦似乎是个例外。他十分上进,读书用功刻苦,却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除了学习考试内容,他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行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赶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清风
在京城的这次会试中,于谦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在之后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乱中,于谦以其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词句、深厚的骂功狠狠地教训了这位极其失败的藩王,并给明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于谦走上了青云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这一年,于谦只有三十二岁。
年仅三十二岁,却已经位居正三品,副部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谦也成了他同年们羡慕的对象。
这当然与朝中有人赏识他是分不开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杨”。
像杨士奇、杨荣这种久经宦海的人自然是识货的,于谦这样的人才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对于谦升迁得如此之快表示不满,而杨士奇却笑着说:“此人是难遇之奇才,将来必成栋梁!我是为国家升迁他而已。”
奇才不奇才,栋梁不栋梁,也不是杨士奇说了算的,只有干出成绩,大家才会承认你。
于谦就此离开了京城,开始了他的地方官生涯,不过估计他也没有料到,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在这十九年中,于谦巡抚山西、河南一带。他没有辜负杨士奇的信任,工作兢兢业业,在任期间,威望很高,老百姓也十分尊重他。更为难得的是,他除了有能力外,还十分清廉。
正统年间,王振已经掌权,他这个人是属于雁过拔毛型的。地方官进京报告情况,多多少少都会带点东西,即使是些日常用品,王振也来者不拒,让人哭笑不得。可是于谦却大不相同,他是巡抚,权力很大,却能够做到不贪一针一线,不但自己不贪,也不让别人贪。
一个贪,一个不贪,矛盾就此产生了。
于是正统六年,一直看于谦不顺眼的王振找了个借口,把这位巡抚关了起来。结果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王振完全没有估计到于谦的人望如此之高,如果要杀掉这个人,后果可能会极其严重。于是王振退让了,他放出了于谦。
这件事情也让王振了解到,于谦这个人是不能得罪的。后来于谦官复原职,王振连个屁都不敢放,可见王振此人实在是欺软怕硬,纯种小人。
在牢里仍然大骂王振的于谦出狱后仍然坚持了他的原则,清廉如故。
曾经有人劝于谦多少送点东西做人情,对于这样的劝解,于谦做了一首诗来回答:
绢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正统十三年(1448),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顶头上司正是邝埜。
邝埜是一个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间,他与于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人合作无间,感情深厚。
如果就这么干下去,估计于谦会熬到邝埜退休,并接替他的位置,当一个正二品的大官,死后混一个太子太师(从一品)的荣誉称号,明史上留下两笔:于谦,钱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参考消息
大明有个于龙图
于谦任巡抚期间,对当地大小案件逐一查看,昭雪了狱中几百个被冤枉的囚犯。与此同时,他又运用铁腕,抓了好几个扰民的军官典型。这一放一抓,深得民心,一时间万民称颂,送了个“于龙图”的美称给他。于谦帮助过的人实在太多了,因此当于谦被释放,王振想借此机会贬他为大理寺少卿时,山西、河南的百姓直接向皇帝上书请愿,周王和晋王也进言保他。后世更是多次将他所审的案子记录成文,或编撰为小说,广为传播。
应该也就是这样吧。
对于于谦和邝埜自己而言,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可是历史不能假设,邝埜不会退休,于谦也不会这么平淡活下去,惊天动地的正统十四年终究还是来到了。
之后便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内容:贸易纠纷、边界吃了败仗、太监的梦想、愚蠢的决策、苦苦的劝阻、一意孤行、胡乱行军,最后一起完蛋了事。
于谦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但他无能为力,邝埜是一个好上司、好领导,他给了自己很多帮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牺牲在远征途中的命运可能本来应该属于自己。
不要再悲痛下去,是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英雄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一般看来,英雄有如下特点:
一、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但实际上,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只要过日子,就会有困难。有困难就会有障碍。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当你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的人,就是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于谦不是天生的英雄。
至少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的那个早晨之前,他还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
虽然他为官清廉,虽然他官居三品,手握大权,但这些都不足证明他是一个英雄。
他还需要去显示他的畏惧和战胜畏惧的力量。
于谦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从他怒斥朱高煦到不买王振的账,他一直都很强硬,似乎天下没有他怕的东西。
但这次不同,作为代理兵部事务的侍郎,他要面对的是瓦剌的大军和城内低迷的士气。自己的生死可以置之度外,但如今国家的重担已经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必须谨慎处理,一旦出现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于谦十分清楚,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所以不能逃。
那么战呢,说说豪言壮语自然容易,但瓦剌攻来的时候,用语言是不可能退敌的。万一要是指挥失误,大明王朝有可能毁于一旦。
是战是逃,这是个问题。
于谦也是人,也会畏惧,但他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永垂不朽,就因为他能战胜畏惧。
他并非天生就是硬汉。
从幼年的志向到青年的科举,再经过十余年的外放生涯,直到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侍郎,他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平步青云,也曾被人排挤,身陷牢狱,几乎性命不保。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切都一直在磨炼着他。
也正是在这一天天的磨炼中,他逐渐变得坚毅,逐渐变得强大。
强大到足以战胜畏惧。
邝埜临走时期冀的目光还在他的眼前,到了这个时候,他应该站出来挽救危局。
可是身陷敌营成为人质的皇帝,也先精锐的士兵,城中惊慌失措的百姓,不堪一击士气低落的明军,还有类似徐珵这样只顾着自己的逃跑派煽风点火,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他:
这是一团乱麻,一盘死棋。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于谦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国家兴亡,我来担当!